响水县水利局探索通榆河堤综合开发新机制
响水县水利局探索通榆河堤综合开发新机制 响水县水利局 刘 斌 单以东 邮编:224600 江苏省水利重点工程——通榆河的开 挖,不仅为响水经济的发展引来了源头活水, 还提供了400ha可供利用的水土资源,管理 好、开发好通榆河堤水土资源成为全县可持 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在通榆河堤综合开 发中,响水县水利局的具体做法是: 一 、统一规划。科学开发。他们紧紧围绕 “以防风固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改善生态 环境为核心,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由平面 种植向多层次、立体化开发,坚持长短结合, 乔灌结合,逐步建成区域性、规模性林业经济 体系”的总体思路。制定了“4ll”河堤开发规 划,即4 000亩杨树用材林,l 000亩银杏综 合园,l 000亩常绿苗木花卉园。并且坚持科 技兴林,采取“坡面栽草、堤顶栽树”的水保措 施,根据河堤土质类型不同,按照挖大塘、栽 壮
通榆河工程试挖段响水工段的施工
通榆河工程是江苏省苏北东部沿海地区以水利为主、立足农业、综合开发的一项基本建设工程。1992年冬在苏北灌溉总渠至套坎段进行试挖。盐城市辖9个县(区)按市下达的土方任务,自行集资,分县(区)包干实施。试挖段响水工段长600m,河床计划土方39.35×10~4m~3.该段地势较平坦,地面高程一般在+3.5m左右(废黄河口基面),从+1.0~-1.5m为粘土层,其余均为砂壤土。工程
强化质量 创新机制 倾力打造农业综合开发优质工程
现代农业 ·本栏责任编辑奇云嵘· 赤峰市松山区是内蒙古自治区农业综合开发重点旗县 之一,近两年每年改造中低产田的任务都在3万亩以上。在 大规模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如何确保施工质量、打 造优质工程,松山区农业开发办进行了积极探索。他们在认 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打造优质工程”这一核心, 采取一系列措施,在立项审查、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项目建设 的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把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到 了一个新阶段。2005年项目区共新打配和维修机电井86眼,架 没高低压线路18公里,埋设地下输水管道178.1公里,衬砌渠 道15.4公里,修整机耕作业路117.6公里,植树19万株;项目区 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0%。平均每亩节约水费40元左右,项目区 农民人均增收459元。全区2005年5个项目区
抓水利 促开发——响水县十年大变样
响水县位于江苏北部,属沿海黄泛冲积平原。过去水利条件很差,农业生产十年九灾。从1978年以来,随着全国经济形势的好转,全县坚持年年大搞农田水利建设,十多年来,治水和开发相结合,促进了全县生产条件的改善和经济的发展,1988年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粮棉生产先进县”的光荣称号。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十年来,该县按
关于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深化改革的思考
本文在全面分析我国农田水利发展滞后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针对性的深化建设改革机制的若干对策。
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新机制的思考
随着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农田水利建设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从加大投入、落实政策、深化改革等方面探讨如何在农村取消\"两工\"、实行\"一事一议\"政策的新形势下,尽快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投入的新机制,为持续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提供支持。
探索水利建设与管理有机结合的新机制
水利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业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经济社会发展依赖于良好的水环境支撑和水资源安全供给保障。我国正在进行的西部大开发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持续要求不断提高水环境承载能力和水资源安全供给保障能力。因地制宜地兴建水利基础设施和大力发展水利基础产业,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依法保护和科学改善水环境,
通榆河枢纽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的探索
区域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通常是一对难以通过工程手段解决的矛盾。江苏省盐城市通榆河枢纽工程管理处积极依靠自身力量,通过水土保持生态景观开发,建设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不仅使水利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和科学的利用,而且促进了水利工程的安全运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基层水管单位进行水利风景区的开发建设与管理探索,从而实现从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转变,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作出了有益的尝试。
福建省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新机制探索
福建省积极探索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投入机制,各级财政加大投入,依法加强各项水利规费征收,注重利用民间资本,同时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经营权和林权改革筹集资金,农田水利设施得到明显改善。针对农田水利建设资金缺口依然很大、缺乏有效的建设管理机制等问题,建议进一步健全以政府为主的投入机制,健全以农民为主的建设机制,健全基层水利服务组织体系。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探索与思考”征文启事
一、目的农田水利设施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我国实行农村税费改革、取消\"两工\"后,农田水利建设投入大幅度减少,农田水利工程特别是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状况
社会疾呼水利大发展 水利要求建立新机制
邓小平同志说:“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经济要发展,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建设不仅要赶上,而且必须适当超前发展。水利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不仅是农业的命脉,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命脉。建国以来,我省水利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建成的20多万处水利设施和22万多处人畜饮水工程,发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我省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水利建设滞后,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日渐突出。
建立水利投入运行新机制 推动水利产业化建设进程
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到“八五”末,秦皇岛市已初步形成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多门类、多层次的水利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有国家大ⅱ型水利工程———洋河水库,有滦河昌黎段防洪工程,有石河和水胡同两个中型水库,有引青济秦...
通榆河北延工程全线贯通送水
7月7日上午,通榆河北延工程贯通送水仪式在送水工程第一梯级站滨海抽水站举行。省委书记梁保华出席仪式并启动送水控制。省委常委、秘书长李云峰参加仪式。省委常委、副省长黄莉新主持仪式并讲话。通榆河北延工程是在通榆河中段工程基础上的延伸拓展。工程起自滨海县,止于赣榆县,全长190公里,包括送水工程和疏港航道工程两部分,工程投资概算49亿元,其中送水工程14.5亿元,疏港航道工程34.6亿元。工程建成后,将新增送水能力30立方米每秒,形成一条70多公里的三级
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 建立农村水利良性运行新机制
党的十四大以来,河南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在农村推行股份合作制。1992年,博爱县率先在东张赶村实行股份打井建站尝试,省水利厅及时进行总结完善,并在全省推广,加快了农村水利建设步伐。目前,全省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工程达18万多处,其中推行股份合作制7万多处,回收和筹集资金达3亿多元。5年来,全省新打配机井29万眼,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200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890多万亩,这些水利设施增强了河南省抗旱减灾能力,为农业稳产高产作出贡献。
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 建立农村水利良性运行新机制
【1、、i , 农材}<寤l, 大力推行股份合作制建立农村水利良性运行新机制 一。,\7=、z ·fj//,。一\\2,/.j·河南省水利厅 党的十四大以来,河南省高举邓小平理论工程,将现有工程篓评佶话作为苎竺股,所孽 伟大旗帜,在农村推行股份合作制。192年,增资部分曲群众认购股;三是较完冀 博爱县率先在东张赶村实行股份打井建站尝工折价作股,由群众认购,实行股份合作制经 试,省水利厅及时进行总结完善,并在全省推雷首埋。 广,加快了农村水利建设步伐。目前,全省实行全省在推行股份合作制办水利中着重抓了 产权制度改革的工程达18万多处,其中推行股四个环节:一是搞好资产评佶,台理确定股权, 份合作制7万多处,回收和筹集资金选3亿多防止水利固定资产流失,实现保值增值;二是搞 元。5年来,全省新打配机井29万眼,新增有
新时期建立和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组织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为了更好适应发展的需要,建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新机制势在必行。本文从建立和完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出发,研究了农田水利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农田水利新机制的建设方法,旨在更好的建设和发展农田水利建设的新机制。
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推动农村水利新发展——访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王爱国
2014年.农村水利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水安全重要讲话精神、李克强总理对加快推进节水供水重大水利工程建设部署和在水利部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部党组的部署要求,积极践行新时期治水思路,全面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大兴农田水利.大力推进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为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和农村民生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为实现经济社会平稳运行和全面深化改革良好开局作出了重要贡献。日前.就农村水利工作本刊记者专访了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王爱国。
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水质保障探析
1工程概况通榆河北延调水工程是江苏省为实施连云港市沿海经济开发、促进东部沿海发展而开辟的又一条\"江水北调\"战略性水资源工程。其主要任务:一是解决沭新河、蔷薇河输水沿线在遭遇突发性水污染事故时连云港城市应急供水的问题;二是满足连
解读《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
解读《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 -------------------------------------------------------------------------------- □投入: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建立稳定增长的投入机制 □规划:坚持规划先行、注重实效的原则,编制农田水利建设规划 □组织:坚持民主决策、群众自愿的原则,完善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 □管理:坚持深化改革、创新体制的原则,推进农建管理制度改革 10月6日,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土资源部五部委共同起草的 《关于建立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经国务院同意,正式出台。为 加深广大读者对《意见》的理解,记者采访了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司长李代鑫,请他就《意见》 的核心内容作深度解读。 “新”在投入 坚持政府支持、民办公助的原则,建立稳定增
强化质量 创新机制 倾力打造农业综合开发优质工程
在大规模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过程中,如何确保施工质量、打造优质工程,赤峰市松山区农发办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打造优质工程”这一核心,采取一系列措施,在立项审查、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上严格把关,把农业综合开发工程建设质量提高到了一个新阶段。
浅谈农田水利建设新机制
21世纪后的农田水利建设组织方式在发生改变,为了适应这一变化,建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新机制是极具必要性。本文从农田水利建设建立新机制的重要性入手,着重探讨了农田水利新机制的意义,并给出了几点关于农田水利新机制的建立措施,得出相关结论,供同行参考借鉴。
开辟多种资金渠道 建立稳定的水利投资新机制
中共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中指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兴修水利是治国兴邦的百年大计。九十年代要加快长江、黄河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在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办成几件大事。……中央和地方都要在‘八五’计划的基础上,提高水利基本建设投资比重,同时走依靠社会力量办水利的路子,多方开辟水利建设资金来源”。
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新机制的思考
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针对我国水利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通过改革,初步建立了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管理科学、经营规范、管养分离的新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从根本上改变了过去长期形成的水利工程管理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经费不足、工程失修、安全不保的局面。
浅析水利工程管理运行新机制的构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所呈现出的作用也越来越显著,它是我国社会经济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重要需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质量控制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