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东胜区沙棘生态建设综合效益显著
为了加速水土流失治理,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多年来,东胜区政府紧紧围绕水利部提出的\"以开发沙棘资源作为加速黄土高原治理的一个突破口\"的号召,拉开了大规模种植开发沙棘的序幕。截止2003年底,东胜区累计
内蒙古“十五”林业生态建设效益分析
过去对森林生态效益评价与分析,都是一些人为的定性描述,进入20世纪80年代,各国学者尝试性地把森林的生态效益从定性的描述统归到价值量计算。根据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森林效益评价主要包括经济
陕西省沙棘生态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陕西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成为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在长期与水土流失斗争的实践中,黄土高原地区人民通过不断探索选择,推出了生态经济复合型树种——沙棘。经过十多年的示范推广,沙棘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规划不统一、管护不力、投资不足等问题。搞好沙棘生态建设的措施是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抓好示范推广和技术服务;落实管护责任,搞好开发利用等。
陕西省沙棘生态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黄土高原地区人民在长期与水土流失斗争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选择,推出了生态经济复合型树种——沙棘。经过10多年的示范推广,沙棘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还存在规划不统一、管护不力、投资不足等问题。搞好沙棘生态建设的措施是提高认识,理清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机制;抓好示范推广和技术服务;落实管护责任,搞好开发利用等。
内蒙古生态建设状况综合评价与分析
依据国家林业局提出的评估生态建设状况的量化方法,结合内蒙古生态建设的现状,选取了森林、荒漠、水土流失、生物多样性、湿地、草原、农田、城市生态状况等8项指标来判断内蒙古的生态建设状况。在运用专家打分法和生态综合指数评价模型确定各指标权重和计算其生态综合指数的基础上,对自治区近5a的生态建设状况进行了综合评价与分析。内蒙古生态综合指数经计算为1.05,表明自治区的生态建设形势和全国一样,处于生态治理与生态破坏的相持阶段,且其判断指标大多处于相持状态,有的已处于治理大于破坏阶段。
水利部在丰宁兴建沙棘生态建设与开发基地
[12] 曹国华,陈吉棣.游泳对小鼠肝脑组织内自由基代谢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0,9(3):1491 [13] 廖八根,罗兴华,甘少雄.力竭游泳运动对大鼠大脑皮质神经元结构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8,17(1):93~ 941 effectsofhippophaerhamnoidesoilonmetabolismof freeradicalsandultrastructureofbraininmalemice xiongzheng2ying1,liuxiao2jie2,tangliang1 (1.instituteofsportsbiology,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7
大搞沙棘生态建设 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
黄河上中游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1986年以来,在这个流域地区沙棘生态建设有了很大的发展。现在,在江泽民总书记“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大西北”号召的指引下,沙棘生态建设又进入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新阶段。1)做好跨世纪的沙棘生态建设专项规划。2)进一步确立沙棘在治黄、区域环境治理、农业发展中的地位,加快沙刺棘生态建设步伐。3)加强科研与科技推广。4)做好管理协调和技术服务等,是这个流域地
沙棘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方面的作用
近年,工厂污染的加重,环境受到严重的破坏。特别是水土资源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对水资源的破坏非常严重,同时形成酸雨,对于植被的破坏十分严重,从而导致水土流失。被称为\"环境癌症\"的砒砂岩土地,我们要治理的重点对象。本文着重介绍沙棘在改善砒砂土地生态环境中起到的作用。
陕西召开全省沙棘生态建设工作座谈会
可以组配,给沙棘育种提供了有利条件。 (2)从多个性状及多点的性状变异相对次数曲 线图可以看出,在从西南向东北走向的中国沙棘天 然分布区内,可分为两个生态—地理群,东峡与兴隆 山为一群,黄龙、关帝山、丰宁为另一群,群内各主要 性状基本一致,而群间差异显著。而且外业调查结 果得到了产地试验的证实。说明这种差异可以在实 生繁殖下得以延续,同时也说明,沙棘表型结果的调 查研究,在探明种群特征和变异模式上有着积极的 作用。 (3)调查研究工作是沿天然分布区西南—东北 走向的主轴方向展开的,垂直于主轴方向的分布区, 生态条件也很复杂,但本项研究并未涉及,特别是在 人为栽培条件下,干扰的因子会更多,因此地理种群 的变异及种群的划分,只是从总体上、宏观上作的分 析,不能认为每个具体地点的沙棘都会符合上述 情况。 (4)从沙棘属植物的分布状况看,多数种、亚种
开发沙棘资源 建立沙棘产业 发展水利经济
1996年6月20日水利部沙棘办公室负责人李济生同志到黄河上中游管理局检查工作。黄河上中游管理局副局长、黄委沙棘办公室主任于倬德同志汇报了黄委沙棘工作后,李济生同志作了重要指示。他说:“水利部领导十分重视水利产业的发展,上中游局处于我国西部的贫困地区,应考虑结合自己优势解决产业发展问题,上中游局应当紧紧抓住沙棘不放。”李济生同志指出,当前国际国内对沙棘开发都有了新的认识,水利部加大了开发力度。上中游局搞沙棘开发有条件、有技术、有资金、有人员,要紧紧抓住沙棘开发,使上中游局的经济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至少局机关要通过开发沙棘增加职工收入。这是发展上中游局经济的一个突破口。他说,沙棘开发势头不错,但要形成力量,不能各搞各的。上中游局要集中投资,形成自己的实力,自己的产业,自己的优势。沙棘开发要利用现有的经费,结合科研搞起来。建立沙棘加工厂,投资200~300万元不够,可以与水利部江河沙棘集团公司联合搞开发,然后进行效益分成。只要有了效益,农民就会自己去种沙棘。可以结合黄委水保站的工作搞些沙棘开发,如搞些沙棘种子购销,局沙棘工作与部沙棘工作结合紧密,可以合作搞好沙棘开发。
浅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沙棘生态建设
浅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与沙棘生态建设 张 勇 (陕西省水利厅,陕西西安710004) 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之一,总面积 64km2,水土流失面积45.4km2(水蚀面积33.7km2,风蚀 面积11.7km2),占总面积的70.9%,其中侵蚀模数大于 5000t/km2·a的强度水蚀面积14.65km2,占全国同类面积 的38.3%,多沙粗沙区面积7.86万km2。境内沟壑纵横,植 被稀少,水土流失极为严重,年均输入黄河泥沙16亿t。严 重的水土流失,不仅破坏了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加剧了干 旱、荒漠化等自然灾害的发生,而且造成了黄土高原地区贫 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大量泥沙淤积在 黄河下游河道,使河床不断抬高,成为地上悬河,是黄河危害 的主要根
做好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的科技支撑工作——记内蒙古林科院
今年春天,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连续多次出现沙尘天气,其范围、强度影响之大、频率之高、危害之重、,是近几十年来罕见的。特别是沙尘暴多次侵袭北京和天津地区,引起了北京市民、社会媒体以及党中央和全国人民的关注。频发的沙尘暴,表明我国生态环境还在进一步恶化。如果不
踏着林改的阶梯美丽升级——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工作掠影
内蒙古自治区继去年9月初召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现场会,今年年初在锡林郭勒盟召开全区林改办主任会暨牧区林改座谈会后,9月14日又召开了全区林业工作会议,这是
陕西省沙棘生态工程建设现场会胜利闭幕
为了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农业,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重要指示以及朱熔基总理视察我省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时的重要讲话,为加快我省山川秀美工程步伐,陕西省水土保持局于1999年9月26日~28日,在吴旗县召开了陕西省沙棘生态工程建设现场会议.参加这次会议的有陕北、渭北6个地市及28个县市的水利水保局长、站(队)长,延安市延河项目办公室、榆林地区无定河办公室的负责人.会议还特邀了水利部水保司、水利部沙棘开发管理中心、黄委会、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省计委、财政厅、省水利厅的领导,人民日报驻陕西记者站、新华社陕西分社、陕西日报社、陕西电视台、陕西水土保持编辑部、延安电视台、延安日报社等新闻单位记者,共计100余人.这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一是参观吴旗县沙棘生态工程建设现场;二是总结、推广、交流陕西沙棘生态工程建设经验;三是全面部署今后一段时间沙棘生态工程建设工作,安排今冬明春沙棘生态工程建设任
黄河粗沙区沙棘柔性坝拦沙效应与数学模拟
针对沙棘植物"柔性坝"的拦粗淤细作用,结合黄河粗沙区沟道侵蚀及泥沙输移的规律,开展了这方面的机理研究及野外拦沙保水试验,推导了沙棘植物柔性坝前壅水计算迭代公式.分析结果表明,沙棘植物坝具有良好的拦沙阻水作用,起到了滞流和增大入渗的作用;"柔性坝"可显著调节沟道土壤水分,提高水源涵养能力,对发展沟头林业和沟坡农业生产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可实现水沙分治.
为了这片深爱的土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泊江海子镇党管武装工作记事
九曲黄河由青藏高原出发,一路蜿蜒向东狂奔,流经宁夏后,突然转头北上,在内蒙古高原上划了一个大大的\"几\"字后一路南下,东归入海。古老神奇的鄂尔多斯像一块温润的美玉稳稳地镶嵌在黄河\"几\"字形怀抱里,母亲河的哺育和润泽中,勤劳、智慧的鄂尔多斯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大
全国沙棘生态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全国沙棘生态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全国沙棘生态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全国沙棘生态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以科技进步推动沙棘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在全国沙棘生态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以科技进步推动沙棘生态建设再上新台阶——在全国沙棘生态建设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
以沙棘标准化促进沙棘资源建设和产业开发
沙棘大规模的种植与开发是近20多年来,随之沙棘标准不断完善,现已颁布行业标准10项、地方标准20多项、企业标准多项,基本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标准化体系。沙棘标准涵盖了种子、苗木、育苗、种植、验收、效益监测、沙棘汁加工、沙棘果叶的采摘、沙棘籽油、沙棘黄酮、沙棘原汁等资源建设、行业管理、产品加工及产品标准等各个方面。这些标准的出台,有效地规范了育种、育苗、种植和管护过程,提高了种植成活率、保存率和成材率,加快了标准化示范区建设,提升了产品的质量和资源开发综合效益。
青海肋果沙棘和中国沙棘种子萌发特性比较研究
以青海祁连县湿地的肋果沙棘和互助、湟中县的中国沙棘种子为试材,研究自然状态、ga、砂积温和吸湿回干处理对沙棘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互助和湟中县的中国沙棘的自然萌发率较高,祁连县湿地的肋果沙棘自然萌发率较低;肋果沙棘经砂积温处理60d后,种子的发芽率及发芽势有明显的提高;ga和吸湿回干处理不能显著提高肋果沙棘种子的发芽率;说明适当的积温处理会促进青海祁连湿地肋果沙棘种子的萌发。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内装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