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封市某水泥厂职业危害因素现状评价
目的了解郑州登封市水泥厂职业危害因素现状和职业防护措施情况,为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按照gbz159-2004的采样要求进行采样;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于2013年对粉尘、噪声、毒物、工频和高温进行检测。结果制成车间老线水泥磨巡视工接触的总尘、包装车间整装工接触的呼吸性粉尘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分别为7.7、3.5mg/m3;烧成、制成和包装车间多处工作岗位空气中粉尘超限倍数超标。破碎工、配料巡视工、磨机巡视工、回转窑巡视工、窑冷却巡视工、水泥磨巡视工接触噪声的8h等效声级超标;烧成车间的巡窑工湿球黑球温度(wbgt)指数为33.1℃,为高温作业。结论该水泥厂整体防护设施不到位,部分岗位粉尘浓度严重超标,须采取预防控制措施。
某机械公司职业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
目的检测、评价某机械公司职业病危害因素及防护措施效果。方法依据《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物质监测的采样规范》进行现场调查和工程分析,识别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及环节,并进行检测。结果该公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有毒物质(锰及其化合物)、粉尘(电焊烟尘)、物理因素(噪声)。经现场测试,有毒物质stel为0.050~0.062mg/m3、ctma为0.019~0.023mg/m3,粉尘cstel为2.7~4.7mg/m3、ctwa为2.0~3.5mg/m3,噪声为73.3~82.9db(a)。结论该公司职业病防护措施是科学和有效的。
电镀行业职业危害因素
电镀行业职业危害因素 电镀加工中涉及最广的是镀锌,镀铜、镍、铬,其中镀锌占45~50%, 镀铜、镍、铬占30%,氧化铝和阳极化膜占15%,电子产品镀铅/锡、 金约占5%。基本电镀工艺主要分为;镀前准备(检验、抛磨、绝缘处 理)―上挂具(篮筐)―前处理(化学除油、电解除油、酸除锈、预处理、 中和、活化、预镀等)―电镀或氧化或化学镀―后处理(清洗、钝化、 着色、封闭、中和、烘干等) 危害因素 电镀生产中存在的化学、物理等对人体产生健康损害的因素称之 为职业危害因素,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二大类:即生产过程和劳动过 程中的有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涉及类别多少、波及面大小、影响深 度的界定,各个企业不尽相同。在新建、扩建、改建时要根据实际预 测分析来规划和设计。 职业危害: 电镀常用化学物质: a.氰化物;包括含氰根的盐类。剧毒品,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 内窒息。
某工程制图单位职业危害因素调查及分析
目的对某工程制图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及分析,确定该工程制图单位的职业病危害程度,为采取合理的治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及职业卫生检测方法,2014年每季度一次对该工程制图单位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在第四季度采用不同吸收液对该工程图纸制造单位工作场所中氨浓度进行检测,用对比列表法对结果进行探讨。结果该工程制图单位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为氨,第三季度的晒图机进纸口氨的浓度超出职业接触限值,其他季度及其他检测点的工作场所氨的浓度均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0.005mol/l硫酸溶液为吸收液时检测氨的浓度要高于蒸馏水为吸收液时的检测结果。结论该工程制图单位的工作场所氨浓度基本达到国家卫生标准。采用不同浓度吸收液在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的采集中吸收率不同,建议采用硫酸溶液进行工作场所空气中氨的采集,
和电镀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
电镀行业的职业危害因素 电镀加工中涉及最广的是镀锌,镀铜、镍、铬,其中镀锌占45~50%,镀铜、镍、铬 占30%,氧化铝和阳极化膜占15%,电子产品镀铅/锡、金约占5%。基本电镀工艺主要分为; 镀前准备(检验、抛磨、绝缘处理)―上挂具(篮筐)―前处理(化学除油、电解除油、酸除锈、 预处理、中和、活化、预镀等)―电镀或氧化或化学镀―后处理(清洗、钝化、着色、封闭、 中和、烘干等)。 危害因素 电镀生产中存在的化学、物理等对人体产生健康损害的因素称之为职业危害因素,按 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二大类:即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职业危害因素涉及类别多 少、波及面大小、影响深度的界定,各个企业不尽相同。在新建、扩建、改建时要根据实际 预测分析来规划和设计。 职业危害 电镀常用化学物质: a.氰化物;包括含氰根的盐类。剧毒品,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内窒息。短时间内吸入
装修行业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标准范本
装修行业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标准范本
装修行业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标准范本 (2)
装修行业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护标准范本 (2)
嘉峪关铁路辖区工厂职业危害因素调查分析与对策
本文采用国家及铁路行业的有关标准,对嘉峪关铁路辖区8个铁路企业的所有职业危害作业点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全辖区共有有害作业点67个。其中粉尘、噪音及毒物作业点共62个,占辖区全部有害作业点的93%,接触有害因素1853人,占辖区生产工人总数的24.16%(1853/7671);职业危害作业点总达标率为58.21%(39/67)。厂段工厂中噪音危害最为严重,超标率为72.22%,其次是由焊接尘所造成的粉尘危害,超标率为31.03%。
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检测与防护
焊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钢结构、化工机械、汽车、锅炉、造船等与金属有关的维修业、安装业和制造业领域当中。钎焊、压力焊以及融化焊是按照金属在焊接过程当中的所处状态划分的三种焊接方法。在电焊作业环境当中的职业危害因素主要包括超细粒子、电焊弧光、噪音、有毒气体以及电焊烟尘等等,这些因素会导致电焊工患上不同程度的电光性眼炎、噪音聋以及尘肺。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电焊职业环境中职业危害的因素和危害因素的检测方法,然后简单分析了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护措施。
电镀行业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治重点
电镀行业职业危害因素与防治重点 1基本工艺 电镀加工中涉及最广的是镀锌,镀铜、镍、铬,其中镀锌占45~50%,镀铜、镍、铬占 30%,氧化铝和阳极化膜占15%,电子产品镀铅/锡、金约占5%。基本工艺主要分为;镀前 准备(检验、抛磨、绝缘处理)―上挂具(篮筐)―前处理(化学除油、电解除油、酸除锈、 预处理、中和、活化、预镀等)―电镀或氧化或化学镀―后处理(清洗、钝化、着色、封闭、 中和、烘干等) 2危害因素 2.1电镀生产中存在的化学、物理等对人体产生健康损害的因素称之为职业危害因素, 按其来源可分为以下二大类:即生产过程和劳动过程中的有害因素。 职业危害因素涉及类别多少、波及面大小、影响深度的界定,各个企业不尽相同。在新 建、扩建、改建时要根据实际预测分析来规划和设计。 2.2职业危害: ①电镀常用化学物质: a.氰化物;包括含氰根的盐类。剧毒品,抑制呼吸酶,造成细胞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表
。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表 序号职业活动致病因素接触频次 可能发生 职业病的种类 依据的法律/法规名称控制措施 1上煤粉煤工煤尘 每班工作4小时, 每次接触1.5小 时, 尘肺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 素职业接触限值) 采用湿式作业、密闭、通风、 除尘系统,教育并提高防护意 识,清扫制度,配备劳动防护 用品 2除灰除渣工煤灰粉尘 偶尔间断性作业, 每次1小时 尘肺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gbz1-2010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gbz2.1、2.2-2007(工作场所有害因 素职业接触限值) 采用湿式作业、密闭、通风、 除尘系统,教育并提高防护意 识,清扫制度,配备劳动防护 用品 3焊工电焊粉尘 维修时偶尔间断 作业
职业危害因素分级标准在职业安全卫生评价中的应用
职业危害因素分级标准在职业安全卫生评价中的应用——职业危害因素也可称为生产性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为: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生产性有害因素对人体造成有害影响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主要为:有害因素的强度(剂量),人体接触有...
隧道机械化施工的职业危害因素调查
22隧, 铁道劳动安全卫生与环保1996年第23卷3期 翱赫.也 扔 饿 隧道机械化施工的职业危害 因素调查"u-~y rl 铁道部第十二工程局中心卫生防疫站(030o53)!李祖亮王智勇 太原市河西区防疫站冯岚 铁道部第4-二i程局一处防疫科邓昌胜 太原市河西区卫生局孙德华 随着隧道机械化施工程度的不断提高,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的种类、危害程度及 其作用方式也发生变化.为阐明此问题,我们 选择某单位14座机械化程度较高的隧道施 工为对象,进行较为全面的劳动卫生学调查。 目前,隧道施工主要分钻孔、爆破、扒碴、 运输4个环节,整个生产过程采用湿式作业、 通风除尘,施工生产实行三班倒作业,个人未 佩带防护用品 1内容与方法 t 1.1生产性粉尘:粉尘浓度采用滤膜法,分 散度采用滤膜溶解法
电焊作业环境中职业危害因素检测及防护
在焊接过程中会出现各种有害气体、噪声、辐射以及高频电磁场等,而对人体造成一定危害。针对电焊作业环境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行检测研究,并提出相应防护措施,以保证相关人员的身体健康。
萍矿某焦化新建工程职业危害因素调查研究报告
目的:为降低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身心健康的危害,改善作业环境,加强个人防护,提出科学的依据。方法: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测试点设置原则设置监测点,与国家卫生标准进行比较。结论:1、炉顶、大震动筛、3#出焦仓三个监测点粉尘浓度偏高。2、噪声问题突出。3、硫化氢监测结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
隧道机械化施工的职业危害因素调查
隧道机械化施工的职业危害因素调查
隧道机械化施工的职业危害因素调查
隧道机械化施工的职业危害因素调查
07.职业危害管理制度及重大危害因素监控制度
职业危害管理制度及重大危害因素监控制度 一、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制订本 办法。 二、公司职业安全管理机构或人员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 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 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 三、公司职业危害管理机构或人员负责对职业危害因素监测、监 控设备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 四、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 和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 五、公司职业危害管理机构或人员应对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和经常 性的职业安全健康和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和培训。 六、公司职业危害管理机构或人员,组织对从事有害作业的人员 进行上岗前和每年一次的职业健康检查及离岗检查,并及时将检 查结果告知劳动者本人。 七、各单位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的员工从事与禁忌相
某锑业公司扩建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识别与预评价
目的对某锑业公司开采、选矿、冶炼改造项目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分析、识别与预评价。方法采取类比法、工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等进行评价。结果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主要职业危害因素是:锑及氧化锑、砷、铅、硒、铜等烟尘、砷化氢(物)、氯、氯化氢、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硫化氢、粉尘、硫化钠、焦炉挥发物、二硫化碳、锰、苯、甲苯、二甲苯、汽油、酒精、噪声、振动、高温、热、光、工频电磁场、电离辐射、高湿等。其中砷化物、锑、铅烟、粉尘、噪声类比测定结果stel最大值分别为0.33、0.83、0.19、19.90mg/m3、108db(a)。结论该拟建工程为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项目设计自动化程度较高、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基本齐全可行。
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
在进行各种工程建设过程中,水泥产品的使用量非常大,水泥产品的质量直接决定各个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因此,在进行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必须对生产质量进行高效的控制和管理,保证水泥产品符合国家相关生产标准,这样就能够不断提高我国建设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针对水泥产品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与控制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对水泥产品的质量提升有所帮助。
某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
目的分析某水泥厂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技改工程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识别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危害程度,评价职业病危害防护措施效果,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方法采用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检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该项目接触粉尘的岗位有13个超标,其他危害因素全部合格,该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措施基本可行。结论企业应完善职业病防护设施,落实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加强个体防护,使员工得到个人防护与工程防护相结合的双重保护,进一步降低职业病发病风险。
水泥生产过程工艺质量指标的概率研究
运用计算机技术提高水泥企业质量控制水平大有文章可作。本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设想。将质量指标控制值表达为连续随机变量在工艺上是否合理可行?这当然还是一个有待大家深入探讨的问题。不过作者在本文中表现出来的探索创新精神无疑是值得赞许的。我们的“由大变强,靠新出强”战略,正召唤着千百万水泥工作者在更广的范畴内、更深的层次上更加充分地焕发这种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制冷与空调技术暖通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