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建筑的红砖情节_闽南乡土色彩_闽南红_体验
闽南建筑的红砖情节 ——闽南乡土色彩“闽南红”体验 曾舒凡厦门大学国际学院361005 摘要:“红砖白石双拨器,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宫殿式”的建筑风格使得福建闽南 传统民居建筑有别于中国其他广大地区民居而独树一帜。闽南传统民居特有的建筑色彩体系 ——“红砖白石”的红艳风格,使得它更具有地域代表性,成为闽南传统民居的象征。因此 有学者们将这个具有地域代表性的色彩作为闽南建筑文化的特征,以“红砖区”与“灰砖区” 来划分福建传统民居,并将建造有闽南传统红砖建筑的地区划为“红砖文化区”。 本文拟以代表闽南民居红砖建筑的主要建筑材料——红砖为出发点,探析红砖形成的种 种历史渊源;阐明以闽南乡土材料制作的红砖在闽南区域环境内的适应性;及由红砖抽提的 乡土化色彩元素“闽南红”的色彩艺术表现力和区域可识别性。 abstract:"brick
浅谈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的传承与创新
时代发展的今天,各国文化之间兼容并蓄、相互交融。在这一切向西看的大潮中,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不断的消失,城市建筑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如何传承及发展我们的民族建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而独具地域性特色的闽南建筑,作为我国民族建筑大家族中的一员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探寻一条传承与创新闽南建筑的新路,展现其独特的地域性,是关注的焦点。
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创立于1957年。现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系福建省闽建建工集团的母公司,控股福建省闽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惠安泉安建材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惠安县兴闯劳务有限公司、福建省惠安县兴南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等四个子公司。注册资金3.18亿元。现有职工3580人,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658人,其中高级职称47人,中级职称86人,有国家注册执业资格人员335人。
浅谈闽南建筑地域性表达的传承与创新
时代发展的今天,各国文化之间兼容并蓄、相互交融、在这一切向西看的大潮中,民族特色的传统建筑不断的消失,城市建筑趋同现象十分严重,传统文化面临着巨大的冲击。如何传承及发展我们的民族建筑,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而独具地域性特色的闽南建筑,作为我国民族建筑大家族中的一员同样面临这个问题探寻一条传承与创新闽南建筑的新路,展现其独特的地域性,是关注的焦点.
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泉州古文化与闽南建筑历史渊源的研究
福建泉州是我国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它是中世纪世界著名的通商口岸,"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我国著名的侨乡和台湾同胞祖籍地之一。泉州建筑文化集中体现了闽南建筑风格。从闽南地区建筑文化之汇总、典型的宫廷式建筑-古大厝、新颖俊秀的闽南侨乡洋楼建筑三个方面,全面探讨泉州民居建筑布局、建筑艺术、结构技术、建筑材料、建筑雕塑和彩绘、建筑园林等方面的特点,从而系统地阐明泉州建筑文化是华夏文化的一支重要流派。
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于1957年,当时是一个只有管理人员6人、固定工人5人、流动资金150元,而负债却达5500多元,仅有一座18平方米低矮平房社址,靠干一些零星修补杂活维持生计的乡办集体建筑企业。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98年3月经泉州市建委批准企业易名为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公司,
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现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企业。系福建省闽建建工集团的母公司,控股福建省闽南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惠安泉安建材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惠安县兴闽劳务有限公司、福建省惠安县兴南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等四个子公司。2007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ohsas1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公司在广东、江苏、湖北、湖南、上海、浙江、广西、北京、河南、山东、山西、江西、西藏、海南、安徽和本省共30多个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占领市场,发展业务。基本形成以深圳为中心的珠三角市场、以苏州为中心的长三角市场、以武汉为中心的华中市场、以烟台为中心的环渤海
芬兰建筑特点
a.阿尔托hugoalvarherikaalto,(1898~1976) 芬兰现代建筑师,人情化建筑理论的倡导者。 生平1898年2月3日生于库奥尔塔内,1921年毕业于赫尔辛基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学专业。1923年 起,先后在芬兰的于韦斯屈莱市和土尔库市开设建筑事务所。1928年参加国际现代建筑协会。1929年, 按照新兴的功能主义建筑思想同他人合作设计了为纪念土尔库建城700周年而举办的展览会的建筑。他 抛弃传统风格的一切装饰,使现代主义建筑首次出现在芬兰,推动了芬兰现代建筑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 战后的头10年,阿尔托主要从事祖国的恢复和建设工作,为拉普兰省省会制订区域规划(1950一1957)。 阿尔托于1940年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客座教授,1947年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名誉美术博士学位,1955 年当选
园林建筑的建筑特点
园林建筑的建筑特点 建筑与环境的结合首先是要因地制宜,力求与基址的地形、地 势、地貌结合,作到总体布局上依形就势,并充分利用自然地形、地 貌。 其次是建筑体体量是宁小勿大。因为自然山水中,山水为主,建 筑是从。与大自然相比,建筑物的相对体量和绝对尺度以及景物构成 上所占的比重都是很小的。 另一要求是园林建筑在平面布局与空间处理上都力求活泼,富于 变化。设计中推敲园林建筑的空间序列和组织好观景路线格外突出。 建筑的内外空间交汇地带,常常是最能吸引人的地方,也常是人感情 转移的地方。虚与实、明与暗、人工与自然的相互转移都常在这个部 位展开。依次过度空间就显得非常重要。中国园林建筑常用落地长窗、 空廊、敞轩的形式作为这种交融的纽带。这种半室内、半室外的空间 过渡都是渐变的,是自然和谐的变化,是柔和的、交融的。 为解决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问题,中国园林建筑还应考虑自然气 候、季节的因素。因
福建建筑特点
福建建筑特点 三平寺简介: 三平寺,是闽南著名的千年古刹,地处福建省漳州市属的平和县文峰 镇境内,距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漳州市近五十公里,沈海复线高速公路 在文峰镇文美村有个三平出入口。这里群山环抱,林海绵绵;竹涛滚 滚,山清水秀,风景绮丽多姿,是人们游览、避暑的好去处,每年接 待外国朋友、外籍华人、华侨、港台同胞和祖国内地的游客五六十万 人。除夕之夜,三平寺更是被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中有善男信女,连 古稀之年的老人也到此过除夕。香火颇盛,热闹非凡,别有一番景致。 三平寺建筑布局: 这座千年古刹俗称”三殿半”。殿宇倚山而建,坐北朝南,前低后高,群 山环抱,地理条件得天独厚;盛暑时节,南风跃过林海竹涛,轻轻地 吹来,令人顿觉凉快。三平古寺总建筑面积二千多平方米,建筑群 分为两组:山门、钟鼓楼、僧房、大雄宝殿等组成前组,祖殿、斋堂、 塔殿等组成后组,殿宇建筑,别具一格。今重修的山门额上挂着赵
福建省闽南建筑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谱写灿烂篇章
公司创立于1957年,为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壹级企业,同时承包市政公用工程、建筑装修装饰工程、园林古建筑工程、钢结构工程、土石方工程、起重设备安装工程等工程拖工,电承包和专业总承包业务。是福建省闽建建工集团的母公司,控股惠安泉安建材有限公司和福建省惠安县兴闽劳务有限公司、福建省惠安县兴肃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等3个子公司。公司现有注册资金6500万元。有职称的工程技术和经济管理人员331人,其中高级工程师18人。有项目经理166人,其中一级项目经理32人。拥有大中型机械设备526台,电功率13993千瓦,有各种质量检测设备20台。2000年11月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2003年11月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
古印度的建筑特点
1 古印度的建筑特点 古印度是佛教的起源地,那个时候的古建筑基本是以佛教为中心 的建筑特点。下面是分享的古印度的建筑特点,一起来看看吧。 古印度的建筑特点公元前3000年的时候,印度就出现了摩亨佐; 达罗和哈拉帕这两座宏伟的大都市。特别是摩亨佐;达罗城,从现存 遗址来看,显然曾经经过严格的规划:全城分成上城和下城两个部分, 上城住祭司、贵族,下城住平民;城市的街道很宽阔,拥有很完整的 下水道;城里有各种建筑,包括宫殿、公共浴场、祭祀厅、住宅、粮 仓等等,功很明确。在那么早的时间就拥有如此成熟的城市,实在令 人惊叹。 印度是佛教和婆罗门教的发源地,又曾经受到伊斯兰教的重大影 响,因此宗教建筑在古代印度始终是主流。 佛教建筑 佛教建筑的种类主要有窣(音“苏”)堵波、石窟和塔。公元前3 世纪的时候,孔雀王朝基本统一了印度全境。孔雀王朝的国力很强大, 君主崇信佛教,
陕南漫川关古镇传统建筑特点及成因
位于陕西、湖北两省边界的漫川关古镇,现存明清时期的古街和大量保存较完好的古民居、古会馆等。从当地传统建筑的平面布局及空间形态、立面造型及构造特点、装饰特点等方面分析,可以看出漫川关古镇的传统建筑基本以商业性质为主,而且兼融南北风格的特点,这些特点的形成主要受到了交通、商贸、移民等方面的影响。
从闵氏宗祠看豫南穿斗建筑特点
闵氏宗祠为豫南常见的清代穿斗式建筑,其结构、形式与江南、西南地区穿斗式建筑有相同和不同之处,同时又受北方抬梁式建筑影响,建筑有其鲜明的地方特征。
从气候及建筑特点看湖南大学的建筑节能
从气候及建筑特点看湖南大学的建筑节能 摘要:随着全球变暖和能源、资源紧张问题的日趋严重,能源问题已经成为现今 的一个热点问题,而建筑所消耗的能源又在其中占了很大的比重,那么在不影响 人类在建筑中的舒适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节约能源并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已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趋势。 关键词:建筑气候条件建筑节能采光通风隔热保温 1、长沙地区气候条件 长沙地理位置为北纬28.2度、东经113度,位于湘江河谷地带,地势较低, 相对湿度较大。夏季漫长闷热,冬季短暂湿冷。影响长沙气候和气温的原因主要 有3个:其一是地形南高北低。东、西、南面都有山岭,北面为洞庭湖平原,使 其地形为一向北开口的马蹄形,阻隔了东、南海洋季风的调节,使冬寒夏热的特 征尤为显著。其二是受准静止锋面影响。长沙位于内陆,距海较远,每当海面形 成热带风暴向我国大陆移动时,将大量的热空气向内陆
闽南传统建筑 (2)
闽南建筑—屋顶 这次将闽南传统建筑的屋顶作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和设计方法的视角,对闽 南传统建筑屋顶进行研究。就是对其形态、构造、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研究,分 别对各个部分的形态、构造、施工做法和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首先对闽南地区 的人文和地理环境因素做介绍。 一、源远流长的闽南建筑文化 东汉时期,闽南地区还是一片荒凉之地,文化状态也处于最原始的状态。大 量的民族人口迁移带来了新的中原汉文化。具有多元性的中原汉文化逐渐成为了 闽南文化的主导。历史记载中汉民的多次迁移,还有闽南地区依山傍海的独特的 地理特征,以及儒学、释、道家这三大文化的交流汇集,受这种种客观因素的影 响,最终形成了闽南文化。 南北朝时期的泉州已有不错的发展程度,而到了宋朝,泉州港成为了世界著 名的贸易大港,名扬内外。这时的泉州凭借着海洋经济的繁荣发展,早期的闽南 文化与外来文化的交融达到了顶峰。外来的
浅述闽南红砖民居的建筑类型及其特点
1 浅述闽南红砖民居的建筑类型及其特点 谢惠雅 (内容提要:闽南红砖民居具有独特的建筑语言,其布局形态、空间格局及外观 形象、使用功能等方面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具有强烈的本土地域 特征,是闽南文化的重要载体)。 “闽南”地区是指福建省东南部的泉州市、漳州市、厦门市及其 所辖的区域,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在地理上泉、漳、厦三地市互 为相邻,北靠戴云山脉南麓,东临东海的台湾海峡。历史上,自两晋 时期及唐宋时期,大量中原河洛地区移民迁徙于此,保留下古中原的 许多传统文化元素,因此该地区在姓氏血缘和风俗习惯等方面相通相 近、同风同俗,尤其是闽南语作为该地区的主要方言,成为这一地域 主要的文化表征,自古以来,这一地区习称“闽南”。 闽南地区作为中原华夏古文化和闽越本土古文化交融之地,在民 居建筑上既保留了中原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许多地方因素,具 有鲜明的
从先秦建筑特点探讨建筑文化的发展及审美特征
建筑是文化的产物,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建筑都是本国家和民族传统的优秀代表和组成部分。先秦是中国建筑文化发展的萌芽和雏形。本文主要阐述了先秦建筑中的建筑文化现象,并从建造观、审美观和和谐观等方面分析建筑文化的发展及审美特征。
(完整word版)闽南的建筑文化
1 精雕细琢别具风情 闽南建筑的燕尾脊和山墙特色 走在泉州的街头,你会发现一片片的红色,那被称作“泉州红”。红砖白石,一直 2 是闽南建筑的一个特色,在泉州建筑中更有“出砖入石”的建筑工艺。 其实,每一栋闽南建筑都别具风情。屋脊、瓦当、木雕、石雕⋯⋯只要你一一探究,就 会发现每一个细节都有特别的地方,值得细细品味。 我们请来曾任泉州南建筑博物馆馆长的黄金良先生做个导游,带着大家领略闽南建筑的 别样风情。 建筑布局体现 尊老爱幼思想 记者:闽南建筑虽受多样性文化的影响,但更多展现的是本土文化,特别是受中原汉族 文化的影响很深。您可以介绍一下闽南建筑的起源及其特征吗? 黄:泉州有着很悠久的历史,早在晋代、三国时期就有许多北方的移民大举南迁来到闽 越,当时的泉州还是一个闽越族居地。南迁的人之中,不乏达官文人,正是这个前提使得晋 人的南迁必定带来了丰富的中原文
浅谈小高层住宅的建筑特点
浅谈小高层住宅的建筑特点——介绍了郑州小高层住宅的建筑特点,揭示了郑州此类住宅的发展趋势。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2021届MIDAS软件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