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关于印发山东省省级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示范工程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鲁财文资〔2017〕53号
各市财政局、文明办,各县级现代预算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县(市、区)财政局、文明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意见》(鲁政发〔2017〕30号)、《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乡村文明行动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6〕58号)等有关规定,我们研究制定了《山东省省级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示范工程资金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
山东省财政厅
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17年11月28日
山东省省级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示范工程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示范工程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意见》(鲁政发〔2017〕30号)、《省委办公厅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乡村文明行动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6〕58号)等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省级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示范工程资金(以下简称乡村文明建设资金),是指省级财政预算安排,用于支持开展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示范工程,推动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专项资金。
第三条 乡村文明建设资金由省财政厅、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文明办)共同管理,按照“目标明确、分配科学、管理规范、绩效优先”的原则分配、管理和使用。
省财政厅负责乡村文明建设资金年度预算编制、分配和拨付工作,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绩效评价管理。
省文明办负责乡村文明建设资金使用规划或实施方案的编制,研究提出资金分配意见,会同省财政厅下达年度工作任务(任务清单),指导、推动和监督开展乡村文明建设工作,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具体负责组织开展绩效目标制定、绩效监控、绩效评价、信息公开等工作。
第二章 支持范围及方式
第四条 乡村文明建设资金支持对象主要是乡村文明行动建设示范村(居),以及承担培训、建设、调查、宣传等工作的单位。
第五条 乡村文明建设资金主要用于:
(一)省级“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居)建设相关项目支出补助。
(二)开展“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移风易俗等活动。
(三)统计调查、宣传、会议培训等相关工作。
(四)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其他工作。
第六条 乡村文明建设资金不得用于兴建楼堂馆所和办公、生活、接待以及人员福利支出等与乡村文明建设无关的支出。
第七条 乡村文明建设资金主要采取直接补助、政府购买服务、以奖代补等支持方式。
第三章 支持条件和申报程序
第八条 乡村文明建设示范村(居)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乡村文明行动各项工作扎实推进,成效突出,变化明显。
(二)村庄垃圾桶、保洁员配备齐全,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村容村貌卫生整洁,人居环境日益改善;村规民约健全完善,群众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等群众组织健全并发挥作用,移风易俗成效显著,村风民俗文明健康向上。
(三)建立善行义举四德榜,广泛开展文明信用户、好媳妇好婆婆评选等群众性创建活动,传承优秀家风家教,倡树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
(四)“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经常开展,农户庭院居室整洁,农民生活方式科学卫生健康。
(五)治安防控体系健全,农村社会治安秩序优良。
(六)文化惠民项目建设到位,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利用充分,文体活动活跃,村民精神文化生活丰富。
(七)村内文化宣传阵地健全,逐步达到“十个一”的标准(休闲文化广场、健身广场、休闲长廊、乡村文明宣传街、LED显示屏、科普栏、道德讲堂、文化墙、宣传栏、乡村文明家园标识),突出乡村文明行动各项宣传内容,综合反映乡村文明行动各项工作。
第九条 乡村文明建设资金申报程序:
(一)省文明办会同省财政厅根据省文明委工作安排,确定省级项目整体规划方案,制定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并向各地下达项目建设控制数指标及工作任务(任务清单)。
(二)各市根据省下达的项目建设控制数指标,制定本地建设规划,并确定分县(市、区)具体计划。县(市、区)文明办、财政局提出本地支持名单,并附项目申报书等材料,经市文明办、财政局审核确认后报省文明办、省财政厅备案。
第四章 预算编制和资金分配
第十条 省文明办要编制中长期乡村文明建设发展规划,根据规划确定年度工作任务、资金需求和绩效目标,并列出任务清单,随下年度部门预算申请报送省财政厅。
第十一条 省财政厅根据发展规划和财力状况,编制年度乡村文明建设资金预算草案,按照部门预算管理程序审查。
第十二条 乡村文明建设资金分为省级管理使用资金和对下分配资金两部分。省级管理使用资金由省文明办会同省财政厅研究提出分配意见。对下分配资金采用因素法分配。主要依据工作任务(任务清单)和工作成效等因素,根据任务特点、政策目标等选择具体因素和权重测算分配资金。工作成效主要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
第十三条 省财政厅根据年度预算和经审核确定的乡村文明建设资金年度分配方案,向各用款单位下达资金。按因素法下达到市县的资金,市级财政部门会同市文明办,在规定时间内分解下达,尽快落实到位。
第十四条 分配省级部门单位的资金,按照有关管理制度、实施方案等使用管理。县级及以下使用管理的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部署要求统筹安排使用。
第十五条 乡村文明建设资金资助修缮的场所、设施器材和宣传内容,应当在显著位置标识“乡村文明家园”字样。
第五章 监督管理和绩效评价
第十六条 各级文明办、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乡村文明建设资金分配、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第十七条 乡村文明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实行绩效评价制度。各级文明办、财政部门要加强乡村文明建设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按规定做好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工作。由县级及以下使用管理的乡村文明建设资金,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部署要求进行综合绩效管理。
第十八条 省文明办、省财政厅按照财政专项资金信息公开有关规定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公开”的原则,健全完善乡村文明建设资金信息公开机制,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十九条 省文明办、省财政厅按管理职责负责公开除涉密内容外的资金管理办法、申报指南、绩效评价和分配结果等。
第二十条 各级各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资金分配、审核等工作中,存在违反规定向不符合条件的单位、个人(或项目)分配资金,或擅自超出规定的范围、标准分配或使用资金等,以及存在其他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违法违纪行为的;资金使用单位和个人虚报冒领、骗取套取、挤占挪用乡村文明建设资金,以及存在其他违反本办法规定行为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责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财政厅、省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2年12月31日。山东省财政厅、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山东省乡村文明行动“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鲁财行〔2015〕18号)同时废止。
主要内容共5个方面:
(一)政策依据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意见》、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乡村文明行动的实施意见》(鲁办发〔2016〕58号)等法律法规。
(二)主要用途
省级“乡村文明家园”示范村(居)建设,“新农村新生活”培训,移风易俗、统计调查、宣传、会议培训、调研等相关工作,省委省政府部署的其他工作。
(三)资金申请
在资金管理办法中制定明确的“乡村文明家园”建设示范村(居)必须具备下列条件,省文明办、省财政厅根据省文明委工作安排,确定省级项目年度实施计划,制定项目整体规划并向各地下达项目建设控制数指标等工作任务(任务清单)。各市根据省级下达的项目建设控制数指标,制定本地建设规划。县(市、区)文明办、财政局提出本地申报名单,并附项目申报书等申报材料,经市文明办、财政局审核后,上报省文明办、省财政厅备案。
(四)资金分配
按照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统一要求,做出相应调整。将乡村文明建设资金分为省级管理使用和县级及以下管理使用两部分。省级管理使用的资金由省文明办会同省财政厅研究提出分配意见。县级及以下管理使用资金主要采用因素法进行分配。资金分配的主要依据包括工作任务(任务清单)和工作成效等因素。根据任务特点、政策目标等选择具体因素和权重测算分配资金。工作成效主要以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
(五)资金管理
按照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统一要求,县级使用管理的资金,由县级人民政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部署要求统筹安排使用。
(六)绩效管理
按照涉农资金整合工作统一要求,涉农资金由单项资金绩效考核向综合绩效考核转变。仅在资金管理办法中规定,乡村文明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实行绩效评价制度。各级文明办、财政局应当加强乡村文明建设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按照相关规定,做好绩效目标管理、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结果运用等相关工作。由县级使用管理的乡村文明建设资金,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推进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的部署要求进行综合绩效管理。
保障房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 保障房建设资金实行专项管理、分账核算、专款专用。 第二条 保障房建设资金实行项目预算管理。县、区住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
保障性住房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保障性住房的管理,根据国家和我省有关政策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保障性住房的规划、建设、分配、退出、运...
可以按下列渠道筹集住房保障资金: (一)中央和省安排的专项补助资金; (二)当地财政年度预算安排资金; (三)提取贷款风险准备金和管理费用后的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余额; (四)每年提取土...
- 1 - 附件 1: 浙江省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 金使用绩效,促进污染防治和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根据《排 污费征收使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 369 号)、财政部、环保 部《关于调整中央集中排污费分配方式的通知》 (财建, 2008? 726 号)、《浙江省排污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 (省政府令第 195 号)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级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 指由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依法征收的排污费和市、县(市、 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依法征收的排污费总额的 10%上 缴省级国库部分所构成,纳入省级财政预算管理,专项用于污 染防治、污染减排和环境保护的资金。 第三条 专项资金按照合理分配、优化结构、公开透明和 对经济欠发达地区适当照顾的原则,实行因素法、系数法和项 目法相结合
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市对区转移支付补 助资金的管理,发挥市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分配、使用的 科学性和公正性,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调动区、镇(街) 、 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市美丽乡村建设长远更好地发 展,根据《广州市美丽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2016-2018 年)》等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市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是指市 财政每年安排用于补助市级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 第二章 补助资金筹集、使用和管理 第三条 市、区政府是美丽乡村建设财政保障的责任主 体。按照“市财政补助,区财政主导,分区包干”的办法进行 资金筹集。市财政每年安排市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各区 财政统筹解决建设资金,包干完成辖区内美丽乡村建设任 务。 第四条 市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每年安排 25500 万 元,对 51 条市级美丽乡村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从概念到行动》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
6月13日,县文明办副主任廖礼芬带队来莒溪镇中心小学考核“乡村少年宫”建设工作,莒溪小学“乡村少年宫”建设旨在进一步拓宽农村未成年人活动视野,丰富青少年精神生活,提升农村孩子综合素质,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廖礼芬一行首先察看了莒溪小学“乡村少年宫”的设施建设与设备配置情况。
随后,县文明办相关科室人员察看莒溪小学“乡村少年宫”活动台帐,并进行考评。
廖礼芬充分肯定莒溪小学“乡村少年宫”工作。他认为,莒溪小学“乡村少年宫”现已开展的21个课程,有序开展,使学生得到良好的课外知识,且有的课程能走出去,这是值得肯定的。他希望莒溪小学能结合莒溪镇本地特色资源,开展本地“非遗”项目、畲歌畲舞进校园,既完成传承延续,又丰富知识内容。
图/文:王孝传
- END -
文件全文
各设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建设)局,华北石油管理局:
依据《河北省省级文明工地评定管理办法》,各市安监站对施工企业申报的省级文明工地建设项目定期组织检查、评定,省安监办组织省级文明工地检查小组进行了现场考核评定。企业申报的建设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始终保持了省级文明工地的标准,至工程竣工未发生职工伤亡事故。经研究,确定保定市第四职业中学实训楼等22项工程为省级样板文明工地,石家庄卷烟厂保定卷烟分厂片烟仓库工程等180项工程为2009年省级文明工地,现予以公布。
附件:1、2009年省级样板文明工地
2、2009年省级文明工地
二○一○年二月二十三日 210043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