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地震风险

《论地震风险》是2011年气象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高庆华。本书在李四光《论地震》及中国地震科学和防震减灾工作的基础上,以地球系统科学和系统整体观为指导,提出了建立地震风险管理模式、指导防震减灾和地震应急的理论方法以及实践意义。 

论地震风险基本信息

书    名 论地震风险 作    者 高庆华
出版社 气象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4月1日
页    数 126 页 定    价 60 元
开    本 16 开 装    帧 平装
ISBN 9787502951900 纸    张 胶版纸

前 言

第一章 地震风险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第一节 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与地震风险研究新阶段

一、中国是地震风险严重的国家

二、李四光论地震

三、新中国地震事业的发展

四、地震风险是地震科学研究的前沿

第二节 地震风险的基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一、地震风险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研究内容

二、地震风险分析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地震风险研究的基本观点

一、地震风险的双重属性与自然灾害系统

二、地质系统与自然灾害系统整体观

三、活动性构造体系与现今地应力场控震论

四、地壳运动整体观与地震形成机制的探索

第二章 地震风险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

第一节 地震风险空间分布的非均衡性

一、活动性构造带控制地震危险带

二、活动性构造体系控制地震危险区

三、中国大陆地震风险分布的地区差异性

第二节 地震活动的韵律性

一、地壳运动的周期性与地震活动的韵律性

二、地震活动与其他自然变异周期性的相关关系

三、地震活动规律的形成机制

四、地震活跃期的初步划分

第三章 地震风险预测的探索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发展趋势预测的总体构思

一、自然灾害发展趋势综合预测的基本思路

二、自然灾害综合预测的探索

第二节 地震预测整体观的探索

一、以地壳运动整体观指导地震活动规律研究

二、以地球变动的韵律性指导地震活动序列研究

三、地震前兆分析整体观

第三节 应用地震地质方法预测地震风险

一、进行地质构造调查研究,鉴别活动性构造,确定发震断裂带

二、鉴别活动性构造的序次关系,确定发震断裂带影响的范围

三、鉴定活动性构造体系,预测地震风险区

四、研究构造体系复合,预测地震风险区

第四节 根据地应力环境和相关地震前兆预测地震风险

一、研究现今地应力场的特点,查明区域活动程度,圈定震源风险区

二、研究地球内部物理化学作用与地震前兆

三、研究地震前兆与地应力场的关系,预测地震风险

第五节 根据水文地球化学异常预测地震风险

一、中国区域水文地球化学带与地震带空间分布规律

二、应用水文地球化学灵敏组分预测地震风险

第六节 根据地热场的特征预测地震风险区

一、中国地热场的区域差异性

二、根据地热场的特征预测地震风险区

第四章 中国区域地震风险预评估

第一节 中国区域地震危险性预评估

一、李四光论区域地震危险性

二、中国地震烈度区划研究

三、中国地震区域危险性预评估

第二节 中国地震区域危害性预评估

一、中国区域地震经济损失度预评估

二、中国区域地震人员死亡度预评估

第三节 中国区域地震风险预评估

一、中国减灾基础能力评价

二、中国地震风险区划分

第五章 中国区域地震次生灾害风险预评估

第一节 中国21世纪初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与危害性预评估

一、中国21世纪初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区域危险性预评估

二、中国21世纪初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区域危害性预评估

第二节 中国21世纪初期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区域风险性预评估

一、编制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

二、编制地震灾变预测区划图

三、编制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图

第三节 地震次生灾害链风险评估

一、室内财产损失评估

二、生命线工程损失评估

三、地震火灾损失评估

四、次生水灾损失评估

五、地震间接经济损失评估

第六章 地震风险管理

第一节 构建地震风险监测预测系统

一、中国防震减灾工作的经验教训

二、构建地震监测系统

三、构建地震风险预测系统

第二节 评估地震风险的影响范围和程度,构建分区分级防震减灾体系

一、研究编制地震风险系列区划图,划分防震减灾区

二、评估地震风险等级,圈定防震减灾重点风险区

第三节 确定区域地震风险等级,指导地震防灾

一、确定区域地震风险等级

二、以地震风险指导地震防灾

第四节 构建递进式防震应急体系

一、建设地震风险区防震应急体系

二、建立递进式防震应急体系的社会响应机制

第五节 防震减灾要纳入国家综合减灾体系

一、中国21世纪初期自然灾害发展趋势与减灾需求分析

二、防震减灾必须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相结合

三、开展地区综合减灾,减轻地震衍生灾害和次生灾害

第六节 推动地震灾害保险

一、灾害保险是化解地震风险的重要措施

二、在全国推行地震灾害保险的可行性

第七节 以人为本,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一、提高全民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

二、研究地震灾害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制定与减灾相结合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2100433B

论地震风险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地震应急包 类型:安防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坤能

13% 济南坤能安防设备有限公司
风险防控-50寸电视 ;可视上下角度 178;遥控器工作距离 30M;显示参数;亮度 800(cd/m2);对比度 40000:1;刷屏率 120HZ;扫描方式 逐行扫描;响应时间 4ms;接收制式 PAL/ NTSC/ SECA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深圳市光影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涤纶布;规格:1.0mm;产品说明:可定制其它规格;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星盾

m2 13% 内蒙古星盾耐火保温材料有限公司
风险防控-22寸触摸屏 22寸触摸显示系统 屏幕尺寸 22英寸 屏幕分辨率 全高清(1024x768)亮度 400流明以下 屏幕比例 16:9 触摸屏 真2点,红外触摸屏,支持windows/mac操作系统 刷屏率 60HZ 背光源 直下式LED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深圳市光影百年科技有限公司
146浅槽明装底盒 其它类 T146A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TCL

13% TCL-罗格朗国际电工(惠州)有限公司
1.名称:人员卡口系统的风险性预测功能模块 2.功能:相似性、易变性、照片质量、人脸照片的角度、遮挡物干扰、光线的影响、黑名单来源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宇视

13% 贵州安丰科技有限公司
屏南无机玻璃钢保温板设备质量保证,投资无风险 2400mm*1200mm/old 机械设备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欧拉德

13% 山东德州欧拉德新型机械建材有限公司
国标保电力电缆 额定电压(KV):0.6/1;型号:YJV;芯数:4;标称截面(mm2):150;规格型号:YJV-4×150;工作类型:普通型;线芯材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鑫山

m 13% 陕西鑫山线缆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暂无数据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地震小桌 展品由积木模型、动感平台、按钮、台体组成.观众动手搭建.按下按钮,振动平台开始晃动,模拟地震横波,观察不同结构的模型晃动状态.|1项 1 查看价格 鸿瑞工美(深圳)实业有限公司 全国   2022-10-24
地震小桌 展品由积木模型、动感平台、按钮、台体组成.观众动手搭建.按下按钮,振动平台开始晃动,模拟地震横波,观察不同结构的模型晃动状态.|1项 1 查看价格 安徽东一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9-16
地震小桌 展品由积木模型、动感平台、按钮、台体组成.观众动手搭建.按下按钮,振动平台开始晃动,模拟地震横波,观察不同结构的模型晃动状态.|1项 1 查看价格 合肥金诺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9-14
地震小桌 展品由积木模型、动感平台、按钮、台体组成.观众动手搭建.按下按钮,振动平台开始晃动,模拟地震横波,观察不同结构的模型晃动状态.|1项 1 查看价格 安徽盛鸿展览工程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8-15
在押人员风险分析模块 在押人员的风险评估结果为多维度风险分析值,展示方式为:风险分析雷达图.雷达图从心理、生理、表现、风险等级等多个维度对每名在押人员的特性进行描述,使民警能够直观了解在押人员.同时,对监所所有在押人员的风险评估情况进行排名.当某在押人员的实时风险值超过阈值时,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提示.|2人月 1 查看价格 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 广东   2020-06-19
风险预警评估模块 预警模型,对被监管人员、监室(拘室、戒毒室)安全风险作出定性定量分析和分级分色预警,直观展现风险评估结果,据此实施分级管理.通过监管动态数据分析.2. 支持监情动态全面展现、安全风险精准预测、决策指挥科学高效,将有限警力集中到真正危害监管安全的人和事上,切实提高监所基础管控能力.|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熹尚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   2019-08-09
地震地貌 规格:600×400mm,均采用pvc材质精制而成、仿真微缩内容完整充实、紧扣教材.表现: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不同对地表建筑物的破坏程度不同,遭破坏的房屋、公路、铁路、山坡产生滑坡,农田等.|1件 1 查看价格 东莞市新科教学设备有限公司 广东   2021-08-09
操作风险管理系统 尚维操作风险管理系统SW-UX8|1套 3 查看价格 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2-10-14

《论地震风险》是多年以来有关研究工作的总结,实际资料丰富,观点新颖,可供地震科学研究和制定防震减灾与防震应急规划参考。

面对中国地震的严峻形势和地震究竟能不能预测预报的争论,为了推动防震减灾事业的发展,《论地震风险》由高庆华等所著,内容包括地震风险的识别、地震风险的预测、地震风险的评估和地震风险的管理等方面。

论地震风险常见问题

  • 风险问题

    规费、税金都是综合单价以外的费用,工程造价汇总表里有单独的规费和税金行 不在综合单价中计取剩余政策变化风险和人工单价如果施工过程中发生了 进度、结算是要调整的

  • 涨价风险

    供货方承担。

  • 材料风险和机械风险的问题

    1、清单增项如重新报价,材料风险费和机械风险费应该考虑;清单增项和清单增量执行元清单价,材料风险费和机械风险费投标时应该考虑;但是禁止强行规定承包人承担全部风险的约定,你找找当地关于对材料风险是否规定...

论地震风险文献

基于失效概率法的桥梁地震风险评估 基于失效概率法的桥梁地震风险评估

格式:pdf

大小:1.1MB

页数: 8页

评分: 4.4

为了研究地震破坏下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发生破坏的可能性,根据地震风险性(risk)为地震危险性(hazard)与易损性(fragility)乘积的定义,基于失效概率法,对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地震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条带法建立桥梁地震需求模型,基于可靠度函数获得桥梁地震易损性曲线,拟合得到桥梁易损性概率密度函数;根据桥址处地震危险性资料,推导桥址处地震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通过地震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与桥梁结构易损性概率密度函数的数值积分,实现桥梁地震风险概率评估.以一座(32+48+32)m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为例系统演绎了失效概率法桥梁风险评估的实现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地震危险性资料缺乏或不足时可以通过地震烈度分布函数及其与地震峰值加速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推导和完善地震危险性分析资料;对于高速铁路(32+48+32)m连续梁桥100年设计期间内发生轻微损伤的概率为5. 16%,发生中等损伤的概率为4. 46%,桥梁受到轻微损伤和中等损伤风险概率接近,几乎不可能发生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

立即下载
基于失效概率法的桥梁地震风险评估 基于失效概率法的桥梁地震风险评估

格式:pdf

大小:1.1MB

页数: 8页

评分: 4.7

为了研究地震破坏下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发生破坏的可能性,根据地震风险性(risk)为地震危险性(hazard)与易损性(fragility)乘积的定义,基于失效概率法,对高速铁路连续梁桥地震风险评估方法进行了分析.通过条带法建立桥梁地震需求模型,基于可靠度函数获得桥梁地震易损性曲线,拟合得到桥梁易损性概率密度函数;根据桥址处地震危险性资料,推导桥址处地震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通过地震加速度概率密度函数与桥梁结构易损性概率密度函数的数值积分,实现桥梁地震风险概率评估.以一座(32+48+32)m高速铁路连续梁桥为例系统演绎了失效概率法桥梁风险评估的实现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当地震危险性资料缺乏或不足时可以通过地震烈度分布函数及其与地震峰值加速度之间的换算关系,推导和完善地震危险性分析资料;对于高速铁路(32+48+32)m连续梁桥100年设计期间内发生轻微损伤的概率为5.16%,发生中等损伤的概率为4.46%,桥梁受到轻微损伤和中等损伤风险概率接近,几乎不可能发生严重损伤和完全破坏.

立即下载

地震灾害风险指未来一段时间内,某地区由于地震发生导致灾害损失的可能程度。

地震灾害风险评估是对某地区遭受不同强度地震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后果进行的定量分析和估计,是地震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内容,为有效应对地震灾害、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提供基础依据。 2100433B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灾害基本概念

1.1.1 城市灾害的定义及分类

1.1.2 城市灾害的特点

1.2 灾害风险

1.2.1 风险的定义

1.2.2 风险的分类

1.2.3 灾害风险

1.3 灾害风险管理

1.4 灾害管理

1.5 地震灾害预测研究与风险管理

1.5.1 地震灾害预测研究

1.5.2 地震灾害风险管理

1.5.3 地震灾害预测研究与风险管理之问的关系

参考文献

第2章 地震及地震灾害

2.1 地震的成因及分类

2.2 地震的分布特征

2.2.1 地震的时间分布特征

2.2.2 地震的空间分布特征

2.3 地震动与地震烈度

2.3.1 地震动三要素

2.3.2 地震仪及其工作原理

2.3.3 地震烈度

2.3.4 地震动与地震烈度的关系

2.4 地震烈度的分布

2.4.1 影响地震烈度分布的因素

2.4.2 极值的渐近分布率及地震烈度的概率分布

2.5 地震烈度的衰减

2.6 地震灾害

2.6.1 地震灾害的分类

2.6.2 城市地震灾害的特点

2.6.3 农村地震灾害的特点

2.6.4 地震灾害的成灾机制

参考文献

第3章 地震危险性分析

3.1 概述

3.2 相关基本概念

3.2.1 潜在震源区

3.2.2 地震发生的概率模型——泊松模型

3.2.3 震级一频度关系

3.2.4 地震年平均发生率

3.2.5 震级上限

3.3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发展

3.3.1 国外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发展

3.3.2 我国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的发展

3.4 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分类

3.5 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性方法

3.6 地震危险性分析概率方法

3.6.1 基本假定

3.6.2 分析步骤

3.6.3 地震危险性概率方法

3.6.4 地震危险性分析不确定性的校正

3.7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

3.7.1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

3.7.2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分级

3.7.3 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步骤及具体内容

3.8 地震危险性曲线及危险性特征研究

3.8.1 烈度的危险性曲线公式

3.8.2 中国地震危险性特征分区

3.8.3 不同地震危险性特征区内的地震烈度危险性曲线

3.8.4 地震烈度发生概率的计算

参考文献

第4章 震害预测

4.1 概述

4.2 国内外震害预测研究现状

4.2.1 国外震害预测发展状况

4.2.2 我国震害预测发展状况

4.3 震害预测的分类

4.4 建筑结构的分类方法

4.4.1 我国建筑结构的分类

4.4.2 美国建筑结构的分类

4.5 房屋建筑震害等级的划分

4.6 建筑结构震害预测常用方法

4.6.1 经验分析方法

4.6.2 理论分析方法

4.6.3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震害预测

4.6.4 人工神经网络方法

4.6.5 基于地震动参数的震害预测方法

4.7 现有震害预测方法存在的问题

4.8 震害预测的步骤

参考文献

第5章 地震经济损失估计

5.1 概述

5.2 地震灾害损失及其分类

5.3 地震灾害损失分析的概念、分类及数学模型

5.3.1 地震灾害损失分析的分类

5.3.2 地震灾害损失分析的数学模型

5.4 地震经济损失估计方法简介

5.5 地震经济损失估计的累积损失法

5.5.1 直接经济损失分析

5.5.2 问接经济损失分析

5.5.3 地震救灾直接投入费用

5.5.4 地震总经济损失分析

5.6 地震经济损失分析步骤

5.7 地震经济损失风险分析

5.7.1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标准决策分析基本变量

5.7.2 工程结构抗震设防标准决策分析目标函数

5.7.3 最优决策模型的约束条件

5.7.4 抗震设防标准决策的数学模型和分析框图

5.7.5 抗震设防标准决策分析

参考文献

第6章 地震生命损失研究

6.1 概述

6.2 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原因及死亡的主要形式

6.3 影响地震人员伤亡数量的因素

6.3.1 地震因素

6.3.2 环境因素(含结构)

6.3.3 防范程度

6.4 减少地震人员伤亡应当采取的措施

6.5 地震生命损失的特征

6.5.1 我国地震人员死亡的时空分布

6.5.2 地震人员死亡度与其频度的关系

6.6 地震生命损失估计目的及分类

6.7 生命损失的货币衡量方法

6.8 估计地震人员伤亡数量的方法

6.8.1 不考虑结构易损性的方法

6.8.2 以结构易损性为主要参数的方法

6.8.3 人员伤亡的动态估计方法

6.9 生命的地震易损性清单

6.9.1 设计生命的地震易损性清单的原则

6.9.2 生命的地震易损性清单的基本内容

6.9.3 生命的地震易损性清单举例

6.10 人员伤亡评估方法研究

6.10.1 几种伤亡评估方法的比较

6.10.2 人员伤亡估算方法的研究

6.11 地震人员伤亡风险评估

6.11.1 确定社会可接受地震人员死亡率的方法及考虑的因素

6.11.2 几种灾害的人员伤亡率

6.11.3 社会可接受地震人员死亡率的建议值

6.11.4 考虑社会可接受地震人员死亡率的抗震设防标准决策分析方法·

6.11.5 最优安全设防烈度的决策分析

参考文献

第7章 防震减灾规划及地震应急预案

7.1 概述

7.1.1 防灾减灾规划

7.1.2 灾害应急预案

7.2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与企业防灾减灾规划

7.2.1 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7.2.2 企业防灾减灾规划

7.3 抗震防灾规划

7.3.1 抗震防灾规划的基本内容及编制步骤

7.3.2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

7.3.3 工矿企业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

7.3.4 抗震防灾规划的贯彻与实施

7.4 灾害应急预案

7.4.1 灾害应急预案的分类

7.4.2 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及基本要素

7.4.3 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组成

7.4.4 城市灾害应急预案的编制流程

7.4.5 企业应急预案的编制

7.5 地震应急预案

7.5.1 地震应急预案体系

7.5.2 地震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批准程序

7.5.3 地震应急预案的编写

参考文献

第8章 城市灾害管理

8.1 概述

8.2 世界各国的灾害管理工作

8.2.1 日本的灾害管理工作

8.2.2 美国的灾害管理工作

8.2.3 澳大利亚的灾害管理工作

8.2.4 印度的灾害管理工作

8.2.5 盂加拉的灾害管理工作

8.2.6 韩国的灾害管理工作

8.2.7 其他国家的灾害管理工作

8.2.8 各国灾害管理工作比较

8.3 我国的灾害管理工作

8.3.1 我国灾害管理工作现状

8.3.2 我国灾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8.3.3 对我国灾害管理工作的建议

8.4 我国地震灾害管理工作

8.4.1 地震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

8.4.2 地震应急组织指挥、工作体系及职责

8.4.3 地震灾害事件的分级

8.4.4 地震应急响应及启动条件

参考文献

第9章 地震保险

9.1 概述

9.2 保险的概念及分类

9.2.1 保险的定义

9.2.2 保险的分类

9.3 地震保险的概念、特点及作用

9.4 国外地震保险

9.4.1 国外地震保险发展现状

9.4.2 国外地震保险制度的经验

9.5 我国地震保险

9.5.1 我国地震保险发展现状

9.5.2 我国地震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

9.5.3 对建立我国地震保险制度的建议

9.6 基于地震危险性特征分区的地震保险费率的研究

9.6.1 基本概念

9.6.2 地震保险费率的厘定原则

9.6.3 地震保险费率的研究现状

9.6.4 基于地震危险性特征分区的地震保险财产费率的研究

9.6.5 基于地震危险性特征分区的地震人身保险费率的研究

参考文献2100433B

地震灾害风险分析及管理本书全面系统地研究了地震灾害风险分析和管理的相关知识,其内容包含了风险分析

论地震风险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