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
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和实践 作者:刘广栋 程久苗 时间: 2007-08-14 来源:《中国农村观察》 一、引言 当前,由于解决 "三农 "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 农村土地制度创新推到 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前沿。 诺斯说, 改革路径的选择是历史在起作用, 经济的发展也是如 此,无论是政治制度本身, 还是信仰制度都与历史密切相关, 它们的产生和演变受过去影响, 同时也限制了当前和过去改革路径的方式的选择; 如果我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过来的, 就不 知道今后前进的方向①。 「《诺贝尔奖得主诺斯答京城听众问》 ,载《经济学消息报》 ,1995 年 4 月 8日。」因此,有必要对新中国建国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演变、政策调整以及学术界 的有关理论脉络进行概括性梳理。 科学总结农村土地政策演变进程所蕴含的内在逻辑, 对于 中国未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无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摘要:农村土地制度不仅直接影响到中国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 展,还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宏观运行和行业效率,也关系到中国农村的政治稳定。 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是建设现代化农业的客观要求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关键。 当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土地用途改变、有效需求不足、流转期过长等问题, 解决的方法就是要依法依规办事、积极开拓市场及加大金融扶持等,以确保农村 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 【1】 关键词:土地流转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乡统筹发展规模经营 引言: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健 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2】 集体土地流转是当前农村基本经营体制的 一次创新,涉及到土地资源的整合,涉及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涉及到农用地 结构的调整。其包括农用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两个 方面。土地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过程中的农地产权归属问题研究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对农村土地制度的重大改革,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农业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农业的现代化的进程亟需推进,农村土地制度要做出相应的变革。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是土地产权制度,本文通过回顾建国65年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过程,旨在探索一条适合现阶段的农地产权制度。
中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研究
一、目前农村土地征收补偿中存在的问题(一)征收和征用概念混淆一直以来,我国立法有意或无意地混淆了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我国的立法基本上只涉及到了土地征用而未涉及土地征收。土地征收和土地征用是有区别的,土
马克思地租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启发
基于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探讨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即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虚置、农民投资土地积极性不高、土地流动性不强以及土地征用制度存在缺陷等,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理论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变革的启示。
对农村土地制度的再思考
摘要:本文认为,对现行农村土地制度进行改革是必要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应 该定位于建立有效的农业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即要建立明确的土地产权制度、竞争性产品市 场和要素市场、自主的家庭经营制度和有效率的农民经济组织--"四合一"制度体系。 关键词:土地持有权,基本目标,家庭经营,农民经济组织 aafterthoughtaboutfarmlandsystem anhwei-universityzhang-deyuanqian-haiyan 笔者曾经著文《赋予农民土地持有权,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财政研究》2002年第 5期),对新形势下的土地制度改革提出自己的看法:土地私有化的主张不符合中国国情因而 是不可取的,新形势下的农村"土改"应采取折中策略,可考虑在保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不 变的前提下,赋予农民对土地的长期持有权,即将土地使
论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1 论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 郝洪斌 ① 山东财经大学法学院山东济南250014 内容提要:我国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潜力已消释殆尽,暴露出许多弊端。农 村土地私有化和国有化变革模式都有着相当的缺陷,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所 以现行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只能以现有制度为基础进行完善和创新。 关键词:农村土地;土地制度;变革 onthereformoftherurallandsysteminchina haohongbin lawschoolofshandong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jinan,shandong, 250014 abstract:therurallandsysteminchinahasnopotentialityandrevealsmany defe
关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建议
我国正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时期,大片大片的农地被转化为城镇建设用地,成千上万的农民失去土地,农民权益受到损害,从而引发了许多新的社会矛盾。其根源是土地制度,特别是农村征地制度改革滞后,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城镇化加速发展条件下形成的新型城乡、工农关系。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三权分置”
很多因素复合在一起,就决定了农村的土地制度及其改革必然十分复杂,而且很多方面的改革,不仅仅是农村内部的事情,还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非常复杂。但国家宪法对农村土地制度在所有制和基本经营制度这两个基本问题上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所有制方面,宪法第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与“三权分置”
很多因素复合在一起,就决定了农村的土地制度及其改革必然十分复杂,而且很多方面的改革,不仅仅是农村内部的事情,还会影响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国农村的土地制度非常复杂。但国家宪法对农村土地制度在所有制和基本经营制度这两个基本问题上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在所有制方面,宪法第
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若干思考
在深入学习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战略部署的基础上,对推进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所面临的主要困境进行较为系统的剖析,并围绕\"效益\"、\"社保\"和\"配套制度\"三个核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包括:加大扶农力度,改进扶农方式,确保耕地经营效益;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建设,促进农村土地社会保障功能向资本功能的转化;进一步消除城乡二元壁垒,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强相关基础研究,规范农村土地管理。
关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讨论与研究
关于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的讨论与研究 土地制度是农村的基础制度,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是农业经济制度的基础,是土地制度的核心。 科学的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将有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现行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 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亟需对农村土地产权制度进行改革。 一、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现状 (一)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基本构成 一是我国农村的集体土地所有制,是在一定的范围内由劳动群众共同占有土地的一种共有制 形式。二是我国实行集体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制度。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的用益物权 除地役权外分三个部分:农用地;宅基地;集体企业建设用地以及农村集体公益事业用地。 (二)我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现状 截至末,全国集体土地所有权登记发证覆盖率66%,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登记发证覆盖率 46%,宅基地登记发证覆盖率80%。 (三)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和流转中的收益分配现状 目前
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迁及评价
建国以来土地制度变迁及评价 一、50年代 首先从1950年通过并实施的土地改革法谈起。这是个永远都绕不过去的话题。其核心 是没收地主的土地并予以重新分配,这固然可以被评判为多数人的暴政,而且直到今天,都 会因为侨民的上访而一再的遭遇挑战,并且在很多时候我们都会自打嘴巴,这个问题我到后 面再阐述。 这个法的基本原则是:土地私人所有。这个法中,有两样东西我拿出来讲一讲:1、它 没有农村土地与城市土地的区分,土地一应为私人所有。属于国家所有的土地,仅仅只是例 外,譬如国有的农场,以及国家的大型建设项目,才属于国有土地。这里强调一下,城市土 地国有的概念,是1982年宪法实施后才实行的。基本上,在50年代初期,城市土地与农村 土地,系采用同一的制度:即私有。而国有土地,并非指城市土地。这与我们目前的理解, 是完全不同的。 2、它没有农用地和建设用地的区分。农用地转为
新形势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王燕霞在《河北法学》2014年第4期撰文认为,现行农村土地制度存在的缺陷引发了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土地改革已经刻不容缓。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明确指出了土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目标。
马克思商品理论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问题研究
商品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起点,商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理论之一。本文从马克思商品理论出发,指出土地的商品属性,进而对我国现行农地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最后提出了几点建议。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探讨
2010年10月7日星期四 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方向探讨 2007-12-2700:00:00 [摘要]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由于我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土地产权问 题,所有权主体虚置,使用权缺乏自主性、稳定性,收益权被分割,缺乏独享性,转让权不 自由,由此引发了困扰“三农”的一系列问题。为解决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 文章提出,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应多元化,即国家土地的终极所有权、农民土地实际 所有权即农村土地私有、农村公共领地的集体所有权。而要实施农村土地产权多元化改革, 则必须在明晰农村土地产权的同时赋予产权主体相应的权能,进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使法 律与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相协调,建立相配套的其他制度或机制。 (中经评论·北京)一、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引发的问题 产权问题是农村土地制度的核心问题,新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
土地制度概述
(3)发放住房补贴。 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职工购房资金来源主要有:职工工资,住房公积金,个人住 房贷款,以及有的地方由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转化的住房补贴等。房价收入比(即 本地区一套建筑面积为60㎡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平均价格与双职工家庭年平均工资之比)在4 倍以上,且财政、单位原有住房建设资金可转化为住房补贴的地区,可以对无房和住房面 积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实行住房补贴。住房补贴的具体办法,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本 地实际情况制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例题:对无房和住房未达到规定标准的职工实行住房补贴的前提条件之—是房价收 入比在()以上。(2004年试题) a.3倍 b.4倍 c.5倍 d.6倍 答案:b 解析:房价收入比(即本地区一套建筑面积为60平方米的经济适用住房的平均价格 与双职工家庭年平均工资之比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重大创新重庆首创地票交易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竞拍现场。新华社记者刘潺摄 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资料照片 家住江津区李市镇孔目村的村民肖侦贤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能够住上崭新明亮的房子。 肖侦贤告诉记者,她家的祖屋原来在距离新居大约300米左右的山腰上,有260平方米,虽 然面积很大,但早已破旧不堪,成了危房。去年以来,当地政府对农村建设用地实施复垦, 她家才有换房的机会。 肖侦贤家乔迁新居得益于重庆市正在试点推行的“地票交易促城乡统筹发展”试点。2008 年12月4日,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重庆市,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全 国首个农村土地交易所———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 指标在重庆市远距离、大范围置换的“地票”交易,解开“城市发展扩张缺乏空间,农村建 设用地闲置”的疙瘩。截至2010年6月8日,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共交易“地票”20000 亩,
对积极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两点思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作出了进一步部署,无论是社会上普通群众还是广大干部均高度关注。目前,各方对于创新农村土地制度的讨论不少,很多人希望改革的步子能快一些、改革的范围能大一些,这种想法表达了人们对改革的热切
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三次重大变革
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三次重大变革 尹世尤沈其新 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农村建设的进程中经历了三次重大土地制 度变革。第一次变革是农业互助合作运动,它根本改变了我国农村的社会关系,为我国现代农 村奠定了社会主义的制度基础;第二次大变革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 产力。第三次变革是鼓励和推广了土地流转制度,它有利于新形势下农业产业化经营和规模 化发展。三大变革都已经并将继续推动我国农村建设的大发展。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互助合作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 作者尹世尤,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沈其新,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 授、博士生导师(长沙410082)。 土地制度是我国农村基本经济制度的基础,土地制度的变革是我国农村改革的核心。历 史上我国农村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以土地制度的变革为先导和核心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问题研究
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解决农村土地问题一直是处理好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的前提和关键。我们必须以市场为导向,以土地经营权的流转为载体,实现传统农业经营方式的创新和土地经营权的高效有序流转,实行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置、经营权流转的农村土地制度。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国人一直十分重视土地,古代中国人的财富标准往往以土地来 衡量,这一观念的影响甚至延续到了今日,“丈母娘逼你买房”对当下 房地产经济的蓬勃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在事实上使中国青 年人住房率世界第一。那么今天,就让我们沿着历史发展的足迹,探 讨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特点。 中国最早见诸史料的土地制度是西周的井田制。井田制的性质和 特点可以从两个角度讨论:一方面,井田制是“天子分封诸侯,诸侯 分封大夫,大夫分封家臣,家臣将自己的土地交给庶民耕种,8块为 私田,1块为公田,公田所得层层上报”,突出了天子是全国所有土 地的根本所有者,其他各级贵族以及平民、奴隶只有土地的使用权而 没有所有权,也不能随意转让或买卖土地。另一方面,井田制具有从 土地公有制向土地私有制过渡的特征。从西周中期开始,贵族之间已 经出现了初步的土地交易,这意味着贵族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督察工作全面启动
6月8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督察动员培训会,全面启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的督察工作。国土资源部相关司局、各督察局及中央改革办、中央财办、中央农办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将组成15个督察组赴33个试点地区进行实地督察。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国家土地副总督察张德霖出席会议并讲话。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及其对策措施(5月26日夏建芳)
1 我国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及其对策措施 作者:夏建芳 [摘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制度的基础性缺陷,农村土地的自我经营管理机制缺失和农村 土地使用权制度畸形,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土地所面临的突出问题的根本原因和障碍 所在。因此需要:逐步取消“农村集体”所有土地,实现物权意义上的土地权益,鼓励城市 生产要素流向农村,改革农村土地经营管理体制,建立农村土地收购整理储备机制。 [关键词]先征后用以征代流以城带乡“两委”改“两制”城市反哺农村 “土地问题是中国的一个大问题。特别是农村土地问题,关乎全局,又关乎 几亿农民的生计,举足轻重。” ① 中国只有真正解决农村的土地问题,才能解放 农村生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才能保障百姓安居乐业,实 现国家的繁荣昌盛。笔者认为,解决中国农村土地问题的关键是要进行农村土地 制度的改革创新。本文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督察工作全面启动
经济参考报6月12日消息近日,国土资源部召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督察动员培训会,全面启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三项试点的督察工作。国土部相关司局、各督察局及中央改革办、中央财办、中央农办等相关部门将组成15个督察组赴33个试点地区进行实地督察。首先是督察改革试点的总体部署,地方组织领导是否健全,基础工作是否扎实;其次是督察改革试点的总体进展、成效。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安全资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