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中国古桥[21P]教学教材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 中国古桥 [ 21P]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中国古桥 [21P] 中国古代建筑系列之中国古桥 [21P]中国是桥的故乡,自 古就有“桥的国度”之称,发展于隋,兴盛于宋。遍布在神州 大地的桥、编织成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连接着祖国的四 面八方。我国古代桥梁的建筑艺术,有不少是世界桥梁史 上的创举,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非凡智慧。 关于古桥的资料很多,而且有的桥图片很精美,但我只 能从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如最早的、最有影响的、最具民 族风格的。 福建泉州洛阳桥 泉州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福建省泉州东郊的洛阳江 上,我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宋代泉州太守蔡襄 主持建桥工程,从北宋皇佑四年 (公元 1053年)至嘉佑四年 (公元 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 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桥全系花岗岩石砌筑
中国古代建筑欣赏
课时:一课时 年级:六年级 教学目的: 1.通过欣赏活动,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及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 2.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建筑,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热爱 祖国、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于通过本课学习对学生潜移默化进行革命历史教育、审美教育,学习 目的教育、纪律教育。 难点是对所欣赏的绘画作品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教学 同学们知道在宇宙空间站,用肉眼能看到的人类建筑是什么吗? 二、深入教学 (一)欣赏“长城” 1.有同学去过长城吗? 2.同学们从书本上、电视上或者很多别的途径了解的长城是怎么样的呢? 3.你觉得长城的整体形状可以用那个汉字来形容? 4.长城的建筑特点有哪些? 5.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著名的中国古代建筑吗? (二)欣赏“北京故宫” 1.(出示故宫整体照片)猜一猜故宫有多少间房间? 2.同学们知道有关故宫的知识吗? 3.仔细看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中国古代建筑特点 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7项: ①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以此为骨架, 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②保持构架制原则。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 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 不承受荷载。 ③创造斗栱结构形式。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 悬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 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 巧妙形式。 ④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 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小,其外观轮廓均由 阶基、屋身、屋顶3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承托着整座 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 中国古代建筑的色彩非常丰富。有的色调鲜明,对比强烈,有的色调和谐,纯 朴淡雅。建筑师根据不同需要和风俗习尚而选择施用。大凡宫殿、坛庙、寺观等 建筑物多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或其他颜色的瓦)衬托 着绿树蓝天,再加上檐下的金碧彩画,使整个古建筑显得分外绚丽。在表现中国 古建筑艺术的特征中,琉璃瓦和彩画是很重要的两个方面。 琉璃瓦是一种非常坚固的建筑材料,防水性能强,起初是从陶瓷发展而来 的,从出土实物得知,在殷代即已经有了原始的瓷器,其质地与琉璃瓦很近似。 但是由于琉璃毕竟是贵重材料,所以直到南北朝、隋、唐时期才开始在建筑上使 用,其时仍然是在局部作为点缀装饰。到宋、元时期出现了用琉璃瓦全部铺盖屋 顶或包砌全部建筑的情况。现在河南开封的北宋佑国寺塔(俗称铁塔)就是全部 用琉璃砖瓦包砌的。到了明、清时期,琉璃瓦件的生产技术提高,生产量也大大
中国古代建筑营造
中国古代建筑营造“鲁班尺”与“门光尺” 《鲁班经》载建筑尺度(单位:营造尺) 间架三架五架七架九架备注 面 宽 心间 次间 梢间 11.1 10.1 13.6 12.1 14.2 13.6 14.8 13.6 12.1 柱 高 步柱 栋柱 10.1 12.1 10.8 15.1 13.6 22.0 13.6 22.0 檐柱 段5.64.64.84.3步架 宽 深 比 2.792.051.441.92 清人李斗著有《工段营造录》一书,原载《扬州画舫录》。书中讲到曲 尺及压白尺法说:区者绳圣,三白九萦,工作大用,日时尺寸,上合天星,是为 压白之法。书中只讲了寸白,且认为压白尺法作为匠者应掌握的一项重要丙容, 被喻为“绳墨”。由上可见,压白尺法在明清之际是很流行的。 清工段营造录所载曲尺与八字尺文如下:
论中国古代建筑的意匠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成就:一是表现在结构合理,容易加工制作的木框架结构上;二是表现在由单纯的大屋顶中表现出千变万化建筑形式,三是表现在“四合院”精彩的平面布局所传达出的空间意识中。以最概括的文字将中国几千年的建筑文化作一个总结,我们提出:“木结构”、“大屋顶”、“四合院”九个字。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2)
《中国古代建筑学》选修论文 经济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15-2 包静文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中 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 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时期。 一、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穴所主要是山洞,在洞的周围缠上一些树枝, 在大树上用树枝编造他们的住宅,搭树枝棚、帐篷等是最简单的建筑。 新石器时代晚期,村落住宅建筑已有了相当规模,村落分布明显,一 般包括住地、墓葬地、窑址、警穴,并已有防御性的堑壕等。随着青 铜器和铁器的出现,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成为巨石纪念建筑。 二、夏商周时期 中国奴隶社会(夏商周)在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下,完成了木结 构体系的草创,并掌握了筑城与高台建筑的方法。中国的奴隶社会从 夏朝起开始形成和发展,到商朝后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建筑方 面,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
中国古代建筑之序列美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之序列美 关键词:建筑、空间序列、序列、中国古代建筑、高潮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建筑多是低层院落形式,以木构架为体系 的中国建筑体量及跨度有限,较难在单体建筑内部划分出足够的空 间来满足多样的功能需求,所以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建筑空间形态和 审美观,但尽管如此中国古代建筑仍然符合建筑形式美的一般原 则,这一点与西方建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漫漫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创造了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的中国 古代建筑,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 发现了距今7000多年前的木构建筑,据考证当时的住屋以木构干 阑式建筑为主。最令人惊叹的是这种建筑的木构技术已经使用了榫 卯结构,同时发现有大量的这种木结构,有梁、柱、棂和企口板等 多种结合形式(图一)。这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奇迹。 中国传统建筑多是低层院落形式,以木构架为体系的中国建筑 体量及跨度有限,较难在单体建筑内部划分
中国古代建筑常识
1 中国建筑史 序号朝代年代历史特点建筑特点建筑技术代表建筑或遗址代表人物备注 一原始社会距今9000~4000 年 1.干阑式建 筑 隼卯技术 出现 1.浙江余姚河姆渡二者均属仰韶 文化时期的居 住遗址2.木骨泥墙2.西安半坡、陕西临潼姜寨 二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 (一)夏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二)商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奴隶社会 大发展时 期 郑州商城青铜器、甲骨文 迄今发现的规模较大的 廊院式木架夯土建筑 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考古发现 最早的庭院式建筑 黄陂盘龙城商城遗址 河南偃师尸沟乡早商遗址 建于长方形土台上,长 面朝前,有纵有横,布 局已具庭院的雏形 殷虚,晚商都城遗址 (三)西周公元前11世纪~ 公元前771年 严格
中国古代建筑的介绍
中国的古代建筑介绍 目录: 一、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二、古代建筑的风格 1、四种基本风格 2、地方民族的风格 3、时代风格 三、古代建筑的特点 1、以木构架为主的结构方式 2、独特的单体造型 3、中轴对称、方正严整的群体组合与布局 4、变化多样的装修与装饰 5、写意的山水园景 四、古代建筑对现代建筑的影响 1、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8个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商周、 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现代等。直到 21世纪始终保持着独特的建筑风格和专属的特点。同时,对现代建 筑也同样有着深远的影响。 2、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历程 原 始 社 会 商 周 三 国 两 晋 南 北 朝 宋 辽 金 元 明 清 现 代 隋 唐 五 代 秦 汉 北 方 穴 居 园 林 建 筑 南 方 巢 居 木 结 构 建 筑佛 教 建 筑 传 入 建 筑 发 展 的 高 潮 , 木 结
中国古代建筑论文
《中国古代建筑学》选修论文 经济管理学院 市场营销15-2 包静文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 系。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夏商周、秦汉、三国 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七个时期。 一、原始社会 旧石器时代人们的穴所主要是山洞,在洞的周围缠上一些树枝, 在大树上用树枝编造他们的住宅,搭树枝棚、帐篷等是最简单的建筑。 新石器时代晚期,村落住宅建筑已有了相当规模,村落分布明显,一 般包括住地、墓葬地、窑址、警穴,并已有防御性的堑壕等。随着青 铜器和铁器的出现,这一时期建筑的典型代表成为巨石纪念建筑。 二、夏商周时期 中国奴隶社会(夏商周)在极低的生产力水平下,完成了木结 构体系的草创,并掌握了筑城与高台建筑的方法。中国的奴隶社会从 夏朝起开始形成和发展,到商朝后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建筑方 面,商朝已有较成熟的夯土技
中国古代建筑及构造
中国古代建筑及构造 宫palace,temple 殿hall 厅hall又称“堂” 室room 房house 亭pavilion 台platform 坛altar 楼storiedbuilding 阁pavilion 廊colonnade 榭paviliononterrace 水榭watersidepavilion 轩windowedveranda 民居folkhouse 四合院courtyardhouse 寨stockadedvillage 舫boathouse 阙que,watchtower 牌楼pailou,decoratedgateway 华表huabiao,ornamentalpillar 塔pagoda 硬山flushgableroof 悬山overhanginggableroof 歇山ga
中国古代建筑的用材问题
建筑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材料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日益关注今天或明天的建筑材料的演变和发展,更想从昨天的建筑材料中获得启发。材料和技术在数千年的建筑历史中怎样不断完美地结合,以至于形成祖先为我们留下灿烂建筑文化中令人瞠目的智慧的建筑文化遗产。在对它们的仔细研究中,我们逐步领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妙所在,更加深了对建筑的理解。
从中国古代建筑看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建筑界重寻民族精神的潮流下,无论是老一辈建筑师还是青年的建筑新锐都不约而同地自传统园林中汲取养分,也以不同的方式对传统园林手法的传承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将中国传统园林手法的当代表达归结为代表性符号的片段移植、形神兼备的园林化建筑和脱离传统载体的园林精神的探索与实践三个部分,并分别进行了举例分析。
从中国古代建筑看中国传统文化
在中国建筑界重寻民族精神的潮流下,无论是老一辈建筑师还是青年的建筑新锐都不约而同地自传统园林中汲取养分,也以不同的方式对传统园林手法的传承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本文将中国传统园林手法的当代表达归结为代表性符号的片段移植、形神兼备的园林化建筑和脱离传统载体的园林精神的探索与实践三个部分,并分别进行了举例分析。
6中国古代建筑__陆丰鑫达古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__陆丰鑫达古建筑 中国建筑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光辉的成就。我国古代的建筑艺术也是美术鉴赏的重要 对象。而要鉴赏建筑艺术,除了需要理解建筑艺术的主要特征外,还要了解中国古代建筑艺 术的一些重要特点,然后再通过比较典型的实例,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从美术鉴赏的角度来说,以下一些特点是应当了解的。陆丰鑫达古建筑 基本内容 从陕西半坡遗址发掘的方形及圆形浅穴式房屋发展看,已有六、七千年的历史。修建在 崇山峻岭之上、蜿蜒万里的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建于隋代的河北赵县的安济桥, 在科学技术同艺术的完美结合上,早已走在世界桥梁科学的前列;现存的高达67.1米的山 西应县佛宫寺木塔,是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北京明、清两代的故宫,则是世界上现 存规模最大、建筑精美、保留完整的大规模建筑群。至于我国的古典园林,它
从木构建筑谈中国古代建筑观
以木材为主要材料的构架体系占据中国建筑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它在我国建筑体系中影响最大,成就最为突出,成为世界建筑中最具特色的建筑体系。中国建筑的特点既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气候、生活习惯、民族风俗相关,又与中国建筑采用的建筑材料、技术有关,更与中国的文化、政治、宗教、哲学思想以及审美观密切相连。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之序列美
浅谈中国古代建筑之序列美 关键词:建筑、空间序列、序列、中国古代建筑、高潮 内容摘要:中国传统建筑多是低层院落形式,以木构架为体系的中国建 筑体量及跨度有限,较难在单体建筑内部划分出足够的空间来满足多样的功能需 求,所以有着不同于西方的建筑空间形态和审美观,但尽管如此中国古代建筑仍 然符合建筑形式美的一般原则,这一点与西方建筑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漫漫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创造了在世界建筑之林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建 筑,大约在20世纪70年代初,人们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村发现了距今7000多 年前的木构建筑,据考证当时的住屋以木构干阑式建筑为主。最令人惊叹的是这 种建筑的木构技术已经使用了榫卯结构,同时发现有大量的这种木结构,有梁、 柱、棂和企口板等多种结合形式(图一)。这在世界建筑史上堪称奇迹。 中国传统建筑多是低层院落形式,以木构架为体系的中国建筑体量及跨 度有限,较难在单体建筑内部
论中国古代建筑的造型
与对宇宙图形的想象紧密关联,中国古人的知觉习惯中,方是最主要的建筑造型。西方建筑中的方围绕中心展开;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方则是一种四方概念的系统化结果。中国古代建筑实际上塑造出的是一个四方聚合的复杂系统,是一种生态美学的选择。
简述概述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
1 一、论述题 1.简述概述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 答:原始社会:旧石器时期人类居住方式主要有两种:天然洞穴和巢居。新石器时代分南北 两大基本体系:南方地区从巢居发展为干阑式建筑;北方由半地穴居发展为地面木骨泥墙房 屋; 商周建筑:以夯土技术的使用为基本特征。发现大量的夯土台基和城墙,城市出现,城 市布局初具雏形,甚至出现四合院。中国古代建筑使用木构架、采用封闭式有中轴线的院落 式布局这两个特点初步形成。 东周建筑:以城市和宫殿建筑为主要特色。 秦汉建筑:中国古代木构架建筑常用的台梁、穿斗、干阑三种基本构架形式成熟,常用 的庑殿、悬山、歇山、攒尖等屋顶普遍应用; 六朝时期建筑:城市建筑的改革和佛教建筑的兴盛; 隋唐建筑:城市、桥梁、寺庙 宋代建筑:城市建筑突破封闭性、园林盛行; 辽金元建筑:移柱、减柱、宗教建筑 2.试述南朝时期南方地区的墓葬特点及随葬器物。 答:南朝时期南方地区墓葬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作业(答案)
1平面布局 单选题: 1、下列哪项属于中国古代建筑的最主要特色之一: a.建筑群的组合b.精美的单栋建筑 c.庭院的多种组合d.房间按功能分区 答案:1.a 多选题 1,中国传统建筑布局主要有哪几种方式? a.纵向递进式b.辐射扩散式 c.横向递进式d.自由散布式 答案:1.acd 2艺术形象(造型特点) 单选题: 1,中国古代建筑的式样是指______。 a.单体建筑造型b.建筑屋顶造型c.建筑外观风格d.建筑装饰特点 答案:1.b 多选题: 1.中国古代建筑外观造型的基本特点是______。 a.大屋顶b.斗拱 c.三段式d.多种屋顶式样 答案:1.acd 3材料和结构的特点 单选题 1、中国古代建筑
文化视域下的中国古代建筑古迹保护观念研究
中国建筑在文化体系和建造体系中长期共同发展,文化体系中的建筑占主导因素。中国\"好古\"和\"鼎新\"两种思想并存,导致人们珍惜古物的同时注重其实用性。本文认为古建筑原真性及价值的评判在于是否能够尽量全面地解读其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中国的建筑古迹是一种文化载体,古代对建筑保护的根本理念是维持文化在其中的传承和运转,并让修缮部分在历史中逐渐与原物融为一体。古迹保护的核心目标应重视传承与展示文化。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第一章 中国古代建筑概述 第一节传统思想在古代建筑中的体现 中国古代建筑与意大利的罗马建筑、法国的哥特式建筑并称世界著名的三大 古代建筑体系。 中国传统思想在古代建筑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敬天祀祖 祭天、祭社稷、祭祖被认为是最重大的祭祀活动,称为国之大典,合称“三 大祭”。祭天、祭祖、祭社稷的坛庙建筑:天坛、太庙、社稷坛。 二、皇权至上 皇宫是皇权的象征,因此在皇宫的设计上,充分体现出皇权至上的思想。 以故宫为例 三、以中为尊 在国都选址上,要“择天下之中而立国”;在都城规划上要“择国之中而立 宫”。 以故宫为例。 建筑群的主体建筑都建在中轴线上,次要建筑建于中轴线两侧。 以故宫为例。 四、阴阳五行 阴阳引申到自然界及方位等的表示: 图1-1 自然界方位 数 字其他颜色 阳天日高上左东南前 山 南 奇 数 正 面强胜升实 红、 黄 阴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桥梁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