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厕无障碍呼叫按钮的电气设计
科技信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2 年 第 35 期 0 引言 本文的 “专厕 ”即无障碍专用厕所的简称 ;所谓的 “呼应信号 ,仅指 以找人为目的的声光提示及应答装置 ”[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 ,“城市环境的无障碍设施 ,已 是当今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 。”[2];无障碍专用厕所 (含无障碍客 房)应该设置求助呼叫按钮 ,早就作为强制性条文写入国家行业标准 被要求必须执行 。然而 ,目前的相关标准和电气国标图集中 ,似仍少看 到此类小型的呼应信号如何具体实施的相关内容 ,这就给实际工程的 标准化设计和施工带来一些不便 。本着无障碍设施 “需要形成系列化 和相应完整的配套类型 ”[2]这一思想 ,本文试就无障碍专用厕所 (含无 障碍客房 )内设置求助呼叫按钮的问题进行探讨 。 1 问题的提出 我国目前有关无障碍专用厕所 (含无障碍
专厕无障碍呼叫按钮的电气设计
科技信息science&technologyinformation2012年第35期 0引言 本文的“专厕”即无障碍专用厕所的简称;所谓的“呼应信号,仅指 以找人为目的的声光提示及应答装置”[1]。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文明的进步,“城市环境的无障碍设施,已 是当今城市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2];无障碍专用厕所(含无障碍客 房)应该设置求助呼叫按钮,早就作为强制性条文写入国家行业标准 被要求必须执行。然而,目前的相关标准和电气国标图集中,似仍少看 到此类小型的呼应信号如何具体实施的相关内容,这就给实际工程的 标准化设计和施工带来一些不便。本着无障碍设施“需要形成系列化 和相应完整的配套类型”[2]这一思想,本文试就无障碍专用厕所(含无 障碍客房)内设置求助呼叫按钮的问题进行探讨。 1问题的提出 我国目前有关无障碍专用厕所(含无障碍
专厕无障碍呼叫按钮的电气设计探讨
专厕无障碍呼叫按钮的电气设计探讨
无障碍求助呼叫系统的设计
jlh-50zk无障碍求助呼叫系统的设计 根据我国《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第7.8.2条(强制性条文) 规定,在公共、办公及高层建筑内必须设计有无障碍卫生间求助呼叫按钮。 一、设计背景 伴随中国在国际地位的提高,关于中国的人权问题在国际社会上越来越引起重视。90 年代一股反华风波席卷而来,其中一项就提出我国的残疾人保证设施不够完善和健全。为 此,我们国家专门组织学术专家和相关部门制订了有关的残疾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实施方 案。并制定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同时,在一些公共建筑 及交通设施方面发布了一些强制性的设计规范。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国家正在全面推进残 疾人无障碍的进程。 二、无障碍求助呼叫系统设计的基本要求 在国家《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第7.8.2条中规定:专用厕 所无
无障碍(残疾人)卫生间电气设计
无障碍(残疾人)卫生间电气设计
防爆呼叫按钮和防爆地漏使用
一、用途: 防爆呼唤按钮,又叫抗爆门铃,产品包括一带容置腔的底座,一按铃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内,一衬板盖在所 述的底座上,且该衬板上对应按铃的按钮处设有一通孔,一带有通孔的上盖板盖在衬板上,且在衬板和上 盖板之间形成一容置槽,一转盘可转动的设置在容置槽内并且部份露在盖板的通孔处,在转盘上开设有一 转盘转动至适当位置时与衬板上的通孔对应的通孔,所述的转盘上另向外设有一手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由于将按铃设置在防震防爆的底座内,即使有强烈的外力冲击也无法损坏到电按铃,保证其安全性,使用 时,转动手柄,让转盘上的通孔与衬板上的通孔相对应,手便可伸入到底座内按动按钮让里面的人知道, 及时打开密闭门。 二、产品结构与尺寸表 序号名称数量材料 1前盖板1a3 2木垫1木 3后盖板1a3 4钢管1a3 5衬板1a3 6转盘1a3 7底板1a3
市政验_通-173无障碍厕所和无障碍厕位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第页 1/ 2/ 3/ 4/ 5/ 6/ 7/ 8/ 1/ 2/ 3/ 4/ 5/ / / 7/ 8/ 9/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无障碍厕所和无障碍厕位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市政验·通-173 页,共 工程名称 单位工程名称 施工单位分包单位 项目负责人项目技术负责人 分部(子分部)工程名 称 分项工程名称 验收部位/区段市政验·通-173无障碍厕所和无障碍 厕位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检验批容量 施工及验收依据《无障碍设施施工验收及维护规范》gb50642 验收项目 设计要求或 规范规定 最小/实际 抽样数量 检查记录 检查 结果 面积和平面尺寸第3.14.4条 位置和数量第3.14.5条 洁具第3.14.6条 安全抓杆支撑力第3.14.7条 安全抓杆选型、安装位置第3.14.8条 轮椅回转空间第3.14.9条
无障碍设计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1 2020年4月19日 无障碍设计标准建 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文档仅供参考 2 2020年4月19日 无障碍设计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为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国家建设部下发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 设计规范》,其中有24条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于8月21日起开 始执行: 1.人行道路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规定 缘石坡道--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口、广场入口、人行 横道及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口等路口应设该坡道。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 道地面不得大于2cm。 坡道与梯道—城市主要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 应设轮椅坡道和安全梯道;在坡道和梯道两侧应设扶手。城市中心地区可设 垂直升降梯取代轮椅坡道。 盲道—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桥梁、隧道、立体交 叉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
医院无障碍设计
医院无障碍设计 医院无障碍设施是指为残疾人、伤病人、老年人等群体平等、方便地出入医院和使用各类设施而设置的出入口、服务设施、电梯、卫生间、导视等设施。 交通空间 1、坡道 供轮椅通行的坡道应设计成一字型、一字多段型、l型或u型,不宜设计成弧型。 坡道两侧应设扶手,坡道与休息平台的扶手应保持连贯。 坡道侧面凌空时,在扶手栏杆下端宜设高度不小于50mm的坡道安全挡台。 国际标准要求坡度不应大于1:12,如果条件允许,将坡道做成1:16或1:20则更为理想、安全和舒适。 坡道的坡面应平整,不应光滑。 坡道起点、终点、休息转弯和中间休息平台的水平长度不应小于1500mm。 距坡道250~500mm处应设提示盲道,提示盲道的长度应与坡道的宽度相对应,提示盲道的宽度应为300~600mm。 坡道的形式 坡道休息平台示意图 2、盲道 盲人一般以路缘石判别自己的行进路线,人行道上突然
无障碍设计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2)
无障碍设计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为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国家建设部下发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 规范》,其中有24条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于2001年8月21日起开始执 行: 1.人行道路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规定 缘石坡道--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口、广场入口、人行横道及桥 梁、隧道、立体交叉口等路口应设该坡道。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道地面不得大 于2cm。 坡道与梯道—城市主要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应设 轮椅坡道和安全梯道;在坡道和梯道两侧应设扶手。城市中心地区可设垂直升降 梯取代轮椅坡道。 盲道—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及 主要建筑物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横道及主要公交 车站应设提示盲道。 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的安全岛应能使轮椅通
无障碍设计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无障碍设计标准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 城市道路与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 为规范建设无障碍设施,国家建设部下发了《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 设计规范》,其中有24条为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条文,于2001年8月21 日起开始执行: 1.人行道路的无障碍设施与设计要求规定 缘石坡道--人行道在交叉路口、街坊路口、单位出口、广场入口、人行 横道及桥梁、隧道、立体交叉口等路口应设该坡道。缘石坡道下口高出车行 道地面不得大于2cm。 坡道与梯道—城市主要道路、建筑物和居住区的人行天桥和人行地道, 应设轮椅坡道和安全梯道;在坡道和梯道两侧应设扶手。城市中心地区可设 垂直升降梯取代轮椅坡道。 盲道—城市中心区道路、广场、步行街、商业街、桥梁、隧道、立体交 叉及主要建筑物地段的人行道应设盲道;人行天桥、人行地道、人行横道及 主要公交车站应设提示盲道。 人行横道—人行横道的安全岛应能使轮椅通行;城市主要
无障碍设计要求
1/7 gb50180-9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 1、住宅建筑的规划设计,应综合考虑用地条件、选线、朝向、间距、绿地、层数与密度、 布置方式、群组组合、空间环境和不同使用者的需要等因素确定。 2、宜安排一定比例的老年人居住建筑。 3、住宅间距,应以满足日照要求为基础,综合考虑采光、通风、消防、防灾、管线埋设、 视觉卫生等要求确定。 4、住宅日照标准应符合表规定;对于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老年人居住建筑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2小时的标准; (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 (3)旧区改建的项目内新建住宅日照标准可酌情降低,但不应该低于大寒日日照1 小时的标准。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建筑气候区划ⅰⅱⅲⅵ气候区ⅳ气候区ⅴⅵ气候区 大城市中小城市大城市中小城市 日照标准日大寒日冬至日 日照时数(h)≥2≥3
通则、无障碍、住宅设计
精心整理 页脚内容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基本规定——民用建筑分类 按其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按其防火需求可分为住宅建筑和公共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按其建筑高度和层数可分为单、多层民用建筑和高层民用建筑。——《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住宅建筑单层、多层——建筑高度不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 高层——建筑高度高于27m的住宅建筑。 公共建筑单层、多层——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公共建筑 高层——大于24m者(不包括大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 超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民用建筑为超高层建筑。 城市规划对建筑的限定——建筑基地 1基地内建筑使用性质应符合城市规划确定的用地性质。 2基地应与道路红线相邻接,否则应设基地道路与道路红线所划定的城市道路相连接
建筑无障碍设计
08级建筑二班课程设计指导材料 建筑无障碍设计 (一)室外总体: 1.无障碍停车建筑入口附近及地下车库设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停车位地面平整,坚固且不积水(地面无障碍停车位 采用透水砖地面),地面坡度≤1:50。地上无障碍停车位尺寸为3m×6m,停车位侧边设置1.2m宽轮椅通道.停车位的地 面涂有停车线,轮椅通道线和无障碍标志牌.停车场设立有清晰的进出口及方向的标识。具体做法详gb03j926/109。 2.道牙本工程车行道与绿地及人行道交接处设置平道牙,高差≤15mm,并有斜坡过渡。 3.无障碍通路及盲道建筑周边连续展开设置无障碍通路(≥1.2米宽),无障碍通路内设0.3m宽盲道(中黄色)。行进 盲道为条形,在行进盲道的起点,终点及拐弯处设有圆点形的提示盲道。无障碍通路做法见下图。 08级建筑二班课程设计指导材料 4.人行横道
无障碍意识认知与无障碍环境设计研究
无障碍意识的认知程度对建筑师无障碍环境设计的构思角度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国外无障碍环境设计案例的研究,并结合我国城市环境设计中无障碍设施设置的实况调研分析,提出我国无障碍设计所存在问题的症结——无障碍意识认知差距,探讨无障碍环境设计构思方式,以期对我国的无障碍环境建设、民众无障碍意识普及有所启示。
专厕无障碍呼叫按钮的电气设计探讨
无障碍专厕的呼应信号装置需要形成产品类型。本文试就三个方案例,对专厕的无障碍呼叫按钮电气设计进行探讨。
无障碍设计规范的通知
无障碍设计规范的通知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超高层建筑监理工程师,总监,总代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