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技术综述
在总结和分析国内外的科研成果、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基础上,扼要提出了沿海防护林体系类型区划分、配置与布局、树种选择、营造技术等技术规范和要点,为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和管理提供借鉴和参考。
灌云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实践与成效
介绍灌云县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实施情况、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建设经验,分析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供该县防护林建设参考。
深圳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成效评价
深圳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包括生态风景林工程、林相改造工程、沿海防护林工程三大工程,工程建设始于2001年;截至2010年,10年间共营造防护林2.30万hm2,基本形成一道生态功能稳定的绿色屏障;总结深圳市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经验与问题,提出深圳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发展对策。
广西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成效分析及对策
对广西沿海防护林从工程前期管理、工程实施情况、工程建设效益及工程建设的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科学的分析评估,旨在总结工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取得的成效,分析工程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工程建设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为不断提高工程建设水平提供参考和指导。
长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可持续性评价
在系统总结长江防护林体系工程20年建设目标实施与成效的基础上,针对工程自身和外部条件,对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及后续建设基本思路与重点进行分析评价。
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中国海岸线北起辽宁鸭绿江口,南至广西的北伦河口,全长1.8万多公里,横跨辽宁、河北、天津、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11个省(市、自治区)。
沿海防护林防火体系建设初探
沿海防护林工程建设是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其安全性事关生态建设全局。文章立足沿海防护林建设实际和所处环境,从基层实际出发阐述了加强森林防火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并就如何构建防火体系提出了具体而可具操作性的方法方式,以达到保护沿海防护林建设安全有效的目标。
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现状及对策
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是抵御海啸、风暴等自然灾害的绿色屏障。福建省沿海地域辽阔,居全国之首,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本文在分析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现状的基础上,就目前福建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中发现的问题,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的对策。
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建筑工程的建设中,人防工程的建设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其在施工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资源,同时在城市的发展中,其也应该和城市其他方面的建设构成一个相对较为统一协调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推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此外人防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到城市的长期发展规划,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对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供参考和借鉴。
礼县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成效及可持续发展的分析
甘肃礼县长江防护林建设25年来,产生了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改善了环境,调整了产业结构,保护了农业,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续建工程要强化可持续性,增加技术和资金投入,克服困难,持之以恒,何求得不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福建省沿海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营造林技术措施研究
建设生态功能完备、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多效益的沿海防护林生态体系,是实现现代沿海地区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山川秀美生态省的需要。
固镇县长防林工程建设实践与可持续发展对策
通过对固镇县长防林工程建设现状的分析,从作业设计、造林施工、抚育管护、检查验收、档案管理、行政措施等环节论述了当地长防林建设管理方法及特点,并对主要存在问题进行了总结,以此提出了该区域长防林工程后续建设和发展的对策建议。
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的规划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追求整个城市综合性、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是为整个城市居民的生活提供保障。人防工程的建设对于整个城市在面对战争、自然灾害等天灾人祸时的防御机制具有重要影响,也是整个城市提升综合发展能力的重要建设。文章对人防工程建设与城市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研究。
林业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从狠抓良种壮苗培育,提高造林投资标准,努力探索抚育采伐技术,扩展林业工程内涵,依托生态旅游战略促进林业发展五个方面论述了林业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林业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从狠抓良种壮苗培育,提高造林投资标准,努力探索抚育采伐技术,扩展林业工程内涵,依托生态旅游战略促进林业发展五个方面论述了林业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1卷首语 2009年6月第37卷第2期 《热带林业》编辑部辑录 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取得显著成效 我国大陆海岸线长达18340km,岛屿海岸线长11159km。沿海地区台 风暴雨、洪涝干旱、风沙海雾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 的生命财产安全。 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十分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1991年我国启 动实施了全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沿海各地从实际出发,加大工 作力度,加快建设步伐,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改善 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维护国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做出了重 要贡献。尤其是2004年印度洋海啸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对沿海 防护林体系工程建设更加重视,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分别就沿海 防护林建设做出重要批示。在中央领导的重视和关心下,2007年12月, 国务院批复
沿海防护林建设土地供给能力分析
以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为对象,对工程建设区土地供应能力进行合理分析,得出当前沿海地区可用于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土地供给情况。结果表明:工程区可用于造林的土地面积为126.08万公顷,其中宜林地38.77万公顷,无立木林地22.76万公顷,疏林及其它灌木林地22.53万公顷,滩涂地4.87万公顷,盐碱地1.03万公顷,拟退塘(耕)造林地5.80万公顷,其它用地30.32万公顷。
沿海防护林建设土地供给能力分析
以我国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区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5个计划单列市为对象,对工程建设区土地供应能力进行合理分析,得出当前沿海地区可用于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土地供给情况。结果表明:工程区可用于造林的土地面积为126.08万公顷,其中宜林地38.77万公顷,无立木林地22.76万公顷,疏林及其它灌木林地22.53万公顷,滩涂地4.87万公顷,盐碱地1.03万公顷,拟退塘(耕)造林地5.80万公顷,其它用地30.32万公顷。
开展节水改造工程建设 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是农业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面对水资源的极度匮乏和蔓延全球的粮食危机,结合行唐县磁左灌渠节水改造工程现状,分析以节水增效为中心的续建配套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对推进灌区管理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工程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出解决思路。
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可持续发展探讨
我国森林资源和林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情势,生态林业是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模式,它的核心目的是追求生态经济的最佳平衡.应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深入到林业建设的各个层面,构建一套全新的可持续发展体系,以实现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生态林业工程建设 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从解放后,哦国开始了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此工程的实施,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从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为此,应加快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步伐,进一步推动我国经济、生态、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
加快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以推进林业可持续发展
从生态工程实施的过程与结果分析,目前我国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应加快实施林业生态工程步伐,进一步推动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气体消防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