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遗传算法的FIR可变分数延迟滤波器设计
分数延迟滤波器广泛用于语音处理,回声消除,多速率信号处理等方面。文中设计的FIR可变分数延迟滤波器用于解决全数字接收机的时钟同步问题。首先用传统的加权最小平方误差方法设计出滤波器参数,然后通过遗传算法对参数进行优化并通过matlab仿真验证算法的有效性,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滤波器有很好的幅度特性和相位延迟特性。
可视电话系统中用于图像抽取与内插的FIR滤波器设计
实现了可视电话系统中应用于视频格式ccir601与qcif相互转换的抽取与内插的fir数字滤波器的设计,并在已实现的h.263编解码系统中使用了这些滤波器,实验结果获得了很好的图像质量。
基于忆阻器的低通滤波器设计
忆阻器是一种新型的非线性二端无源器件,具有电阻、电容和电感所不具备的记忆特性.使用忆阻器和由忆阻器构成的忆容等效电路设计了二阶无源低通滤波电路和有源低通滤波电路.spice仿真实验结果证实了设计的可行性.所设计的低通滤波电路在电路参数调整和稳定性方面相比于传统的低通滤波电路具有较大的优势.
短截线级联发夹线的带通滤波器设计
针对微带发夹滤波器高端抑制度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由短截线和发夹级联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实现抑制谐波信号和改善了高端阻带的抑制能力。通过理论和工程实验进行验证,同时采用先进设计系统(ads)软件设计了一种工作于c频段的通带为5.0~5.5ghz的微带带通滤波器。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基本吻合,达到了设计要求。
多传输零点的宽带带阻滤波器设计
提出了一种基于横向型信号干扰的新型多传输零点的宽带带阻滤波器。通过采用终端加载一段四分之一波长开路传输线枝节的弯折型反耦合线与两段对称的半波长传输线开路枝节相并联的方式,在滤波器的阻带内引入了五个传输零点,并在通带内产生了四个反射零点,从而获得了陡峭的过渡带特性、宽阻带特性以及较好的阻带抑制水平。最终设计的宽带带阻滤波器中心频率为3ghz,20db衰减带宽可达106%。
基于TMS320VC5509DSP的FIR滤波器设计
基于tms320vc5509dsp的fir滤波器设计 一、设计的要求 1、系统地理解和掌握高速数字信号处理器的特点和基本概念。 2、了解tms320054xdsp汇编语言的特点,掌握tms320c54xdsp常用的开发工具,掌 握集成开发环境ccs的使用,熟练掌握利用ccs进行程序开发的一般过程。 3、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写方法,汇编器和链接器的用法,能利用汇编指令实现高速 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一些典型用法。 4、在dsp应用方面得到系统锻炼,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今后从事使用dsp技术在通讯、 控制等相关领域的应用、研究和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进入社会增加一种工作技能。 5、认真查阅所需资料,按照选题编制程序框图,编写源代码程序,并在dsp开发环境中 进行调试,最终实现课题所要求的功能。 二、设计原理 在数字信号处理中,滤波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数字滤波是
分形贴片滤波器设计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诚信声明书 本人声明:本人所提交的毕业论文《分形贴片滤波器设计》是 本人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研究、写作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 无论以何种方式发布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在论文中加以说明;有关 教师、同学和其他人员对本文的写作、修订提出过并为我在论文中加 以采纳的意见、建议,均已在我的致谢辞中加以说明并深致谢意。 本论文和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承担一切相关责任。 论文作者:(签字)时间:年月日 指导教师已阅:(签字)时间:年月日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 题目名称分形贴片滤波器设计 任务与要求 射频前端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通信系统 的关键部分之一,这些部件都离不开射频滤波器。射频前端的滤波器包括发送滤波 器和接受滤波器,与天线一起完成
色散关系带通滤波器设计
为消除x波段雷达海杂波图像谱中非海浪能量,设计了色散关系带通滤波器(drbf).其带宽由测量海域主导波波数和估计的最大相对流速共同确定.根据主导波波数调节滤波器带宽,能使算法较好地适应海浪的特点;drbf带宽由估计的最大流速调节,解决了传统上依赖实测流速构造drbf不准确的问题.使用岸基实测雷达图像实验,将drbf提取海浪谱反演得到的有效波高与现场传感器获得的有效波高进行比较,两者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和很小的误差,可见设计的drbf具有良好的性能和较高的可行性.
过模基片集成波导腔体滤波器设计
提出了一种过模基片集成波导(siw)腔体滤波器。介绍了只由单个过模siw腔体构成的一阶滤波器的原理。利用过模siw腔体中的基模实现模式交叉耦合,滤波器能产生一个位于通带任一边的传输零点(tz)。设计了一个由两个过模siw腔体级联成的二阶滤波器,该滤波器能产生两个传输零点。为了改善滤波器的阻带性能,使用了非相似谐振器技术来实现寄生抑制。此外,阻带性能也可以通过增加基模谐振器的数量来改善。设计并制造了含有两个过模siw腔体的二阶和三阶滤波器,仿真与测试结果吻合。
跨阻型集成带阻滤波器设计
作为一种独特的滤波器形式,跨阻滤波器在集成电路中起着重要作用.基于lc原型电路,提出了一种跨阻型集成带阻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首先用状态变量表示lc元件变量关系,然后将关系式表示成信号流图形式,用全差分放大器替换其中的积分部分,最后集成得到全差分有源跨阻带阻滤波器.为验证设计的可行性,给出了六阶chebyshev跨阻集成带阻滤波器的设计过程及其hspice计算机仿真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滤波器满足设计参数要求,滤波性能良好.
全相位自适应滤波器设计
文中首先通过单位圆相位影射的方式推导出任意正交变换下全相位信号处理的数学表达式,并画出系统实现原理图和带双窗的全相位正交变换域处理图。基于全相位数字滤波器,本文设计并实现了频域自适应滤波器,对加噪信号进行n次全相位频谱归一化处理,并递归设置幅值为1的频点而形成完整的传输特性,噪声的判断通过单次谱分析和全相位谱分析的均值和方差特性来进行。实验中,对于淹没在强噪声中的信号进行了全相位自适应滤波,结果表明,对于整倍频率分辨率信号可以无失真恢复。全相位自适应滤波恢复得到的信号信噪比提高0.8db左右,而且通过提高滤波器阶数n或进行频谱校正可以进一步提高恢复信号质量。
多阻带螺旋滤波器设计
采用微带螺旋结构设计了一个多阻带螺旋滤波器。设计中选择了合适的等效电路模型,对微带电路的结构进行了仿真和优化。并根据优化结果制作并测试了多阻带螺旋滤波器。多阻带滤波器把特定频率的信号变弱,从而创建特定频谱,可应用于rfid标签的制作。
支节加载双模带通滤波器设计
阶梯阻抗谐振器高低阻抗微带线直线连接,实现输入输出强耦合需要减小和方形环双模谐振器之间的耦合距离,距离过小会造成实物加工困难。为此,提出了高低阻抗微带线垂直连接且在连接处输入输出的方式,使高低阻抗微带线都能与方形环谐振器耦合,且输入和输出也能耦合,加大了阶梯阻抗谐振器和方形环谐振器的耦合以及输入和输出的直接耦合。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提高滤波器性能的同时减小了电路尺寸。
基于Y参数的快速滤波器设计方法
针对三维全波仿真提取微波谐振腔耦合系数耗时长和提取结果不易被收敛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等效电路y参数的耦合系数提取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到改进的渐进空间映射算法的参数提取过程中,提高了滤波器的设计效率。通过一个4腔同轴腔体滤波器的设计实例进行了验证,滤波器的电磁仿真结果与理论综合结果吻合良好,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用于卫星DBS调谐器的数字滤波器设计与仿真
为防止陆地uhf频道的信号到达卫星dbs调谐器并降低其灵敏度,在机顶盒的输入端需要使用高通滤波器。在分析卫星电视信号和陆地信号的基础上,给出了适合卫星dbs调制器的滤波器的性能指标;应用matlab中的fdatool,设计出了符合指标要求的的iir高通滤波器,给出了幅频和相频响应曲线。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结果的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要求,且设计过程简便易行。
矩阵变换器的阻尼输入滤波器设计
在输入侧将矩阵变换器等效为一个buck型pwm整流器,推导出了采用lc滤波器的矩阵变换器输入电流与输出电流及输入电压之间的传递函数关系。给出了输入滤波器中的电感及电容参数选择方法。分析表明若输入滤波器仅采用lc电路将导致谐振频率附近输入电流振荡,引起系统不稳定。给出了一种带阻尼的输入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同时分析了矩阵变换器的电磁传导发射emi特性,指出工业化的矩阵变换器需要加装emi滤波器。
基于分支线加载谐振器的三频滤波器设计
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分支线加载谐振器的三频带通滤波器的设计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全波仿真发现,提出的分支线加载谐振器的奇偶模谐振频率均可以灵活的加以控制。基于这种新型的谐振器,设计了一个三频带通滤波器,该滤波器具有很小的插入损耗和很好的选择性。提出的设计与实验测试结果基本吻合。
基于方形环谐振器的双模宽带滤波器设计
基于微带方形环谐振器,采用一种新的微扰方式来实现奇偶模分裂,并对其模式分裂机制进行分析。采用阶梯阻抗微带线结构实现输入/输出与双模谐振器之间的强耦合,构成了宽带带通滤波器。测试结果表明,该滤波器中心频率为4.97ghz,通带内最小插损为1.33db,3db相对带宽为24.75%,并且具有准椭圆函数响应,改善了阻带抑制特性。
一种用于数字音频的插值滤波器设计
设计了一种应用于数字音频的插值滤波器。该滤波器采用多相插值原理,硬件电路包括并行数据输入接口、8倍插值器、16倍采样保持电路,实现对输入音频信号(pcm码)的128倍过采样。滤波器电路由veriloghdl语言实现,利用synopsys提供的eda工具进行仿真、综合,并通过fpga验证,结果表明该电路能满足性能要求。
使用T型结构的紧凑型电感耦合滤波器设计
提出了一种使用t型结构的紧凑型电感耦合滤波器,理论分析表明,使用这种由传输线中央加载容性电纳的t型结构来替代传统传输线,在不影响滤波器响应的同时可以有效地缩减滤波器的尺寸,获得电路结构的小型化。基于这一原理,笔者设计了一个三阶切比雪夫型电感耦合带通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t型结构不仅可以完美地满足滤波器设计要求,同时还可以使结构更加紧凑。
瞬变压力检测中的补偿模拟滤波器设计
为了在瞬变压力检测中提高响应速度,减少硬件的复杂性,节约成本,采用传统的网络分析与综合技术相结合方法,基于压力传感器动态特性,用激波管产生激波模拟压力瞬变情况,建立压力传感器的数学模型,进而设计出模拟滤波器.该滤波器改善了原测试系统的响应特性,缩短了响应时间,能够对瞬变压力做出瞬间判断.
零中频DVB/DAB/CMMB调谐器中可编程信道滤波器设计
介绍了应用于多模多频(dvb/dab/cmmb)移动数字电视接收的可编程信道滤波器设计。滤波器采用0.1db波纹的7阶切比雪夫(chebyshev)i型低通结构,截止频率1.8/2.5/3/3.5/4mhz可编程,在偏离截止频率1.25/4mhz的频点上,分别实现26/57db衰减。多级直流负反馈环路用于抵消因版图和自混频引起的直流偏移。基于tsmc0.13μm数字cmos工艺,在2.5v电源电压下进行了版图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可编程信道滤波器电路的带内iip3达到23.16dbm,功耗为30.5mw。
基于空间光调制器衍射特性的匹配滤波器设计
利用空间光调制器衍射特性,在匹配滤波平面上对目标图像傅里叶谱的0级,±1级衍射谱同时加载3幅匹配滤波器,以拓宽覆盖待识别目标图像的畸变范围。根据设计方案,0级谱位置加载复合匹配滤波器,±1级衍射谱位置加载非复合匹配滤波器。针对特定目标进行了模拟和系统测试实验,证明了该方法有效可行。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铁路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