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响应面模型的铝合金壁板挤压成形优化设计
针对铝合金壁板挤压成形中出现的挤压能耗过大、制品缺陷问题,对6063铝合金壁板挤压过程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结合正交试验设计和响应面设计方法,建立挤压成形参数与评价指标的二阶响应面模型。运用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实施最优个体保留策略,开发出遗传模拟退火程序,对响应面模型进行寻优,获得24组Pareto最优解。通过定义满意度函数,选出了符合要求的满意解。为验证优化结果的真实性,对满意解进行仿真验证,仿真结果与优化结果相吻合。
基于响应面模型的导光板注塑成型工艺优化
以背光模组中导光板注塑成型为研究对象,采用响应面(rsm)实验设计方法,分析注塑成型工艺参数对导光板质量的影响规律以及不同成型工艺参数对质量指标的权重比.引入响应面法,结合方差分析建立导光板品质预测模型,并经生产试验验证该模型所得最优工艺参数的准确性,以指导实际生产.
铝合金挤压用挤压筒的优化设计与强度计算
挤压筒是铝合金挤压生产中重要的大件工具,造价高、加工难度大。挤压筒的设计、强度计算、材料选择、热处理、热装等,对挤压筒的质量和寿命至关重要。结合工作实践,就挤压筒的设计及强度计算进行了较详细的分析;给出了63mn挤压机三层圆挤压筒强度分析计算实例;并用附表列出了各种挤压机上圆、扁挤压筒的规格及有关尺寸。
基于响应面方法的汽车法兰盘锻模优化设计
以汽车法兰盘为例,对锻模的飞边槽进行优化设计,使锻件填充饱满。以飞边金属材料的体积为优化目标,采用内接的中心复合设计方法,结合数值模拟试验,通过回归建立了二次多项式的响应面模型。通过响应面分析,得出影响飞边体积和充型饱满度的显著因素是飞边槽桥部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得到优化的飞边槽结构尺寸。最后,应用kriging模型结合遗传算法,进行了优化对比。结果表明,在较少因素情况下,响应面方法比遗传算法所需时间更短、优化效果更好。
薄壁铝合金扁管挤压模优化设计
4腔薄壁铝合金扁管的尺寸及其精度高于国家内部标准要求,生产时难度很大。阐述了该4腔薄壁铝合金扁管挤压模优化设计的具体措施。
基于二阶响应面模型车灯灯体注塑工艺优化
以车灯灯体注塑为例,采用计算机辅助工程(cae)分析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翘曲变形的影响规律,确定了保压压力和熔体温度是影响灯体注塑质量的关键因素。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了翘曲变形和顶出时体积收缩与注射压力和熔体温度的二阶相应面模型,获得了优化的工艺参数和优化结果,且通过模拟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铝合金模板优化设计节点做法和建议
铝合金模板优化设计节点做法和建议——本资料为铝合金模板优化设计节点做法和建议,共8页。目录:1、设计优化2、节点做法和建议相关图片:门窗过梁墙垛降板吊模……
铝合金板橡皮成形简化数值分析模型研究
研究了液压橡皮囊成形工艺(简称橡皮成形)数值模型建立的方法。基于对橡皮的不同处理方法,提出橡皮成形工艺的三种有限元模型,并应用到直弯边成形的分析中。讨论了橡皮对板料变形流动的影响,认为橡皮垫在成形过程中能起到减小回弹的作用。利用不同弯曲半径的直弯边回弹实验数据,比较了几种简化方式在回弹预测上的准确性,发现采用壳单元描述橡皮垫的模型的回弹预测结果与实验结果相比,误差较小,同时计算效率高。
响应面法优化荔枝米酒的发酵工艺
以荔枝和糯米为原料,通过box-behnken实验设计研究发酵温度、酵母添加量、荔枝汁添加量对荔枝米酒发酵工艺的影响,建立各影响因素的回归方程,并通过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得到了荔枝米酒发酵最佳工艺条件:发酵温度27℃、荔枝汁添加量25%、酵母添加量0.02%。进一步研究了荔枝米酒发酵过程中酒精度、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酒精度和还原糖含量在发酵前3d变化较大,第5d后基本保持稳定;总酸含量在整个发酵过程中变化微小。
响应面法优化丙酮缩甘油合成工艺的研究
以甘油和丙酮为原料,对甲苯磺酸催化合成丙酮缩甘油。以响应面法优化合成工艺,考察物料比(甘油/丙酮)、反应时间、催化剂用量对丙酮缩甘油的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合成条件为:物料比(甘油∶丙酮)为1∶5(摩尔比),催化剂用量为甘油用量的5%,反应时间5.5h。在该工艺条件下,缩甘油的得率为90.52%。
时效工艺对建筑铝合金壁板性能的影响
采用不同时效工艺对建筑6061-sr铝合金壁板试样进行了处理,并进行了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振动辅助时效明显提高试样的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与120℃常规时效相比,其壁板的抗拉强度增大20.5%,屈服强度增大23.4%,断后伸长率增大20.9%,磨损体积小52.8%,质量增加率减小48.4%。时效工艺优选为超声振动辅助时效。
铝合金双动挤压机穿孔系统工具的优化设计探讨
通过对国产35mn挤压机穿孔系统工具结构设计的分析,指出了某些铝合金双动挤压机在穿孔系统工具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优化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案。
基于全局响应面法的排气歧管流体分析优化设计
对某1.4l增压汽油发动机排气歧管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优化设计研究。首先采用基于有限元法的cfd求解器acusolve对初始排气歧管模型进行了流场分析,根据流场特征确定排气歧管外形需要重点优化设计的两个区域。然后对区域外形进行了模型参数化,创建了2个形状变量。最后调用全局响应面法以减小压降为目标进行排气歧管cfd优化,优化收敛后新设计排气歧管压降减小4.35%。研究方法对于排气歧管cfd优化设计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月见草总黄酮的提取工艺
以月见草全草为材料,通过星点设计-响应面法优化月见草总黄酮的乙醇提取工艺。选择提取温度、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时间为自变量,总黄酮得率作为因变量,对自变量各因素水平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多项式拟合,通过数学模型进行预测,得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提取温度80℃、乙醇浓度43%、液料比35ml∶1g、提取时间2.5h。在此工艺条件下月见草总黄酮得率为5.543%,与模型预测值偏差-2.10%。
铝合金板表面形貌模型的研究
介绍了用于测量铝合金板表面微观形貌的af-li型表面轮廓测量仪的基本工作原理和技术指标,并采用接触式测量法,获得了铝合金板表面形貌的详细数据,得出了形貌评定参数,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统计学规律的铝合金板表面形貌的数学模型。
铝合金挤压成形过程及模具负载的数值模拟
结合msc.superforge和msc.marc计算平台,对一款30m×30mm的铝合金方管型材的挤压成形过程和模具的应力负载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对挤压变形过程中金属的应力和应变速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发现金属变形时塑性变形较大的位置,对应的等效应力也较大。分析了模具的应力分布情况,对方管型材模具的设计提出了优化方案。证明数值分析手段,能够为模具的设计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某铝合金筒形壳体的温挤压成形工艺
针对某铝合金筒形壳体零件的结构特点及材料特性,绘制该零件的挤压件毛坯图,确定该零件的加工方案,并对该壳体毛坯的温挤压成形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温挤压成形的该壳体工件满足使用要求,可为此类零件生产工艺的设计提供参考。
润滑条件下铝合金板成形模拟中摩擦模型的研究
对润滑条件下铝合金薄板筒形件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了工艺分析,在作出一些简化和假设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流体润滑的筒形件拉深成形过程摩擦模型;将该模型运用到板料成形过程有限元分析中,计算出筒形件成形时摩擦系数动态变化的数值;开发出基于探针测试的铝合金板温成形动态过程摩擦测试系统,并对筒形件成形时的摩擦系数进行了测试实验。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表明,板料成形过程中的摩擦系数不是一个常数,随着凸模行程的增加,摩擦系数具有增加的趋势。
基于多重优化设计的铝型材挤压工作带模型
建立了有限体积法数值仿真、改进的误差反向传递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相结合的铝型材挤压工作带长度优化模型.将型材截面划分单元,由正交试验法得到单元工作带长度值作为网络训练样本的输入值,模型目标值为变形后质点速度均方差.基于有限体积法的数值仿真技术获得样本目标值,模型的全局优化解由遗传算法求得.最后将优化结果应用于工程实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A357铝合金挤压铸造变速箱箱体的模具优化设计
针对变速箱箱体的结构及其成形工艺进行了分析,制定了间接挤压铸造工艺方案。在用立式挤压铸造机scv-2000生产的铸件上发现冷夹层和缩孔、缩松缺陷。经过模具优化设计,采用带有集渣腔的浇口套和局部加强型芯,消除了内浇口附近箱壁上的冷夹层和缩孔、缩松等缺陷。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检测得知,其抗拉强度为317mpa,伸长率为6.1%,硬度(hbs)为99,满足使用要求。x射线探伤结果表明,铸件组织致密,无气孔、缩孔、缩松等缺陷。
响应面法优化荔枝渣发酵生产酒精的工艺条件
对荔枝渣酒精发酵工艺进行研究,探讨发酵ph值、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对酒精产量的影响,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designexpert7.1.1软件技术,以酒精产量为指标利用响应面法对荔枝渣酒精发酵的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70h、发酵ph4.6、发酵温度33℃,在此条件下进行发酵验证实验,酒精产量达到8.99ml/100g。
基于响应面法的某火箭炮结构参数优化
为提高火箭炮的射击密集度和射击稳定性,对基于响应面法的某火箭炮结构参数进行优化。引入响应面法,建立以弹管间隙、发射时间间隔以及闭锁力为设计参数,高低、水平方向的中间偏差为多重响应目标的响应面近似模型。模拟设计参数与响应目标强非线性关系,对近似模型进行回归检验,确定近似模型的可行性。利用建立的近似模型结合满意度函数法优化高低、水平方向的中间偏差,使其综合最优。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大大缩短仿真优化时间,且误差非常小,能达到提高射击密集度的目的。
基于响应面法的槽形梁结构噪声优化研究
轨道交通槽形梁结构在列车动载作用下会辐射低频噪声,这种低频噪声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以轨道交通30m简支槽形梁为研究对象,基于车桥耦合分析模型,利用有限元法和边界元法计算槽形梁结构辐射声功率。将响应面法与辐射声功率计算相结合,建立了以槽形梁辐射结构噪声在分析频率范围内的总声功率级为目标及以槽形梁质量为约束的声学优化模型,再利用序列二次规划法进行求解,最终找出了槽形梁结构声学最优的截面尺寸。优化后槽形梁底板厚度为0.34m,腹板厚度为0.22m。计算结果表明,利用响应面法可以有效的对槽形梁进行声学优化,而且优化后的降噪效果还是比较显著的。
铝合金定型模板优化设计与施工
铝合金定型模板优化设计与施工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现场情况,对其应技术特点、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及 其经济效益做了分析对比。实践表明,采用铝合金模板体系在节能环保、改善文 明施工的同时,更能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施工质量,降本增效,带来良好的 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绿色施工施工方法降本增效 一、引言 我国建筑业正处在大发展阶段,模板消耗木材的数量非常庞大,由于我国目 前建筑业所使用的都是低质、廉价的木模板,不仅浪费了木材等资源,同时增加 了碳排放,而且也使施工成本大幅度提高。 铝合金模板作为新一代的建筑模板,具有拆装灵活、安装速度快、使用寿命 长,施工精度高,对机械依赖程度低等优势。根据既定的设计图纸进行设计和加 工,能满足现场施工进度和质量要求,减少项目管理成本,并能快速、优质、安 全的完成施工任务。符合国家节能、环保、绿色、安全、文明施工的基本方针,
铝合金板温成形流变应力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为实现铝合金al5083-o温成形的数值模拟与合理制定其成形工艺参数,研究了al5083-o铝合金板在不同温度和应变速率条件下的温成形特性。引入zener-hollomon参数的双曲正弦函数来描述al5083-o铝合金板温成形时的流变应力与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了预测这种铝合金在温成形条件下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证实了al5083-o铝合金板温成形流变应力预测模型的正确性。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工程标准员助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