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铁路百里风区既有防风沙工程薄弱点分析
通过对新疆铁路百里风区风沙灾害和既有防风沙工程薄弱点的分析,提出提高或恢复既有防风沙工程防护能力的整治方案,以满足百里风区风季行车安全和提高运输能力的需要。
兰新线百里风区不同型式挡风墙防风效果评估
兰新线百里风区是世界上内陆风速最高、铁路风灾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挡风墙是百里风区的主要防风设施。根据现场实车运行试验、挡风墙空气动力学地面试验、数值计算结果,分析和评估百里风区各种型式的挡风墙以及挡风墙各种过渡段的防风效果,指出既有挡风墙工程的薄弱环节,为今后防风工程补强设计提供依据。
铁路风沙防治建设费用分析
近50多年来,我国修建了5000多公里沙漠地区铁路,在风沙运动规律、风沙防治技术等方面取得了大量研究成果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结合我国风沙地区铁路防沙工程实践,总结分析了铁路工程防沙体系、植物固沙体系的建设费用,供风沙地区铁路建设、运营养护参考.
新恩陶铁路沙柳沙障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对比分析新恩陶铁路不同规格沙柳沙障(1.0m×1.0m、1.5m×1.5m和2.0m×2.0m)的植被恢复状况及防护效果。结果表明:1.0m×1.0m沙柳沙障的枝条生长状况较好,2.0m×2.0m沙柳沙障内的植被恢复情况较好。沙柳沙障能够降低地表风速,增大地表粗糙度,减少近地表输沙率。其中,1.0m×1.0m沙柳沙障在地表10cm处对风速的降低效果最好,对地表粗糙度的影响最大,输沙范围最小。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施工过程防风技术
鉴于其特殊的风环境,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采取了一系列防风减灾措施。本文阐述了风区施工防风减灾的基本方法,着重介绍了运用于本线工程实践的、有效的防风措施。
大何铁路风沙路基防护
大何铁路风沙路基防护——本文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境内新建铁路大塔至何家塔铁路风沙路基的治理方案,针对内蒙地区治理风沙危害提出的一些相应的处理措施,根据自然条件和资源状况,采用工程固沙保障铁路畅通为基础,以植物固沙为根本,建立和恢复生态...
兰新第二双线新疆境内风沙施工增加费研究
新建兰新第二双线自兰州西经西宁至乌鲁木齐,在新疆境内穿越四大风区462.41km,风区施工增加费初步设计按铁建设[2006]113号文规定计算、修改初步设计按铁建设函[2010]1058号文规定计算,随着兰新二线铁路建设的不断推进,因在风区施工过程中所遇大风引起的费用不断增加,远远超出批复的费用。本文根据四大风区近些年的大风观测资料、《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专题研究报告》中的人工和机械施工降效费率与“113号文”“1058号文”对比分析,总结出合理调整四大风区风沙施工增加费的方法和思路。并对以后类似风区的工程施工,合理调整风沙施工增加费提供参考。
风沙地区铁路深路堑防护形式分析
某煤运铁路部分路段穿过毛乌素沙漠。该地区分布大量固定、半固定沙丘,沉积物中粉粒含量少,砂粒含量高,结构疏松,透水性较大,导致风沙是影响线路稳定性的最大不良地质因素。本文针对一段深路堑(最深22.91m)的特殊工程条件和风沙危害的特征,提出工程防沙与植物防沙相结合的路基防护形式,即路基本体采用水泥砂浆砌片石拱形骨架护坡,路基两侧设置植被保护带、平整带(防火带)、防护带、阻沙栅栏和围栏的风沙防护体系。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风沙防护措施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大部分为干旱、无人的荒漠戈壁区,水、电资源较为匮乏,交通主要依靠国道312及既有兰新铁路,且公路多远离本线,区域内铁路站点很少,尤其是局部地区存在大风沙灾害,对施工影响很大。分析了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的气象条件及风沙活动特征,提出了铁路施工过程中各种工序防风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强风区铁路风沙防治工程最大输沙量与携沙风荷载计算方法
针对强风区铁路风沙流灾害防治工程,开展最大输沙量和强风携沙风荷载2个最关键工程计算问题的研究。结合现场踏勘资料与测试数据,分析风向、风力和持续时间3个影响因素对最大输沙量矢量合成与计算的控制影响,基于优势强风流理论,归纳给出信风型、季风型和对流型3种典型工程风型的输沙量计算方法,并且为准确采集沙样数据,专门设计出能随主风向自动转动的野外自动风导向积沙仪。基于现场测试数据,根据相似准则与量纲和谐原理,推导强风区携沙风单位体积沙砾颗粒流体平均飞跃速度计算公式,用于强风区携沙风冲击荷载计算,计算结果符合工程实际,满足工程计算要求。
铁路风沙路基施工浅议
风沙在天然条件下呈松散状态,内聚力几乎为零,抗剪性能极差,如果采用适当的施工方法填筑路基,风沙路基具有整体稳定性好、沉降量小、沉降速度快、水稳性好等优点。文章就新建铁路临河-策克dik66+000-dk92+270段风沙路基施工进行了浅议。
浅谈铁路风沙路基防护措施
我国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在沙漠地区的应用与探索处于试验阶段,沙漠地区铁路路基的施工技术、工艺以及方法在不断的工程实践中得到长足的发展。诸多成功的工程实践证明,铁路风沙路基施工技术能够克服沙漠地区由于风沙的松软状态而导致的工程施工难题。受自然环境的限制,在沙漠地区进行铁路路基施工的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工程机械难以运行,普通钢轮压路机难以将风沙压实到规定的压实度等。
牵引电机通风机防风沙过滤装置
牵引电机通风机防风沙过滤装置——针对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冷却用风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机车的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理念,开发研制了适用于风沙地区的通风机防风沙过滤装置。
新疆既有铁路对野生动物影响及保护对策研究
基于种群数量、迁徙足迹等分析方法研究了新疆既有铁路防护网、动物甬道等保护措施的设计合理性问题。研究表明,混凝土防护墙对动物迁徙过程视觉导航系统有负面影响;防护网对动物迁徙过程中的方向掌控能力无影响;防护网设置里程超过4km时野生动物会出现躁动、徘徊等暂时性迷失迁徙方向的现象;野生动物对动物甬道的选择利用性较高。同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取消混凝土防护墙、动物迁徙并列车时速小于120km区域取消防护网、动物甬道设置不大于0.25个/km等野生动物保护措施设计原则及建议。
高速铁路防风治沙工程建设的探讨
高速铁路建设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它包含了基础设施建设、机车车辆配置、站车运营规则和现代信息化等多方面的技术与管理。本文从建设高速铁路出发,论述了在新形势下,铁路防风治沙工程设计的新型指导思想,以供同行参考。
牵引电机通风机防风沙过滤装置
牵引电机通风机防风沙过滤装置 陈长明 (资阳机车有限公司,四川资阳641301) 摘要:针对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冷却用风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机车的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理 念,开发研制了适用于风沙地区的通风机防风沙过滤装置。 关键词:牵引电机;通风冷却;通风机;防风沙;空气过滤 中图分类号:u262.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1820(2010)03001702 收修回稿日期:20091015 作者简介:陈长明(1976),男,黑龙江大庆人,工程 师。 1牵引电机冷却用风现状 牵引电机的通风冷却是保证机车正常工作的 重要环节。通常牵引电机冷却用风由通风机提供 动力,分两部分布置在电气室和冷却室地板上。电 气室内,经过侧墙过滤的空气流经电器柜,再通过 前通风机进
牵引电机通风机防风沙过滤装置
针对内燃机车牵引电机冷却用风存在的问题,结合现代机车的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理念,开发研制了适用于风沙地区的通风机防风沙过滤装置。
浅谈铁路风沙路基防护措施
了解铁路风沙路基的成因,从风沙的运动规律及对铁路路基的危害类型出发,详细介绍铁路风沙路基设计方法及风沙防护措施,最大限度地改善风沙地区铁路运营环境及沿线生态环境。
风沙地区某铁路路基综合防沙减沙体系研究
某铁路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南侧内陆沙漠区,根据当地风沙运动规律,采取高立式栅栏阻沙、部分段落设置无砟轨道、放缓边坡等工程措施,并结合运营期养护维修,达到防沙减沙的目的。
新疆老风口防风阻雪生态工程的土壤改良效应评价
通过采集不同生长年限的防风林下土壤、林间农田及荒漠土壤样品,系统分析测定了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全钾和土壤盐分含量,以及土壤ph值、土壤孔隙度、容重及物理性粘粒。结果表明:随着林木生长年限的增长,除了速效磷含量有下降的趋势外,全氮含量明显增加,全磷含量基本维持原水平;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林带土壤的ph值有明显减小的趋势,土壤表层(0~20cm)总盐和k+明显减少,na+含量明显增加,ca2+、mg2+含量变化不大,so42-和cl-则先降后升,hco3-略有上升趋势;下层土壤(20~40cm)可溶性盐分总量、k+和so42-含量明显降低,ca2+、mg2+和cl-含量变化不明显,na+则明显增加;土壤容重减少,孔隙度增加,物理性粘粒增加。通过土壤肥力综合指标值(ifi)的评价计算表明,随着防护林生长年限的增长,土壤肥力呈明显增加趋势。
兰新铁路既有防风设施薄弱地段的分析及改造
结合兰新铁路\"百里风区\"既有挡风墙和其他防风设施,通过数值计算、列车空气动力学实车试验、车辆动力学试验和挡风墙前后风速分布现场试验等,分析在既有防风设施和大风条件下的列车气动性能与速度分布,找出既有防风设施的薄弱环节,提出对土堤式挡风墙、不同形式挡风墙及挡风墙与路堑过渡段、矮路堑的优化方案和改造措施。建议按危险程度分批次逐步实施改造,在补强改造设计时勘察现场,反复论证补强方案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风沙防护措施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大部分为干旱、无人的荒漠戈壁区,水、电资源极为匮乏,交通主要依靠国道312及既有兰新铁路,公路多远离线路,区域内铁路站点很少,尤其是局部地区存在大风沙灾害,对施工影响很大。分析了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的气象条件及风沙活动特征,提出了铁路施工过程中各种工序防风措施,可供同类工程借鉴。
风沙地区铁路施工增加费用研究
随着我国铁路网的延伸,穿越大风地区、沙漠地区或风沙地区的铁路项目越来越多,现行的相关标准表现出明显的不适用性,针对风沙地区铁路施工增加费需要进一步研究完善。以新建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第二双线新疆段四大风区为研究样本,根据现场测定的不同风力等级条件下人工、机械降效幅度,结合各风区的施工月份大风资料,确定各风区的降效系数,并与原标准、其他行业分别进行水平测算分析。研究结论:(1)铁路工程风沙地区施工增加费的计算基数宜由人工费调整为人工费与施工机械使用费之和;(2)通过水平测算分析,提出风沙地区铁路施工增加费标准建议,可为《铁路基本建设工程设计概(预)算编制办法》的修订提供参考依据。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智能化监控及防盗报警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