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角X射线散射确定Lc4铝合金时效析出粒子的体积
对于单分散系统,可以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确定粒子的体积,这类工作迄今不多见。确定粒子体积需要大量计算工作,并且需要采用一些处理实验数据的特殊方法才能获得正确可靠的结果。
小角X射线散射测定L_(C4)铝合金时效析出的相形状和尺寸
小角x射线散射(saxs)技术被广泛地用于确定粒子尺寸参数,但用于形状测定的工作不多,其困难是计算工作繁琐,并且只能针对具有形状和尺寸一致的稀疏粒子系统(以下简称稀疏均匀系)。近年来reuther等人应用saxs技术确定了一种高聚物凝胶粒子的形状和尺寸。
回火金属玻璃小角X射线散射强度的背底校正
提出校正回火金属玻璃(非晶合金)小角x射线散射强度的背底误差的方法:将淬火态非晶合金的小角x射线散射强度作为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得到的回火非晶合金小角x射线散射强度的背底而予以扣除。并将这样扣除背底和用通常方法扣除背底得到的结果相比较,由前者得到的散射强度遵从porod律,并进而得到porod常数k_p=4.6013310 ̄(-2)(nm ̄(-3)),积分不变量 ̄0ω=1.63(nm ̄(-2)),比内表面s_p=84m ̄2/cm ̄3,porod半径r_p=4.4nm用通常方法扣除背底后的散射强度不满足porod规律。
HEMA在PE膜上辐照接枝物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
用小角x射线散射(saxs)法研究了聚甲基丙烯酸β羟乙酯(hema)在聚乙烯(pe)膜上辐照接枝物的形态结构。采用tsvankin模型和buchanan改进的saxs分析方法,测定了hema/pe辐照接枝物的长周期、晶片厚度、无定形厚度及一维结晶度等参数。发现hema/pe接枝物存在着两种长周期及两组不同的形态结构参数。笔者提出了“双重夹层结构”模型,对该接枝物的形成机理作了讨论。
Cu_(60)Zr_(30)Ti_(10)非晶合金弛豫和晶化过程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
应用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研究了cu60zr30ti10非晶合金从300到813k之间微结构的演化情况.发现在淬火状态下cu60zr30ti10非晶合金中存在直径30nm左右的富cu区.非晶的结构弛豫包括573k之前的低温结构弛豫和573k到玻璃转变温度的高温结构弛豫,弛豫的结果是产生含有有序原子团簇的富cu区,这些有序原子团簇的富cu区是随后晶化过程中晶核产生的基础.porod曲线分析表明,晶化生成的纳米体心立方cuzr相和基体之间有明锐的界面.
铝合金浮桥X射线探伤工艺参数的确定
介绍x射线在铝合金浮桥对接焊缝探伤中的应用以及采用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的参数组合。
大规格LC4铝合金方铸锭成型工艺研究
针对工厂轧线改造后要求增加锭坯厚度,研究了大规格lc4铝合金方铸锭的成型工艺。实践证明此工艺设计合理,生产出了合格的铸锭,满足了工厂生产的需求。
铝合金车轮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
描述了铝合金铸造车轮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的人员资质、系统组成、成像技术、检测技术要求等。适用于铝合金铸造车轮x射线数字成像检测,同时也可作为其他轻合金铸件x射线成像检测的参考。
带包铝层的LC4铝合金长期大气腐蚀行为研究
通过在半乡村、工业酸雨和海洋大气环境中为期20年的现场暴露试验,研究了带包铝层的lc4的腐蚀失重规律和机械性能损失情况,并利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sem)、能谱仪(eds)和红外光谱仪(ftir)分析了表面和截面的腐蚀形貌以及腐蚀产物组成。结果表明,lc4的腐蚀失重在工业污染和海洋大气环境中较大,在半乡村大气环境中很小,腐蚀失重随暴露时间的关系接近线性变化。带包铝层的lc4在3种大气环境中暴露20年后仍保持着优异的机械性能,且点蚀都未穿透lc4的包铝层。lc4在工业污染和海洋大气环境中的腐蚀产物都为水合氢氧化铝。
便携式γ射线照射装置散射辐射测量
"影锥法"是实验上定量测量散射大小的常用方法,具体做法是采用适当大小的铅块放置在放射源和探测器之间,铅块应足够厚,以便能完全遮挡放射源对探测器的直射贡献,此时探测器所记录的辐射剂量率全部来自于散射,进而能定量得出散射光子的辐射剂量,图1为"影锥法"装置实例,测量结果列于表1。由表1可知,"影锥法"测量的散射辐射剂量率占总剂量率的不足1%,满足gb/t12162.1—2000的设计要求。
LC4铝合金在格尔木盐湖大气环境中的腐蚀行为
通过在我国西北格尔木典型大气环境进行大气暴露实验,测定lc4铝合金在该地区的腐蚀率;利用扫描电镜(sem)、能量色散x射线谱(edx)、电子探针(epma)、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仪(xrd)观察分析lc4铝合金腐蚀表面形貌、元素分布和腐蚀产物结构。结果表明:lc4铝合金的腐蚀以点蚀为主要特征,比其在非盐湖大气环境中的腐蚀严重,朝地面的腐蚀比朝天面严重,腐蚀产物层中含有大量的氧和铝,较多的氯和硫;主要腐蚀产物为al2o3,al2o3.2sio2.2h2o和al2cl6.6h2o;含氯和硫的盐参与铝合金的大气腐蚀过程,并起到促进腐蚀的作用。
影响铝合金时效的因素
影响铝合金时效的因素 作者:工艺科:陈慧发布时间:2007.11.10,00:00,星期六 固溶淬火后铝合金的强度、硬度随时间延长而显著提高的现象,称为时效, 铝合金时效硬化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目前普遍认为时效硬化是溶质原子偏聚 形成硬化区的结果,它不仅取决于合金元素的组成、时效工艺,还取决于合金在 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缺陷状态,特别是空位、位错的数量和分布等,一般来说, 铝合金的时效主要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合金化学成分的影响 一种合金能否通过时效来强化,首先取决于组成合金的元素能否溶解于固溶 体以及固溶度随温度变化的程度。如硅、锰在铝中的固溶度比较小,且随温度变 化不大,而镁、锌虽然在铝基固溶体中有较大的固溶度,但它们与铝形成的化合 物的结构与基体差异不大,强化效果甚微。因此,二元铝-硅、铝-锰、铝-镁、 铝-锌通常都不采用时效强化处理;而有些二元合金
X射线散射法测量超光滑平面
介绍了掠入射x射线散射法(gxrs法)测量超光滑表面的原理及基于商业用x射线衍射仪改造而成的实验装置。以3片不同粗糙度的硅片作为实验样品,分别应用一级矢量微扰理论和改进的harvey-shack理论对其散射分布进行处理,所得结果与原子力显微镜测量结果基本相符。分析了探测器接收狭缝的宽度和入射光发散度对实验结果的影响,随着探测器接收狭缝宽度和入射光发散度的减小,测量误差呈指数迅速减小。在所测量的空间频率范围内,功率谱密度(psd)函数的误差随频率的增加而减小。
铝合金消失模铸造充型过程X射线观察
利用x射线机以及其他技术,对铝合金消失模铸造充型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充型过程中,熔体是以波浪式向前推进。充型中期,充型速度增加较快;而充型末期,由于温度降低以及气压升高,充型速度锐减。
X射线康普顿背散射安检图像混合滤波器设计
针对x射线康普顿背散射安检图像在噪声、背景均匀性和对比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辐射成像系统自身的特点设计了一种混合滤波器,用于改善图像质量.经过图像滤波后,在监视器终端获得了层次清晰、轮廓分明、背景均匀的x光背散射图像.
铝锌系列变形铝合金的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
介绍了采用射线荧光法测定铝锌系列铝合金中各元素含量的方法及相关条件,以俄罗斯вилс公司研制的al-zn-mg-cu系列铝合金标准物质作为光谱标准,基体效应校正采用基本参数法,建立了x射线光谱测定铝锌系列变形铝合金中cu、mn、mg、fe、si、zn、ni、cr、ti和zr10种元素的方法。该方法分析实际样品,结果和化学法分析值相吻合,10次制样测量,各元素rsd在0.18%~3.08%。本方法具有样品前期处理简便、干扰因素小,且快速、准确等特点。
具有轨道角动量光束入射下的单球粒子散射研究
根据广义mie理论,研究了具有轨道角动量拉盖尔-高斯光束(lgb)的空间传输特性以及单粒子散射特性.在单体球粒子对高斯光束散射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在自由空间不同传输距离lgb光束的光强分布情况,在不考虑散射和波束相移关系的情况下,将lgb作为入射高斯光束,通过对波束入射时的散射衰减截面求解得到波束因子,利用矢量球谐函数对入射高斯波束进行展开,从而研究了单球粒子在在轴条件下对具轨道角动量高斯波束入射的散射问题.通过数值计算,讨论了散射强度及角分布在不同波束宽度情况下对其散射特性的影响,并与平面波的情况做了对比.结果表明,当波束束腰半径较小时,束腰半径对衰减率的影响较大,而当束腰半径远大于粒子半径时,接近于平面波的情况.
2124铝合金时效成形回弹预测
为预测2124铝合金时效成形的回弹量,对时效成形过程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通过应力松弛量计算时效成形回弹的方法。进行了单向应力松弛试验,得到2124铝合金应力松弛行为的数学表达式,推导出回弹后零件半径的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证明其有效。运用得到的公式研究了弯曲半径、零件厚度和时效时间对回弹量的影响,得到了相应的变化规律和回弹量的下限值,并且给出时效成形回弹成因的解释,并提出材料的应力松弛极限是时效成形回弹的成因之一。
X射线反散射法测量塑料薄膜厚度
为实现快速、无损、精确的塑料薄膜厚度分析,讨论了xrf方法在塑料薄膜厚度测量中的应用,采用源初级射线散射法对塑料薄膜厚度进行相对测量。结果表明,厚度在10~800μm时,反散射x射线荧光强度与塑料薄膜厚度线性关系良好。对仪器标定后进行200s快速测量,测量的厚度绝对误差<3μm(10~135μm),相对误差<4%(36~576μm),有较高的测量精度。xrf方法可用于塑料薄膜厚度的测量,该法对塑料工业的生产有现场指导的意义。
镁铝合金和铝合金的散热比较
镁铝合金和铝合金的散热比较
时效工艺对建筑铝合金壁板性能的影响
采用不同时效工艺对建筑6061-sr铝合金壁板试样进行了处理,并进行了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的测试与分析。结果表明,超声振动辅助时效明显提高试样的力学性能、耐磨损性能和抗高温氧化性能。与120℃常规时效相比,其壁板的抗拉强度增大20.5%,屈服强度增大23.4%,断后伸长率增大20.9%,磨损体积小52.8%,质量增加率减小48.4%。时效工艺优选为超声振动辅助时效。
铝合金焊接管道X射线探伤工艺改进研究
针对空分设备中铝合金焊接管道要求100%射线探伤的情况,在保证射线照相灵敏度的前提下,探索出既能保证底片质量、又能使探伤效率提高5~10倍的多管道同步探伤工艺。
高光洁度玻璃基片的表面散射和体散射测量
提出了一种利用总积分散射(tis)测量k9玻璃基片表面散射和体散射的实验方法。首先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基片表面沉积厚度为几十nm的金属ag薄膜,然后将基片的表面和体区分开考虑,通过tis测得了基片上下表面的均方根粗糙度,进而求得基片的总散射和表面散射,最后计算得到了体散射。分别利用tis和原子力显微镜(afm)测量了3个样品上表面所镀ag膜的均方根粗糙度,两种方法所得的均方根粗糙度的数值相差不明显,差值分别为0.08,0.11和0.09nm,表明tis和afm的测量结果相一致。利用该方法测得3块k9玻璃基片的总散射分别为6.06×10-4,5.84×10-4和6.48×10-4,表面散射介于1.25×10-4~1.56×10-4之间,由此计算得到的体散射分别为3.10×10-4,3.30×10-4和3.61×10-4。
7×××系铝合金双级双峰时效工艺研究
采用洛氏硬度计、显微硬度测试仪、扫描电镜(sem)等手段系统地研究了7003、7050和7075铝合金双级双峰时效过程中时效硬化特性和微观组织结构等。结果表明,7×××系铝合金双级时效与单级时效一样存在硬度双峰现象,且第二峰的硬度比第一峰的硬度略高,从而验证了7×××系铝合金双级双峰的普遍性。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市政工程材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