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特点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与一般球墨铸铁不同,在韧性相同时,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强度要高出一般球墨铸铁1~2倍。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与钢不同,比钢更轻、更强、更耐磨,许多场合可代替铸钢、锻钢、有色金属等。其特点:(1)强度高,ADI曲轴Rel比锻件高40%;(2)轻量化,ADI曲轴比锻件轻10%;(3)耐磨性好,ADI抗磨料磨损比钢好,分别是一般结构钢、调质钢和钢轨的3、2.3和1.7倍;(4)疲劳强度高,ADI经抛光等冷变形硬化,能达到调质钢的疲劳强度;(5)断裂韧度高、缺口敏感性小,ADI的断裂韧度相当于中温回火的中碳合金结构钢;与一般材料相反,ADI 的缺口敏感性随强度的提高而下降,如ADI 的Rm 由900 MPa 提高至1350 MPa,缺口敏感性反而由0.25下降至0.12;(6)低温强度好、低温断裂韧度高(由于Ar碳量高,Ms低于-80℃,低温组织稳定);(7)弹性模数低、抗震性好、噪音低,ADI的弹性模数比钢约小20%、抗震性比钢好40%;在同样应力下可承受的振动负荷比钢要高20%,与钢相比,噪音降低5 dB;(8)ADI生产工艺简单、节能、节材、成本低。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
经等温淬火处理的球墨铸铁在国际上称为(austemperedductileiron),简称adi。等温淬火球墨铸铁是一种由球墨铸铁通过等温淬火,得到以奥铁体(ausferrite)为主要基体,具有强度高、韧性好的铸造合金,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也称奥铁体球墨铸铁,也有人称为奥氏体一贝氏体球墨铸铁(奥一贝球铁)。其热处理过程:将球墨铸铁加热到a。以上,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避免产生珠光体的冷速快冷至一定温度(高于ms),并保温一定时间,使球墨铸铁得到针状铁素体和富碳奥氏体组成的奥铁体,允许少量其他组织(如马氏体、碳化物)存在,但以不影响所要求的力学性能为准则。其属于一种力学性能范围宽广的高级铸铁,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较好的塑性等特点。目前大致有三类,见表1。
球墨铸铁淬火
(1)淬火目的 球墨铸铁基体组织,一般都是珠光体和铁素体,或者为珠光体。为了改善铸 件的力学性能,提高它的硬度、强度和它的耐磨性,往往对它进行淬火处理。淬 火的目的也和钢淬火的目的相似,主要是为了获得高硬度的基体组织和力学性能 而进行的。 (2)淬火处理 球墨铸铁的淬火与钢的淬火基本相同,不过它的淬火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及 冷加速度等一般与它的化学成分的关系不大,而主要取决于它的基本组织。 ①加热温度球墨铸铁铸件淬火时的加热温度对于铸件淬火后的硬度有着 上接的影响。铸件淬火温度一般推荐为800~900℃,这样淬火后它的硬度可达 hrc60左右。但不应超过900℃。 铸件淬火的加热温度与基体组织有在,如是它的基体为珠光体(第三、四类 型),加热时应取下限,即可在800~850℃左右进行加热淬火;而基体中的铁素 体比例在50%以上时(第一、二种类型),加热温度应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引锭杆的研制
介绍了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引锭杆铸造生产工艺特点及其铸态组织要求,详细分析了主要合金元素的作用,运用正交试验法对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引锭杆的热处理工艺进行了优化试验,并对该引锭杆的淬透性进行了检测。试验结果表明,最大壁厚为140mm的adi引锭杆需要进行必要的合金化,合金元素的加入量为:ωmo=0.2~0.3%,ωni=0.4~0.5%,ωcu=0.5~0.8%;该adi引锭杆的优化热处理工艺为:在900℃奥氏体化保温90min,再进行360℃等温淬火,等温“时间窗口”为90~120min;在该成分与热处理工艺条件下,引锭杆可以淬透,能够获得以针状铁素体9残余奥氏体为基体的组织,其力学性能达到qt900-8。
球墨铸铁淬火工艺规范(精)
球墨铸铁淬火工艺规范 热处理规范金相组织备注 回火索氏体+少量铁素体及球状石墨淬火 以前最好先经正火当铸件中存在过量 自由渗碳体时,在淬火前必须进行高温 石墨化退火,以免析出二次网状渗碳 体,这种方式叫“二阶段淬火”。考虑 到回火脆性,应尽量避免250~300℃范围 内淬火 石墨 石墨 表面层为细针状马氏体+少量残留奥氏体 及球状石墨,过渡层为小岛状马氏体+细 小铁素体,内部与原始组织相同 对铁素体基体的球铁,必须先进行正火, 使珠光体量≥70%,有时为了消除淬火应 力而在380~410℃温度范围内回火处理 提高强度、硬度和耐磨性,减少淬火变 形及裂纹。它是发挥球铁材料最大潜力 的热处理方法 下贝氏体+少量马氏体+少量残留奥氏体+ 球状石墨 铸态组织需无游离渗碳 石墨化退火。等温淬火 获得良好的强度和韧性下贝氏体+碎片状铁素体 铸态组织需无游离渗碳
铁型覆砂铸造生产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坯件
稳定、高质量的球墨铸铁件是生产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件的基础。利用铁型覆砂铸造在球铁件生产中的优势,稳定生产高质量的球铁件是可行的。列举了部分adi曲轴、齿轮、斜楔等球铁坯件采用铁型覆砂铸造,取得了较好效果。
铣削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切削力及刀具磨损研究
对pcbn刀具在干切削状态下铣削adi的切削力和刀具磨损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切削速度分别为40、80、120、160、200m/min条件下的切削力和不同行程下刀具后刀面磨损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cbn切削adi材料的最佳切削速度在80m/min~160m/min之间.
ASTMA897&A897M-2003等温淬火球墨铸铁
designation:a897/a897m–03 standardspeci?cationfor austemperedductileironcastings1 thisstandardisissuedunderthe?xeddesignationa897/a897m;thenumberimmediatelyfollowingthedesignationindicatestheyear oforiginaladoptionor,inthecaseofrevision,theyearoflastrevision.anumberinparenthesesindicatestheyearoflastreapproval. asuperscriptepsilon(e)indicatesan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及水平连铸型材ADI的发展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简称adi)具有高强、高韧、耐磨性和减振降噪性能好等诸多优点。水平连铸球铁型材的组织致密、晶粒细小、石墨球化率高、球化级别高,无缩松、缩孔、夹渣等缺陷,是生产adi的理想铸件。本文对adi的特点、国内外的研究和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认为采用水平连铸球铁型材替代普通铸件作为生产adi的坯件,是提高我国adi的产品质量、推动adi在机械行业应用的有效途径。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组织与旋转弯曲疲劳性能
研究了一种cu-mo球墨铸铁经643k、613k与553k等温淬火后的旋转弯曲疲劳性能与组织。结果表明,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的疲劳寿命随性的上升与强度的下降而增高。具有奥贝基体的试样有着优秀的疲劳性能。这与文献中报导的结果一致。讨论了试样的组织与疲劳寿命的关系,指出球铁中的奥贝组织与大多数钢中的上贝氏体不同,因而等温淬火后球铁与钢的疲劳强度的变化具有相反的规律。
以铜和锰为合金成份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
以铜和锰为合金成份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
合金球墨铸铁的单向淬火试验和淬透性测量
采用一种新的端淬方法,研究了球墨铸铁的淬透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地测定合金球铁的淬透性;合金成分不同其淬透性也不同;从淬火端其组织变化依次为马氏体和贝氏体(加铁素体)、贝氏体(加铁素体)、贝氏体和珠光体(加铁素体)、珠光体(加铁素体)。
奥氏体回火球墨铸铁(ADI)铸造刹车盘
奥氏体回火球墨铸铁(ADI)铸造刹车盘
余热淬火低合金马氏体球墨铸铁磨球的生产应用
介绍了余热淬火低合金马氏体球墨铸铁磨球(dmq)的生产工艺过程,以及生产过程中工艺参数的调整和控制。经生产实践统计数据表明:该dmq球与选厂过去使用的中锰球相比,使用寿命提高了3倍,为外购贝氏体锻钢磨球寿命的2倍。采用该技术生产dmq耐湿磨磨球,工艺简便,设备投资少,见效快,不需添加更多的贵重合金元素就可有效改善铸球力学性能、抗磨耐蚀性能且破碎率低。
圆角滚压强化工艺在等温淬火球墨铸铁(ADI)曲轴上的应用
随着柴油机增压技术的应用,对曲轴的疲劳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激烈的市场竞争,又使各柴油机厂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状况,特别是针对爆发压力13mpa以上的柴油机,从性能和成本两方面考虑,珠光体球铁曲轴和锻钢曲轴都不是最佳的选择,而大功率adi滚压曲轴的研制成功解决了上述问题。
等温淬火球墨铸铁在汽车底盘悬架类零件上的应用
对某车型上底盘悬架类零件进行轻量化设计,由铸钢件改用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件。通过对原材料、铸造和热处理等工艺过程的严格控制,力学性能稳定达到了astma897/a897m-06grade1050-750-7要求,并实现了小批量生产。从试制及装车路试情况来看,满足了所设计的性能要求,零件重量减少了39.6%,并在后续改进中,进一步增加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件数量,整车的等温淬火球墨铸铁件重量达到了550.4kg。
热处理工艺对双相等温淬火球墨铸铁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研究了奥氏体化温度,等温淬火温度和时间对双相等温淬火球墨铸铁(dualphaseaustemperedductileiron,dpadi)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双相区(α+γ)范围内,随奥氏体化温度升高,双相adi组织中先共析铁素体体积分数逐渐减少,奥铁体含量增加,强度和硬度逐步升高,而伸长率与冲击吸收能量下降;等温温度和时间对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和力学性能有显著影响,随等温温度降低,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减少,双相adi抗拉强度、硬度升高,但伸长率和冲击吸收能量降低.随等温时间增加,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先增加后减少,等温时间为1.5h时,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达最大值,双相adi伸长率和冲击吸收能量达最大值.
45钢和球墨铸铁等离子弧淬火区特点的研究
为深入研究45钢和球墨铸铁等离子弧表面淬火区的特点,采用显微分析技术和硬度实验分析方法,研究了这两种材料等离子弧淬火区的组织差异及硬度分布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定的等离子弧淬火工艺规范下,45钢与球墨铸铁由于化学成分不同,在淬火区沿深度方向各部位的组织均存在明显差异:通常在淬火区的表层接近于激光淬火状态,两种材料得到的隐晶马氏体形态不同;在淬火区内部接近于低能流密度淬火的情况,得到的混合组织形态也各异.两种材料硬化层的硬度提高幅度不同,但都无明显硬度下降梯度.
球墨铸铁中的奥氏体枝晶及球墨铸铁的偏析——球墨铸铁基础理论的最新发展(三)
介绍了球墨铸铁中奥氏体枝晶的形成、分类及影响因素,指出奥氏体枝晶排列方向的控制对进一步挖掘球铁力学性能潜力的意义;同时阐述了溶质元素、凝固速度等因素对球铁偏析的影响规律。
球墨铸铁关验收
4.4.1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及管件的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4.4.1.1管及管件表面不得有裂纹,管及管件不得有妨碍使用的凹凸不平的缺陷; 4.4.1.2采用橡胶圈柔性接口的铸铁、球墨铸铁管,承口的内工作面和插口的外工作面应光 滑、轮廓清晰,不得有影响接口密封性的缺陷; 4.4.1.3铸铁管、球墨铸铁管及管件的尺寸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产品标准的规定。 4.4.2管及管件下沟前,应清除承口内部的油污、飞刺、铸砂及凹凸不平的铸瘤;柔性接口 铸铁管及管件承口的内工作面、插口的外工作面应修整光滑,不得有沟槽、凸脊缺陷;有裂 纹的管及管件不得使用。 4.4.3沿直线安装管道时,宜选用管径公差组合最小的管节组对连接,接口的环向间隙应均 匀,承插口间的纵向间隙不应小于3mm。 4.4.4管道沿曲线安装时,接口的允许转角,不得大于表4.4.4的规定。 表4.4.4
球墨铸铁研究
厚大断面球铁铸件以其性能和成本上的优势,在核电、风电等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 景。但迄今为止,厚大断面球铁铸件中形成碎块状石墨仍是目前国内外铸造领域研究 与生产的难题。本文采用模拟实验与生产性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厚大断面球铁 中石墨析出行为及碎块状石墨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微量元素的作用机制。采用等温切 面方法物理模拟了百吨级核乏燃料球铁储运容器铸件的凝固过程,设计了强制冷却 系统,并对模拟试块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进行了综合分析与评价。利用自行设计 的液淬保温炉,模拟了厚大断面球铁的凝固过程,研究了石墨的析出规律,并分析了其 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保温时间小于240min时,石墨呈球状析出。保温时间达到 240min后,熔体中析出了碎块状石墨。继续延长保温时间,在碎块状石墨共晶团周围 有蠕虫状和片状石墨形成。实验中发现碎块状石墨从铁液中直接析出。利用高分辨
球墨铸铁缩孔(精)
球墨铸铁缩孔、缩松问题探讨(3.对“均衡凝固技术”几个基本问题的讨论) 3.对“均衡凝固技术”几个基本问题的讨论 本文开头就提到,目前球铁件缩孔、缩松研究的焦点问题是:如何正确认识石墨 化膨胀?如何利用石墨化膨胀进行补缩?以及如何处理外部补缩和自补缩的关 系?对这几个焦点问题,近年来在国内流行的“均衡凝固技术”[28]提出了一 些看法,引起了各种不同的评论。可能是由于实践经历和看问题角度的差别,笔 者的认识和看法可能与之有所不同,谨在这里对其中几个基本问题进行讨论,希 望通过不同观点的交流有助于加深对球铁缩孔、缩松问题的认识,特别希望有助 于正确认识和利用石墨化膨胀进行补缩。 3.1球铁件是否可能实现“均衡凝固”?有利还是有弊? 3.1.1收缩-膨胀叠加图存在的问题 均衡凝固技术[28]给“均衡凝固”所作的定义是:“铸铁铁水冷却时要产生体积 收缩,凝固时析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销售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