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4-04-28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岩溶区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2.0MB

页数:7P

人气 :84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岩溶区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 4.5

通过选择3个具有不同地质背景、气候条件等环境特征的山西汾阳马跑-郭庄岩溶泉域、湖南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广西桂江流域,对流域内具有代表性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和覆被类型下垫面土壤20~50cm深处CO2浓度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土地利用方式和覆被变化对3个流域岩溶土壤中20cm、30cm、40cm和50cm深处CO2浓度具有明显的影响作用:湖南湘西大龙洞地下河流域多数样地土壤CO2表现为随土层的加深先增加后降低的双向梯度;山西马跑-郭庄泉域玉米地的土壤CO2浓度比种植马铃薯的高,且随着覆被条件由草地→灌丛→林地的改善,土壤的扰动性变小,CO2浓度差趋于减少,变幅趋于稳定。各个流域相同覆被类型,群落结构和优势种变化越小,土壤CO2浓度变幅越小。

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山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738KB

页数:7P

本文以福建省山区为例,在对福建省水土保持实验站、建瓯市牛坑龙水土保持试验站长期观测、实验资料深入分析对比的基础之上,探讨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对径流的产生和土壤侵蚀有重要影响,植被的覆盖度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径流系数和土壤侵蚀模数;植被的覆盖度和径流系数呈负线性关系,随着覆盖度的增加径流系数逐渐减小;植被覆盖度和土壤侵蚀模数为负指数关系,随着植被覆盖度的增大,土壤侵蚀模数急剧下降。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的影响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的影响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的影响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1MB

页数:8P

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成分,其较小幅度的变化即影响到陆地植被的养分供应,同时可能影响到碳向大气的排放而加剧全球气候变化。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土壤碳库和碳吸存的研究概况,并对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土壤碳库和碳循环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旨在对科学地利用和保护有限的土壤资源,减缓土壤中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土壤碳截存,提高土壤质量,对退化土地的生态恢复及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理论参考。

编辑推荐下载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

格式:pdf

大小:190KB

页数:3P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区域气候的影响研究 4.4

综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区域气候影响研究进展,并对其研究热点进行分析。lucc对区域气候各因素影响的研究仍然存在较多分歧,如lucc对温度的作用是增是减,影响程度有多大,对降水有无影响以及降水的增减,今后需要更加深入的研究。

立即下载
坡度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坡度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坡度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坡度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格式:pdf

大小:807KB

页数:5P

坡度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4.3

为了研究坡度因素对土地利用/覆被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以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为研究区,采用数字高程模型、遥感影像及相关辅助数据,应用gis手段提供的空间分析方法,将长安区地形进行坡度分级,把两个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解译结果与坡度分级图进行了空间叠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建筑用地、水域等分布在坡度较小范围,林地、草地的坡度分布范围近似于正态分布。不同年份各土地利用类型在相同坡度所占面积比例基本不变;不同坡度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变化不尽相同。其它土地类型向耕地和建筑用地的转化主要集中在低坡度范围内,而其它土地类型向林地和草地的转化在整个坡度范围上大体呈正态分布。因此,坡度因素是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重要影响因素,坡度因素对土地利用格局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立即下载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岩溶区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热门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217125 立即查看>>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河流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河流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河流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河流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86KB

页数:5P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河流的影响 4.6

介绍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形式,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河流的水文情势、水质、泥沙、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生态保护提供技术指导。

立即下载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福州市南台岛土壤碳氮特征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福州市南台岛土壤碳氮特征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747KB

页数:7P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福州市南台岛土壤碳氮特征的影响 4.5

以福州市南台岛为例,研究了不同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土壤全碳、全氮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全碳(totalcarbon,tc)、全氮(totalnitrogen,tn)含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总体而言,城市化地区的土壤具有较大的变异性,存在明显的人为干扰痕迹。

立即下载
土壤类型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 土壤类型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 土壤类型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

土壤类型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1MB

页数:8P

土壤类型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 4.4

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和淡水湿地集中分布区,三江平原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区域生态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由于人类活动的剧烈影响,过去50年期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在分析1954年~2005年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的基础上,深入探索了土壤类型对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50余年中,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其中耕地增加了2.25倍,增加面积为385.55×104hm2。与耕地面积相对应的是湿地、林地和草地的大幅度减少,减少面积分别为256.72×104hm2、66.92×104hm2和57.65×104hm2。草甸土、白浆土、沼泽土、暗棕壤和黑土为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的几种土壤类型,农业开垦活动和耕地面积的增加是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和主导因素,湿地、林地和草地减少区域的土壤类型与耕地增加区域的主要土壤类型一致。三江平原耕地开垦对土壤类型的选择顺序为:草甸土、白浆土→沼泽土→暗棕壤。这一现象表明耕地开垦首先从自然条件相对优良的土壤资源-草甸土、白浆土进行开发;随着草甸土和白浆土面积的迅速减少,沼泽土于1986年~1995年和1995年~2000年期间成为耕地开发最多的土壤类型;随着以上3种土壤类型中可开垦的土地资源减少,暗棕壤于2000年~2005年期间成为耕地开发最多的土壤类型。

立即下载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和水质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和水质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和水质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和水质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51KB

页数:未知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和水质的影响 4.3

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和水质的影响

立即下载
浅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浅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5MB

页数:2P

浅析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 4.3

土壤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直接影响土壤性质。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特性两个方面,综述了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质的影响,旨在为土地有效利用及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立即下载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岩溶区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精华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217125 立即查看>>
土地利用/覆被的剧烈变化对深圳市气温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被的剧烈变化对深圳市气温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被的剧烈变化对深圳市气温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被的剧烈变化对深圳市气温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2.0MB

页数:9P

土地利用/覆被的剧烈变化对深圳市气温的影响 4.6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得到1986年和2011年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采用中尺度气候模式wrf/ucm,在较高分辨率的地形资料和城市冠层参数支持下,将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作为模式强迫参量,分别进行两组数值模拟试验.将模拟结果与自动气象站点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和验证,发现wrf模式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深圳市月平均气温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86—2011年,深圳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发生大规模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引起近地表气温整体上呈现增高趋势.其中,7月增温幅度(0.91℃)普遍大于1月(0.42℃),各种自然植被覆盖型用地转变成城镇建设用地的升温幅度大多为0.70~1.57℃.主要原因是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导致地表反照率减小,净辐射和感热通量增加,潜热交换变弱.

立即下载
土地利用/覆被的剧烈变化对深圳市气温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被的剧烈变化对深圳市气温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被的剧烈变化对深圳市气温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被的剧烈变化对深圳市气温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3.6MB

页数:9P

土地利用/覆被的剧烈变化对深圳市气温的影响 4.5

基于landsat遥感影像解译得到1986年和2011年深圳市土地利用/覆被数据,采用中尺度气候模式wrf/ucm,在较高分辨率的地形资料和城市冠层参数支持下,将两个时期的土地利用/覆被作为模式强迫参量,分别进行两组数值模拟试验。将模拟结果与自动气象站点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和验证,发现wrf模式能够较准确地反映深圳市月平均气温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1986—2011年,深圳市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发生大规模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引起近地表气温整体上呈现增高趋势。其中,7月增温幅度(0.91℃)普遍大于1月(0.42℃),各种自然植被覆盖型用地转变成城镇建设用地的升温幅度大多为0.70~1.57℃。主要原因是城镇建设用地扩张导致地表反照率减小,净辐射和感热通量增加,潜热交换变弱。

立即下载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收支的影响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收支的影响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收支的影响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收支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910KB

页数:9P

中国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陆地碳收支的影响 4.7

准确估计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全球变化和全球碳循环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通过文献调研和数据的整合分析方法总结讨论了近年来中国区域lucc时空特征及其对陆地碳收支影响,为合理评价中国区域陆地碳平衡以及确定未来研究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已有大量研究对近年来中国区域lucc主要特征进行了探讨,并分别利用卫星遥感方法和ipcc清单法对中国区域陆地碳源汇影响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目前全国土地利用活动,特别是农林活动正对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产生了比较显著的积极作用,但基于以上两种方法的研究结论之间差异很大,反映出中国lucc导致陆地碳收支变化的评估结果仍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通过分析认为,中国未来的研究工作应着重于发展和利用基于土地利用相互转化面积的计量方法,以提高对中国区域lucc导致陆地碳收支变化评估的准确性。

立即下载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2.1MB

页数:8P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碳储量的影响 4.8

【目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通过改变陆地植被覆盖度对生态系统产生影响,笔者估算1990—2015年三峡库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碳储量的变化,及时有效地评估土地利用变化与区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关系,了解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碳储量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为区域碳循环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以1990年、2000年、2015年landsat影像获取三峡库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应用invest模型定量分析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的影响。【结果】1990—2015年三峡库区土地利用格局和各类土地面积发生了明显变化,林地、水域、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均不断增加,而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1990—2015年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碳储量呈持续增加趋势,净增加量为90.43tg,增加率为24.47%,年增加率为0.98%;三峡库区生态系统碳储量空间分布不均,呈现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趋势;耕地转化为林地是库区生态系统碳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碳损失途径主要源于林地开垦为耕地、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转为水域和建设用地。【结论】三峡库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导致生态系统碳储量时空分布格局发生了相应变化,生态系统碳储量随林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在保障耕地安全的前提下,加大三峡库区退耕还林力度,加强三峡库区林地保护,有助于增加库区碳汇潜力并改善库区生态环境。

立即下载
土地利用及其覆被变化对水文影响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及其覆被变化对水文影响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及其覆被变化对水文影响研究进展

土地利用及其覆被变化对水文影响研究进展

格式:pdf

大小:152KB

页数:2P

土地利用及其覆被变化对水文影响研究进展 4.3

土地利用及其覆被变化与区域生态环境息息相关,分析研究lucc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对调整和改善当前土地利用现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阐述lucc对区域水环境的影响机理,分析不同土地利用现状对水环境的影响,并对现阶段区域水环境的研究方法,水文模型和研究成果等方面进行总结,论述lucc对区域水文水资源影响的研究进展。

立即下载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岩溶区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217125 立即查看>>
贵州省关岭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土壤侵蚀效应研究 贵州省关岭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土壤侵蚀效应研究 贵州省关岭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土壤侵蚀效应研究

贵州省关岭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土壤侵蚀效应研究

格式:pdf

大小:808KB

页数:7P

贵州省关岭县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土壤侵蚀效应研究 4.4

以贵州省关岭县为例,利用1987和1999年两个时段tm影象和相关资料,分析研究区12年间的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及其土壤侵蚀风险。发现:(1)研究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较大,年均土地利用综合动态指数为1.36%;(2)旱地和草地互相转化比例高,草地开垦为旱地和旱地弃耕为草地的动态变化幅度远远超过旱地和草地最终面积变化的幅度;(3)山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主要体现在垂直方向;(4)研究区裸土面积下降,一部分被植被覆盖,另一部分由于土壤流失殆尽,形成裸露基岩,故植被覆盖率和基岩出露率上升;(5)石漠化程度加剧,其中旱地石漠化发展速度最快;(6)土壤侵蚀形势严峻。

立即下载
大姚县生态修复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大姚县生态修复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大姚县生态修复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大姚县生态修复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77KB

页数:4P

大姚县生态修复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7

利用usle方程和径流场对大姚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区土壤侵蚀进行监测,旨在探讨采取退耕还林、封禁、坡改梯等修复措施后,土地利用变化对修复区土壤侵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强度土壤侵蚀主要发生在坡耕地特别是陡坡耕地,而林地和梯地少有发生;经过退耕还林增加林地面积和坡改梯后,土壤侵蚀现象得到缓解,流失面积减少2867.35hm2。

立即下载
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容重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容重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容重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容重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格式:pdf

大小:141KB

页数:6P

土壤颗粒组成及土壤容重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4.6

通过野外考察、典型剖面采样及室内实验,研究了黄土高原洛川塬典型耕地转变为苹果园后土壤颗粒组成和土壤容重等土壤物理属性的变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耕地改为苹果园地后,在0~20cm土层中,土壤粘粒含量显著增加(p<0.01),其他土层没有显著变化;在0~60cm土层中,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1);在60~100cm土层中,没有显著性变化.在剖面垂直方向上,耕地颗粒含量从表层向下随着深度增加呈现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20~40cm土层粘粒含量最高(17.18%),容重最大(p<0.01),而苹果园0~60cm土层粘粒含量大于60~100cm土层,土壤容重则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可见,土壤容重和土壤颗粒中的粘粒含量均对土地利用变化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

立即下载
土地利用与裂缝对采煤沉陷土壤养分的影响

土地利用与裂缝对采煤沉陷土壤养分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861KB

页数:7P

土地利用与裂缝对采煤沉陷土壤养分的影响 4.7

为更好地理解矿区土壤退化机理,选择焦作采煤沉陷区4种代表性土壤景观即有裂缝耕地、无裂缝耕地、有裂缝林地、无裂缝林地,评价土地利用与裂缝对沉陷土壤养分的影响.沉陷区耕地与林地2种利用方式中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裂缝有无对这3个养分参数影响显著(p<0.05);土地利用方式(耕地、林地)与裂缝因素(裂缝有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soc含量影响显著(p<0.05).沉陷区soc,tn,tp含量均表现为:无裂缝的林地与耕地>有裂缝的林地与耕地(p<0.05).与对照区相比,4种景观的soc含量均显著下降(p<0.05),tn,tp仅在有裂缝的耕地与林地显著降低(p<0.05).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加剧了沉陷区耕地与林地的土壤c,n,p库损失,尤其是c库损失.在有裂缝情况下,沉陷耕地-林地转变降低土壤c库损失,但在无裂缝情况下,该转变加剧土壤c库损失.

立即下载
土地利用与裂缝对采煤沉陷土壤养分的影响

土地利用与裂缝对采煤沉陷土壤养分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4.6MB

页数:7P

土地利用与裂缝对采煤沉陷土壤养分的影响 4.7

为更好地理解矿区土壤退化机理,选择焦作采煤沉陷区4种代表性土壤景观即有裂缝耕地、无裂缝耕地、有裂缝林地、无裂缝林地,评价土地利用与裂缝对沉陷土壤养分的影响.沉陷区耕地与林地2种利用方式中土壤有机碳(s0c)、全氮(tn)、全磷(tp)含量差异不显著〉0.05),但裂缝有无对这3个养分参数影响显著〈0.05);土地利用方式(耕地、林地)与裂缝因素(裂缝有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s0c含量影响显著(p〈0.05).沉陷区s0c,tn,tp含量均表现为:无裂缝的林地与耕地〉有裂缝的林地与耕地〈0.05).与对照区相比,4种景观的s0c含量均显著下降〈0.05),tn,tp仅在有裂缝的耕地与林地显著降低〈0.05).研究结果表明,裂缝加剧了沉陷区耕地与林地的土壤c,n,p库损失,尤其是c库损失.在有裂缝情况下,沉陷耕地-林地转变降低土壤c库损失,但在无裂缝情况下,该转变加剧土壤c库损失.

立即下载
西南岔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西南岔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西南岔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西南岔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754KB

页数:6P

西南岔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6

西南岔河为汤旺河一级支流,随着人类活动对下垫面的影响,河道内的悬移质泥沙含量逐年增多。本文应用swat(soilandwaterassessmenttool)分布式水文模型构建了流域水沙模型,研究分析了西南岔河流域1995—2015年土地利用空间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模拟分析了绿化对减轻水土流失的作用,为当地水土保持选择灌木品种和种植规模提供依据。

立即下载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5MB

页数:10P

澜沧江流域云南段土地利用及其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 4.8

采用gis空间分析与传统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在arcgis8.1的grid模块中,对澜沧江流域南段土地的栅格(grid)图进行地图代数运算,形成具有复合数据的新grid数据表;对新生成grid属性表的数据进行统计计算,获得研究时段内不同空间范围的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数据及各类用地上的土壤侵蚀数据;通过土壤侵蚀综合指数(index)的计算,反映了不同区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上的土壤侵蚀程度及其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耕地、其它林地、低覆盖度草地上土壤受侵蚀的可能性较其它用地类型大;耕地、中覆盖度草地、水域的土壤侵蚀强度较其它用地类型大;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侵蚀变化的影响在澜沧江中游和下游区域表现较为明显,而在上游区域不明显;上游区域土壤侵蚀的主导因素不是土地利用及其变化,而是地形、气候等其它因素.

立即下载
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525KB

页数:7P

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4.8

通过对比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人工刺槐林地、人工油松林地、退耕荒草地和农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的差异性,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该流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均表现出表聚效应,且荒草地垂向降幅最大,各样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2)油松林地0—48cm土层有机碳含量高于其他样地,刺槐林地0—48cm土层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地,而4种土地利用类型在48—96cm土层和96—160cm土层中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差异不显著;(3)从蔡家川流域退耕土壤固碳和固氮效应整体而言,退耕林地具有显著的土壤碳氮固存效应,随着人工林地面积占比的增加,流域土壤总有机碳和总氮储量相应增加。

立即下载
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525KB

页数:7P

晋西黄土丘陵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 4.6

通过对比晋西黄土区蔡家川流域人工刺槐林地、人工油松林地、退耕荒草地和农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的差异性,探讨了土地利用变化对该流域土壤碳氮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4种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均表现出表聚效应,且荒草地垂向降幅最大,各样地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均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2)油松林地0—48cm土层有机碳含量高于其他样地,刺槐林地0—48cm土层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地,而4种土地利用类型在48—96cm土层和96—160cm土层中有机碳和总氮含量差异不显著;(3)从蔡家川流域退耕土壤固碳和固氮效应整体而言,退耕林地具有显著的土壤碳氮固存效应,随着人工林地面积占比的增加,流域土壤总有机碳和总氮储量相应增加。

立即下载
钦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沙的影响

钦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沙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329KB

页数:4P

钦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径流产沙的影响 4.3

以钦江流域为研究对象,在gis软件的支持下,构建研究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以径流和泥沙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校准和验证,结果显示相关系数r2高于0.9,nash-sutcliffe系数高于0.8,模型模拟精度较高。在固定天气因子等不变的情况下,基于1990、2008年两期土地利用数据,模拟研究区1968—2008年径流产沙过程,并分析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水文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1990—2008年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林地、水田面积减少,旱地、草地、水域和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与1990年土地利用情景相比,2008年土地利用情景下径流和输沙总量均增加,土地利用变化对产流影响较小,对产沙影响较显著;由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月均径流产沙变化量为汛期增幅大于非汛期;土地利用变化对枯水年径流产沙过程影响最大,平水年次之,丰水年影响最小。

立即下载
柳芳

职位:二级建造师项目经理(市政专业)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岩溶区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文辑: 是柳芳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岩溶区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土地利用和覆被变化对岩溶区土壤CO_2浓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