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字化视角看当代建筑造型的雕塑化趋向
本文首先梳理了当代建筑造型雕塑化趋向的外在表现,进而试图分析这种趋向的成因,先从技术角度探讨了数字化对建筑雕塑化趋向的推进力,再分析了当代审美意识与数字技术如何使建筑造型逐渐趋于雕塑化,最后在此基础上思考了建筑雕塑化趋向对建筑美学发展的意义与潜在危险。
视觉传达下不规则建筑造型数字化平面设计
传统不规则建筑的平面设计能够展现出来的元素色彩单一;因此提出一种视觉传达下不规则建筑造型数字化平面设计;分析、归纳不规则建筑平面设计的信息数据;完成不规则建筑的信息模型的构建;对建筑信息数据进行一系列的挖掘与管理;描述自身的基本情况和属性优化数据结构;利用一维数组xyarray来描述线路属性;完成平面设计中线路的规划;实验结果表明;视觉传达下不规则建筑造型数字化平面设计的色素类型比传统平面设计的色素类型平均高出约30种;展现出来的元素色彩丰富;在视觉上能够给人以美感;验证了视觉传达下不规则建筑造型数字化平面设计的有效性;
浅谈当代建筑造型设计的思潮与流派
当今世界高科技飞速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随着中国加入世贸,各行各业不断改革、创新的同时,其中作为社会支柱产业之一的建筑业也面临新的挑战。现代主义建筑思潮(modernism)是20世纪诸多建筑思潮中最重要和影响最深远的建筑思潮。
当代体育建筑结构形态的张拉化创作趋向
大跨度体育建筑结构形态的张拉化是当代体育建筑创作发展的必然趋向,这也反映出多重视阈下综合价值的建构。作者希冀通过本文的讨论式研究为同业者抛砖引玉,拓展我国在此领域的研究。
从传播学视角看当代建筑媒体和建筑评论
本文以传播学视角研究建筑文化,通过实体建筑环境及拟态建筑环境传播的两种不同模式,揭示出拟态建筑环境传播在当代的优势,并通过对拟态环境产生与扩散过程的分析,对论建筑媒体在当代的重要作用。
将策略纳入方法—当代建筑批评的一种趋向
建筑批评对自身的反思不仅要触及批评的目标,意义和原则,也必须要经的方法和途径,因崦不可能加避批评策略的问题。
从望鱼古镇看景观建筑造型与构图研究的关系
以望鱼古镇为实例,结合川西古镇特点,从空间现状、风格定位以及古镇中建筑材料构成、制造工艺、景观小品等方面,重点分析介绍景观建筑造型与构图研究的关系。
从雕塑艺术的角度来看当今建筑形体的塑造
雕塑与建筑同属造型艺术,他们都涉及到三维、空间、实体。在当今的建筑形体塑造中运用雕塑艺术的手法是设计中的一大趋势。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注重工业化、国际时尚的几何形体美;表现曲面形体构成的自由美;运用反形式美学理念追求的残缺美。我们从雕塑艺术的角度上来看建筑形体塑造,是试图从与建筑相邻近的艺术语言中寻求新的突破点,试图从纯净的建筑构成元素的表观上来看建筑的形体语言。
面向对象模板的特色建筑造型
根据特色建筑物的构建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面向对象模板的建模方法。从建筑学的角度分析特色建筑营造规则并引入模板思想,在对比了其与面向对象思想的相通之处后提出了"基模板-结构模板-实例化模板"架构,然后给出了面向对象模板的建模方法,最后以塔为例,快速构建并渲染出真实感较强的特色建筑的三维模型。
建筑造型中线元素的应用
文章编号:1672-4011(2008)06-0085-03 建筑造型中线元素的应用 申继 (长沙金霞经济开发区,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在建筑造型的诸多元素中,线无疑是最有张 力的,其复杂多变的视觉形象能营造出风格迥异的建筑形 象空间,通过视觉语言对人们的心理状态产生影响。线天 生就具有冲击力度,它有着极其丰富的表现力、强大的生 命力,同时也能起到引导视线并产生心理暗示的作用。 关键词:建筑造型;线的类型;表现手法;创意表达 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b 0引言 点、线、面、体是用视觉表达建筑造型的基本要素。 生活中我们所见到的或感知的每一种形状都可以简化为这 些要素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结合,对于建筑造型形
论建筑造型的客观设计
本文通过一些建筑实例的分析,从建筑的涵义、物质条件的制约、设计的整体构思、从设计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等方面论述了建筑设计的客观性。
对建筑造型设计的探讨
针对建筑造型设计的重要性,结合实践经验,就建筑造型设计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建筑物的功能、平面构思和单体立面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分析了建筑物的细部处理,得出建筑物造型要体现出人对生命与美的追求,也要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内涵。
对建筑造型设计的思考
从建筑物的建筑空间、建筑物的平面构成、个性建筑形象构成、建筑物的细部处理等方面对建筑造型设计进行了探究,指出建筑设计人员在设计实践中要大胆创新,只有发挥主创人的审美观和专业特长,才能为城市设计出更多、更好的精品。
对建筑造型设计的研究
在建筑学领域里,策划、设计贯穿于每个建筑体形成的全过程。它的作用可想而知。为了能与社会发展的步伐相适应,建筑学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设计技能技巧以及设计构思等课题备受关注。随着现代化科技和建筑艺术的进步,很多新的建筑设计理论在实践中不断产生。其中建筑造型设计更是建筑学专业所研究探索的重点之一。
对建筑造型设计的探析
伴随着建筑艺术及现代科技的进步,许多新建筑设计理念在实践工作中不断产生。当中建筑造型设计更成为建筑学专业研究探索的重点之一。本文介绍了建筑造型的理论及分析探讨了各流派出现的原因和历史背景,指出了建筑造型设计技巧及应该遵循的原则。
基于参数化特征造型的建筑造型设计研究
介绍了一种建筑渲染图快速建模方法.采用参数化特征造型和尺寸驱动技术后,建筑建模由2维快速草图设计和尺寸标注完成,用于渲染着色的建筑3维模型可以按照2维模型由系统自动生成.通过建筑特征样式定义和缺省设计,实现特征参数的约束与继承,避免了设计中的重复和错误,提高了设计速度.该算法是通过autocad的c语言开发工具ads实现的.
基于数字化视角的高校软件工程专业教学研究
在现代信息化的时代,社会上一切事物都在随着科技的变化而进步,电子设备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无论是在工作还是学习中都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现在国家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各国综合国力的竞争,而要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就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来为祖国做贡献,这就表示我国的教育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论是在教育方法、教育内容还是教育效果上。现在高效软件工程专业的数字化教学变革就是顺应教育发展需求,本文对相关方面研究进行相关探讨。
大跨建筑结构形态轻型化趋向的生态阐释
在"空间与结构的结合点"中,可以发掘到大跨结构轻型化的发展趋向,以及这种趋向在生态视阈的深层意旨。主体决策是大跨结构轻型化生态转型的根基;提高结构实效是结构形态轻型化的必然选择,同时也是大跨结构本体的生态效益;轻型化还可以带来更高的结构安全和运营安全的保障,以及可动及变形结构的开发等外延生态效益。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这种外延效益处于一个逐渐拓展的状态。
建筑造型与风格
文章编号:1009-6825(2004)10-0004-02 建筑造型与风格 收稿日期:2004-02-20 作者简介:冯高磊(1964-),男,1985年毕业于太原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高工,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030012 冯高磊 摘要:对建筑造型手法在传统单一风格、学派风格和建筑师个人风格三种运用结果作了介绍,阐述了建筑造型设计手 法与风格在建筑设计中的具体体现,以丰富建筑创作的实践活动。 关键词:建筑造型,风格,设计手法 中图分类号:tu208文献标识码:a 建筑风格是建筑形式的抽象和表象,是对某一批类似建筑形 式的综合与概括。建筑风格一般分为三种类别,一是传统的单一 风格,如与民族、地域、宗教和时代紧密相连的风格。二是学派风 格,即以建筑师们的思想
浅谈建筑造型细部设计
在人们为建筑师\"天马行空,标新立异\"的方案创意理念惊叹之时,建筑细部往往容易被忽略.但只有处理好建筑细部,才能使建筑\"即可远观、亦可近看\".建筑细部几乎涵盖建筑从内到外的所有部分,本文结合实例着重从建筑造型中的细部设计进行探讨.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化工安全评价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