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体净化与景观——水生植物工程应用》摘要
挺水植物品种 大型品种:荷花、芦苇、再力花、水葱 中型品种:千屈菜、梭鱼草、水生鸢尾、慈姑、菖蒲 小型品种:水芹、小泽泻 水生深度 挺水植物:5-40厘米 浮水植物:20-80cm 沉水植物:无范围,20-200cm 基质 泥土:适合各类植物 水体基质:无土栽培,生态浮岛,美人蕉、鸢尾、梭鱼草、泽苔草 碎石基质:碎石、煤渣、陶粒等粒径较大基质。美人蕉、水生鸢尾、再力花、芦竹、风车草 光照 耐寒植物:西伯利亚鸢尾、灯芯草 耐阴植物:芋类、石菖蒲 温度 不耐热:西伯利亚鸢尾 可过冬:风车草、再力花 1、荷花 品种:花色多种,白、橙、粉、红、黄等。单瓣、重瓣、复瓣等、 微型荷花 水深:0.1-1m 观赏时间:长江流域3月开始发芽,5月叶子出水,花期6-9月。10月下旬进入枯萎期 繁殖:分藕繁殖和播种繁殖,实践中以分藕繁殖为主,在清明前后,长江流域3-5月
千屈菜生态浮床对景观水体的净化作用
在水污染处理方面,生态浮床与传统物理化学方法相比,因其具有较好的景观效应及生态效应而越来越多地被利用到景观水体的净化中。选取千屈菜为研究植物,利用人工模拟方法,设计连续进出水试验装置,调节水力负荷,模拟自然河流状态,将丽娃河水泵入试验系统,水体经过生态浮床系统,由出水口溢流排出。实验数据表明(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试验系统进水属于ⅳ类水,出水属于ⅲ类水,且系统对nh4+-n和tp的去除率最高可达90%和41%。
综合生态修复技术用于上海古猗园内景观水体治理
通过综合利用底泥疏浚、造流曝气及水生生态系统修复等技术对上海古猗园内的富营养化水体进行治理,结果显示此项综合技术对园林景观水体具有良好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对tn、nh_3-n和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8.6%、95.8%和75.0%,园内水体水质、生态环境、景观效果等明显改善,具备了较强的自净能力。
生物操控技术在景观水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城市景观水体通常与外源水体隔绝;因缺乏流动性以及外源污染物的不断积累,导致水体生态系统失去平衡,逐渐散失景观价值。本试验应用循环增氧技术加速水体的混合,促进浮游藻类的生长及其对水体污染物的吸收,有望成为景观水体生态修复提供了一个新的组合手段。
水生植物在园林水体景观中的设计与应用
文章主要阐述园林水体景观中水生植物的配置要点与配置原则,以及水生植物在各种水体中的具体应用,并对水生植物的应用前景作出展望。
景观水体驳岸施工
一、一般规定 (1)严格管理,并按照工程规范严格施工 (2)岸坡施工前,一般应该放空湖水,以便于施工。新挖湖池应在蓄水之前进行岸坡施工。属于城市排洪河道、 蓄洪湖泊的水体,可分段围堵截流,排空作业现场围堰以内的水。选择枯水期施工,如枯水位距施工现场较远,当 然也就不必放空湖水再施工。岸坡采用灰土的基础时,以干旱季节施工为宜,否则会影响灰土的凝结。浆砌块石施 工中,砌筑要密实,要尽量减少缝穴,缝中灌浆务必饱满。浆砌石块缝宽应控制在2~3cm,勾缝可稍高于石面。 (3)为防止冻凝,岸坡应设伸缩缝并兼作沉降缝。伸缩缝要做好防水处理,同时也可采用结合景观的设计使岸 坡曲折有度,这样既丰富岸坡的变化,又减少伸缩的设置,使岸坡的整体性更强。 (4)为排除地面渗水或地面水在岸墙后的滞留,应考虑设置泄水孔。泄水孔可等距分布,平均3~5cm处可设置 一个处。在孔后可设倒滤层,以防止阻塞。 二、驳岸工程
浅析园林水生植物的生态景观应用
水生植物的应用历史已久,但发展至今仍存在许多问题:如水生植物的实际应用品种较少,应合理增加应用种类;再有水生植物的生态效益未能充分发挥,应优化水生生态系统设计,加强水生植物的生态景观应用。
生态水池在园林景观水体中的应用
因管理系统还不完善,城市园林景观水极容易造成藻类疯长、水体发绿,散发出有毒气体来,给园林景观及周围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对于这一问题,就应利用生态水池处理技术对园林景观水进行处理,以此来提高水质量.达到提升园林景观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目的.
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
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讲究小区环境的舒适、美观。小区内喷水池不仅烘托小区景致,还能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空气更清新,使小区充满活力。然而,许多小区内的喷泉因为水质原因,纷...
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
住宅区景观水体水质处理实例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讲究小区环境的舒适、美观。小区内喷水池 不仅烘托小区景致,还能增加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空气更清新,使小区充满活力。 然而,许多小区内的喷泉因为水质原因,纷纷减少喷水时间,有的甚至变成了旱池, 池底长满了藻类,水面充斥着肮脏的泡沫,池中的雕塑锈迹斑斑,满目苍痍,夏天 池水更是蚊、蝇滋生的场所。 如何还喷泉以清洁的本来面目,真正成为一个流动的风景。下面介绍两个改进 景观水水质的成功例子。 世贸滨江花园景观水体处理 水质处理前的状态 世贸滨江花园的景观水为围绕建筑物一圈的静态水体,水量约300吨,池壁及 池底均贴瓷砖,用消防水作补充水源。水体正面设有喷泉。 喷泉在喷水过程中会把空气中的灰尘洗落下来,同时由于风吹等各种因素的影 响,喷水池周围的沙尘等也会进入池中。所有这些都会使水体水质日益恶化,污浊 的池水又会
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生态价值研究
本文通过调查各种水生园等园林景观中水生花卉的配置情况,分析了当前水生花卉在造景应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并就当前比较热门的运用水生花卉的生态净化方面的问题做探讨。
生态景观设计中水生植物的施工与栽植
生态景观设计中水生植物的施工与栽植 随着水景园林与人工湿地的兴起,水生植物的配置与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虽 然说用来用去还是那几十种植物,但对于初涉此道的设计师和工程师们却是一 个不小的挑战。abbs上园林植物的配置与设计聊得甚欢。而今我也来说说,我 们在进行水生植物的设计与施工时应该想到的一些问题。 1、不同的水位深度选择不同的植物类型及植物品种配置栽种。 不同生长类型的植物有不同适宜生长的水深范围,但确定植物选择时,我们应 把握这样的两个准则即“栽种后的平均水深不能淹没植株的第一分枝或心叶” 和“一片新叶或一个新稍的出水时间不能超过4天”。这里说的出水时间是新 叶或新稍从显芽到叶片完全长出水面的时间,尤其是在透明度低,水质较肥的 环境里更应该注意。 2、不同土壤环境条件下选择不同的植物品种栽种。 土壤养分含量高、保肥能力强的土壤栽种喜肥的植物类型,而土壤贫瘠、沙化 严重的土壤环境则选
废水生态修复
研究生课程考试 课程名称:污染环境生物修复课程编号: 论文题目:利用人工湿地进行有机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 研究生姓名:学号: 论文评语: 成绩:任课教师: 评阅日期: 1 利用潜流式人工湿地进行有机污染环境的生态修复 李春辉 (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上海200444) 摘要:人工湿地是一种完整的生态系统,它是利用系统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多重协同作用 实现对污水的净化功能。开展潜流人工湿地中废水处理的机理、湿地内部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湿地工艺设计及其水力学、动力学参数的研究,对环境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去除及生态安全具有重 要意义。文章主要从化学、生物、设计参数等方面论述了人工湿地废水处理中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及 其机理研究进展。 关键词:人工湿地;有机污染物;cod subsurfaceflowconstructedwetland
河道治理及水体生态修复简介
河道治理及水体生态修复简介——城市河道不仅要发挥防洪、排涝、蓄水、航行等基本功能,还需要具有生态、景观、休闲、旅游等功能。因此,搞好城市河道整治、实现水生态景观目标,必然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1 截污治污与河道整治的关系 要...
景观水体设计细节规范
1.无护栏的水体在近岸2.0m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0.5m。(《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8.1.3) 2.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公园设计规范》4.3.2) 3.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水面下涉水主要用于儿童嬉水,其深度不得 超过0.3m,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不能种植苔藻类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用于跨越水面, 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积不小于0.4×0.4m,并满足连续跨越的 要求。上述两种涉水方式应设水质过滤装置,保持水的清洁,以防儿童误饮池水。(《居住 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2.5) 4.居住区内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跌水是呈阶梯式的多级跌落瀑布,其梯级宽高比 宜3∶2~1
景观水体设计细节规范标准[详]
word格式文档 专业整理 1.无护栏的水体在近岸2.0m范围内,水深不应大于0.5m。(《居住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 8.1.3) 2.硬底人工水体的近岸2.0m范围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7m,达不到此要求的应设护栏。 无护栏的园桥、汀步附近2.0m范围以内的水深不得大于0.5m。(《公园设计规范》4.3.2) 3.涉水池可分水面下涉水和水面上涉水两种。水面下涉水主要用于儿童嬉水,其深度不得 超过0.3m,池底必须进行防滑处理,不能种植苔藻类植物。水面上涉水主要用于跨越水面, 应设置安全可靠的踏步平台和踏步石(汀步),面积不小于0.4×0.4m,并满足连续跨越的 要求。上述两种涉水方式应设水质过滤装置,保持水的清洁,以防儿童误饮池水。(《居住 区环境景观设计导则》8.2.5) 4.居住区内的人工瀑布落差宜在1m以下。跌水是呈阶梯式的多级跌
园林景观中水生植物的应用
在营造园林水景时,水生植物不仅极大地丰富了园林的水体景观,还将景观美学与生态系统保护巧妙地结合为一体。目前的水生植物造景上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遵循一定的应用原则,才能营造功能与美观相结合的现代园林水景。
生活污水微型湿地处理工艺及景观水体生态构建技术研究
我国自然环境面临着各种污染威胁,如工业污染、生活污染以及二次污染等.随着水污染土地污染日趋严重,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遭到严重的抑制.水体污染主要有两大部分组成,即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其中比重相对较大的是居民生活污水.这些污水大多都没有经过处理就被直接排放到了河流或者渗入到了地下,从而导致各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对此我们来简单了解下有关\"生活污水微型湿地处理工艺及景观水体生态构建技术研究\"的详细内容.
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水生植物的概述\r\n水生植物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包含有大型藻类和苔藓等非维管束植物,蕨类和拟蕨植物等低级维管束植物,还有种子植物等高级维管束植物。cook等在1974年界定了水生维管束植物,指所有蕨类植物亚门(蕨及其近缘种类)和种子植物亚门中那些其光合作用部分永久地或至少一年中数月沉没水中或浮在水面的植物。即是把所有偶然生长在水中或季节性生长在水中的维管束植物也包含在内。
表面改性泡沫塑料对景观水体中氨氮的吸附特性
采用化学氧化-明胶蛋白接枝法对聚氨酯泡沫塑料(pf)进行表面改性,并用于吸附景观水体中的低浓度氨氮,同时考察了溶液ph值、温度、时间等对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作为低成本吸附剂,pf对氨氮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在平衡浓度为9mg/l左右时,其吸附量是河砂(rs)的2.06倍。表面改性极大地提高了pf对氨氮的吸附能力,改性物(mpf)对氨氮的吸附能力是活性炭(gac)的1.45倍,rs的4.56倍。mpf对氨氮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化学吸附极小,吸附速率由表面扩散吸附和颗粒内扩散吸附共同控制,且吸附过程是自发进行的,以熵推动为主;同时,溶液ph值条件对氨氮吸附的影响较小。
水生植物在园林生态建设中的应用
水景是园林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其观赏价值和环保价值的体现,离不开水生植物的点缀与营造。本文在分析园林生态建设中水生植物重要性的基础上,从工程实践的视角,深入研讨水生植物的应用方法。
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分析水生植物在生态学和园林景观中的重要作用,简要分析水生植物的含义以及种类.简述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影响以及在园林景观使用中的不足,并对其在园林景观中的使用做出下一步的研究和规划.本文主要简要分析园林水体景观和水生植物的范围及使用历史功能,着重研究水生植物在园林中的使用作用,并根据使用中所存在不足提出建议并改变.
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在对水生植物的涵义、多重功能和对光照、温度、水质、土壤等生境的要求及我国水生植物的应用进行详尽介绍的基础上,着重探讨水生植物在园林景观中的种植设计方法和原则,包括生态优先原则、景观多样性原则、地域特色原则和园林意境原则等。
水生植物在咸宁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经实地调查,初步摸清了目前咸宁园林水景中已应用的水生植物共有19种,探讨了目前咸宁水生植物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加快水生植物在咸宁园林景观建设中的应用提出四点建议。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BIM产品总监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