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14市间4年将建18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
山东半岛城市群城际铁路网规划确定了以济南、青岛、烟台等城市为中心,以聊城至济南至青岛、德州至济南至泰安(济宁)、日照至青岛至烟台为交通主轴,辅以济南、青岛、烟台、淄博到周围城市的城际支线为辅助的核心线路。规划线网长度1516km,其中山东半岛城市群范围长度1458km,其中新建1076km。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
通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的设计原则、线路路由、线路敷设方式、线路平纵断面、辅助线等,提出较为完整的线路方案比选内容,为城市轨道交通选线设计特别是地铁线路选线设计提供较为清晰的思路,以供参考。
市郊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要点分析
近年来,随着轨道交通建设的加快,2012年末已有16个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共计70条投入运营,运营总长度达到2081.13公里。除了北京、上海、广州等最早建设地铁的城市外,其他城市也有1条以上的线路投入运营。市区轨道交通线路逐步成网,已经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主要部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交通出行的需求和压力。本文以市郊轨道交通为对象,考虑其与市区轨道交通线路在规划中的区别和特点,着重强调市郊轨道交通规划中应注意的问题,尽量避免轨道交通线路在后期建设和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评价研究
本文在现有线路评价研究基础上,建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评价体系,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结合案例,对线路综合效能进行分析评价。根据dea方法指标特性,通过计算分析,探寻各线路效能提升的限制因素和改进方向,用于辅助决策管理。
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探讨
市域轨道交通是特大型城市解决市域客运交通的重要方式之一。为实现其市域快线的功能,本文以天津市市域轨道交通z1线为例,分析了速度目标值、最小曲线半径、夹直线和圆曲线最小长度、竖曲线半径、越行站配线形式等影响市域快线线路设计的主要因素,以期对其他市域轨道交通线路设计提供借鉴作用。
北京地铁轨道交通线路图_2020【带城际线路版】
北京地铁轨道交通线路图_2020【带城际线路版】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工作的研究
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长沙市轨道交通线网的分布现状,对长沙地铁1号线一期工程局部线站位线路方案进行了利弊分析、综合比选,最后得出较为合理的线路方案,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工作中线站位方案的确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研究
近年来,我国的交通行业发展迅速,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越来越多.本文通过研究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的设计原则、线路路由、线路敷设方式、线路平纵断面、辅助线等,提出较为完整的线路方案比选内容,为城市轨道交通选线设计特别是地铁线路选线设计提供较为清晰的思路,以供参考.
河谷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研究
研究目的:兰州地处黄河上中游,黄河穿城而过,属于典型的河谷型城市,由于河谷型城市与其他城市在各方面有许多的不同之处,因此在河谷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问题的研究中,不可以照搬其他城市的现有模式,本文根据编制兰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工作中,线路选线设计所遇到的典型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以其对其他类似的河谷型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提供参考。研究结论:河谷型城市由于受地形地貌条件的制约,道路资源紧缺,轨道交通线路布设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交通客运系统的效率。河谷型城市轨道交通选线需重点考虑主客流走廊、避免单边客流现象、跨河客流需求、天然冲沟的影响等因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配线综合评价研究
在对不同配线设置形式的影响因素分析基础上,建立了综合配线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ahp——隶属度函数聚类的评价模型和评价方法。最后,以上海地铁9号线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北京轨道交通线路汇总(地铁、铁路)
北京轨道交通线路汇总(地铁、铁路) 本文信息均来自网络,可能部分信息与实际有出入。 北京地铁规划 《北京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线网初步方案》完成 由市规划委组织编制,经过多轮专家咨询形成的《北京市城市轨道交 通建设规划线网初步方案(2011-2020)》近日完成并上报市政府。 该方案规划(至2020年)线路31条(含2条市郊铁路和现代有轨电 车西郊线),其中,地铁线路28条,总长约1050公里(本次线网方 案新增地铁规划建设项目15个(含11条地铁线和4条已有规划线路 延长线),长约450公里),车站近450个,形成“中心城棋盘式+新城 放射式”的线网格局,规划线网规模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线网建成后, 轨道交通将实现对中心城全面覆盖及中心城与新城的贯通连接。四环 路内站点覆盖率达95%(实现居民步行15分钟或自行车5分钟内到 达一个地铁车站的目标),线
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综合评价
在城市群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综合评价中,构建一种新的基于模糊集-熵组合赋权,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进行评价的模糊集-熵-灰色系统理论组合评价模型来进行综合评价;首先应用梯形模糊数确定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引入熵值理论确定各指标的客观权重;然后采用线性加权法将各指标的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得到组合权重;最后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灰色关联模型、规范评价指标值、计算灰色关联系数和灰色关联度,根据灰色关联度值的大小来优选线网规划方案。
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综合评价研究
结合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决策的特点,探讨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评价指标体系和线网规划方案评价方法的优选,提出适用于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评价的“层次分析法-熵-灰色关联”组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将层次分析法、信息熵理论和灰色关联决策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以长江三角洲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为例,编制相关软件进行组合评价,验证该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可行性。
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
1 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研究 唐永政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有限集团公司 摘要:本文根据济南都市圈在山东半岛城市群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济南都市圈城镇空 间布局规划,采用网络层次分析法的线网规划方法,研究了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规 划的各种构架方案,并提出了对济南都市圈城际轨道交通线网建设的实施意见。 关键词:城际轨道线网规划方案构架 1.概述 济南都市圈地处山东省 中西部,北临渤海,西北接 京津冀大都市圈,东接山东 半岛城市群,南与鲁南城市 带、长三角都市圈紧密相 连。它不仅仅是山东半岛城 市群的广大腹地,是中国大陆东部的南北交通枢纽地区,也是连接京 津冀与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圈的地区,更是中国环渤海大经济圈的重 要组成部分,具有突出的地域优势。 济南都市圈范围包括济南市、淄博市、泰安市、莱芜市、德州市、 聊城市、滨州市等七市市域,总面积5.27万平方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中列车节能优化探析
列车是城市交通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随着城市交通体系逐渐被完善,列车系统也必须要进行优化,优化的目标就是将原有的线路进行节能性改造,通过改变原有的线路格局,首先对线路情况进行分析,在根据分析结果,进行计算,在原有线路的基础上进行节能改进,制定出较为合理的节能方案,本文选择的计算方法是建设模型,缩短列车原来行进的时长,在保持节能的同时进一步实现省时.本文对能够达成节能优化目的的方法进行分析.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技术条件研究综述
随着我国各地区各城市的全面崛起,急需深入研究能满足特定运输能力、特定建设周期、特定环境适应能力、特定投资规模和功能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而线路技术条件则是贯穿设计、建设、运营维护的关键性专题,国内尚未对其研究方法和研究现状进行过系统的综述。调研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制式及研究范畴,总结线路技术条件研究要素及研究方法,梳理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研究成果,提出需要补充和完善的研究内容并阐述必要性。提出线路技术条件要素系统并梳理各种制式的线路技术条件研究现状;通过对比分析各种交通制式线路技术条件的差异性及互补性;得到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制式线路技术条件需补充或完善研究内容及其必要性;梳理城市轨道交通中的空白研究制式。既有成熟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仍存在亟待解决的关键性问题,而多种新型城市轨道交通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建议对线路技术条件各要素进行逐条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规划探讨
当前我国经济的发展十分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城市轨道交通问题成为了人们主要关注的问题之一,交通路线和站点规划是其重要核心,必须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才能更好的保障城市轨道的布局更加规范,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便利.文章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线和站点规划进行研究探讨,分析了影响城市轨道网络建设的各种因素,从客流量和站点定位两方面对城市轨道交通路线及站点进行规划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几点体会
城市轨道交通线总体方案研究不但从宏观上把握项目的总体布局,而且关系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设计的实践,对线路设计几点体会进行总结。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优化设计探析
本文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如何改善运营条件、节约能源、利于城市土地资源开发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平、纵断面优化方法,并总结了相关经验,从而为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优化设计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规划探讨
交通线路与站点规划是城市轨道中的重要内容,要想保障城市轨道建设的合理性,就要对交通线路以及站点进行合理的规划,从而保障城市轨道布局的科学性和规范化。本文就主要针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及站点规划进行了简要的探究,对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建设的各项因素进行分析和梳理,根据交通线路的定位以及站点的客流量多少的特点来实现对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以及站点的规划,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纵断面节能坡研究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步伐的加快,运营线路及里程数逐年增加,部分城市轨道交通线网网络效应逐渐显现.由于城市
市域轨道交通线路快慢列车停站方案研究
为解决市域通勤客流欲快速到达目的地的需求问题,以乘客的出行时间节约值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大小交路条件下的快慢列车停站方案模型.基于乘客出行时间效益优先原则,考虑乘客候车时间、乘客在车区间运行时间、乘客在车等待时间以及越行对慢车乘客的延误和快车乘客的时间变化影响等因素,构建了目标函数,同时以列车开行密度、满载率等作为约束条件,建立0-1整数规划模型.通过在实际算例中运用遗传-禁忌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得到快车的最佳停站方案,并将计算所得方案的乘客出行时间与相同交路条件、发车间隔以及开行比例下的普通站站停开行模式的时间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可以节省总出行时间约8062h,节省人均出行时间约8.5min,人均延误时间约0.86min,总体提高了乘客出行效率和服务水平,具有有效性和合理性.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轨底坡设置探讨
城市轨道交通中小半径曲线轨道磨耗的主要原因是轨底坡设置不正确或不合理,从城市轨道交通整体道床轨道施工方面入手,详细介绍整体道床轨道施工工序,重点阐述施工中轨底坡的控制并分析造成轨底坡不足的原因;针对施工中轨底坡不足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意见,以达到延长轨道使用寿命的目的。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之浅见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设计之浅见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装修室内设计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