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热传导模型的场击穿型触发真空开关
介绍了场击穿型触发真空开关的基本结构和工作过程。从场击穿型触发真空开关场致发射击穿机理的分析出发,通过数学建模,引入热力学运动方程,建立了场击穿型触发真空开关的真空放电阴极斑点热传导模型,它可以用来描述和估算场击穿方式下触发真空开关的时延特性。然后以初始等离子体的产生与扩展机理为重点,讨论了场击穿型触发真空开关的时延特性,进行了实验和仿真分析计算,研究表明,所建立的阴极斑点热传导模型其时延计算结果和实验数据较为吻合,证明了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场击穿型真空触发开关控制器设计及时延特性
开关元件是脉冲功率系统的核心元件之一,也是主要的技术瓶颈。真空触发开关作为能量的快速关合(释放)开关,是近年来非常有发展潜力脉冲功率开关器件。提出了一种新的场击穿型真空触发开关控制器的研制思路,并通过实验研究,获得控制器的触发能量与触发时延、触发分散性的关系,可以指导高性能真空触发开关控制器的设计与应用。主触发点火回路采用三电极间隙产生陡化的高压触发脉冲,使真空触发开关导通时间的分散性被控制<2μs。触发控制回路采用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作执行元件,抗干扰能力增强,消除了级间互扰造成的误触发。光发射器和光接收器之间采用光纤连接,实现高压触发部分和低压控制部分的隔离。控制器的触发能量灵活可调,实验研究表明,真空触发开关的导通时延和时延分散性随控制器提供的触发能量的增加而迅速减小。在触发能量为1.6j时,导通时延可缩小为15.57μs,时延分散性可达1.358μs。
真空开关历史
新建文本文档.txt 人类从事将真空作为灭弧和绝缘介质的应用研究,到现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早在1893 年,美国人里顿豪斯(rittenhause)就设计出世界上第1只真空灭弧室并以专利的形式发 表;1920年,瑞典佛加(birka)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真空开关;1926年,加里福尼亚 工学院的索伦森(sornsen)教授发表了真空开关的试验结果,并预言应用真空开关的时代不 久就会到来。由于当时的真空技术还很落后,使得真空开关在工业上的实际应用被大大推迟 了。 到1950年前后,随着真空技术以及相关技术如冶金技术等的发展,真空灭弧室的制造技 术得到了提高,又重新开始了真空开关在工业上应用的研究。1956年,罗斯(h.cross)对杰 宁无线电制造公司(jenning)生产的用于高频回路的真空开关进行了改造,试制出了15kv、 200a的真空开关。 1961年美
多断口真空开关击穿电压增益与统计特性研究
从长间隙真空开关的击穿特性出发,理论推导得到双断口及多断口真空开关的击穿电压最大可能增益倍数kn,同时引入"击穿弱点"概念和概率统计方法,分析建立了双断口及多断口真空开关的静态击穿统计分布模型,发现无论是双断口真空开关还是n个断口串联起来,其击穿的统计概率都要比单断口的击穿统计概率要小.为了进行实验论证,建立了三断口真空开关实验模型,对单断口真空灭弧室模型和三断口真空开关实验模型进行了大量的冲击击穿特性实验.研究表明,三断口真空灭弧室相比单断口真空灭弧室具有更低的击穿概率.试验数据与理论分布曲线基本吻合,证明理论研究结果正确.
(整理)真空开关基础知识.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真空开关基础知识—真空的绝缘性能 一、真空的基本概念 真空技术中,“真空”泛指在给定的空间内,气体压强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状态,也就是说,同正常的 大气压相比,是较为稀薄的一种气体状态。 真空度是对气体稀薄程度的一种客观量度。根据真空技术的理论,真空度的高低通常都用气体的压强来 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是以帕(pa)为单位1pa=1n/m2。另外常用的单位还有托(torr)、毫米汞柱(mmhg)、 毫巴(mbar)、工程大气压(公斤/厘米2)等。 真空区域的划分没有统一规定,我国通常是这样划分的: 粗真空:(760~10)托 低真空:(10~10 -3 )托 高真空:(10 -3 ~10 -8 )托 超高真空:(10-8~10-12)托 极高真空:10-12托 托和帕的关系:1托=1毫米汞柱(mmhg)=133.322
真空开关电器概述
真空开关电器概述 ——真空开关电器的原理、结构及应用 1、真空介质及其绝缘与熄弧特性 1-1、真空介质的物质特性、真空度 真空是空气中气体分子相当稀少的物质状态。它的度量即真空度是以气体中的压强作 为单位,其法定单位是pa(帕斯克)(n/m2)、mpa(兆帕),工程中常用mpa。 在文献中,关于真空度西方以前常用bar(巴)(1bar=105pa)和torr(托)。 mpa=106pa 工程大气压(at)=1kgf/cm2=1bar=9.80665×104pa torr=1mmhg=1.33322×102pa=1.33×10-4mpa 标准大气压(atm)=760mmhg=101325pa=0.1mpa 1-2、真空介质的击穿(放电)特性 由气体放电现象的研究得出一个均匀电场中击穿电压与气体压力和极间距离乘积的函
真空开关运行分析
真空开关运行分析 摘要:针对10kv真空开关在广州电力局运行、检修维护、无油化改造中出现的问题,提出 一些设想和建议。 真空开关运行分析:3真空开关的状态检修3.1机构的检修 一般来说,真空开关的检修主要针对机构检修,开关的本体不能检修。对机构的检修严格执 行有关检修规程、规定和检修工艺导则,保证检修质量,其中强调: a)新投运1年后,利用停电机会,应进行一次分合闸时间、速度、同期、弹跳、行程、超程、 动作电压及机械连动部分的测试和维护工作。 b)运行中的机构利用停电机会每年进行一次维护工作。 c)运行中的机构每4年进行一次大修,不能以临修代替大修。 3.2开关本体 通过测量试验和统计对真空泡的运行状态作出综合的判断。 3.2.1测量试验 对真空泡进行分合闸耐压试验以发现漏气;测量真空泡合闸接触电阻,结合行程、超程等参 数判断触头的损坏情况。 3.2.2
真空开关基础知识
真空开关基础知识—真空的绝缘性能 一、真空的基本概念 真空技术中,“真空”泛指在给定的空间内,气体压强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状 态,也就是说,同正常的大气压相比,是较为稀薄的一种气体状态。 真空度是对气体稀薄程度的一种客观量度。根据真空技术的理论,真空度的高 低通常都用气体的压强来表示。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是以帕(pa)为单位 1pa=1n/m2。另外常用的单位还有托(torr)、毫米汞柱(mmhg)、毫巴(mbar)、工 程大气压(公斤/厘米2)等。 真空区域的划分没有统一规定,我国通常是这样划分的: 粗真空:(760~10)托 低真空:(10~10-3)托 高真空:(10-3~10-8)托 超高真空:(10-8~10-12)托 极高真空:10-12托 托和帕的关系:1托=1毫米汞柱(mmhg)=133.322pa,1帕=7.5×10-3
热传导型管道测温计.
热传导型管道测温计.
矿用防爆型低压交流真空开关检修标准
矿用防爆型低压交流真空开关检修标准 矿用防爆型低压交流真空开关检修标准 矿用防爆型低压交流真空开关,包括矿用隔爆型低压交流真空馈 电开关(以下简称馈电开关)和矿用隔爆型低压交流真空电磁起动器 (以下简称电磁起动器)。 一、主电路及控制电路 1、真空断路器三相触头接触的不同期性符合生产厂家技术文件 要求。 2、真空断路器触头允许最大磨损量不大于2mm。 3、控制变压器变比,符合设计要求,铁芯无松动、无局部过热 现象。 4、控制电路接线正确、整齐、紧固、标识清晰。 5、抽屉式开关芯架滑动灵活,机械闭锁可靠。 6、开关内部电源侧应设置有“带电危险”警示标志的绝缘隔离 盖板,隔离盖板完整、可靠。 二、外形结构 1、开关所有黑色金属部件(电磁铁的工作面除外)均应有可靠的 防锈蚀措施。主腔与接线盒内壁涂耐弧漆。 2、开关操作手柄闭合和断开位置有清晰的指示标志并且能实现 可靠的定位。 3、
常见真空开关真空度
常见真空开关真空度测试仪的介绍 真空开关真空度测试仪,简称真空度测试仪,英文名称:vacuumswitchvacuum degree真空度测试仪tester或vacuumtester。 真空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普遍使用的高压电器,其核心部件是真空灭弧室,由于 灭弧室是以真空条件作为工作基础的,所以它不象油开关,sf6开关那样容易检测其质 量。传统上,真空断路器用户判断灭弧室真空度的方法是工频耐压法,这种方法只能粗 略判断真空度严重化的灭弧室。 【主要用途】 用于定量测量各种型号真空开关灭弧室内的真空度。 【测试原理】 将灭弧室的两触头拉开一定的开距,施加脉冲高压,将电磁线圈环绕于灭弧室的 外侧,向线圈通以大电流,从而在灭弧室内产生与高压同步的脉冲磁场,这样在脉冲磁 场的作用下,灭弧室中的电子做螺旋运动,并与残余气体分子发生碰撞电离,所产生的 离子电流与残余气体密度即
3kV开关无油化改造和真空开关的使用
针对高井热电厂3kv厂用电系统绝大多数采用开关的现状,讨论“无油化”改造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及用高压真空开关作为替代品的可行性。介绍高压真空开关的安装、检修方法、注意事项,以及目前真空开关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真空开关导电回路电阻测试位置的探析
对真空开关导电回路电阻测试的夹触位置提出了建议,并对实际测试中的处理进行探讨。
10kV真空开关检修作业指导书
××变电所××真空断路器 年检作业程序卡 编写:年月日 审核:年月日 批准:年月日 作业负责人: 作业日期:年月日时至年月日时 ××供电公司修试所 ××变电所××真空断路器年检作业程序卡 1.检修工作概况 开关运行编号上次检修时间本次检修时间 开关型号制造厂家操动机构型号 开关存在缺陷 工作负责人工作班成员 2.工器具及材料准备 序号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3.危险点分析及控制措施 序号内容 因车辆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控制措施:检查车辆,文明行车。 因现场工作时由于感应电触电造成人身伤亡。控制措施:接好接地线,戴防静电手套。 因对现场带电位置不清楚造成人身触电,设备损坏。控制措施:认清带电设备。 因工作地点、停电范围
真空开关操作过电压和弧后延时重击穿问题分析
对真空开关操作过电压和弧后延时重击穿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简谈真空开关操作过电压和弧后延时重击穿问题
真空开关在国民生产中愈来愈广泛应用,但仍有许多待改进的地方。针对真空开关操作过电压和弧后延时重击穿问题进行简述。
矿用隔爆型真空开关开盖检修自动断电装置
煤矿电气设备的检修作业,必须进行瓦斯检查、切断电源、验电、放电、装设接地线、短路线、设置遮栏和悬挂警示牌等,严禁带电作业。随着矿井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采掘工作长度加大,供电距离加长,停电检修的管理难度加大,安全隐患不容忽视。针对矿用隔爆型真空开关在电气设备检修时易出现的问题,将电器控制原理应用于该供电系统中,可实现设备检修时上一级电源自动停的功能,避免违章带电作业,及时切除危险源产生的隐患,大大降低供电和触电事故的发生率,从而提高煤矿供用电管理和安全生产的可靠度。
自焙碳砖-陶瓷砌体非稳态热传导特点的数学模型分析
测定了高炉用自焙碳砖在其自焙烧过程中,导热系数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它物理性质·结果表明,自焙碳砖自焙烧过程中导热系数λ与焙烧时间τ可表示为λ=38345+000143τ·结合鞍钢7#高炉生产数据,建立了自焙碳砖陶瓷砌体非稳态热传导的数学模型,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对该模型进行了分析求解·其结果表明该模型与实际生产情况比较吻合,除炉底中心部位之外,炉缸耐火材料内衬800℃以上等温线随自焙碳砖石墨化程度的提高逐渐上移至陶瓷砌体层内,从温度场分布角度上看,新型炉缸结构将消除传统结构炉缸所存在弊端,有助于高炉长寿·
自焙碳砖—陶瓷砌体非稳态热传导特点的数学模型分析
测定了高炉用自焙碳在其自焙烧过程中,导热系数随时间变化规律及其它物理性质,结果表明,自焙碳砖自焙烧过程中导热系数λ与焙烧时间τ可表示为λ=3.8345+0.00143τ。
真空开关在少油开关改造中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真空开关在电力系统中压领域的普遍使用,在12kv等级已逐渐形成真空开关取代少油开关的趋势,新建的变电站大都直接采用真空开关,但在全国城乡电网中至今仍有许多油开关柜还在使用,一方面由于其特殊的用电场所、供电用户等原因,另一方面由于资源方面的原因,这些老的变电站不可能完全报废,所以对这些油开关拒就地进行无油化改造、利用原有配电设施,只将其核心少油断路器换成真空断路器,这样既满足了供电需求,同时也减少再投资,可谓经济、实惠、方便。所以众多用户都普遍采用这一改造方案。本文主要指出在用真空断路器改造少油断路器开关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办法和注意事项。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环境工程或给排水主人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