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加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评价采用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加钢丝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15例横形或Y形髌骨骨折全部采用切开复位空心拉力螺钉加钢丝内固定治疗。结果:通过随访6~1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术后10~12个月取出内固定物,无内固定材料断裂,松动等发生。优13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93%,疗效满意。结论:空心拉力螺钉加钢丝内固定是治疗髌骨骨折一种良好的固定方法。
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髁间骨折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6月,通过后正中切口,经尺骨鹰嘴截骨或游离肱三头肌两侧入路,行切开复位内外侧双钢板内固定治疗复杂肱骨髁间骨折21例,根据ao分型:c2型13例,c3型8例。结果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优5例,良12例,中3例,差1例,优良率为80.9%。结论切开复位双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固定牢靠,力学性能稳定,能够早期功能锻炼,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较好方法。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
目的:观察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pilo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19例pilon骨折患者进行随访。结果:随访12~18月,骨折均愈合。采用mazur等制定的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评定,优12例、良3例、可4例,优良率78.9%。结论:强调pilon骨折的切开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的同时,注意手术时机的把握,软组织的血运的保护。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3例(61足)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恢复后关节面,骨缺损明显时予以自体髂骨植骨。结果:53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2个月,骨折均愈合。l折角处皮肤坏死3例,行8~10周换药等治疗愈合。足部功能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优38足,良14足,可7足,优良率81.97%。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适宜于跟骨关节内骨折,骨缺损明显时须行植骨。
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尾骨骨折脱位
目的:评价治疗尾骨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2年5月至2010年3月治疗的尾骨骨折脱位患者56例,按手术与否分为手术组和手法组。其中手术组27例,男7例,女20例,平均年龄(48.1±0.6)岁(29~62岁),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手法组29例,男8例,女21例,平均年龄(47.5±0.9)岁(19~54岁),采用非手术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对其进行x线检查,确诊为尾骨骨折脱位。对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和视觉模拟评分(va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术后5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25个月,平均17.2个月。手术组ⅰ/甲切口为26例,ⅱ/甲切口为1例;临床症状在出院时的显效率为92.6%,末次随访时的显效率为100%;vas评分的改善率为97.6%,改善率评定为优;经手术治疗的27例患者术后1~2年取出内固定,无任何不适症状,vas评分均为0分。手法组29例患者,临床症状在出院时的显效率为72.4%,末次随访时的显效率为82.8%。vas评分的改善率72.1%,改善率评定为良。两组间的临床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尾骨骨折脱位应及时治疗,对于手法复位失败、复位后x线显示不稳定和直肠刺激症状较重的患者,应积极采取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效果。
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2008年1月~2012年12月,我科采用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58例跟骨骨折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58例62足,男40例,女18例,年龄20~56岁。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22足,ⅲ型31足,ⅳ型9足。入院后7~14d行切开复位解剖钢板内固定。1.2手术方法腰硬联合麻醉。于足
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固定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方法.方法:自2007-2009年,运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的方法治疗neer分型的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100例.结果:所有病人随访12-36个月,平均26个月,以neer评分:优72例,良14例,差3例,优良率86%.结论:手法复位结合夹板固定是治疗肱骨近端三部分骨折的有效方法.
双切口双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目的探究双切口双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康复及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4例,依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施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实验组施行双切口双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统计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治疗效果,并对比手术前后两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留院观察时间及手术用时均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术后实验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施行双切口双钢板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手术用时较短,可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术后康复。
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结合磷酸钙人工骨治疗跟骨骨折
目的总结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结合磷酸钙人工骨治疗跟骨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9-03—2013-04,采用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结合磷酸钙人工骨治疗跟骨骨折23例。结果本组21例切口一期愈合;2例切口出现皮肤边缘坏死,经换药后二期愈合。本组均获得平均14(12~18)个月随访。骨折愈合时间3~5个月,平均4.8个月。术后x线片显示bohler角为20°~40°,平均29.6°。磷酸钙人工骨术后6个月完全降解。末次随访时,按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标准进行临床功能评分:优12例,良9例,可2例,优良率91.3%。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钢板内固定结合磷酸钙人工骨治疗跟骨骨折可以更好地进行关节面复位并维持高度,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43例(48足)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12个月的随访,本组43例(48足)患者中,优良率为93.75%,术后仅1例患者发生腓肠神经损伤现象。结论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探讨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在临床应用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入我院接受传统切开手术内固定治疗的50例髌骨骨折(对照组)和接受经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的50例髌骨骨折(实验组)病人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两组病人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疗效。结果:和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且实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两组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术治疗髌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愈合快、患者住院时间短等优点,疗效显著,较传统髌骨手术具有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应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
目的探讨使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0-01-2015-06采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56例内踝骨折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均获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踝关节功能评价参考王栋梁等踝关节功能评估标准评定:优51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8.2%.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螺钉拔出、钢丝脱落、钢丝断裂、克氏针尾端刺激皮肤感染、破溃等并发症.结论应用改良张力带钢丝内固定治疗内踝骨折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根骨关节内骨折32例
目的:对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2年2月本院入住的跟骨骨折患者32例,共36足。按照sanders法将所有患足分成标准ⅱ型11足、标准ⅲ型17足、标准ⅳ型8足。对32例患者的跟骨骨折均采用跟骨外侧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并在手术后6~24个月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了电话随访,并按照maryland评分系统对患者的足部功能进行评估。其中,足部功能评价为优21足,评价为良12足,评价为可3足,优良率可达91.67%。不良反应:2例患足出现手术切口的渗出,但经过换药等操作后自愈;1例患足发生腓肠神经的损伤,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3%。结论:对跟骨骨折采用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术后足部功能恢复的优良率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小,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月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7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所有患者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观察组给予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比较两组治疗优良率,治疗前后经x线测量两组boler角及gissane角的变化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治疗前后boler角对照组分别为(8.1±1.4)°、(27.5±2.4)°,观察组分别为(8.0±1.4)°、(34.7±2.6)°;治疗前后gissane角对照组分别为(107.4±4.6)°、(113.2±5.0)°,观察组分别为(107.2±4.8)°、(119.7±5.3)°。两组治疗前后boler角及gissane角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boler角及gissane角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切开复位跟骨钛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较撬拨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更有利于恢复患者正常足弓功能,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
改良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目的观察应用改良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2月—2012年6月,采用改良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32例,无论骨折是否累及髌股关节,均一律采用改良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18个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6~10周,平均8周,无骨折移位、固定松动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按照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标准评定,优24例(75.0%),良5例(15.6%),可3例(9.4%),优良率达90.6%。结论改良克氏针加钢丝张力带治疗髌骨骨折,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治疗方法。
膝正中S切口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膝正中S切口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小切口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小切口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小切口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小切口钢丝环扎加张力带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锚钉结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
目的研究锚钉结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于2008年3月至2009年9月采用锚钉结合张力带钢丝方法治疗髌骨下极骨折34例。术中以锚钉固定修补髌骨下极骨折块及髌韧带,并辅以胫骨结节至髌骨中上部的张力带钢丝。结果34例患者均获12~25个月,平均17个月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2例术后出现局部浅表感染,经换药及相应抗炎治疗后愈合。陆裕朴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评价显示,优27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7.1%。结论锚钉结合张力带钢丝治疗髌骨下极骨折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效果确切。
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螺丝钉加钢丝内固定50例疗效的体会
尺骨鹰嘴骨折切开复位螺丝钉加钢丝内固定50例疗效的体会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技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期间收诊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50例,给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有效率达94%。结论:采用准确有效的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较好,且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技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期间收诊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50例,给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有效率达94%。结论:采用准确有效的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较好,且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方法、技巧及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013年期间收诊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50例,给予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并评价其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骨性愈合,有效率达94%。结论:采用准确有效的手法复位夹板外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疗效较好,且操作简单,创伤小,并发症少。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水电安装资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