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混凝土块体间碰撞性能的冲量模型
采用单摆和垂直轨道装置进行了混凝土块体对心碰撞试验。研究参数包括质量比、初始相对碰撞速度、绝对质量和相对加速度。利用LS-DYNA有限元程序数值再现试验过程。在此基础上选取初始碰撞夹角、有效碰撞面积和混凝土抗压强度为研究参数,进行了补充数值试验。基于试验和补充数值试验结果,经回归分析得到了混凝土块体对心碰撞力学模型。此外,考虑到试验中参数的变化,对试验进行了扩展数值模拟。采用模型得到的结果与扩展数值模拟结果吻合良好。
混凝土块体碰撞过程中的动能损耗
分析了混凝土块体碰撞过程中动能的损耗机理以及在结构倒塌分析中考虑混凝土块体碰撞的基本方法.推导了相关文献中定义的碰撞恢复因数与动能损耗系数间的对应关系.基于根据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提出的碰撞力学模型,研究了碰撞恢复因数和动能损耗系数的定量确定方法.方法中考虑了质量比、初始碰撞夹角、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块体初始碰撞速度比等因素对混凝土块体碰撞性能的影响,为建立更精确的混凝土块体间的碰撞模型提供了依据.
混凝土块体多体碰撞试验研究
基于不同的数值方法进行混凝土结构倒塌分析时,其分析模型实质为一多体系统,当结构进入大变形大位移阶段后,就可能发生多体碰撞问题。基于ls-dyna有限元程序研究了三混凝土立方块体不同碰撞模式下的宏观反应结果,并对比分析各结果之差别,同时分析了初始相对碰撞速度、块体质量等因素的影响。基于对比分析,提出混凝土块体多体碰撞问题的处理方法。
混凝土结构倒塌分析中的块体碰撞力学模型
依据30对混凝土立方块体的单摆和垂直轨道面-面对心碰撞试验结果,利用ls-dyna有限元程序数值再现试验过程,面-面对心试验数值给予扩展和补充。同时进行了两立方块体面-面非对心、线-面、点-面、线-线及改变块体形状的板板碰撞数值试验。根据物理和数值试验结果,经过回归分析得到描述两混凝土块体间不同碰撞模式下碰撞性能的力学模型。
混凝土块体模拟隧道岩体的微地震监测研究
在实验室内预制混凝土块体,利用该块体模拟隧道施工中前方岩体。采用混凝土块体无裂缝、有裂缝、裂缝间夹软土三个分项试验分别模拟隧道掌子面前方岩体的不同状况,通过人工敲击混凝土块体监测得到微地震信号,再对三个分项试验微地震台站的波形传播规律、峰值振动速度、平均振动速度进行分析对比。通过本试验及波形分析证实微地震监测技术可以鉴别出隧道掌子面前方存在裂缝或溶洞以及它们中存在软土的情形,从而指导隧道施工做出及时、正确的对策。
堆场混凝土块体面层施工QC成果
堆场混凝土块体面层施工QC成果
云南地区混凝土块体路面应用研究
块体路面(弹石路面)是具有其独特的优点,本文根据云南省公路建设形势,结合块体路面施工简单、造价低廉、养护投入少、使用周期长等一系列优点,证明了块体路面作为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最佳选择,并已被交通运输部作为全国农村公路建设实用路面类型进行推广。文中还提出了块体路面的等效经验设计方法,具有较大的推广意义。
基于直杆共轴碰撞理论的桥梁地震反应邻梁碰撞分析模型
桥梁结构在强烈地震动作用下,伸缩缝两边的主梁会因运动的相对位移大于伸缩缝间距而发生碰撞,造成桥梁结构损坏,甚至引发落梁。研究目的是建立较合理的邻梁碰撞问题分析模型。通过引入表征邻梁碰撞相互作用的碰撞弹簧,基于直杆共轴碰撞理论建立了邻梁碰撞问题的分析模型,采用解析与数值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碰撞弹簧刚度比a、邻梁长度比12/ll和阻尼比x等参数对碰撞力、碰撞持续时间和耗能的影响。利用美国加州强震观测计划(csmip)获得的邻梁碰撞强震记录,估计了碰撞弹簧刚度约为0.5倍的较短主梁轴向刚度。
基于XML技术的ATS故障树模型描述与设计
针对当前自动测试系统对于开放性体系结构的要求,以及期望达到通用测试软件模块可移植和重用的目的,通过尝试利用流行的xml语言构建ats故障树模型,安排测试项目、诊断项目、维修项目,设计诊断步骤等,为测试软件的程序提供必要的控制信息和充分的测试信息,降低测试软件编程的复杂度,以实现测试软件流程设计的标准化、通用化、规范化。将xml技术构建故障树模型应用于具体工程实践,效果良好,为测试程序设计提供了一个范本。在通用测试系统软件(为同类装备接口设计的测试软件)的设计中,建议考虑使用xml技术。
凤凰型美观混凝土护栏的实车碰撞试验研究
凤凰型美观混凝土护栏的实车碰撞试验研究 作者:刘小勇,张颖,liuxiaoyong,zhangying 作者单位:北京中路安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北京,100071 刊名:公路工程 英文刊名:highwayengineering 年,卷(期):2010,35(3) 参考文献(11条) 1.方坚宇;张颖;刘小勇凤凰型美观混凝土护栏开发研究[期刊论文]-公路工程2008(06) 2.方坚宇;丛银霞;冯雄辉常吉混凝土桥梁防测翻景观护栏设计[期刊论文]-公路工程2008(06) 3.罗恒常德高速公路新型砼护栏研究数值模拟分析[期刊论文]-公路工程2008(04) 4.刘少源高速公路汽车与护栏碰撞的动力特性研究1994 5.张京明;江浩斌汽车工程概论2008 6.余志生汽车理论2000 7.于树平;乔希永高速公路安全护栏试验
凤凰型美观混凝土护栏的实车碰撞试验研究
根据常(德)—吉(首)高速公路ss级防撞等级的凤凰型美观混凝土护栏的实车碰撞试验研究,主要介绍了公路护栏安全性能、防撞性能和导向性能的实车碰撞试验及评价方法,从试验的准备、试验及数据采集、试验结果数据的分析、试验结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概述,同时,对碰撞试验条件参数、试验车型、数据采集、性能评价指标及评价标准等提出了相应要求,为今后护栏的研究和设计提供经验参考,也可以作为其它交通安全防护设施的设计、研究及性能评价的借鉴实例。
用混凝土块体铺设机场道面
文中论述了在英国卢顿(luton)机场所进行的试验,借以评价用混凝土块体作为飞机跑道道面的适用性,跑道道面承受着飞机的静荷载和缓慢的运动。试验结果表明.同传统的用作机场跑道道面的马歇尔地沥青面层和优质混凝土道面比较起来,混凝土块体有不少优点。同时还介绍了在西跑道终端的回转面积重新铺设道面时,所作的平板承载试验的结果。这些试验表明,在用混凝土块体重新铺面后,道面的承载强度提高了14%。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描述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描述
绿化混凝土块体在河道护岸中的运用
绿化混凝土块体在河道护岸中的运用
加气混凝土块体刚性屋面的防水
本文详细介绍加气混凝土块体刚性屋面的防水构造、防水机理、防水层设计施工及其经济效益分析。该防水层由15厚1∶2水泥防水砂浆层、300×150×125加气混凝土块层及30厚1∶2水泥防水砂浆层组成,集防水、保温、隔热三功能于一体
两颗粒弹塑性正碰撞的耗散模型
为了快速地得到颗粒碰撞后的运动状态,从而实现颗粒碰撞阻尼系统的整体仿真研究,建立颗粒在单个碰撞周期中的分段力学模型。该模型将颗粒的单个碰撞周期分为三个阶段,通过三个阶段的力学分析得出颗粒在关键节点的运动状态,最终得到颗粒碰撞后的反弹速度、碰撞过程中的恢复系数和能量损耗的解析表达式。随后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两颗粒的弹塑性碰撞过程进行模拟,有限元分析结果与分段力学模型的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分段力学模型的正确性。最后应用此分段力学模型对颗粒的碰撞速度、颗粒材料参数包括屈服点、弹性模量、密度和颗粒大小对耗能效果的影响进行定量的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材料的屈服点和弹性模量之比越小,碰撞耗能效果越好;同时,质量密度越大的材料,耗能效果也越好;在设计颗粒阻尼器时可以以此为原则选用碰撞伙伴的材质。以上研究结果可以用于颗粒碰撞阻尼系统的阻尼特性分析和整体仿真研究。
Logistic回归模型在船舶碰撞受损因素分析的应用
船舶在高速航行时,为了避免发生碰撞,需要重点对周边的环境进行监控,在了解到其他船舶航向的同时,还需要主动评估碰撞所产生的危险因素。因此,对船舶运动的预测显得至关重要,本文通过优化算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对船舶在发生碰撞时的受损因素,进行模块化分析,并基于该模型设计了评估算法,将影响船舶的各项因素进行分解,通过回归验证,进一步提升该模型的准确度,降低了船舶发生碰撞的概率;同时,也有利于提高航运管理水平,在仿真验证中,采用数据分析为主的方法。实验数据表明,该模型能够准确预测船舶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山区公路混凝土护栏碰撞特性仿真分析
为探明山区公路上常用的间断式混凝土护栏及连续式混凝土护栏的碰撞特性,基于动态显式有限元方法及vpg软件,建立了完整的汽车-护栏-乘员-座椅-安全带一体化模型,对四种典型山区公路护栏进行了碰撞仿真分析。发现汽车撞击间断式混凝土护栏时,出现混凝土墩拌阻车轮的现象,甚至出现汽车的右前轮被护栏完全刮脱的情况,不仅假人头部及胸部遭受剧烈冲击,而且驾驶室变形严重;而汽车撞击连续式混凝土护栏时,车辆的左后轮出现了明显的抬高现象,表明车辆存在倾翻的趋势,但车辆尾部的高度变化曲线表明,车辆左后轮在抬高到一定高度后,将不再继续抬高,并逐步返回地面,说明车辆尾部的高度变化趋势是趋于稳定的;当护栏底部凸缘高为80mm时,出现前轮可以顺利爬上并溜下护栏斜坡,而后轮无法爬上护栏斜坡的现象;当护栏底部凸缘高为150mm时,则车辆的前、后轮均不能爬上护栏斜坡。结果表明,间断式混凝土护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失控车辆的诱导能力不足;连续式混凝土护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护栏底部的凸缘太高,护栏的主要尺寸参数需要优化。
车辆与缆索护栏碰撞的简化计算模型
汽车与缆索护栏碰撞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力学过程,影响其动力反应的因素很多。碰撞后的护栏系统如横梁、立柱、地基的变形情况以及碰撞车辆的变形、运动轨迹、倾覆等情况也极为复杂,而且有很大的随机性。根据缆索护栏的受力特点,对碰撞过程进行适当的假设,建立车辆与缆索护栏碰撞的简化计算模型,可为高速公路护栏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
泡沫混凝土块体在现浇空心楼盖内模中的应用
泡沫混凝土块体在现浇空心楼盖内模中的应用——通过对泡沫混凝土的性能、制作和成型的描述,说明泡沫混凝土作为现浇空心楼板内模的可行性,通过具体的工程实例及前景分析,论述了泡沫混凝土块体在现浇空心楼板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现实意义
组织间流程结构及描述模型研究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及外包业务的迅猛增加,出现了将若干合作组织的业务流程集成为公共的组织间流程的发展趋势。为了促进组织间合作关系的发展,有效管理跨越组织边界的业务流程,需要深入地研究组织间流程的基本结构以及模型特征。文章综合分析了组织间流程的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多视图的组织间流程描述模型。
果实快速夹持复合碰撞模型研究
针对具备持续动力输入和果实约束变形两大特殊性的果实夹持碰撞问题,以果实黏弹性burger's模型为基础,提出并建立了夹持器恒速模式与负载能力限定下的果实夹持碰撞三阶段复合模型。试验证实初始夹持速度19.2mm/s下,该模型的峰值碰撞力预测误差仅为1.12%。基于该三阶段复合模型对果实夹持碰撞规律的分析发现,以恒速模式实施果实夹持时,初始夹持速度6mm/s完成绿熟期、变色期、红熟初期与红熟中期番茄果实夹持所需时间分别仅为0.62s、1.06s、1.19s和1.24s,而超过10mm/s后继续加大初始夹持速度对提高作业效率的作用有限。峰值碰撞力和果实变形分别与夹持速度呈线性和近似线性关系,随着初始夹持速度的提高果实破裂损伤的概率大大增加,当初始夹持速度低于20mm/s时番茄果实损伤概率反而呈现绿熟期最高而红熟初期最低的现象。该模型为揭示夹持碰撞的特殊规律和实现果实快速柔顺夹持作业提供了借鉴和依据。
筏基底板混凝土块体的防裂研究
筏基底板混凝土块体的防裂研究
汽车-乘员-护栏耦合碰撞系统模型及安全性仿真
研究汽车与护栏碰撞过程中车辆的理想运动规律和护栏的防撞机理,以提高护栏的耐撞性能.在ls-dyna软件平台中,根据样车的结构参数和高速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建立了“汽车-乘员-护栏”碰撞耦合系统有限元模型.碰撞仿真结果表明,护栏通过变形吸收了62.2%的动能,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汽车的驶出角为8.2°,可以有效避免二次事故发生.扩栏的最大横向变形为750mm,假人头部性能指标hpc为508,假人胸部性能指标thpc为25.2mm,假人腿部性能指标fpc为1.15kn,均小于法规规定的标准值,汽车与护栏碰撞时不会对乘员造成严重伤害.
高速公路护栏碰撞分析与力学模型
从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统计资料出发,分析了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事故在交通事故中的比例及发展趋势,提出护栏碰撞研究。对护栏碰撞进行仪器、过程方面的介绍,并进行了力学分析,总结分析结果,提出了改善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的措施,指出了本领域的研究展望。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资深室内设计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