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
389 01 xx建设局、xx市档案局监制 年月日 监理(建设)单位验收结 论专业监理工程师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 年月日 安装单位检查评定结 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测试人员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 测试楼层 前室正 压 (pa) 楼梯间正 压 (pa) 测试楼层 前室正压 (pa) 楼梯间正 压 (pa) 测试楼层 前室正压 (pa) 楼梯间正 压 (pa) 设计(规范)允许值前室正压(pa)楼梯间正压(pa) 测试记录 项目经理(负责人) 施工执行标准名称及编号 系统名称及编号测试日期年月日 消防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 gd2302053sz 单位(子单位)工程名称 子分部(系统)工程名称 安装单位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正压值影响因素探讨
分析了高层建筑机械加压送风余压的影响因素,包括风机选型不当、剪刀楼梯间送风口设置不合理、正压送风系统未设楼梯间压差调节装置、超过32层的高层建筑未分段设置送风系统、前室送风口的开启控制不合理、前室送风口关闭不严密、防烟楼梯间送风口选型不合理、送风竖井的有效截面积被占用、加压送风竖井表面粗糙、防烟楼梯间、前室防火门门的缝隙过大等方面,分析了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可在消防系统施工和检测中注意避免和发现所涉及的问题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一)
01 年月日时年月日时 ~~~ 幢 // 名称 , 名称 , 检查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签名)检查测试负责人(签名) 主控项目全部符合要求,一般项目满足规范要求,本检验符合要求。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年月日 0 座标位置: 检测(调试)方法(含仪器、设备、装置等)、程序、过程工况和参数(指标)变化及结果(结论)等的说明(可附示 风量(/h) 部位 幢号:00层/ 坐标位置: 机 型号风压(pa) 有效送风面积(㎡) 部位 幢号:层,00 0 口 型号规格尺寸(宽×高, mm) 型式/启闭控制方式 送风量(/h) 规范(或设计)要 求的正压值(pa) 00 加压送风系统 (本系统共负 担层防烟加压送风) % 本系统名称:层,000 测试环境:大
前室独立加压送风系统设计的探讨
前室独立加压送风系统设计的探讨——从技术应用角度,根据现行有关防火规范,探讨前室单独加压送风系统设计时的有关问题。根据常开型风口与常闭型风口系统的特点,指出压差法和风速法计算风量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分析加压送风口的适宜设计风速,提出个人观点,与...
前室独立加压送风系统设计的探讨
从技术应用角度,根据现行有关防火规范,探讨前室单独加压送风系统设计时的有关问题。根据常开型风口与常闭型风口系统的特点,指出压差法和风速法计算风量时应注意的问题,并分析加压送风口的适宜设计风速,提出个人观点,与同行共同探讨。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
专业资料分享 完美doc格式整理 第一章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在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确保火灾中建筑疏散楼梯间及 前室(合用前室)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 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 动,即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 以防止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如图3-10-7所示。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 出发,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 为防烟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 间。依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
加压送风系统设计问题探讨
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有关压差法和风速法计算公式的选取问题、风速法计算公式中同时开启门的数量确定问题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加压送风系统的竖向分段设计问题等,并给出了相关的处理对策。
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的几点问题
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的几点问题——针对在高层民用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剪刀楼梯间共用加压送风竖井问题、加压送风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问题、建筑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共用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系统设计及只有一层地下室的加压送风量的确定,提出了几种具体的设...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2)
第一章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在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确保火灾中建筑疏散楼梯间及前室 (合用前室)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 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 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 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如图3-10-7所示。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 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 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依 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第一章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在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确保火灾中建筑疏散楼梯间及前室(合 用前室)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 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在建 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烟气侵入 的防烟方式,如图3-10-7所示。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高 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 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依据上述原则, 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
加压送风系统设计问题探讨
加压送风系统设计问题探讨——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有关压差法和风速发计算公式的选取问题,风速法计算公式中同时开启门的数量确定问题以及超高层建筑的加压送风系统的竖向分段设计问题。
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的几点问题
本文针对高层民用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剪刀楼梯间共用加压送风竖井问题、加压送风系统中防火阀的设置问题、建筑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共用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系统设计问题及只有一层地下室的防烟楼梯间等的加压送风量的确定问题,提出了几种具体的设计方案,供设计人员参考。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计的实验研究
讨论了风机置于建筑上部的多点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通过数值拟合的方法得出送风管道中的风速分布,证明风速与加压风机的流量、送风管道的截面积以及管道的高度有关,这对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有着重要的意义。
【工程常用表格】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1)
年月日时年月日时h) ~~~ 幢 // 名称 , 名称 , 验收结论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注:1.本《记录》每张只能填写一个防烟加压送风系统的测试记录。 2.本《记录》(一)~(二)配套使用。 检测(调试)方法(含仪器、设备、装置等)、程序、过程工况和参数(指标)变化及结果(结论)等的说明(可附示 检查评定结果 专业工长(施工员)(签名)检查测试负责人(签名) 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签名):年月日 机 型号风压(pa) 部位 幢号:00层/0 座标位置: 口 型号规格尺寸(宽×高, mm) 型式/启闭控制方式有效送风面积(㎡) 部位 幢号:层,000 坐标位置: 规范(或设计)要 求的正压值(pa) 0
【工程常用表格】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2)
, 楼层 防烟电梯( 或楼梯)前 室正压 压 部位: 被 楼 层 防烟电梯( 或楼梯)前 室正压 压 部位: 楼层 防烟电梯( 或楼梯)前 室正压 压 部位: 正压正压正压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二) gd3050310-2 本系统名称:幢层,000 加压送风系统 被测部位及其正压实测值(pa)[规范或设计要求各相关区域的正压(余压)值(pa):防烟楼梯间: 前室、合用前室、封闭的壁难层(间):,其他部位():]
GD3050310-2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二)
01 本系统名称:幢层,000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正压测试记录(二) gd3050310-2 加压送风系统 被测部位及其正压实测值(pa)[规范或设计要求各相关区域的正压(余压)值(pa):防烟楼梯间: 前室、合用前室、封闭的壁难层(间):,其他部位():] 楼层 防烟电梯( 或楼梯)前 室正压 压 部位: 被 楼 层 防烟电梯( 或楼梯)前 室正压 压 部位: 楼层 防烟电梯( 或楼梯)前 室正压 压 其他防烟 部位: 正压正压正压 , 部位: 正压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通过现场实验研究,讨论风机设置于建筑上部的多点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通过数值拟合的方法得出送风管道中的风速分布,风速与加压风机的流量、送风管道的截面积以及管道的高度有关。在实际情况下,研究影响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的各种因素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高层民用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与探讨
建筑防火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与探讨 葛建晓1,石哲明2 (1.临沂市消防支队,山东临沂276017;2.浙江省消防总队,浙江杭州310014) 中图分类号:tu83,tu9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029(2004)06-0535-02 在高层民用建筑的防排烟设计中,对于设置机械 加压送风的设计计算方法、火灾时防火门的开启层数 与数量及系统的运行控制方式上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 点,致使设计运算、运行效果、工程投资等方面造成了 很大的差异。现结合《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以 下简称“高规”)就这几方面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1 关于门的开启层数和数量 高层民用建筑火灾时开启层数与数量是加压送风 系统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数据,它与加压送风量的计算、 正压值的保持及开启时门洞断面的风速等要求都是密 切相关的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设计说明
第一章机械加压送风系统 在不具备自然通风条件时,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是确保火灾中建筑疏散楼梯间及前室 (合用前室)安全的主要措施。 一、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组成 机械加压送风系统主要由送风口、送风管道、送风机和吸风口组成。 二、机械加压送风系统的工作原理 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是通过送风机所产生的气体流动和压力差来控制烟气的流动,即 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对着火区以外的有关区域进行送风加压,使其保持一定正压,以防止 烟气侵入的防烟方式,如图3-10-7所示。 为保证疏散通道不受烟气侵害使人员安全疏散,发生火灾时,从安全性的角度出发, 高层建筑内可分为四个安全区:第一类安全区为防烟楼梯间、避难层;第二类安全区为防烟 楼梯间前室、消防电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第三类安全区为走道;第四类安全区为房间。依 据上述原则,加压送风时应使防烟楼梯间压力>前室压力>走道压力>房间压力
楼梯间及前室加压送风系统余压动态控制方法
1 楼梯间及前室加压送风系统余压动态控制方法 王翔1梁以文 2 1上海中房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2上海瑞能德系统有限公司 摘要:通过对加压送风系统开关门状态等引起风量差异原因的分析,说明对消防前室加压 和10层以下的楼梯间加压系统设置余压控制措施是必要的。提出对目前设计手册中泄压阀 选用计算公式的修正。已完成的工程实例参考了香港地区加压系统余压控制的做法。结论是 使用压差探测开关+电动旁通阀应用于消防前室加压系统及使用泄压阀应用于10层以下的 楼梯间加压系统是有效的,也更经济。 关键词:楼梯间前室动态余压泄压阀旁通阀压差传感器 thedynamicpositivepressurecontrolofpressurization supplysystemforstaircaseandantechamber wangxiang 1
防烟楼梯间和合同前室同时加压送风系统的设计问题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
2013年7月总第217期陕西建筑23 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加压送风系统的设置 李延平李斌 (陕西省现代建筑设计研究院710048西安) 摘要:本文针对高层建筑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压送风系统进行防排烟时,设计者针对经常会采用和 争论的系统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了合理的设计系统形式及解决方案,供设计者进行参考。 关键词:防烟楼梯间;机械加压送风;防排烟方式 高层建筑消防设计中,机械 加压送风系统作为一种有效的防 排烟方式已得到了广泛应用。针 对目前在防烟楼梯间采用机械加 压送风系统、其风口设置、经常 会采用的系统形式及出现的问题 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最合理的系 统形式及设计时应注意的几点问 题,供设计者进行参考。 对于建筑高度不超过50m的 一类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不超过 100m的居住建筑,其靠外墙的防 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 前室或合用前室,应
高层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对在高层民用建筑加压送风系统设计中剪刀楼梯间共用加压送风竖井问题、建筑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共用防烟楼梯间的加压送风系统设计及只有一层地下室的加压送风量的确定,提出了几种设计方案
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量测试记录(一)GD3010270
06 时时h) ~~~ 名称 , 名称 层防烟加压送风) 规范(或设计)要 求的正压值(pa) □电梯或(楼梯)前室 座标位置: 本系统设计总 送风量(/h) □楼梯间□其他部位 幢号:□第层/2#楼□其他部位 / 专业承包安装单位 检查评定结果 监理(建设)单位 验收结论 防烟疏散门宽(w)×高(h)(m):;门缝平均宽度w(m):;各层共计樘数: 电梯门宽(w)×高(h)(m):门缝平均宽度w(m): 专业监理工程师(签名): (建设单位项目专业技术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注:1.本《记录》每张只能填写一个防烟加压送风系统的测试记录。 2.本《记录》(一)~(三)配套使用。可在“压差法”和“流速法”中选取其一,进行测试(计算)加压送风 量。 3.防烟加压送风系统送风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助理资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