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4-04-27

基于DPSIR模型的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评价

格式:pdf

大小:2.0MB

页数:5P

人气 :96

基于DPSIR模型的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评价 4.3

根据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特点和土地资源利用现状,构建了包括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和响应的5个子体系和23个单项指标在内的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评价的DPSIR模型,并采用熵值法对各层次指标进行赋权,综合评价了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2002~2009年重庆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从2002年的2.06到2009年的2.73,增长了33%,说明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水平在逐渐提高;根据综合指数值大小,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水平排序为2008>2009>2007>2005>2004>2003>2006>2002。

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矿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模型 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矿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模型 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矿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模型

基于土地资源承载力的矿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模型

格式:pdf

大小:552KB

页数:4P

从土地资源的数量、质量和动态性3个方面阐述了矿区土地资源安全的涵义。在土地资源承载力表征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矿区可利用土地资源量、土地生产力水平、土地承载力3个因素与矿区土地资源安全状态的相关关系,并据此建立了针对煤矿区土地资源安全评价的方法与模型。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安徽省土地承载力评价及预测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安徽省土地承载力评价及预测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安徽省土地承载力评价及预测

基于DPSIR-TOPSIS模型的安徽省土地承载力评价及预测

格式:pdf

大小:270KB

页数:8P

[目的]定量评价和预测土地承载力状况并诊断其障碍因子,为提高安徽省土地承载力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区域土地承载力评价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基于dpsir模型构建了安徽省土地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topsis方法与障碍度模型评价和诊断了2006—2015年安徽省土地承载力状况和关键障碍因素。基于评价结果,运用gm(1,1)模型预测了未来5a安徽省土地承载力变化趋势。[结果]2006—2015年安徽省土地承载力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历程;驱动力、压力、状态子系统承载力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变化态势,影响和响应子系统承载力呈显著波动变化态势;未来5a,压力和状态子系统承载力逐年递减,承载力水平堪忧,需重点关注;研究期内工业废水排放量始终是制约安徽省土地承载力水平提高的首要因素,环境保护投资占gdp比重、工业固体废弃物产生量等是重要制约因素。[结论]虽然安徽省土地承载力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受压力和状态子系统承载力水平低的限制,安徽省土地承载力仍处中级水平。

编辑推荐下载

基于DPSIR-灰色关联模型的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基于DPSIR-灰色关联模型的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格式:pdf

大小:214KB

页数:7P

基于DPSIR-灰色关联模型的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   4.6

[目的]对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定量化评价做出初步探索,为重庆土地生态安全研究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方法借鉴和理论参考。[方法]构建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概念框架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借助灰色关联模型进行赋权,构建土地生态安全指数对重庆市1997-2012年土地生态安全指数进行评价。[结果]1997-1998年重庆土地生态安全处于敏感状态,1999-2002年处于较安全状态,2003-2009年处于敏感状态,2010,2011年为不安全状态,2012年为敏感状态。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整体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形势不容更乐观;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的驱动力生态安全指数和压力生态安全指数呈现出轻微波动的整体下降趋势;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呈现整体增长趋势;影响安全指数呈现波动变化状态。[结论]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环境保护力度及资金投入的加大以及技术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对土地生态安全的响应力度,是重庆市土地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该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适用性较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是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可用方法。

立即下载
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可持续利用评价

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可持续利用评价

格式:pdf

大小:191KB

页数:8P

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可持续利用评价 4.5

为协调城市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从经济承载力、社会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三方面构建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结合西安市的发展目标和发展中的制约因素,采用均方差决策法和线性回归模型对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的现状及可持续利用进行预测和评价.研究结果显示,西安市2001~2012年土地综合承载力总体上呈现低开高走的上升趋势,2012年西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处于较高水平.根据预测,至2025年西安市的土地综合承载力最终将达到2.5830,而社会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发展则较为缓慢.

立即下载

基于DPSIR模型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评价热门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720528 立即查看>>
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格式:pdf

大小:1.2MB

页数:6P

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 4.8

为了解决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中指标权重赋值客观性差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投影寻踪模型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将其应用于2008年三江平原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中,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仅可有效避免指标赋权时的主观任意性,而且评价结果与实际相符,方法可行有效。评价结果显示,2008年三江平原区域整体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值为2.621,土地资源的利用对社会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支撑能力较强,但其对经济技术发展的保障程度较差;三江平原区域内各市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差异较为显著,应结合区域资源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方案和社会经济发展战略。

立即下载
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格式:pdf

大小:539KB

页数:7P

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4.7

以山西省运城市为研究对象,从耕地承载力、经济人口承载力、土地生态承载力3个方面选取1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法明确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运城市1995、2000、2005、2010、2012、2014、2016年7个时段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经历了下降、回升两个阶段;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处于ⅳ~v级;2005年是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的转折点.最后分析了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提升建设对策.

立即下载
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格式:pdf

大小:189KB

页数:6P

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分析 4.4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需求量大,而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则成为目前的热点之一。珠海市土地总面积小,土地资源十分有限,随着建设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土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以国内外相关研究为理论基础,运用均方差决策分析法和gis技术方法,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和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四大角度出发,合理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五年来,珠海市土地资源各子系统承载力不断提高,相互协调,促使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从2011年的0.2381提升到2015年的0.8396,增幅为0.6015,提升较明显。上述研究有利于加强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认识,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完善,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立即下载
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 评价分析 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 评价分析 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 评价分析

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 评价分析

格式:pdf

大小:1.3MB

页数:6P

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 评价分析 4.7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土地资源需求量大,而如何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程度满足人们的需求,提高土地资源承载力,则成为目前的热点之一.珠海市土地总面积小,土地资源十分有限,随着建设用地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土地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以国内外相关研究为理论基础,运用均方差决策分析法和gis技术方法,从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土地资源建设规模承载力、土地资源经济承载力和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四大角度出发,合理选取评价指标,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珠海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五年来,珠海市土地资源各子系统承载力不断提高,相互协调,促使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从2011年的0.2381提升到2015年的0.8396,增幅为0.6015,提升较明显.上述研究有利于加强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认识,促进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完善,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程度,优化土地资源配置.

立即下载
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格式:pdf

大小:367KB

页数:7P

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动态评价 4.5

以山西省运城市为研究对象,从耕地承载力、经济人口承载力、土地生态承载力3个方面选取18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均方差法明确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对运城市1995、2000、2005、2010、2012、2014、2016年7个时段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经历了下降、回升两个阶段;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级处于ⅳ~ⅴ级;2005年是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变化的转折点.最后分析了运城市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土地资源承载力提升建设对策.

立即下载

基于DPSIR模型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评价精华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720528 立即查看>>
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格式:pdf

大小:423KB

页数:2P

沈阳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4.8

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是衡量地区土地资源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方面协调发展的重要指标。本文以沈阳市为例,对沈阳市2011年~2016年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研究,通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方法确定权重,应用累加求和的方法计算出2011年~2016年的土地综合承载力分值,并对其进行了具体分析。

立即下载
雅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雅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雅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雅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格式:pdf

大小:480KB

页数:4P

雅安市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4.7

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人地资源矛盾日趋突出,土地承载能力的研究作为土地科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为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持续利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由于公路修建、电站建设等工程用地,雅安市耕地面积呈减少趋势。随着人口增多,且畜牧业对粮食的需求量也加大,雅安市粮食生产压力较大。以粮食为依据,研究分析了雅安市各县区的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并且根据1957~2007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和人口等信息,运用粮食指数的计算方法,预测2020年土地生产潜力。结果表明全市有一半的县区在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中处于危险状态,虽然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耕地减少带来的矛盾,但人口的增加必然导致耕地的递减,雅安市需要切实保护好耕地,严格控制人口,转移部分劳动力。

立即下载
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分析与建议

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分析与建议

格式:pdf

大小:197KB

页数:5P

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分析与建议 4.3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法等方法对小城镇土地承载力水平进行了评价。首先阐述了研究土地承载力的原因与重要性;构建了土地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选择可耕地等4种资源作为一级指标,粮食总产量等12个要素作为二级指标。其次,以凌海为例,对土地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应用到该城市土地承载力分析中,指出凌海土地承载力水平不高,提出了创新土地利用方式等提升土地承载力的建议。

立即下载
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 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 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

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

格式:pdf

大小:1.9MB

页数:6P

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 4.5

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指标法,考虑研究区域与土地资源密切相关的因素,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研究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gis技术获得研究区域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运用统计分析法计算研究范围市域尺度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平均值,据此将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划分为3种类型区——低承载力区、一般承载力区、高承载力区;最后,分析了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结果表明: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呈现中西部低、东部高的特点,高承载力区位于山区;一般承载力区位于西北、西南、东北部;低承载力区位于中部平原区。

立即下载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格式:pdf

大小:2.5MB

页数:8P

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 4.6

长株潭城市群沿湘江下游两岸分布,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快,人口集中,随着经济活动的快速发展,城市对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也不断增加,造成土地资源相对紧张、人地矛盾愈发突出。以格网为基本评价单元,基于dpsir模型构建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体系,借助gis技术实现指标格网化,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计算出土地资源相对承载力,依据土地资源承载力空间结构对其进行分等定级。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承载空间布局围绕城市群中心城区呈放射状向外围扩散,且呈现出北高南低的变化趋势,湘江两岸土地承载力等级相对偏高;(2)研究区相对中等承载力等级分布较广,面积比重最大;(3)指标体系中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类指标对该区土地资源承载力具有重要影响;(4)评价模型中状态因子对研究区内土地资源承载力最为敏感。本研究对促进长株潭城市群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及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立即下载

基于DPSIR模型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评价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720528 立即查看>>
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 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 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

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

格式:pdf

大小:1.3MB

页数:6P

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评价 4.3

以湖北省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指标法,考虑研究区域与土地资源密切相关的因素,基于psr模型从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构建研究区域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gis技术获得研究区域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结果,运用统计分析法计算研究范围市域尺度的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平均值,据此将该区域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划分为3种类型区——低承载力区、一般承载力区、高承载力区;最后,分析了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空间格局现状。结果表明:湖北省土地资源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呈现中西部低、东部高的特点,高承载力区位于山区;一般承载力区位于西北、西南、东北部;低承载力区位于中部平原区。

立即下载
中国省际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中国省际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中国省际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中国省际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格式:pdf

大小:413KB

页数:8P

中国省际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 4.6

本研究以中国31个省际城市为研究区,从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经济承载力、土地社会承载力及土地生态承载力4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与均方差权值法的综合确权法提高研究结果的精确度,对2014—2016年中国31个省际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发展水平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2014—2016年中国省际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呈逐步上升趋势,其中2015—2016年上升趋势较快,2016年达到顶峰,81%的省份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呈较高水平。(2)北京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发展水平遥遥领先,整体来看,北京、天津、重庆和上海直辖市的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强于山东、河北、江苏、湖北等中东部城市,内蒙古、青海、新疆和西藏等西部边缘型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水平较低。(3)综合分析土地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经济因素、生态因素、人口因素与社会因素均起到一定作用,地均gdp、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建设用地面积是影响中国省际城市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的主要因素。

立即下载
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格式:pdf

大小:893KB

页数:5P

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4.8

传统意义上的土地承载力评价主要围绕耕地—食物—人口而展开,已不能有效反映现代城市发展与区域土地资源之间的关系。战略环境评价要对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其根本目标在于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使生态和环境因素能充分融入城市的发展决策过程。回顾了我国战略环境评价实践中土地承载力评价的重心演变和存在不足,并以天津滨海新区战略环境评价研究为例,从一种全新的角度探索了土地承载力的评价思路,提出了生态导向的城市发展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丰富了我国资源承载力评价的内涵。

立即下载
南宁市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南宁市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格式:pdf

大小:823KB

页数:4P

南宁市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研究 4.7

从土地资源的自然属性、开发利用程度、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等4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变异系数法确定评价指标权重对南宁市区6个城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9-2014年南宁市区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呈上升趋势;依据2014年土地资源综合承载力可将南宁市6个城区划分为高、中、低潜力承载区,其中,青秀区、良庆区属高潜力承载区,江南区、邕宁区属中潜力承载区,兴宁区、西乡塘区属低潜力承载区.

立即下载
京津冀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京津冀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京津冀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京津冀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格式:pdf

大小:153KB

页数:6P

京津冀区域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研究 4.6

长期以来,土地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的科学评价,成为科学规划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据。运用\"物理wuli-事理shili-人理renli\"(wsr)系统方法论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理论框架和指标体系,综合运用\"熵值-耦合协调-灰色关联\"等系统分析方法,对京津冀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综合水平、主要影响因素、系统协调发展水平、系统内部的关联程度进行系统评价。研究表明:京津冀地区土地资源承载力无论是综合水平还是有序发展水平,均呈上升态势。其中\

立即下载
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分析与建议 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分析与建议 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分析与建议

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分析与建议

格式:pdf

大小:348KB

页数:5P

小城镇土地资源承载力的评价分析与建议 4.4

采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评判法等方法对小城镇土地承载力水平进行了评价。首先阐述了研究土地承载力的原因与重要性:构建了土地承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选择可耕地等4种资源作为一级指标,粮食总产量等12个要素作为二级指标。其次,以凌海为例,对土地承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将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应用到该城市土地承载力分析中,指出凌海土地承载力水平不高,提出了创新土地利用方式等提升土地承载力的建议。

立即下载
金乡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金乡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金乡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金乡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格式:pdf

大小:1.7MB

页数:2P

金乡县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及评价 4.5

本文以粮食指数为依据,分析了山东金乡县土地资源对人口的承载力,认为在温饱型生活水平下,不考虑外界因素,金乡县2005年土地资源是安全的。随着人口自然增长和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到2020年,小康型生活水平下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安全人口上限为125.67万。结果表明金乡县未来应适当控制人口增加,保护本地耕地资源。

立即下载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宁国市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宁国市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宁国市为例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宁国市为例

格式:pdf

大小:1.0MB

页数:6P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以宁国市为例 4.7

[目的]试图在保证区域各类用地合理配置、生态良性循环的基础上对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进行评价,以期为多层次、多指标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提供一种可行的研究方法与思路.[方法]以安徽省宁国市为研究试点,从耕地、建设用地、生态用地等3个方面构建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利用承载指数法建立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结果]揭示了宁国市土地资源承载现状为\"可载\"状态,符合宁国市实际情况.[结论]认为应将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与监测预警工作切实有效地融入政府管理工作当中,需进一步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动态监测与评估技术的研发,职能部门需统筹建立动态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机制.

立即下载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格式:pdf

大小:109KB

页数:3P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4.7

揭示阳泉市2006—2015年土地综合承载力变化特征,旨在为阳泉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针对阳泉市土地粗放式利用、人地矛盾突出等特点,建立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物元模型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对阳泉市2006—2015年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评级。结果表明,2006—2015年十年内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状况为\"重度脆弱(no_5)→较轻脆弱(no_2)\"。其中,2006—2007年承载状况为\"重度脆弱\

立即下载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格式:pdf

大小:972KB

页数:3P

基于熵权物元模型的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4.4

揭示阳泉市2006—2015年土地综合承载力变化特征,旨在为阳泉市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针对阳泉市土地粗放式利用、人地矛盾突出等特点,建立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物元模型构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对阳泉市2006—2015年土地综合承载力进行评级。结果表明,2006—2015年十年内阳泉市土地综合承载状况为"重度脆弱(no5)→较轻脆弱(no2)"。其中,2006—2007年承载状况为"重度脆弱",2008—2009年承载状况为"较重脆弱",2010—2012年承载状况为"中度脆弱",2013年承载状况为"较轻脆弱",2014年承载状况为"中度脆弱",2015年承载状况为"较轻脆弱"。制约阳泉市2006—2015年土地综合承载水平发展的因子分别是人均耕地面积、森林覆盖率、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gdp与土地利用率,其中森林覆盖率和人均gdp影响最大。

立即下载
薛峰

职位:内饰结构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基于DPSIR模型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评价文辑: 是薛峰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基于DPSIR模型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评价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基于DPSIR模型重庆市土地资源可持续承载力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