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电机驱动机电混合模拟制动器惯性台架的研制
目前制动器惯性台架大都采用直流电机驱动和纯机械模拟的方法,该方法存在反应速度慢、惯量调整困难、模拟精度低等缺点.为此,基于机械模拟和电模拟相结合的方法,采用交流电机驱动和矢量变频调速技术,设计出一台能够实现反应速度快、惯量无级调整的汽车制动器惯性台架.详细介绍了该台架的基本原理、总体结构、技术参数以及交流电机的选择.最后,通过设计出的台架进行了实测验证,结果证明该台架惯量误差远小于汽车制动器性能台架试验标准中规定的误差,极大提高了模拟精度,达到了设计要求,可以应用到实际生产中.
电机学习题(交流电机部分)
第三部分交流机 14-1在交流电机中,那类电机叫同步电机?那类电机叫异步电机?它们的 基本工作原理和激磁方式有什么不同? 14-2整数槽双层迭绕组和单层绕组的最大并联支路数与极对数有什么关 系?整数槽双层波绕组的最大并联支路数是多少?如何才能达到? 14-3在电势相加的原则下,交流迭绕组和波绕组的连接规律有什么不同? 并说明二者的主要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14-4试说明谐波电势产生的原因及其削弱方法。 14-6一台三相同步发电机,f=50hz,nn=1500r/m,定子采用双层短矩 分布绕组。q=3,y1/=,每相串联匝数w=108,y连接,每极磁通 量wb,wb,wb,wb,试求: (1)电机的极对数;(2)定子槽数;(3)绕组系数kw1,kw3,kw5,kw7; (4)相电势,,,及合成相电势和线电势e。 4-7一台汽论发电机,两
交流电机智能启动柜的设计
交流电机智能启动柜采用计算机和可控硅技术,实现了对电机的无级无触点软启动与实时自动监控控制。由多支电力模块组成切换电路,实现无触点角—星变换和电力电容器的无触点投入、切除,以达到最佳控制和节电的目的。对交流电机智能启动柜的设计思想和节能原理进行论述。
交流电机结构及原理word版本
交流电机结构及原理word版本
交流电机控制论文
广西工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 课题名称basedonthemm440and profibus’acmotorcontrol 基于mm440和profibus 的交流电机控制 系别电子信息与控制工程系 专业自动化 班级042班 学号2004031087 姓名牛然 指导教师邹晓敏刘瑞琪 2008年5月19日 广西工学院鹿山学院2010届毕业论文制设计基于mm440和profibus的交流 电机控制设计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mm440和profibus的交流电机控制的设计,阐述了系统的工 作原理、硬件设计、软件设计、系统监控组态及其扩展触摸屏部分。详细论述了mm440 变频器的原理及其在交流电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硬件采用s7-300编程器,通过step7
电机学习题集(交流电机部分)
第三部分交流机 14-1在交流电机中,那类电机叫同步电机那类电机叫异步电机它们的基本工 作原理和激磁方式有什么不同 14-2整数槽双层迭绕组和单层绕组的最大并联支路数与极对数有什么关系整 数槽双层波绕组的最大并联支路数是多少如何才能达到 14-3在电势相加的原则下,交流迭绕组和波绕组的连接规律有什么不同并说 明二者的主要优缺点和应用范围。 14-4试说明谐波电势产生的原因及其削弱方法。 14-6一台三相同步发电机,f=50hz,nn=1500r/m,定子采用双层短矩分布 绕组。q=3,y1/=,每相串联匝数w=108,y连接,每极磁通 量wb,wb,wb,wb,试求: (1)电机的极对数;(2)定子槽数;(3)绕组系数kw1,kw3,kw5,kw7; (4)相电势,,,及合成相电势和线电势e。 4-7一台汽论发电机,两极,50
交流电动机起动与制动
对中、小容量的异步电动机均采用直接起动方式。对于大容量的电动机,当电动机容量超过其供电变压器的某定值,一般应采用减压起动方式,以防止过大的起动电流引起电源电压的下降。
交流电机和直流电机的主要区别
1、说说交流与直流电机的主要区别: 无刷直流电机,定子是旋转磁场,拖着转子磁场转动; 交流同步电机,也是定子旋转磁场拖着转子磁场转动; 那么从原理看,无刷直流电机、交流同步电机有什么不同? 它们的不同是,旋转磁场旋转的原因不同:(1)交流同步电机,定子磁场转动的原因是彼此 落后120度的三相对称交流电,定子磁场的转动是交流电的变化快慢;(2)直流电机,是直 流电源不变的恒定电压,与线圈连接实际位置的改变形成的,而且与线圈连接实际位置的改 变是转子转动的快慢; 这样,它们的调速方法就不同:(1)交流同步电机,定子磁场转动的原因是彼此落后120 度的三相对称交流电,定子磁场的转动是交流电的变化快慢;只要改变交流电变化的快慢, 就能改变电机的转速,即变频调速;(2)直流电机,是直流电源不变的恒定电压,与线圈连 接实际位置的改变形成的,而且与线圈连接实际位置的改变只与
第三篇交流电机绕组的基本理论
第三篇交流电机绕组的基本理论 3.1交流绕组与直流绕组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3.2何谓相带?在三相电机中为什么常用60°相带绕组而不用120°相带绕组? 3.3双层绕组和单层绕组的最大并联支路数与极对数有什么关系? 3.4试比较单层绕组和双层绕组的优缺点及它们的应用范围? 3.5为什么采用短距和分布绕组能削弱谐波电动势?为了消除5次或7次谐波电动势, 节距应选择多大?若要同时削弱5次和7次谐波电动势,节距应选择多大? 3.6为什么对称三相绕组线电动势中不存在3及3的倍数次谐波?为什么同步发电机 三相绕组多采用y型接法而不采用δ接法? 3.7为什么说交流绕组产生的磁动势既是时间的函数,又是空间的函数,试以三相绕 组合成磁动势的基波来说明。 3.8脉振磁动势和旋转磁动势各有哪些基本特性?产生脉振磁动势、圆形旋转磁动势 和椭圆形旋转磁动势的条件有
交流电机离散时间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分析了运行在较高基频与采样频率的比值下异步电机的离散时间电流调节器的特点,该情况普遍应用在高速列车驱动和大型牵引驱动上。若电流调节器的设计不能很好地满足控制系统离散特性,在较高的基频与采样频率比值下,系统会发生严重的振荡或者不稳定响应。通过一个含svpwm延迟的离散时域交流电机模型,设计离散时域复矢量电流调节器。仿真和实验结果证明该调节器具有非常优越的稳定性和鲁棒性,充分满足了控制系统的离散特性。
电机学-第四章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3
电机学-第四章交流电机理论的共同问题3
交流电机变频调速系统毕业论文
i 摘要 本文首先在对该系统的整体结构、控制方案和各部分功能实现的方法进 行了详细分析,并设计出该系统的硬件电路。其中硬件电路包括主电路和控 制电路,在控制电路中以arm(lpc2148)控制器为核心,通过键盘的给定频 率并由lpc2148控制智能模块sa4828产生可调频率的spwm方波,并通过 spwm控制技术对交流电机实现恒压频比控制,并用数码管对当前频率进行 实时显示。 主电路包括整流、滤波和逆变电路。为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可靠性, 还设计了软启动电路、过欠压、过热、过流保护电路。使设计的可靠性得到 了提高。 在软件设计中,采用通用的模块化设计方式,编写了三相交流异步电动 机调速程序,并且使用c语言进行程序,在ads(armdevelopersuite)开 发环境下编译、链接、运行通过。 论文的创新点在于将arm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控制核心
第二章交流电机练习参考答案
第二章交流电机练习 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 1、三相异步电动机不管其转速如何改变,定子绕组上的电压、电流的频率及转子绕组中电势、 电流的频率总是固定不变的。(×) 2、交流电动机由于通入的是交流电,因此它的转速也是不断变化的,而直流电动机则其转速是 恒定不变的。(×) 3、单相电机一般需借用电容分相方能起动,起动后电容可要可不要。(√) 4、异步电机转子的转速永远小于旋转磁场的转速。(×) 5、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电气控制线路,如果使用热继电器作过载保护,就不必再装设熔断器 作短路保护。(×) 6、转差率s是分析异步电动机运行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当电动机转速越快时,则对应的转差 率也就越大。(×) 7、三相异步电动机在起动时,由于某种原因,定子的一相绕组断路,电动机还能起动,但是电 动机处于很危险的状态,电动机很容易烧坏。(√) 8、异步是指转子转
某永磁交流电机专用装配工装设计
针对永磁交流电机中转子组件与定子组件装配时容易导致磁钢划损、轴承受损等从而对电机性能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设计了电机专用装配工装(安装平台),在保证定子组件和转子组件中心重合的前提下最终实现两组件的无损对接,达到快捷、安全、精确装配的目的。
6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直流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 作者:时间:2007-12-10来源:电子元器件网浏览评论推荐给好友我有问题个性化定 制 关键词:直流电机元件制造 驱动电路的性能很大程度上影响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有许多问题需要慎重设计, 例如,导通延时、泵升保护、过压过流保护、开关频率、附加电感的选择等。 1.开关频率和主回路附加电感的选择 力矩波动也即电流波动,由系统设计给定的力矩波动指标为δi/in,对有刷直流电 动机而言,通常在(5~10)%左右。为了便于分析可认为 δi/in=δi/(us/rd)(1) 式中rd为电枢回路总电阻。代入前面各种驱动控制方式的δi表达式中,消去us, 可求出: 对于单极性控制 ld/rd≥5t~2.5t(可逆或不可逆)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消防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