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阳区生物防火林带10年建设成效的调查研究
全面系统地综述了惠阳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的成效。调查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情况,分析生物防火林带防火效果以及生物防火林带产生的防火、生态、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效益。阐明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的意义和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作用,为进一步完善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广东:生物防火林带见成效
生物防火林带的探索与研究早在上世纪60年代,广东省一些国营林场在行政交界处和林班线上营造了阔叶树木荷林带,当时主要目的是划清界线和林班。另外,阔叶树含水量大,叶厚革质,可以挡火。但木荷林带是否能挡山火,能挡多大的山火,没有实例记载。
黄陂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农民增收、生态增效、利国利民的德政工程,其实施对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和长远意义。2002年国家开始全面展开规模宏大的退耕还工程,黄陂区自2002~2011年连续10年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38万hm2,其中坡耕地还林0.49万hm2,现已进入成果巩固和效益发挥阶段,为了全面深入了解和掌握黄陂区退耕还林坡耕地造林的后期效益情况,通过实地踏堪、抽样调查和查阅相关部门资料、走访农户等方法,围绕林地的经济、生态、社会三个方面对其进行综合评估,为加强和改进有关退耕还林政策提供参考。
乳阳林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情况探析
分析了乳阳林区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情况,并针对目前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措施。
浅谈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祁门县是全省重点林业县。森林覆盖率高达85.78%,人工林面积6.46万hm2。生物防火林带是阻隔林火蔓延、实现\"绿色防火\"的重要途径。近几年,祁门县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
南阳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初探
生物防火林带具有阻火、隔火、断火等功能,并能提高森林自身抗御火灾的能力。论述建设生物防火林带的必要性,介绍南阳林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规划建设及保障,并对生物防火林带所能产生的效益进行预测。
浅析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森林火灾是森林资源的大敌,森林火灾的发生,将使林业建设成果毁于一旦,森林火灾严重威胁森林资源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森林火灾,对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南方林区,由于地形复杂、集中连片的易燃针叶林多、秋冬季节干燥风大和防不胜防的多发
部署生物防火林带建设
2009年12月11日,省森林防火指挥部、省林业厅在黄山区召开全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现场会,要求今明两年新建生物防火林带2438.7公里;到2030年底,实现网络控制面积和密度目标的总体规划。形成以生物防火林带为主体,与自然阻隔带、工程阻隔带相结合的有效林火阻隔网络体系。
对福建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调查与思考
对福建省生物防火林带的建设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得出福建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经历了探索,认识阶段;试验、发展阶段;完善、提高阶段和总结、推广4个阶段。对福建省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做法,经验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提出了提高对生物防火林带作用的认识,明确生物防火林带法律地位、建立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资金保障机制等7条对策与建议。
金秀县建设森林防火生物防火林带的思考
金秀瑶族自治县属于我国生态保护区,因此基于其特殊的位置建立森林防火生物防火林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本文立足于金秀瑶族的现状,提出建设森林防火生物林带的技术措施[1]。
大理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分析
结合大理州的基本林情及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现状,分析大理州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城步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效分析
自2002年退耕还林工程在城步县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发展的巨大综合效益不断显现,在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针对退耕还林工程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随着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高度重视,森林绿化面积逐步增大,而林区里面人为活动却越来越频繁了起来,这对森林资源的保护造成了重大的威胁以及安全隐患,一个小小的烟头火星就可能造成极其可怕的后果,烧山毁林不说,更是关乎到人员生命安全,因此,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是预防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的主要措施途径之一。本文就如何建立生物防火林带,以及其对森林资源的保护起到什么样的作用与意义进行探讨。
墓地和村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探索
农村上坟祭祀成了引发淳安县森林火灾的最大隐患,建设墓地和村庄生物防火林带是预防森林火灾的有效手段。文章通过对墓地和村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区域、类型和模式等进行探讨,研究设计了杨梅+枇杷防火林带、油茶+桂花防火林带等5种生态经济型营造模式,并就林带的营造技术和建设前景进行了分析。
延平区生物防火林带营建及其效益评估
营造生物防火林带是预防森林火灾发生,控制森林火灾发展的有效途径。经过长期努力,延平区的生物防火林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发挥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估,最后提出了营建生物防火林带长效机制的措施。
乳阳林区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现状与对策
文章概述广东省乳阳林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情况,具体分析生物防火林带建设措施和绩效,针对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林区自然因素和经济状况提出对策。
安徽省血防林工程建设成效斐然
安徽省是我国血吸虫病流行最严重的"湖区五省"之一。建国前,血吸虫病在沿长江一带和皖南山区长期猖獗流行,肆虐人民,到处是"千村霹雳人遗失,万户萧疏鬼唱歌"的悲惨景象。据建国初期调查,全省有40多万人患血吸虫病,人群血吸虫病感染率一般为20%~30%,严重危害人民的生活、生产、生命安全,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解放后,在党和国家的重视和支持下,我省大力开展灭螺防病工作,至2008年底,全省达到血吸虫病疫情控制标准。其中将灭螺防病和林业生产有机结合起来的血防林工程,通过以林为主的综合治理措施,建设以森林代替芦苇、荻柴等新的滩地生态系统,为沿江地区血防工作
新邵县“长防林”工程建设成效与展望
新邵县长防林工程建设实施7年时间,严格遵照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把质量放在首位,在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回顾总结工程建设与管理的经验,剖析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下阶段长防林工程建设的设想、措施与对策,对今后新邵长防林工程及其它生态林业工程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建设生物防火林带的几点思考
在阐述生物防火林带的优越性的同时,对生物防火林带的设置和树种的选择、设计、部门协作、运作资金、关注群众呼声,吸收多方良策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调查分析
通过对白云山风景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景区内共营造生物防火林带52条,总长95240m,平均宽为20.07m;以木荷为主的乔木总平均高1.51m,灌木九节平均高1.19m,苗木保存率91.45%,种植密度符合设计要求,并按设计要求全部进行了抚育,抚育率达100%,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达到设计要求。
邯郸市绿网的建设成效
生态水网包括水网、路网、绿网三部分。生态水网的建成,绿网建设是关键,在绿网建设中,邯郸市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经过不懈努力,克服种种困难,圆满完成了绿网建设任务。为东部平原创造了一个水、林、路相互交融的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并为平原河渠绿化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深圳市大南山公园生物防火林规划与设计
通过对深圳市大南山公园山火原因的分析,论述了设置生物防火林的重要性,对防火林规划设计的原则、设置的方式和相关营建技术的应用进行了阐述,旨在为深圳市森林公园的防火林建设提供实践依据。
庆阳市天保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十二五”期间,庆阳市累计完成省上下达的天保二期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30.2万亩,完成天保区国有中幼林抚育64.5万亩,任务完成率均达100%;有效落实天保森林管护任务914.69万亩,任务落实率达100%,工程建设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推广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探讨
@一;8,蔓糯林蕈埔建设.名阳旦.森林 安徽林业科技1999年(总第l0l期森林防火专辑 推广生物防火林带工程建设探讨 翅造坐垂塑阻 (青阳县林业局242800) 9o年代以来,我县加大了生物防火工程建 设的力度,逐步营造一次性投人、永久受益的生 物防火林带。为此,县林业局在认真研究,充分 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青阳县生物防火林带工 程建设规划编制方案)及实施办法,结合我县森 林资源丰富的特点。采取森林经营与防火工作 统筹兼顾。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生物防火林带 建设。一是重点选择九华山风景区周边乡镇的 林缘、公路、河渠两侧,优先安排生物防火林带 任务,开展中幼林培育,清除下层植被和地表可 燃物,栽植防火树种,起到隔火阻火作用;二是 在山脊、淘塘、涧溪等地进行林相改造,有计划 安排耐火树种。截止1998年末,全县已完成生 物防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公路工程标准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