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现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以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现状为研究对象,根据近期的土地调查数据,总结出该地区土地利用情况,指出在当前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提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对策。
日照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日照是生物多样性的地区,生态环境较好,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土地生态环境总体上也在不断恶化。该文通过分析日照市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探讨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对日照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具有指导意义。
汕头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以汕头市6区1县为研究区域,以2003年区域变更调整数据和2007年现状土地利用数据作为数据源,通过对能反映各区县生态环境转变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说明汕头市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汕头市的耕地面积持续降低,建设用地扩张速度过快,尤其是居民点及工矿用地。汕头市土地利用变化使得全市整体生态环境质量有改善的趋势,但同时也存在个别区县生态环境质量略有下降的现象。
兰州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农业土地资源的利用对局部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兰州新区建设过程中土地资源的变化进行研究,分析了兰州新区生态环境的变化情况。结论是兰州新区生态环境受到土地资源利用方式转变的影响较大,在不同区域间表现出正面和负面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影响研究综述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lucc存在对大气环境、土壤环境、水环境等的关联效应.从lucc与生态环境的关联效应研究取得的进展,充分探讨了lucc过程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的研究方向.
重庆市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结合重庆历年土地利用方式变化情况分析了土地利用方式变化对重庆生态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明显:产生了拥挤和热岛效应,城市的环境质量也有所下降,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音污染和城市灾害有所增加。农用地和未利用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变对区域固体废弃物、水环境影响最为明显。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作为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一方面通过影响气候、土壤、水文以及地貌而对自然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造成了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以及景观的巨大变化,使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改变.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综合介绍了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对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系统以及生态安全的影响。
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效益的影响分析
以1991年、1998年和2006年3期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动态度、利用度和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模型,研究了漓江流域1991年以来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于1991~2006年间发生了较大变化,变化的总体趋势为林地、耕地、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并转化为园地、未利用地和建设用地;1991年以来,漓江流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和园地的正向变化速度较大,而林地和草地的负向变化速度较大。漓江流域土地利用综合变化速率呈现增加趋势;土地利用度变化呈现波动特征;漓江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主要人文驱动力为经济因素、政策因素等方面;1991~200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降低了漓江流域的生态环境效益,林地向园地的转化及耕地向建设用地的转化是区域生态环境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
浅谈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不断出现,如何利于有限的土地资源为人类社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生存条件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本文先分析了新疆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概况;然后讨论了研究新疆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关系的意义;最后讨论了新疆土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对策。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以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2004年2期tm遥感图像,对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体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变化都较大,说明人类影响较大;(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表明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各旗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山地、丘陵分布广泛的旗县增值程度要高于以平原分布为主的旗县。
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评价与分析
自然界中各种绿色植物通过不同程度的光合作用,对环境产生一定的生态补偿作用,但贡献的\"效率\"不同。不同的植物之间能够通过生态绿当量互换,利用一定系数计算互换,以达到两种不同物种虽然面积不同,但生态贡献相同的效果。文章基于生态绿当量的视角,分析呼和浩特市2012年的土地利用结构,根据各类土地的服务价值,计算出生态绿当量值为0.7092,生态绿当量值小于1,并预测了呼和浩特市2020年土地利用的生态绿当量值为0.8315。结果表明,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够合理,并提出进行耕地优化、优化未利用土地、优化城市建设用地等措施和策略。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以呼和浩特市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2、004年2期tm遥感图像,对呼和浩特市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土地利用转移矩阵体现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变化都较大,说明人类影响较大;(2)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分析表明整体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各旗县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且山地、丘陵分布广泛的旗县增值程度要高于以平原分布为主的旗县。
浅谈新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在生态环境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起着必然的推进效用,只有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利用土地,保证土地覆被的生态功能不断提升,才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在分析新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基础上,探讨了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气候环境、生物多样性、土壤性质和水资源环境等的影响,为合理布局新疆土地利用和有效改善土地覆被状况提供参考。
浅谈土地利用变化对敦煌市生态环境的影响
生态环境的发展与演变影响着我们人类的生活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必然是我们人类自然环境发展的重要任务.敦煌市是甘肃西部地区最为显著的干旱地区,气候极其干旱,由于土地利用规模的不断扩大、水资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越发脆弱.本文以敦煌市生态环境作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敦煌市2006年-2020年土地总体规划中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变化的因素,并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与解决方法,以实现当地生态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及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马鞍山市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
介绍了马鞍山市的概况、土地利用现状及土地利用结构、空间布局、城市用地、土地开发整理、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出了促进该市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政策和管理措施。
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
随着我们对全球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影响生态系统的因素也不断映入大众的眼帘,而土地利用变化会对生态系统产生非常突出的影响,不但会导致地表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同时也会对生态可持续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而关于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系统服务二者间的关系也已经引起国际生态学、地理学方面的机构、专家重视.本文主要从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系统服务影响因素这两个方面入手,着重研究二者间的具体关系,希望能够我国的土地规划工作提供一些参考借鉴.
仓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
采用福州市仓山区2000年、2010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gis方法提取了10年间的仓山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数据.采用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测算方法对仓山区土地利用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测算了仓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结果表明:2000~2010年,仓山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这与土地利用变化密切相关.提出了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保护水域、林地、耕地和园地等生态价值系数高的土地利用类型的建议,以提升仓山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崇左市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前期专题研究之专题二 崇左市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研究 (送审稿) 崇左市国土资源局 南京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系 二〇〇七年七月 i 二崇左市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分析 目录 1土地利用现状及其潜力分析的目的和意义·················1 1.1目的··························································1 1.2意义··························································1 2崇左市概况·········································1 2.1区位交通条件··················································1 2.2自然条件
86城市土地利用与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内蒙古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城市土地利用与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以呼和浩特市为例 姓名:金文广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指导教师:孙旭 20080601 城市土地利用与土地价格影响因素分析——以呼和浩特市为 例 作者:金文广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 本文链接:http://d.g.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307407.aspx
三峡库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进展
三峡工程是人类对地球表面的一次重大改造,形成了三峡库区这一特殊区域,探讨三峡库区的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化对维护库区生态、经济、社会可持续具有重要意义。归纳总结了1990—2016年间三峡库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化研究的不同发展阶段,并从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力、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效应(包括水土流失、非点源污染、土壤温室气体排放与重金属污染、自然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丧失)、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生态系统服务这3方面进行研究综述。提出今后的主要研究趋势是走向综合,研究的关键挑战为宏观格局变化的环境效应、微观机理与过程研究、尺度效应与尺度推绎以及模型构建与模拟预测。
土地整理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效益分析
当前,生态环境质量遭到破坏,我国普遍对土地资源的重视,尤其重视的是土地资源的持续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协调。人口、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已作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前提和条件,大多数国家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背景下致力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对资源的竞争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等问题。
基于RS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现状专题分析
基于rs与gis技术的土地利用现状专题分析 卜晓翠1,王志新1,刘春霞2 (1.长安大学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2.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 地理科学学院,辽宁阜新,123000) 摘要:遥感数字制图的应用领域较广,其中数字分类专题制图是遥感制图的重要领域。 利用2002年烟台spot5遥感影像资料,运用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制作了烟台市福 山区土地利用现状专题图并进行了专题分析。 关键词:土地利用分类;现状分析;数据库 thethematicanalysisofcurrentlandusebased onthetechnologyofrsandgis buxiao-cui,wangzhi-xin,liuchun-xia (1.collegeofgeologyengineeri
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跟踪评价分析
文章就环境影响跟踪评价是否适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实施评价的具体程序,基于价值模型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指标体系法有效简化了评价工作的复杂性。并以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5-2020)跟踪评价为例,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回顾性评价和预测评价,识别出了主要环境问题以及环境制约因素,并根据规划总目标、阶段目标和环境保护规划、环境功能区划,进一步提出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且对规划目标进行了调整。
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探究
土地利用的规划与人们赖以生产的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息息相关,在探究土地利用规划对环境影响时,并认清其重要性,还需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方法在土地利用规划中进行探讨,充分剖析当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铁路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