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晶石基刚玉-莫来石陶瓷
本实验在制备刚玉-莫来石陶瓷过程中加入蓝晶,以蓝晶石的膨胀性能来抵消或减小陶瓷烧结过程中的收缩比例,增强陶瓷的各项性能,特别是抗折强度;并通过改变烧结制度,探究蓝晶石基刚玉-莫来石最佳的烧结温度。
影响陶瓷结合剂白刚玉磨具色泽的因素探讨
陶瓷结合剂白刚玉磨具会出现白里显红、红黄、青灰色调,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质量。本文主要是从制造白刚玉磨具的原材料、烧成气氛等方面着手,来探讨影响白刚玉磨具色泽变化的因素,并提出防止白刚玉磨具色泽变化所采取的措施。我们通过理论分析和大量实验,得出主要结论是:①白刚玉磨具色泽的变化主要是由结合剂中杂质含量的多少和烧成气氛来决定的。若在氧化性气氛下烧成,当结合剂中(tio2+fe2o3)含量0.55%时,白刚玉磨具烧成时不宜采用氧化性气氛,最好采用中性气氛或弱氧化性气氛烧成。②在陶瓷结合剂白刚玉磨具结合剂中加入滑石粉、石英粉、氧化镁粉,能消除白刚玉磨具呈红色,但对磨具强度有影响。
提高刚玉莫来石砖强度,改善磨砖预砌质量
目前,刚玉莫来石砖是高炉陶瓷杯的主要产品之一,目前该产品在性能方面还存在一些质量缺陷,主要表现是产品在磨砌过程中缺边掉角现象比较严重,影响着产品的砌筑质量。通过该项目的改进,可以保证该产品质量合格率提高2%,能顺利通过顾客的质量验收,并提高质量信誉,进一步增大该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环境因子对木塑地板疲劳/蠕变性能的影响
选取25%和75%两种应力水平,对放置在室内、阳光照射、户外自然环境和土壤中的木塑地板,进行疲劳/蠕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相同的加载方式,户外自然环境对材料疲劳/蠕变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阳光照射,最后是土壤;25%应力水平作用后,室内环境中材料的剩余强度保留率最大,其次是土壤掩埋,最后是户外自然和阳光环境。
刚玉对陶瓷地砖釉面耐磨性能影响的研究
在釉料中引入一定量的刚玉晶体可以明显提高其釉面耐磨性能,而且比引入普通氧化铝效果显著.引入刚玉对釉面烧成温度影响很小,但刚玉在釉料中引入的量过多会使总孔隙率和闭孔孔隙率增大,一般引入8%~10%的刚玉晶体效果最为显著,不会增加釉层的孔隙率,而且可以明显提高釉面的耐磨性能.
环境因子对塑木地板蠕变性能影响研究
环境因子对塑木地板蠕变性能影响研究
浅谈复合土工膜及蠕变性能的研究现状
复合土工膜具备土工布的隔离、加筋、防护特性,配合土工膜优异的防渗性能广泛用于大坝或防洪工程中。其蠕变特性是影响工程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文简单介绍了复合土工膜及蠕变性能的研究现状。针对复合土工膜的研究现状及其蠕变性能的探索,笔者开展了本文的写作。
环境因子对塑木地板蠕变性能影响研究
选取25%、50%和75%3种应力水平对分别放置在室温、阳光、土壤及户外自然干湿环境中的塑木地板进行弯曲蠕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环境中分别放置2个月和4个月后,塑木地板的弯曲强度降低了5%~10%和8%~14%。25%和50%应力水平作用后,室温时,材料的剩余强度保留率最大;其次是土壤环境;最后是阳光和户外自然干湿环境。25%和50%应力时,土壤环境对塑木复合材料蠕变性能影响最大,75%应力水平时,户外自然干湿环境对塑木复合材料蠕变性能影响最大。
刚玉_莫来石材料的研究
刚玉—莫来石材料的研究 殷海荣 陈 福 王 昱 武丽华 (陕西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咸阳 712081) 摘 要 以刚玉—莫来石材料为基体,以锆英石为添加剂制得刚玉莫来石材料,通过sem,xrd分析了材料的体积密度, 抗折强度,抗热震性。讨论了锆英石的加入量对刚玉莫来石材料性能和显微结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锆英石加入量 为4%~6%的刚玉—莫来石材料具有较高的抗折强度和优良的抗热震性。 关键词 刚玉 莫来石 锆英石 由于莫来石热膨胀系数低、熔点高、抗蠕变、抗热 震能力优越,刚玉弹性模量高、熔点高、耐磨性好、抗化 学侵蚀能力强;另外,莫来石晶体一般为柱状或棱柱 状,刚玉晶体一般为粒状,因此将莫来石、刚玉按一定 的配比,构成刚玉莫来石复合材料,其性能比纯刚玉或 纯莫来石材料的性能更好[1]。此
稻壳/HDPE木塑复合材料蠕变性能的研究
研究了不同温度和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稻壳/hdpe木塑复合材料的短期蠕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稻壳/hdpe木塑复合材料蠕变性能与温度、应力水平强烈相关,利用时间温度应力等效原理,得到55℃温度条件下的蠕变柔量主曲线。采用十元件力学模型,结果显示十元件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试验得到的蠕变柔量主曲线。
陶瓷隔热瓦力学性能影响因素及其稳定性控制
通过研究陶瓷隔热瓦力学性能与密度之间的变化关系,发现陶瓷隔热瓦的密度均匀性是影响其力学性能稳定性的重要因素。通过工艺改进制备了力学性能稳定的陶瓷隔热瓦,陶瓷隔热瓦的平均拉伸强度由0.250mpa提高到0.786mpa。结果表明:提高陶瓷隔热瓦的密度均匀性是控制其力学性能稳定性的有效途径。
莫来石基轻质、气密型隔热陶瓷制备
基于al2o3-sio2-mgo三元体系,在75%(al2o3-sio2-mgo)混合粉末中添加25%sio2/al2o3空心球;采用凝胶注模成型方法,制备一种1400℃低温烧成、体积密度1.43g/cm3、热导率0.20w/m·k、开口气孔率18%、闭口气孔率31%和抗弯强度30mpa的莫来石基气密型轻质、隔热材料。研究结果表明:烧结过程堇青石的出现、莫来石化和烧结材料较高的闭口气孔率分别是低温烧成、高强度和气密型低导热的主要原因。
聚硫密封胶蠕变性能的研究
聚硫密封胶蠕变性能的研究ahдpeebat.b.等著阎家宾泽聚硫密封胶用于受力较弱的结构中,例如用于固定运输工具中的玻璃。为此,测定室温下金属-密封胶粘合接头允许剪切应力值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工作是在一台专门安装的设备上进行(图1)。图1钢-密封胶粘合...
促凝剂对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的影响
首先研究了单一和复合促凝剂对纯铝酸钙水泥凝结和硬化速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复合促凝剂中naoh与naalo2的质量比对该水泥质量分数为4%的刚玉-尖晶石浇注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li2co3和lioh对水泥的促凝作用比naalo2和naoh更显著,且促凝剂的添加量越多,水泥凝结所需时间越短;不同naoh与naalo2质量比的复合促凝剂均能使水泥的凝结和硬化速率加快,但促凝剂中na+的引入使浇注料的抗弯强度、抗压强度、热震稳定性降低,而体积密度、显气孔率、抗渣蚀性能变化不大。
陶瓷釉面维氏硬度测试影响因素的探讨
本文阐述了陶瓷釉面维氏硬度测试中试片缺陷,测试人员的操作熟练程度,压痕测量及环境因素对硬度测试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减少硬度值测试误差的改进措施,从而提高了陶瓷釉面维氏硬度的测试精确度
大规格陶瓷薄砖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与普通的陶瓷墙地砖产品相比,薄型陶瓷砖具有厚度薄、原料和能源消耗低、减轻建筑物的自重、减少运输成本、节省施工安装费用等显著优点。本文通过对大规格薄型陶瓷砖开发过程中产品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为薄型陶瓷砖生产优等率的提高提供了解决思路。
耐磨刚玉陶瓷在洗煤厂中的应用
介绍氧化铝陶瓷的晶体结构、工艺及性能,探讨耐磨刚玉陶瓷的硬度及耐磨性、氧化铝陶瓷加入微量物料后改性成耐磨刚玉陶瓷的主要性能及耐磨性以及两者性价比。从而使生产出越来越多的耐磨刚玉制品应用到洗煤厂的各磨损部件中,大大地减少设备维修次数,降低材料消耗,经济效益显著。
松木粉/PVC复合材料蠕变性能研究
研究了松木粉不同添加量和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松木粉/pvc复合材料的短期蠕变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松木粉/pvc复合材料蠕变性能与松木粉添加量和应力水平强烈相关;采用burgers模型可以很好地拟合试验得到的蠕变曲线,并进一步找到了各拟合参数与松木粉添加量和应力水平之间的回归方程式,为开发新的复合材料的配比和使用稳定性提供参考。
交变磁场对SHS陶瓷复合钢管陶瓷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将交变磁场引入自蔓延反应,研究其对复合管陶瓷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变磁场可以促进燃烧反应的进行,但并不改变陶瓷层的相结构。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加,α-al2o3的枝晶尺寸减小,形态逐渐向细小的晶形过渡。引入交变磁场后,复合管的抗压溃强度和抗剪强度均有提高。其中当磁感应强度为0.20t时,抗压溃强度和抗剪强度达到418和19.5mpa,比未引入交变磁场前分别提高了19.1%和21.9%。
高强低导热莫来石-刚玉轻质砖的制备
以高铝矾土、硅灰、聚苯乙烯球作原料,用凝胶注模工艺制备高强轻质莫来石-刚玉材料,确定最佳ph值和分散剂用量,并研究了烧成后样品的强度、气孔率、热导率、物相组成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最佳ph值为9,分散剂加入量为0.33%,当球料比为4:1(ml.g-1)时,1550℃烧结出的样品密度为0.37g/cm3,气孔率达87.37%,热导率仅0.22w/(m.k),强度高达2.17mpa;材料主晶相为莫来石,并含有少量刚玉相,晶粒细小,气孔分布均匀,孔壁薄而完整并有封闭小气孔。
温度对刚性陶瓷防热瓦隔热性能的影响
提出用"等效导热热阻"这一参数来反映防热瓦的隔热性能,依据试验数据探讨温度对该参数的影响规律。在平均温度低于500℃时,随着温度的升高,防热瓦的隔热性能呈现线性下降趋势,平均温度每升高100℃其隔热性能大约下降14%;用有限元计算验证试验的有效性,结果表明与试验测算数据的相对误差不超过10%,可以认为所建立的试验方法能够实现对防热瓦隔热性能的评价分析。
复合涂层粉料制备莫来石陶瓷的工艺研究
莫来石陶瓷是一种具有优良特性的陶瓷,在结构、电子、光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利用teos的水解在亚微米级氧化铝颗粒表面涂上无定型sio2,制得莫来石前驱体——复合涂层粉料。并对制备莫来石瓷的成型工艺及制备参数进行了研究。采用900mpa干压成型,1600℃保温2h常压烧结制备出直径13mm烧成体,相对密度为99.24%,几乎完全致密;根据xrd衍射图谱,烧成体试样由纯莫来石相组成;根据sem分析,试样显微结构致密、均匀
高强度莫来石陶瓷微晶薄板的研究
为了降低莫来石微晶陶瓷的合成成本,用粉煤灰、铝矾土与叶腊石等为原料,以氟化铝(alf3)为矿化剂,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合成了莫来石质的陶瓷微晶薄板。采用综合热分析仪(tg-dsc)、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试样的气孔率和吸水率逐渐降低,试样中莫来石晶相含量、弯曲强度、密度逐渐增加。当煅烧温度为1200℃时,试样得弯曲强度达到96mpa。alf3矿化剂的加入有利于促进莫来石的析晶和微晶板材的烧结,随alf3矿化剂加入量的逐渐增加,试样的弯曲强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适合的加入量为4.0wt%。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通信与广电工程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