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 2007〕19号 浙江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要求审批〈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2020年)〉的请示》收 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001年-2020 年)》(以下 简称《总体规划》)。 二、杭州市是浙江省省会和经济、文化、科教中心,长江三角洲中心城市之 一,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重要的风景旅游城市。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经 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杭州市城市规 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 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和布局,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不断完善城市功能, 逐步把杭州市 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设施完善、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 市。 三、有序引导城市空间布局。在《总体规划》确定的 3122平方公里的城市 规划
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解读
发布时间:2008-11-3 一、本次总体规划获批复对杭州市城市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答:城市总体规划是引导和调控城市建设,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资源的重要依据和手段, 对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现代化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指导城市有序发展、提高建设 和管理水平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次国务院批复的总体规划,确定了杭州市“一主三副六组团”的城市格局,明确了杭 州市由“西湖时代”走向“钱塘江时代”的发展方向,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对保 护历史文化名城和西湖风景名胜区提出了具体要求,并为杭州市到2020年的城市发展提供 了科学的依据。 二、本次总体规划对杭州市城市性质是怎么定位的? 答:科学的城市定位对城市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总体规划编制 过程中,对城市性质的确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论证和研究,确定的城市性质既体现了杭州在 国家、区域、全省
86国务院关于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国函〔2011〕53号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呈报〈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的请示》(黑政发〔2005〕16号)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 -202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中心 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体 规划》实施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 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哈尔滨市城 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 市功能,逐步把哈尔滨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 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7086 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加 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改
国务院关于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键入文字] 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湖南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一、原则同意《长沙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年)(2014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 规划》)。 长沙是湖南省省会,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总体规划》 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 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统筹做好长沙市 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要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推进经济结构调 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增强城市综合实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 能,逐步把长沙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统筹发
国务院批准南宁城市总体规划
国务院批准南宁城市总体规划 2011年10月19日09:02:34来源:人民日报【字号大小】【收藏】【打印】【关闭】分享到新华微博 记者从广西南宁市政府获悉:《南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简称《总体 规划》)近日获国务院原则同意。《总体规划》要求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并在完善城市基础设 施体系、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人居环境等方面给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要求逐 步把南宁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市。 批复要求在《总体规划》确定的6559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 理,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整治和改造;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 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建制镇,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 批复要求坚持集中紧凑的发展模式,合理控制城市规模。到2020年,南宁中心城区城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200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国办函〔2006〕90号 安徽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要求审批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经国务院批准,现 通知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淮北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以 下简称《总体规划》)。 二、淮北市是安徽省东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能源城市。要以科 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统筹做好淮北市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 本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依托淮北市丰富的矿产资源和能源工业优势,发 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不断完善城市功能,逐步把淮北市建设成为经济繁 荣、社会文明、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420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区 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200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国办函〔2003〕45号 辽宁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报请审批阜新市2001年至2020年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辽政 〔2002〕224号)收悉。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阜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至2020年)》(以下简 称《总体规划》)。 二、阜新市是辽宁省西北部地区的中心城市。阜新市要继续加大经济转型的 力度,搞好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和 发展要坚持经济、社会、人口、资源和环境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善基础 设施条件,完善城市功能和布局,逐步把阜新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 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三、同意《总体规划》确定的674.02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在城市规 划区内,必须实行统一的规划管理。结合采煤沉陷区的治理,调整和优化城市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200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国办函〔2006〕94号 湖南省人民政府: 你省《关于审批〈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的请示》收悉。经 国务院同意,现通知如下: 一、原则同意修订后的《衡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年-2020年)》(以下 简称《总体规划》)。 二、衡阳市是湖南省南部的中心城市。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经济、 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做好衡阳市城市规划、 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按照合理布局、集约发展的原则,有重点地发展现代加 工业、物流业和旅游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和城市功能,把衡阳市建设成为 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生态良好,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城市。 三、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在《总体规划》确定的1114平方公里的城市规划 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以调整、改造、挖潜为主,逐步完善中心城 区功能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含规划总图)
. . 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96年省人民政府批准的《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一直是徐 州市规划建设的基本依据,在指导徐州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推动社会经济 全面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江苏省城市化总体发展战略的实施、 市行政区划的调整以及新形式、新问题和新机遇的出现,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 规划进行修编。根据省建设厅的意见和建设部办公厅建办规函[2003]332号《关 于同意修编徐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函》的精神,我市开展了新一轮徐州市城市总 体规划的编制。2000年至2002年,我市着手进行了一系列前期准备工作。由省 建设厅组织编制的《徐州都市圈规划(2001-2020)》为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提供 了区域空间环境和政策框架。由省规划设计研究院负责编制的《徐州市市域城镇 体系规划》为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3)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纲要公示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6条城市性质 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为主的制造业基地,风景旅游城市和 历史文化名城。 第7条城市职能 (1)中心城市职能:惠州市是珠三角东部的次中心城市,随着规划区经济实力的提高, 次中心城市的地位将会进一步突出。由于扼守珠江三角洲东部交通门户的地理区位条件和处 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高端位置,惠州市对博罗、龙门、惠东、河源、汕尾等地将会发 挥更大的区域辐射和服务功能,包括商务、教育、就业、居住、旅游等方面。 (2)产业职能:惠州为广东省石化产业基地,积极培育石油及化学产业集群;形成电子 信息业产业集群,形成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业发展优势(如服装、毛织、运动器材、灯饰等)。 建立起旅游业产业集群。 第8条城市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产业强市,拥有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魅力的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4)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纲要公示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6条城市性质 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为主的制造业基地,风景旅游城市和 历史文化名城。 第7条城市职能 (1)中心城市职能:惠州市是珠三角东部的次中心城市,随着规划区经济实力的提高, 次中心城市的地位将会进一步突出。由于扼守珠江三角洲东部交通门户的地理区位条件和处 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高端位置,惠州市对博罗、龙门、惠东、河源、汕尾等地将会发 挥更大的区域辐射和服务功能,包括商务、教育、就业、居住、旅游等方面。 (2)产业职能:惠州为广东省石化产业基地,积极培育石油及化学产业集群;形成电子 信息业产业集群,形成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业发展优势(如服装、毛织、运动器材、灯饰等)。 建立起旅游业产业集群。 第8条城市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产业强市,拥有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魅力的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2)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纲要公示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6条城市性质 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为主的制造业基地,风景旅游城市和 历史文化名城。 第7条城市职能 (1)中心城市职能:惠州市是珠三角东部的次中心城市,随着规划区经济实力的提高, 次中心城市的地位将会进一步突出。由于扼守珠江三角洲东部交通门户的地理区位条件和处 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高端位置,惠州市对博罗、龙门、惠东、河源、汕尾等地将会发 挥更大的区域辐射和服务功能,包括商务、教育、就业、居住、旅游等方面。 (2)产业职能:惠州为广东省石化产业基地,积极培育石油及化学产业集群;形成电子 信息业产业集群,形成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业发展优势(如服装、毛织、运动器材、灯饰等)。 建立起旅游业产业集群。 第8条城市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产业强市,拥有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魅力的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一篇: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总则和空间规划 第二篇: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第三篇: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综合交通规划 第四篇: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生态建设与历史文化名城保 护规划 第五篇: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公共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总则和空间规划 2012-02-2010:51:00惠州日报 编者按 2012年1月12日,《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年)》(以下简称 “《总规》”)获国务院批准,惠州的城市发展由此翻开崭新的一页,新一轮 《总规》的实施必将为惠州提供新的动力和机遇,为全市的发展提供新的战略 平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纲要公示 第一部分总则 第一章规划界定 第1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为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更好地 指导城市各项建设活动,对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 1989年经广东省批准实施的《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9-2005)》,在十五年 的城市建设发展中,起到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规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已经基本完 成,规划也已达到实施年限。 目前,国家发展政策背景、区域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城市发展条件、发展目标 和发展动力等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国家政策层面强调贯彻科学发展观;中海壳 牌南海石化项目全面启动,区域工业结构的全面调整,使惠州成为广东省五个石化 产业基地之一;在《珠江三角洲城镇群协调发展规划》中确定的沿海发展战略等, 使惠州跨入区域经济的主航道,同时全面提升了惠州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 位,对惠州市产业结
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梅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规划文本 一、规划年限 远期1993~2015年为22年 近期1993~2000年为8年 同时包含了2015年以后30年内城市发展的战略构想。 二、城市性质 梅州市是闽、粤、赣边区及粤东北地区区域性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 化名城和客家人文化活动中心;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导,同时,积极发展 旅游事业、文化事业建成具有“绿化城,城中水”为主要特色的生态环境良 好的花园式现代化中等城市。 三、城市规模 (一)城市人口规模 远期为50万人 近期为30万人 (二)城市用地规模 选用人均100平方米城市建设用地指标。远期城市建成区面积为50平 方米公里;近期城市建成区面积为30平方米公里。 (三)城市规划控制区范围、面积和管理责任 梅州市城市规划控制区,按远期城市规划建成区面积的3.3倍左右控 制,即以梅州市政府所在地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纲要公示 第二章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第6条城市性质 珠江三角洲地区性中心城市,以电子信息、石油化工为主的制造业基地,风景旅游城市和 历史文化名城。 第7条城市职能 (1)中心城市职能:惠州市是珠三角东部的次中心城市,随着规划区经济实力的提高, 次中心城市的地位将会进一步突出。由于扼守珠江三角洲东部交通门户的地理区位条件和处 于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高端位置,惠州市对博罗、龙门、惠东、河源、汕尾等地将会发 挥更大的区域辐射和服务功能,包括商务、教育、就业、居住、旅游等方面。 (2)产业职能:惠州为广东省石化产业基地,积极培育石油及化学产业集群;形成电子 信息业产业集群,形成劳动密集型的轻加工业发展优势(如服装、毛织、运动器材、灯饰等)。 建立起旅游业产业集群。 第8条城市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产业强市,拥有良好生态环境和文化魅力的
22关于惠州市城市总体规划若干问题的探讨
772006年第08期 第22卷 [摘 要]“撤市(县)设区”、外延拓展后的新市 区往往不再是一个城市,而是一个城市组合, 一个以中心市为核心,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 “城市区”。对于行政区划调整后的惠州市区, 原来针对单一城市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与审批 办法已不能适应新一轮惠州城市总体规划的要 求,应鼓励城市内部各级政府积极参与各个层 次总体规划的编制,建立分级审批、多层次的 城市总体规划体系。 [关键词]惠州;行政区划调整;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办法 discussiononsomeproblemsinmas- terplanofhuizhou/chenweimin [abstract]anewcityzoneestablishedthroughthe "cancelingofcities(counties)tosetu
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评价(1)
2008年8月20日,省建设厅组织召开了《济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2008-2030年) 评审会》,来自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以及省国土厅、省建设 厅等部门的10位国内知名规划专家审阅了规划纲要文件。专家们对编制成果给予了高度评 价,对《纲要》的编制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结合济宁市的发展提出了宝贵建议。 规划指导思想是贯彻科学发展观,按照“孔孟之乡、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的城 市发展定位,坚持“规划先行、产业先导、文脉存续、自然生态”的原则,加快推进济宁城区 “东拓西跨南联北延”,切实转变济宁现有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完善 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从外延式、资源消耗型模式转变为经 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内涵式、技术提升型模式;促进城镇空间布局由均质走向重点、 由分散走向紧凑、由粗放
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
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年)规划成果(草案)公告 录入者:栏目管理员录入日期:2011-12-4 公布单位:四平市城市规划管理处 联系电话:0434-3269190 联系邮箱:spsghc2011@163.com 前言 四平市位于松辽平原中部,吉林省西南部,辽、吉、蒙三省(区)交界处,北与松原市接壤,西与内蒙古毗邻,南与辽宁省相连,北与长春市相依,是东北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 物流集散地,因四战四平闻名于世,素有“东方马德里”之称。 四平是吉林省南部重要的工业城市,建城已有百年历史,改革开放后城市得到快速发展,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化大城市。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城市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城市 通过持续发展,到2009年底,四平中心城区人口已达53万人,建成区已达53平方公里。《四平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所确定的社会、经济及城市建设的各项目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
宜昌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概况 一、规划编制背景与技术路线 (一)规划编制背景 宜昌市历史上编制过多次城市总体规划,最近一次城市总体规划(1992-2010年)1994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审批实施, 对宜昌市的发展起到重要指导作用。随着三峡工程的建设完成,外部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变,宜昌市自身发展以及在区 域中的地位都面临各种各样的机遇和挑战,需要通过对1992版总体规划的修编,从规划政策方面对未来发展作出整 体把握。湖北省建设厅于2004年批准宜昌市对上版总体规划进行修编。对于本次总体规划修编工作产生重要影响的 背景因素有如下方面: 第一,党的十六大及十六届五中全会报告明确了今后20年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城镇化是工业化 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 色的城镇化道路。
国务院批复《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浙江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关于报请批准《杭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原则同意《规划》内容,并对其实施提出了具体要求。该《规划》旨在指导杭州市未来15年内的国土空间保护、开发、利用、修复等活动,是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蓝图。
国务院关于《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的批复
你们关于报请批准《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现批复如下:
国务院关于《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 (2021—2035年)》的批复
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福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是福州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参考: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文本
1 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 总则 1.《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80─2000年)》于1982年由国务院批准,修订于1988年,经过十多年的实 施,武汉的城市面貌显著改观,旧城改建和新区建设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规划的城市重大基础设施和主要 目标已基本实现,城市功能和整体环境得到了相应的改善。进入九十年代以后,武汉相继被批准为对外开 放城市、开放港口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党和国家提出进一步加快中西部地区 发展,以三峡水利枢纽建设和浦东开发开放为代表的长江沿岸经济走廊加速开发,都标志着武汉进入了新 的重要发展阶段。 根据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建设二 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战略决策,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的要求,以《武汉市城市 总体规划纲要(1996—2020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
哈尔滨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规划范围: 市域:指哈尔滨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5.3万平方公里。 规划区:指哈尔滨市区,总面积为7086平方公里。 中心城区: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的行政辖区,呼兰城区及双井 镇、长岭镇、沈家镇、孟家乡和阿城城区(包括新利街道、舍利街道)及蜚克图镇、料甸乡、红星乡,总 面积为4187平方公里。 主城区:指哈尔滨市道里区、道外区、南岗区、香坊区、平房区、松北区、呼兰区规划的城市建成区,总 用地面积458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 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省会、我国东北北部中心城市、国家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历史文化名城和国际冰雪文 化名城。 城市规模: 1、人口规模 2020年,市域常住人口控制在1050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65%;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600万人,非农 业人口为5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暖通项目经理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