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模态参数识别方法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提出了一种采用带有间断频率的经验模式分解(EMD)与自然激励法(NExT)相结合的新的模态时域识别方法,并在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数值模拟与工程实例识别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识别出结构的模态频率和模态阻尼比.
基于曲率模态的拱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基于曲率模态的拱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以两端铰支的圆弧形拱为研究对象,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计算得到拱损伤前后的前四阶模态参数,然后运用中心差分近似求得拱的曲率模态并用于拱的损伤检测研究。结果表明:当布置有足够数量的振型测点时,拱损伤前后基于...
小波变换在密集模态结构参数识别中的应用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基于VMD的建筑结构模态参数识别
在建筑结构的健康监测、控制和状态评估中经常遇到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如何根据实测响应信号准确估计结构阻尼比及自振频率等模态参数;基于变分模态分解(vmd)提出一种新的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方法;该方法首先对实测振动信号进行vmd分解;获得单模态信号;然后采用自然环境激励技术(next)得到单模态信号的自由衰减响应;最后利用直接插值法(di)和曲线拟合获得结构的自振频率和阻尼比;通过三层框架结构的数值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及可靠性;利用该技术对台风“达维”作用下广州中信广场的实测加速度数据进行分析;并将估计的结构模态参数和其他识别方法的分析结果进行对比;进一步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基于曲率模态和小波变换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方法
基于曲率模态和小波变换的简支梁桥损伤识别方法——小波变换具有在时域和频域内表征信号局部特性的能力,能够在不同尺度下对结构响应中的突变信号进行放大和识别.本文在曲率模态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变换的梁式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利用双正交小波函数对损伤...
建筑结构阻尼比参数的优化识别方法
本文评述了建筑结构阻尼比参数识别方法的现状,提出了频率响应函数谱阻尼计算机优化识别方法。对原型建筑结构频率响应函数进行曲线拟合,获得了解耦后阻尼比参数.并给出了该识别方法的应用实例.
土木工程中结构识别方法的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脚步的加快以及相关科技的人不断进步,土木工程行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应当认识到,土木工程中结构的识别工作具有较高的难度、因此需要了解各类识别土木工程结构损伤的方法,以便顺利地展开后续的工作。
基于模态应变能法的结构损伤程度识别研究
在工程中结构损伤检测不仅要判定损伤是否存在,而且还要进一步确定损伤位置和损伤程度.文章通过模态应变能相对损伤的灵敏度,建立损伤方程组,并且通过解损伤方程组来识别梁的损伤程度.文章以1根两端固支的梁为研究对象并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此方法能够确定结构同时发生多处不同程度损伤的位置和估计损伤的程度,对实际工程应用有一定参考价值.
基于RDT和WT方法识别超高层建筑的模态参数
超高层建筑风致振动相关的动态参数尤其是阻尼比数据资料的缺乏会增加设计阶段动态参数准确选取的难度。因而,现役超高层建筑动态响应的实测与参数识别对这些动态数据资料的补充和设计准确性的校验是十分必要的。将基于强风作用下超高层建筑——上海金茂大厦动态响应的现场实测,使用morlet小波变换并且结合随机减量技术(rdt)识别上海金茂大厦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数值结果表明,上海金茂大厦固有频率的识别非常精确,但发现阻尼比的识别随着阶数的升高其标准差有增大的趋势。
土体渗流固结参数识别方法
土体渗流固结参数识别方法——根据土体固结过程中超孔隙水压力观测资料,建立了基于遗传算法的土体参流固结参数非线性识别方法,解决了经典高斯-牛顿极小化问题所存在的局部极小问题和最小二乘法所存在的当初始值选择不合适时迭代过程发散的问题.提出了根据观...
多维ARX模型在高层建筑模态识别中的应用
针对高层建筑模态识别具有激励难以实现、噪声影响大等特点,从状态空间理论出发,建立了多维arx模型,运用极大似然法估计arx模型参数,推得结构的模态参数。采用线性滤波器法对白噪声进行滤波,模拟脉动风的作用,分析了不同噪信比和不同模型阶次对固有频率、阻尼比和振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多维arx模型适合于高层结构在线识别,特别适用干结构振型的识别,具有很强的抗噪声能力。
基于模态柔度差曲率的梁结构损伤识别
基于模态柔度差曲率的梁结构损伤识别——对于梁式结构的损伤识别,模态柔度比结构的频率和位移模态更加灵敏,通过结构的前几阶模态就可以容易计算得到。文中提出了基于柔度差曲率的损伤识别方法,通过3种方式计算所提指标,将得到的指标进行损伤敏感性对比,在...
基于模态应变能的梁结构损伤识别
基于模态应变能的梁结构损伤识别——单元模态应变能法诊断结构损伤时理论上需要完整振型,而实测振型往往是不完备的。本文以梁结构为例,基于理论自由度和实测自由度相匹配的原则,对不完备振型信息进行扩充处理,然后再应用模态应变能的方法进行损伤识别。结果...
基于改进模板匹配的限速标志识别方法研究
第 35 卷第 4 期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年 4 月 vol.35no.4journalofsouthwestuniversity ( naturalscienceedition ) apr.2013 文章编号: 16739868 ( 2013 ) 04016706 基于改进模板匹配的限速标志识别方法研究① 冯春贵1,祝诗平1,王海军1,2,贺园园1 1. 西南大学工程技术学院,重庆 400716;2. 重庆能源职业学院能源工程系,重庆 400041 摘要:限速标志的识别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环节 . 模板匹配法在目前的交通标志识别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传 统的模板匹配法对于限速标志的识别容易出现拒识和误识的问题,正确识别率不高 . 将改进模板匹配算法
基于改进模板匹配的限速标志识别方法研究
限速标志的识别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环节.模板匹配法在目前的交通标志识别领域中应用比较广泛,传统的模板匹配法对于限速标志的识别容易出现拒识和误识的问题,正确识别率不高.将改进模板匹配算法应用于限速标志的识别中,将限速标志字符的直观形象抽取特征,并结合边缘模板匹配,对限速标志进行识别,并在vis-ualc++6.0环境下开发了限速牌识别软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改进模板匹配算法较传统模板匹配算法对限速标志的识别正确率有较大提高,识别率由80.95%提高到95.24%.
钢筋识别方法
一、箍筋表示方法: ⑴φ10@100/200(2)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双 肢箍。 ⑵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φ10,加密区间距100,非加密区间距200,全为四 肢箍。 ⑶φ8@200(2)表示箍筋为φ8,间距为200,双肢箍。 ⑷φ8@100(4)/150(2)表示箍筋为φ8,加密区间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区间距150, 双肢箍。 一、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⑴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
塑料的识别方法
ps料:容易被点燃,当火源移开后会继续燃烧,并 有黑烟释放 pp料:容易被点燃,当火源移开后会继续燃烧,但 火焰颜色与ps料不同,且没有黑烟释放. abs料:不容易被点燃,当火源移开后不会继续燃 烧 新料目测区分:分别用手抓起一把新料,摊开手掌 ps料:透明颗粒状 pp料:半透明(略成乳白色)颗粒状 abs料:淡黄色颗粒状 hips的截断面发白,但gpps没有,eps主要用于泡沫。 常见塑料鉴别 首先,要先辨别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可以回收利用的是热塑性塑料pp、pe、 pc、pvc、pet、petg、abs、pmma、pom、nylong等,不能回收的是热固性塑料, 加热时如不能滴淌就是环氧树脂或硅胶,如能滴淌则是聚氰氨、尿甲醛或酸醛树脂(可以 理解为加热后能否回收)。 第二,就是针对每一类型的塑料再细分。
利用振动模态测量值和神经网络方法的结构损伤识别研究
提出了一种基于模态测量参数和神经网络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建造了两种输入方式的bp神经网络,即自振频率以及结合自振频率与振型,并讨论了不同数量的输入信息对结构损伤检测精度和计算效率的影响。证明了输入的参数越多,神经网络就越聪明,训练的收敛速度越快;以及在保证一定的测量精度的情况下,基于频率与振型的损伤识别结果要好于基于频率的检测结果。最后,通过对3层框架模型的4种损伤工况下的结构损伤检测结果的分析,认为利用模态测量参数和神经网络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结构损伤的位置,而且能较精确地识别结构损伤的大小。
Lamb波在薄铝板无损评价中的模态识别与应用
Lamb波在薄铝板无损评价中的模态识别与应用
Lamb波在薄铝板无损评价中的模态识别与应用
在厚度为0.7mm的铝板上制作直径为0.6~1.8mm的通孔,以模拟薄铝板中的孔洞类缺陷。利用matlab软件绘制了lamb波的频散曲线和质点位移-幅度曲线。根据频散曲线和质点位移-幅度曲线,选择s0模态的lamb波。试验结果表明,s0模态lamb波的信号峰值与缺陷大小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
结构损伤的非概率区间识别方法
结构损伤的非概率区间识别方法——基于结构时域加速度响应,利用区间分析方法对具有外界激励和测量数据不确定性的结构系统进行损伤识别.不确定性量被处理为有界区间数,基于参考有限元模型和被测加速度响应,经过提出的两步模型参数的区间修正方法分别得到了未...
复杂机械结构结合面动力学建模及其参数识别方法的研究
提出复杂机械结构结合面动力学建模和参数识别的方法。首先,在提出理想结合面和结合面元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新的建立结合面动力学模型的方法,减少了复杂形状结合面动态参数的数目;其次,通过对有限元模型的降阶修改,建立复杂结构低阶动力学模型,避免了在参数识别过程中反复进行有限元计算。以上方法在jcs-018加工中心立柱模型的结合面参数识别中得到了应用。
振动压实过程土体参数识别方法研究
振动压实过程土体参数识别方法研究——为了分析土壤特性与振动压路机在振动压实过程中的动态相互作用关系,提高压实效果,对振动压实过程中土壤刚度、阻尼、土体随振质量及土的固有频率等参数进行动态识别用相似理论与模型试验法在确定了模型与原型之间的几何...
环境激励下古建筑木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与分析
结构的模态参数识别是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内容,对结构的状态评估与损伤识别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古建筑木结构亦是如此。利用在典型藏式古建筑木结构中布设的加速度动力特性监测系统,获得所监测结构在人群荷载等环境随机激励下的振动响应数据,采用随机减量法与itd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加速度信号在时域内进行结构模态参数识别,获取监测结构的动力特性参数。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在环境激励下有效的识别结构的模态频率与阻尼比。结合监测传感器所采集的数据,利用matlab工具箱函数建立人工神经网络,分析人群分布区域、密度、行走频率等因素对结构动力特性参数识别精确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监测结构的动力响应进行预测,为该藏式古建筑木结构的结构状态评估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
土木工程结构损伤识别方法研究——结构发生损伤通常会导致结构动力特性的改变。近年来,基于结构动力特性参数的诊断和监测技术,由于其多种优点及便于实时诊断,己成为当前学术界和工程界的研究热点。同时,结构损伤识别中的神经网珞方法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农林水利建设机械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