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壁砂和全尾砂充填骨料在金Jl『矿山的应用研究
充填骨料是充填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填骨料的选择与应用直接影响充填采矿成本和采矿经济效益。戈壁砂和全尾砂在金川充填采矿中的应用,是降低金川充填采矿成本的重要途径之一。根据金川矿山充填系统和工艺参数,采用高浓度料浆和1:4高灰砂比,开展了戈壁砂、全尾砂和棒磨砂的混合料配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作为充填骨料戈壁砂与棒磨砂不存在本质上差异,可以替代棒磨砂用于金川矿山充填法采矿。全尾砂与棒磨砂混合充填骨料的胶结充填体强度试验发现,当全尾砂掺量控制在30%以内,3d充填体强度高于纯棒磨砂充填骨料,同时7d和28d充填体强度达到金川矿山充填体设计强度。该研究成果应用于金川矿山充填采矿生产,为戈壁砂和全尾砂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全尾砂-戈壁集料胶结充填试验研究
对阿舍勒铜矿全尾砂、各采砂场戈壁集料、钢渣水泥分别取样进行了全尾砂化学成份、全尾砂及戈壁集料全粒级组成、基本物理参数等的测定,对不同全尾砂及戈壁集料比例、不同灰砂比及料浆浓度进行了配比优化试验研究,试验得出了充填料浆的合理制备参数及充填试块的强度特征,为充填系统的改造及工业试验提供了依据。
尾砂—戈壁料胶结充填技术研究
阿舍勒铜矿充填采用戈壁料作为粗骨料,尾砂作为细骨料,经添加水泥搅拌均匀后通过管道自流输送至充填采场,与粗骨料细磨和泵压输送工艺相比,其流程大为简化且运营成本低,系统生产能力大,充填料浆在管道及采场中呈结构流动,不产生分层、离析等不良现象,避免了管道堵塞,减小了管道磨损。该充填工艺技术制作的灰砂比为1∶8,1∶3的充填体,28d强度分别达到1.027,3.83mpa,满足阿舍勒铜矿不同采矿方法的生产要求,为矿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支撑。
金川矿山废石-铜渣尾砂混合骨料充填特性试验研究
针对金川龙首矿实施-12mm破碎废石粗骨料充填存在料浆分层离析的问题,开展了掺铜渣尾砂细骨料试验并对混合骨料的级配进行优化,通过对不同铜渣尾砂掺量的混合骨料级配特征分析、管输特性正交试验和充填体强度正交试验,结果发现:铜渣尾砂掺量为10%、15%、20%时混合骨料级配和密实度较好,细骨料掺量从10%增长到30%时,充填料浆的平均泌水率从13.71%逐渐降低到9.92%,泌水率降低效果明显。试验确定混合骨料中铜渣尾砂掺量为20%,胶凝材料添加量为290kg/m3,料浆质量分数78%,坍落度27cm,泌水率仅为6.1%,有效解决了粗骨料充填中的离析问题。
新型尾砂胶结材料在矿山充填中应用
新型尾砂胶结材料在矿山充填中应用
大规模矿山全尾砂连续充填制备系统的研究
论述了国内大规模开采矿山全尾砂连续充填制备系统的组成及制备工艺,并以矿山工程为实例进行经济分析,从技术工艺和经济性两方面,论证了全尾砂连续充填制备系统在工程上是可行的方案。
水库砂砾石料和戈壁垫层料规划探析
在坝体施工中,料场规划、开采制备不仅关系到坝体的施工质量,施工工期,会影响到工程的造价,因此正确细致的规划料场,科学合理开采、制备坝壳料是坝体施工中的关键措施。文章以某水库为例,对坝壳实系统规划及砂砾石料、垫层料系统规划加以分析。
浅谈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技术在深井矿山的应用
简要介绍了全尾砂高浓度充填技术,通过特殊的立式砂仓,合理的控压助流风水造浆技术,将极细粒级的全尾砂直接制备成高浓度砂浆,自流输送到深井充填采空区,有效控制回采区域地压,实现深井矿山安全高效开采。
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在马庄铁矿的应用
全尾砂胶结充填工艺在马庄铁矿的应用,提高了铁矿石回采率,降低了贫化率,保护了原始的地质环境。
矿山充填孔及尾砂矿充填回采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尾矿砂是固体矿物矿山开采选矿过程中的废弃产物,大量尾砂地表堆积库存,给生态环境,耕地及人民生命安全带来严重的危害。矿山回采区回填,是矿山开采可持续发展的趋势。通过已开采矿山应用尾矿砂充填采空区的实践研究成果,介绍了矿山充填钻孔施工及尾矿充填工艺等技术,并分析阐述了矿山尾矿砂回填这种"绿色"开采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矿山充填孔及尾砂矿充填回采技术的应用与探讨
现阶段,我国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矿山开采力度正在逐渐加大,在矿山开采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废弃物,就是尾矿砂。许多尾砂在地表堆积,严重危害了生态环境,对人们生命安全、耕地造成严重影响。对于回采区回填,是矿山开采的主要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分析矿山充填孔要求,分析尾砂矿的填充回采技术。
全尾砂—棒磨砂混合充填料浆的优化配比试验研究
为了弥补金川矿山棒磨砂充填料供应不足以及对选矿全尾砂与粉煤灰废弃物的资源化,针对金川镍矿下向分层进路充填法采矿安全生产要求,开展了全尾砂和棒磨砂混合充填料合理配比的试验研究首先进行了全尾砂与棒磨砂配比、水泥添加量、粉煤灰掺入量以及料浆浓度的多因素正交试验;然后建立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试验样本的学习训练,由此建立充填体强度和沉降损失率与影响因素的隐含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不同料浆配比的充填体强度与沉降损失率的预测,从而实现了对有限试验样本的知识外延并通过对扩大样本的回归分析,揭示了影响充填体强度和沉降损失率的因素与变化规律;确定了满足金川镍矿安全充填法采矿的全尾砂和棒磨砂混合充填料的合理配比参数,为全尾砂的工业化应用奠定了基础。
金川矿山废石-全尾砂高浓度充填工艺试验研究
废石和尾砂是矿山企业的大宗工业废料且不存在来源不足问题,如何高效利用废石和尾砂进行充填采矿是采矿界的前沿性课题.本文结合金川公司充填工艺介绍了废石-尾砂高浓度管输充填新技术,并阐述了该技术中高浓度充填和膏体充填的特点,且充填成本低.
粉煤灰全尾砂胶结充填料研究
研究了以粉煤灰为主要组分的胶结充填料,得到粉煤灰作为胶结充填材料的最佳配合比,其强度和工作性能满足矿山开采充填使用要求。粉煤灰胶结充填材料的强度主要由以未反应的粉煤灰微粒为骨架,团簇状和无定形丝状凝胶类物质充填到骨架中,片状氢氧化钙和丝状物彼此交叉搭接,使得整个体系具有一定强度。
某矿全尾砂胶结充填物料性能研究
某矿现有分级尾砂充填系统效率低、尾砂供应不足、工艺复杂。对该矿全尾砂作为充填骨料的可行性进行研究,配制浓度为66%6、8%、70%和72%,灰砂比为1∶4、1∶81、∶12的全尾砂胶结充填物料,并检测物料的沉降、渗透、凝结、强度等性能。检测表明,全尾矿孔隙率为39.71%,自然安息角为40°,平均粒径为0.0497mm,尾砂较细。试验结果表明,料浆的沉降作用产生的泌水率为6.39%~23.76%,浓度提高幅度为1.81%~8.77%,渗透速度为0.25~0.36cm/h;灰砂比1∶4时,充填料浆终凝时间为26.2~23.9h;灰砂比1∶8时,终凝时间41.4~40h,初终凝时间差不超过2h;各组胶结料浆塌落度为24.9~26.8cm,流动性较好。各组试样28d强度在0.38~1.9mpa,且浓度、水泥量与强度呈正相关的关系。结合矿山采矿方法对凝结时间、强度等的要求,推荐配比为灰砂比1∶8,浓度70%~72%。研究成果可为同类矿山全尾砂胶结充填物力学性能的确定提供参考。
赤泥膏体和似膏体全尾砂胶结充填料研究
实验以赤泥、水淬高炉矿渣、脱硫石膏、全尾砂和少量水泥熟料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膏体和似膏体全尾砂胶结充填材料,通过对体系质量浓度的考察,得出了质量浓度(水胶比)-坍落度、坍落度-强度关系曲线。膏体全尾砂胶结充填料的合适的质量浓度为79.4%~81.9%,所制备的试块60d强度达到4~6mpa;似膏体胶结充填料的合适的质量浓度为78.0%左右,所制备的试块60d强度为4mpa左右。通过sem分析表明,该充填料固化后形成絮状和团簇状的胶体以及针棒状的石膏和钙矾石,它们团聚交织在一起形成小仙人球状的结构填充在尾砂颗粒间,增强相和基体相的界面的结合。该充填料具有工作性能好、成本低和强度高的特点。
水砂充填的合理尾砂级配选择的试验研究
目前,采用全尾砂充填脱水速度慢,且容易堵塞渗透管等不利原因,在矿山充填往往采用分级尾砂。由于分级尾砂的渗透性对脱水速度等性能有直接的影响,因此从理论分析了尾砂的级配与渗透率的关系,并通过试验得到了对矿山较为有利的尾砂级配作为充填料。
矿山采空区全尾砂充填封闭墙的设计与施工
主要论述采空区全尾砂充填井下封闭墙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戈壁石4-乌尔禾戈壁玉
戈壁石4-乌尔禾戈壁玉
金川全尾砂–棒磨砂混合充填料胶砂强度与料浆流变特性研究
针对金川矿山棒磨砂充填料严重不足,开展全尾砂–棒磨砂混合充填料的胶砂试验研究。通过不同配比和料浆浓度的全尾砂–棒磨砂混合充填料的胶砂强度试验和料浆流变特性参数测试,获得充填体试块强度与混合料的配合比、平均粒径以及不均匀性系数之间的关系,针对金川下向进路胶结充填法采矿,确定了满足充填体强度要求的全尾砂–棒磨砂的合理配比为3∶7。研究表明,混合充填料的7和28d充填体强度和砂浆泌水率与沉降损失率,均优于纯棒磨砂充填料。该研究结果为金川矿山全尾砂工业化应用提供技术支撑,为金川全尾砂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奠定了基础。
充填自动化系统在月山矿业尾砂胶结充填的应用
介绍了基于siemens公司的s7-300系列plc控制系统在安庆月山矿业有限公司充填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情况,并详细介绍了自动化系统的硬件组成部分和软件控制思路。
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在张马屯铁矿的应用与探讨
本文简述了济钢张马屯铁矿基本概况及全尾砂胶结充填系统的基本工艺流程以及在该矿的初步应用情况。应用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后,矿石回采率由63%提高到80%以上。
某矿山尾砂及废石胶结充填试验
为提高安全环保水平和矿石回采率,某矿山拟采用嗣后充填进行采空区治理和部分矿柱回收。根据矿山的环境特点,分别进行了尾砂胶结充填试验及掘进废石胶结充填试验。通过对理化特性检测和水泥胶结充填料的力学性能试验研究,确定了适合矿山的胶结充填参数。结果表明,在尾砂胶结充填料浆浓度为62%~68%,灰砂比为(1∶4)~(1∶8)时,能满足自流输送要求,28d单轴抗压强度满足矿山充填体强度要求;矿山废石混合样制成的充填体强度高于单类废石样制成的充填体。矿山采用尾砂及掘进废石胶结充填采空区,回采部分损失的矿柱,进而提高回采率是可行性的。
全尾砂连续充填工艺及胶结材料技术的研究
某矿采用阶段空场嗣后充填采矿法,具有尾砂粒级细、含硫高、粘性大等特点,若用分级尾砂充填矿山充填材料缺口很大,同时在充填料浆中含有一定的有害气体。因此采用全尾砂高浓度连续充填和选择适宜的高强度充填胶结材料是冬瓜山铜矿实现安全文明生产,保证矿山生产能力的前提。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助理暖通空调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