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里酸对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的侵蚀性试验研究
分析有机酸侵蚀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对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具有重要意义.为研究其侵蚀机理,以昆明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 H值为3.5、4.0、4.5、5.0的富里酸溶液浸泡试件,浸泡时间为200 d.观测浸泡过程中耗酸量和试件表观的变化,研究富里酸水溶液对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的侵蚀性和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富里酸对红黏土水泥土复合体的腐蚀性较弱,其侵蚀过程可分为快速反应和稳定两个阶段,侵蚀效果主要由第一阶段决定.
淤泥质酸性土水泥土强度试验研究
淤泥质酸性土水泥土强度试验研究——水泥搅拌桩加固有机质含量较高和呈酸性的土层时,我国规范建议采用现场试验的方法。通过深层搅拌法加固太湖应天河工程富含有机质的淤泥质酸性土地基的多组现场水泥土强度试验,分析了淤泥质酸性土中影响水泥土强度的各种因素...
Ca(OH)_2改善弱酸性软土水泥土工程性质的试验研究
该文以晋江市防洪工程试验段(晋江溜滨水闸至晋江大桥堤段)为例,采用室内试验法和现场试验法研究掺入碱性外掺剂ca(oh)_2对弱酸性软土水泥土工程性质的改善状况。在实验室制作不同ca(oh)_2掺量的弱酸性软土水泥土试样,测试其重度、无侧限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渗透系数,并在现场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掺入ca(oh)_2较明显地提高了弱酸性软土水泥土的工作性能,其重度随ca(oh)_2掺量增加而略有增大,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随ca(oh)_2掺量增加而增大,渗透性则降低;养护龄期增长对弱酸性软土水泥土工程性质有有利影响;淤泥质土水泥土工程性质比淤泥水泥土的略好。考虑工程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弱酸性软土水泥土中,ca(oh)_2掺量宜控制在5%~10%。
汉中粉土水泥土的工程性能试验研究
对汉中地区的粉土水泥土的工程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水泥掺入量和龄期对水泥土变形性能和强度的影响,并对比了加固后的水泥土与原始土的工程性质,分析了加固效果,得出了一些指导性结论。
洞庭湖区淤泥质土水泥土强度变化规律试验研究
以洞庭湖地区淤泥质土为原材料,利用水泥加固软土技术原理,通过室内试验,探讨了水泥掺入比、含水率、含砂率、水泥标号、龄期对淤泥质土水泥土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掺入比对水泥土强度有显著影响,其他因素无显著影响。
水泥土强度的试验研究
目前水泥土作为地基处理的一种方法,在国内应用广泛。本文取用粉质粘土进行室内配比试验,采用立方体试模,测定7d、28d、60d、90d时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研究水泥掺量及粉煤灰掺量对水泥土强度的影响。
加筋水泥土组合梁型钢-水泥土相互作用试验研究
小规格型钢加筋水泥土结构作为挡土墙已应用于实际工程,但对于其组合破坏模式和刚度缺乏深入的研究。为研究加筋水泥土结构破坏模式,进行了室内采用钢板加筋的不同截面高度、不同加载方式的水泥土组合梁抗弯试验,分析了试验条件下钢板-水泥土组合梁的抗弯强度。
素水泥土及纤维水泥土动力特性试验研究
利用动三轴试验仪对温州地区水泥土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显示:(1)水泥土试样的动应力-动应变曲线、动弹模-动应变曲线均符合双曲线形式,水泥掺量对水泥土动应力的影响最为明显,水泥掺量、纤维掺量、动荷载频率对水泥土动弹模的影响非常明显。(2)随着水泥掺量、动荷载频率的提高,水泥土样发生破坏时的动应变明显变小;随着纤维掺量的提高,水泥土样发生破坏时的动应变明显变大,掺入适量的纤维可以提高水泥土的塑性;当应力水平超过水泥土的\"临界动应力\"时,水泥土的塑性变形急剧增大直至土体破坏。(3)工程设计时,应控制上部结构传下的总应力不大于加固土体处的临界应力,且应避免荷载频率与水泥土体的固有频率相近。
深层水泥土搅拌复合地基的桩土应力比试验研究
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法处理含粗砾砂粘性土,进行复合地基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准确的桩土应力比。
红粘土土质边坡乔木根-土复合体剪切试验
为研究雨林乔木类树种的根系存在对红粘土土质边坡的加固效果,并从根系形态、几何特征方面研究其加固机理,选取海南热带雨林地区常见的四类直根系乔木树种进行现场大型剪切试验和根系实地统计,获取不同深度下根-土复合体的剪应力与位移关系曲线,并取相应的原状土进行室内直剪试验,将现场剪切试验条件下测得的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与室内素土抗剪强度进行比对,计算出不同根-土复合体土体抗剪强度增长率,最终得出在现场原位条件下,四类树种根系中小叶榄仁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的增长率最大,其次是重阳木根系和凤凰木根系,非洲楝根系最差;对于四类树种来说都存在一个最优根土面积比,使得根系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提高土体抗剪强度的作用.
林木根系与黄土复合体的三轴试验
林木根系与黄土复合体的三轴试验——以林木根系为研究对象,将根系与土壤视为一个整体,用三轴压缩试验方法研究根土复合体的应力-应变及强度特性,探讨不同根系直径、根系分布方式、复合体含水量和围压下的极限主应力差和加根效果,得出根土复合体的强度指标。...
膨胀土水泥改性施工均匀性试验研究
常用无机类膨胀土改性处理主要有石灰改性和水泥改性,就施工工艺而言,影响改性效果主要因素是改性剂与土料拌和的均匀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问题:一是膨胀土开挖料超大土团的破碎问题;二是开挖料高含水率速降问题.针对水泥改性膨胀土施工工艺,开展了进一步的试验研究,确定了膨胀土料最大土团级配和含水率控制标准,分析了现场施工采用的旋耕机和条筛碎土新工法的可行性,为水泥改性膨胀土现场施工工艺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借鉴.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新元大道新建工程第二合同段 (k5+175~k5+275)段 5%水泥土下底基层 试 验 段 总 结 报 告 河南胜达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新元大道新建工程第二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二o一二年八月 ... .......... 目录 1、水泥土试验段总结报告文字说明; 2、水泥土试验段成果汇总表; 3、水泥土试验段成果报告图; 4、水泥土试验段标高测量分析表; 5、土方路基质量检验表; 6、水泥土的压实度试验记录表(灌砂法); 7、标高测量记录表; ... ..........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根据施工图纸技术指标要求,原设计10%石灰土下底基层,现业主要 求采用5%水泥土下底基层。我项目部于年月日开始在 k5+175~k5+275段进行了水泥土试验段施工,完成路基水泥土下底基层 100m。洒水养生7天现场钻孔取芯样,并做强度试验,现就
橡胶水泥土初期受冻试验
研究橡胶水泥土(rcs)在寒冷地区应用的可行性,对初期受冻的rcs进行标准养护,考察受冻后养护龄期、橡胶粉粒径和掺量等因素对抗压强度的影响。结果显示,rcs在相同标养龄期条件下,初期受冻90d后再标养的试块抗压强度略高于正常标准养护方式,而不掺橡胶粉的普通水泥土(cs)两种情况的抗压强度基本相同。普通标准养护90d的试块强度与初期受冻50d再养护60d的rcs抗压强度相近。在负温阶段rcs抗压强度增长率大于cs,但后期增长速度比cs稍缓。研究表明rcs的抗冻性能高于cs,适合在寒冷地区应用。
石灰改善土水泥土施工工艺
石灰改善土及水泥土 一、适用范围 石灰改善土及水泥土适用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底基层、二级 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 二、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1组织全体技术人员学习合同条款和技术规范,了解其主要内 容和要求。 1.2对设计图纸进行审阅、研究和核对,了解领会设计意图和设 计要求。 1.3根据施工项目现场实际特点,对技术人员和施工队伍进行技 术培训及技术交底工作。 2、机械设备及参加施工人员 劳动组织按生产、运输、摊铺、平整、压实、试验检测几个作业 面均衡协调地配备。 2.1主要人员配备表 人员配备表 组别工作名称人数职责分工 指挥 管理 项目经理1整个施工过程的组织指挥 总工1指导整个施工过程的技术控制与监督 调度1通报气象情况 试验 室 试验员3 对石灰改善土及水泥土材料试验,设计 混合料配合比,检测并进行试验 运输自卸车司机10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
. s335棠西线(新国道230)正阳中心庙至正阳县城段 改造工程
水泥土试验段施工总结报告
新元大道新建工程第二合同段 (k5+175~k5+275)段 5%水泥土下底基层 试
水泥土三轴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通过三轴不固结不排水蠕变试验对温州软黏土加入水泥制成的水泥土进行蠕变分析,探究水泥软黏土在不同围压、水泥掺入比、海砂掺量下,不同应力水平对水泥土变形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泥土三轴蠕变试验曲线呈衰减、稳定和加速三个阶段特征,且加速蠕变瞬时发生;在相同的应力水平下,围压越大,水泥掺入比越大,水泥土试样应变量越小,破坏应力越大;掺砂可以缩减长期荷载作用下的应变幅值,对实际工程有利.提出一种更加简便的经验拟合公式,对水泥土蠕变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拟合度较高,由此建立了适用于水泥软黏土的非线性蠕变模型.
水泥土三轴疲劳特性试验研究
水泥土三轴疲劳特性试验研究——采用载荷控制、三角波动态载荷对水泥土进行三轴疲劳试验,得出水泥掺量、加载频率和循环周数对水泥土疲劳特性的影响规律。
夯实水泥土桩-网复合地基工作性状对比试验研究
为了探讨夯实水泥土桩-网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开展有、无土工格栅条件下夯实水泥土桩9桩复合地基模型的静载对比试验,分析有、无土工格栅对夯实水泥土复合地基的承载力、平均沉降量、桩-土沉降差、桩-土应力比及桩顶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垫层内加入土工格栅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提高约27.9%,桩-土平均沉降差减小56.5%-62.7%,桩–土应力比提高60.9%-70.8%,且各桩的受力更加均匀,有利于复合地基中桩体承载性能的发挥;当地基处理工程中遇到上部荷载较大或对地基沉降要求较高时,可在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的垫层内增设土工格栅来改善地基处理效果。
钉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现场试验研究
结合浙江省宁波市轨道交通3号线某基地工程实际,对钉形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承载能力进行了现场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钉形水泥土搅拌桩的桩身轴力主要在扩大头处集中;桩身轴力根据桩长的深度逐渐减小;从桩头至桩身变截面处,桩身轴力与桩身变截面以下部分相比,衰减更快;由于钉形双向搅拌桩的桩身结构更为合理,加固效果比传统水泥土搅拌桩更好;且由于钉形水泥土搅拌桩在复合地基应用条件下较传统水泥土搅拌桩的桩间距有增加,故处理相同面积软土地基时所用的总桩数大为减少,可以缩短工期。
水泥土-混凝土界面特性试验研究
水泥土-混凝土的界面特性是控制劲性复合桩竖向承载力和沉降特性的关键参数。文章设计了水泥土-混凝土制样方法,通过直剪试验研究了水泥土-混凝土界面特性,并分析了水泥土中水泥掺入量、混凝土强度等对界面特性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混凝土-水泥土破坏面位于两者交界面上;水泥土强度较低时,界面破坏模式为塑性破坏,随着水泥土强度的提高,脆性特征逐渐显现,破坏模式由塑性破坏转为脆性破坏;界面剪切强度与法向应力符合库伦定律;在一定的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范围内,界面黏聚力与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符合近似线性函数,但界面摩擦角与水泥土强度之间的相关度不密切;界面剪切强度约为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0.188倍。
土体腐殖酸组分对水泥土强度影响效果试验
工程实践发现水泥固化软土受土体腐殖酸成分的影响。当前,土体腐殖酸组分对水泥土固化影响已成为岩土工程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在实际工程采样对水泥加固土腐殖酸组分进行定性、定量对比试验分析,以研究不同水泥掺量、不同地域水泥固化土腐殖酸组分的影响效果。试验结果表明:由红外光谱(ir)试验表现在水泥环境中胡敏酸组分的羧基量增多,水泥土阳离子交换量(cec)随水泥掺量增加而增大;在5%、10%、20%水泥掺入比之水泥土中,由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证实,富里酸组分对水泥土无侧限抗压强度影响效果较强。水泥土腐殖酸组分可与水泥产物ca2+、ai3+反应,在水泥土环境生成钙、铝键等复合体,它们可能影响水泥水解水化反应,削减水泥所能达到的固化效果。
水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与抗冻性的试验研究
水泥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与抗冻性的试验研究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声环境影响评价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