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洮供水一期定西市安定区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管理经验与成效
农村人畜饮水问题,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实施引洮供水一期安定区农村供水工程,通过科学规划,加强管理,取得了较好的经验与成效。项目建设后,对推动养殖业、庭院经济及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健康水平、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方面,均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及作用。
定西市安定区土地整治项目水土资源平衡分析
本文以定西市安定区符家川镇长丰村土地整理项目水土资源平衡分析为例,从安定区的自然条件、作物种植类型以及项目供、需水量的年内总量平衡和季节性平衡进行了科学分析和总结,总结出一套适合安定区土地整治项目水土资源平衡的分析体系和流程,希望对安定区土地整治项目水土资源平衡分析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定西市安定区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分析
本文分析了定西市安定区多年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取得的成效、采取的措施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意见和建议.
定西市安定区林业生态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安定区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了生态经济发展、拓宽了增收致富渠道、催生了新业态的兴起,关键是推行一个工作机制、突出两种造林模式、做到六个有机结合。本文针对造林成活低、资源管护难、造林资金少等问题,建议要创新思路抓建设、创新科技抓提升、创新方式抓管护、创新机制抓改革。
定西市安定区水利工程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本文在分析定西市安定区水利工程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对定西市安定区水利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如何建立适应安定区水利事业发展需要的水利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针对水利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以理顺管理体制、加大投入机制改革、加大经营机制改革三个方面为切入点,以坚持效益为中心、加大水利投入、强化法制观念、改进经营理念、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才为对策措施的水利管理模式思路,从而适应水利事业发展的需要,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提供保障。
浅析引洮工程对定西市安定区农业生产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安定区引洮工程入户水价、灌溉定额、灌溉水费的分析研究,从提高灌溉水利用率、作物产量和增加农民收入三个方面研究出对当地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对今后的灌区管理和改善全区种植结构提出意见,以供参考.
定西市安定区黑山沟流域山洪沟道治理措施探讨
通过对定西市安定区黑山沟流域山洪沟道的工程地质分析,针对流域内主要险段提出整治。
干旱的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供用水改革的思考——定西市安定区水利工程供用水情况调研
干旱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受水资源短缺与农民经济承受能力低等因素的影响,农村供用水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矛盾。定西市安定区为典型的干旱区,降水量稀少、地下水资源有限,由于水资源短缺,已经制约了当地的居民生产和生活,同时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作者在分析农村供水现状与问题的同时,进而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这对发展区域经济意义重大。
定西市安定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与管理
本文主要介绍了定西市安定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概况、任务完成情况、建设管理情况、主要做法等,为建立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机制提供参考。
定西市安定区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建设的做法与成效
文章对定西市安定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进展情况及主要做法进行了简述。
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的成效与经验
在回顾定西市安定区生态环境建设历程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安定区在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坚持不懈兴修水平梯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集雨节灌、提高旱作农业水平;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改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成效与经验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模型的研究——基于水资源高效利用的边际成本模型
南水北调一期工程是缓解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措施。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将形成当地地下水、地表水、工程水和南水北调工程外调水等多种水源供水格局。将水资源费作为一种变量,建立受水区多水源水价模型,合理调节受水区综合水价,可以实现南水北调工程的良性运行和受水区水资源的优化配置,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盐环定扬黄工程盐池受水区水资源评价
通过对盐环定扬黄二期工程盐池受水区水资源量分析可知,受水区水资源总量为0.455亿m3,地表水资源量为0.145亿m3,地下水资源量为0.34亿m3,地下水可采量为0.189亿m3。并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出建议。
引洮一期安定区田间节水灌溉工程经济评价
引洮一期安定区田间节水灌溉工程经济评价——引洮一期安定区田间节水灌溉工程经济评价
定西市打造优质平安水利工程的途径
近年来,定西市紧紧围绕打造优质平安水利,积极推进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质量和安全工作,坚持建设管理定秩序、质量监督铸品质、安全生产保平安,实现了水利工程建设无安全生产事故,工程管理越来越规范,工程质量不断提高.
大冶有色冶炼厂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改实践
针对大冶有色冶炼厂废水产生特点,实施分类收集、梯级回用、废水处理站升级等改造项目,实现了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废水产生量大幅减少,外排水质提标,污水处理站产生的气体、固废同步降低,废水外排量由7200m~3/d降至2100m~3/d,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
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
开展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是开展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前提条件。从广义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概念内涵入手,结合拟研究区域农业水资源开发利用实际,可构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在评价方法上,选择具有分类评价优势的主成分投影评价模型,并以熵值法进行指标赋权。对川中丘陵区2008年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水平评价结果显示,指标含义明确客观,评价模型计算简便,评价结果符合客观实际,为川中丘陵区农业水资源高效利用研究提供了平台。
引洮一期会宁供水工程
联系单位:会宁县水利局\r\n项目内容:引洮一期会宁供水工程是旨在改变会宁县缺水的被动局面,彻底改变该县北部干旱山区贫穷落后面貌和生态环境恶化而兴建的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工程总投资8.79亿元,其中水源工程2.24亿元,配水工程6.55亿元。
陕西省南水北调工程受水区水资源供水情势综合评价
本文结合陕西省内南水北调工程,针对规划水平年2020年和2030年,从仅有当地供水系统供水和南水北调供水系统供水两个方面,以缺水率和缺水指数为评估指标进行研究。对南水北调供水系统,分别考虑建立当仅有三河口水库单独供水、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联合供水两种方案,当采用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联合供水时,以南水北调可调水量限制条件分情景一:可调水量10亿m3;情景二:可调水量15.5亿m3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当仅有当地供水系统供水时,受水区内水资源供需紧张;当以南水北调供水系统仅考虑三河口水库供水时,受水区内缺水状况依然存在,当以可调水量10亿m3黄金峡水库和三河口水库联合供水时,年缺水指数由2020年的3.17增加到2030年的8.18,水资源供需状况依然紧张,以可调水量15.5亿m3供水时年缺水指数由2020年的0.82增加到2030年的3.31,较情景一年缺水指数已有改善。可见,以可调水量15.5亿m3供水时,2020年基本可以满足需水要求,但2030年后供需矛盾仍然突出,必须安排新的水源以满足后期增加的水资源需求。
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生态水文区的划分
在系统地研究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市县的生态水文特性的基础上,从地形地貌、土地利用、水土流失、水资源以及经济特性等方面选取了13个指标构建了分区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聚类分析理论以及分层次聚类分析法对受水市县进行生态水文区的划分,将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划分为5个生态水文区,并且对每个分区给予了命名,以此了解东线一期工程受水区的基本生态水文概况,并且为以后相关的研究提供一定的依据。
南水北调受水区水资源合理配置探讨
南水北调工工程实施后,各受水区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外调水与当地原有水资源的配置、水利管理运行模式与体制、不同水质的水处理、地下水压采问题等等。本文以山东省为例就以上各种问题作一探讨。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测绘技术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