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聚壳聚糖对栾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2%、0.4%、0.6%、0.8%和1.0%)的壳聚糖溶液分别对栾树种子浸种处理4 h、8 h1、6 h、20 h和24 h的种子萌发试验,以蒸馏水浸泡24 h为对照。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壳聚糖处理对促进种子萌发的效果十分显著;浸种时间效果不显著;二者的交互作用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效果显著,对发芽速率效果不显著。综合考虑处理效果,以0.8%低聚壳聚糖溶液浸种8 h的种子发芽效果较好。
不同处理方法对栾树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在恒温条件下(24℃),利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硝酸钾、双氧水对经过不同层积天数的栾树种子进行浸种催芽试验。结果表明:以0.3%的硝酸钾溶液浸泡层积了50d的种子,其发芽率最高,可达到91.0%;其次为900mg/l的赤霉素溶液浸泡层积时间为50d的种子,发芽率也达到86%。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
脱水处理对水蜡树种子萌发的影响
水蜡树种子成熟后具有很高的含水量(114.7%干重),未经脱水处理的种子萌发率为83.3%。快速脱水处理1h和2h后(种子含水量分别为87.9%和83.5%),萌发率分别提高到96.7%和87.8%,缓慢脱水处理6h后(种子含水量为86.6%),萌发率提高到91.1%,此后,两种脱水方法处理种子的活力均随着含水量的减少而降低。不同脱水处理种子的致死含水量基本一致,快速脱水和缓慢脱水处理的种子分别为16.5%和16.2%。水蜡树种子不能在较低的含水量条件下保持活力反映了其顽拗性的本质。
水分胁迫对朴树种子发芽的影响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朴树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溶液和不同含水量土壤对朴树(celtissinen-sis)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朴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胚根长、幼苗干重等发芽指标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水势的降低,各项发芽指标相应降低。其总的趋势是轻度水分胁迫促进发芽,重度水分胁迫抑制发芽。朴树种子发芽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5%,发芽的极限含水量为1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方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遮阴对紫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光照梯度处理[55.44%自然全光照(naturalsunlight,ns)、21.12%ns、3.47%ns和0.86%ns]的人工遮阴对紫荆(cercischinensi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紫荆种子萌发率下降,4个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51.11%、45.56%、25.56%和23.33%;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萌发进程减慢,萌发指数变小。除株高和比叶面积外,幼苗基径、叶片数、主根长、单株叶面积、总干重、根冠比、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等生长参数均在55.44%ns下最大,而且随着光照的减弱而减小;幼苗株高在21.12%ns下最大。尽管幼苗的比叶面积在55.4%ns处理最小(148.76cm2/g),但因其净同化率在这一光照条件下最大[31.6μg/(cm2.d)],总干重和相对生长率仍在55.4%ns下最大(分别为4.48g和31.36mg/d),表现出光照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
几种因素对大花紫薇种子萌发的影响
为探索提高大花紫薇种子发芽率的方法进行了本研究,结果如下:(1)大花紫薇种子寿命短,自然贮藏期不宜超过15d。(2)温度是影响其发芽率的重要因素。昼夜25/20℃发芽率为27.8%,而30/25℃则可升至66.7%。3.50mg/lga3浸种能显著提高其种子发芽率,而同浓度iaa作用不显著。
6-BA浸种对满天星种子萌发的影响
采用不同浓度的6-ba对满天星种子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0.50mg/l的6-ba浸种后满天星种子萌发最好,出苗率相对较好。综合种子的萌发和出苗情况,推荐以0.50mg/l浓度的6-ba对满天星种子进行浸种后种植。
壳聚糖/聚氧乙烯复合纺丝液性能对静电纺丝的影响
为了研究壳聚糖/聚氧乙烯复合纺丝液性能对静电纺丝的影响,利用质量分数为3%的壳聚糖(cs)与聚氧乙烯(peo)以不同的质量比溶解在浓度为50%的冰乙酸水溶液中制备了cs/peo复合纺丝液,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cs/peo复合纳米纤维。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制备出的cs/peo复合纳米纤维进行表征,并测试了cs/peo复合纺丝液的溶液性能。从复合纺丝液性能对静电纺纤维成型的影响机理角度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其他静电纺丝参数一定时,纺丝液黏度影响射流的稳定性,从而影响纤维的形貌和直径。只要纺丝液电导率在合适的范围内,对静电纺的影响不大。从泰勒的临界公式中得出了纺丝液临界电压与纺丝液表面张力最佳值的一一对应关系,并与本实验中的实验数据相吻合。
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凝胶基质抑菌性能的研究
目的:制备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凝胶基质,考察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复合凝胶的抗菌抑菌性能的影响。方法:采用一剂量法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凝胶、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凝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进行比较。结果:随壳聚糖浓度增大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逐渐增强,随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的减小抑菌效果增强,但相对分子质量小于5000时无抑菌圈。结论:明确了壳聚糖相对分子质量和浓度对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凝胶抗菌抑菌作用的影响。确定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凝胶中壳聚糖适宜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000、浓度为2%。壳聚糖作为一种新的药用材料与聚乙烯醇合用对大肠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作用,为新药开发奠定良好基础。
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的成膜特性研究
[目的]为了研究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成膜特性。[方法]配制不同比例4%的壳聚糖-聚乙烯醇混合膜液,以4%聚乙烯醇为对照。在每种膜液中分别加入0.1、0.2、0.4g甘油,干燥成膜后,测复合膜透水性、水溶性、溶胀性、断裂伸长率。[结果]壳聚糖(w)∶聚乙烯醇(w)∶甘油(w)为4∶16∶1对成膜特性有明显提高。[结论]该研究可以为壳聚糖-聚乙烯醇复合膜在种衣剂上的应用提供依据。
水杉枯落物对其种子萌发的影响初探
水杉为我国一级保护的珍稀濒危树种,由于人为干扰等原因,目前水杉自然更新困难。枯枝落叶层是森林天然更新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室内设置了0cm、1cm、2cm、3cm、4cm以及5cm6个枯落物厚度梯度,模拟研究枯落物厚度对水杉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枯落物厚度超过2cm时,水杉种子不能萌发;枯落物厚度1cm时水杉的萌发率为31.3%;水杉种子在不覆盖的情况下萌发率最高,为64.7%。同时,覆盖枯落物后水杉种子萌发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要推迟10天左右。
石英砂负载壳聚糖对镍离子吸附性研究
文章采用共混沉降法制成了石英砂-壳聚糖吸附剂,考察了石英砂-壳聚糖吸附剂对模拟含镍废水中的ni2+静态吸附效果的影响因素。正交实验结果表明,在壳聚糖与石英砂质量比为0.06、吸附剂加入量为12g/l、模拟含镍废水ni2+初始质量浓度为40mg/l、ph为7、吸附时间为40min的条件下,ni2+去除率可达97.2%。
融雪剂对园林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_李芳
使用融雪剂是国内外高纬度城市冬季除雪的主 要措施之一,但使用不当会带来许多问题。2003年 春季至秋季,北京城市长安街沿线、二环、三环、四环 等一些主要路段两侧的行道树、绿篱出现了新叶变 小、叶尖卷曲、叶缘焦枯、枝条萎缩甚至枯死等症状。 经过专家调查分析,主要原因是2002年至2003年 冬季大量施用不当地融雪剂,使道路绿地土壤中的 盐离子浓度严重超标,从而对园林植物造成伤害 [1]。 北京从2002年开始用融雪剂取代以前用的化冰雪 盐融雪,相对于化冰盐来说,融雪剂中加入了防止化 学危害的配方,但融雪剂的主要成分仍为氯化钠 (nacl)、氯化钙(cacl2)等氯盐,其主要成分决定其 对环境尤其是植被的影响目前不能彻底解决。 融雪剂产品很多,若在施用前通过试验方法将 融雪剂对植物危害等进行预测,可以为融雪剂安全 应用提供保证。很多研究
水稻种子萌发对酸雨胁迫的响应
水稻种子萌发对酸雨胁迫的响应
PEG胁迫对八棱海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影响
本文以八棱海棠种子为试材,利用不同浓度peg溶液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八棱海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eg处理的种子,其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均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幼苗sod酶活性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pod酶活性则相反。mda和脯氨酸含量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说明peg浓度越大对幼苗有更深的伤害。
酸雨胁迫对水稻和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
酸雨对作物种子萌发的生态效应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问题,为揭示酸雨影响种子的萌发机理,本文以水稻(oryzasatival)"宁梗1号"和高粱(sorghumvulare)"黄土高粱"为试验种子,采用不同酸性强度的模拟酸雨处理两类种子,定时测定酸雨胁迫强度对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异状发芽率、呼吸速率和呼吸商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酸雨胁迫强度ph=2.0~2.5时,因胁迫强度过高,水稻和高粱种子皆不萌发;当酸雨胁迫强度ph≥3.0时,两类抗性种子5项萌发指标的变化幅度均为高粱大于水稻;高粱的酸雨伤害阈值为ph=3.5~4.0,水稻为ph=3.0~3.5;当胁迫强度ph≥2.5时,两类抗性种子呼吸速率和呼吸商2项生理指标的变化幅度为高粱大于水稻,水稻和高粱种子的生理反应阈值为ph≥2.0,萌发反应阈值为ph≥3.0,说明水稻对酸雨的抗性强于高粱;2类抗性种子对酸雨胁迫强度的耐受性差异是其抗性分异的根本原因。
模拟酸雨对水稻种子萌发及活力的影响
金华市酸雨污染严重,春冬两季酸雨频率高,ph较低.用模拟酸雨处理早稻种子及幼苗,其萌发率和种子活力都明显下降,幼苗叶片受到明显伤害,并与模拟酸雨的ph值成正相关.
La(Ⅲ)对酸雨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能量代谢影响
为探索la(ⅲ)对酸雨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能量代谢的影响,试验采用蒸馏水和la(ⅲ)浸水稻(宁粳1号)种子,再用ph2.0,2.5,4.0的模拟酸雨处理种子,研究la(ⅲ)对不同强度酸雨胁迫下水稻种子呼吸速率,cat活性,呼吸商,线粒体蛋白与atp含量及能荷的影响。结果显示,ar连续作用7天后,随ph值逐渐降低,酸雨伤害增强,水稻种子呼吸作用与能量代谢减弱,la(ⅲ)可缓解ar胁迫下上述各指标降幅,且随ar强度不同而效果明显程度不一,连续作用后酸雨胁迫强度与水稻萌发种子各呼吸指标间呈现剂量-效应关系。
酸雨胁迫下镧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呼吸作用的影响
采用胁迫强度为ph2.0,2.5,3.0,3.5,4.0,4.5,5.0的模拟酸雨和具显效剂量的稀土镧[la(ⅲ)]复合处理水稻种子,置于常温下萌发,测定镧对不同酸雨胁迫强度下种子萌发和呼吸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mg/l的la(ⅲ)溶液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有稳定促进作用,被确定为显效剂量。在高强度酸雨(ph2.0~2.5)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各项萌发指标均为0,低强度酸雨(ph3.0~5.0)对种子萌发影响较小,当胁强为ph2.0时,la(ⅲ)浸种无明显效果,胁强为ph2.5时,la(ⅲ)浸种能促进部分水稻种子萌发,胁强为ph4.0时,la(ⅲ)浸种处理的各项萌发指标接近或超过对照,促进作用较明显。进一步测定la(ⅲ)对特定剂量酸雨胁迫下呼吸作用的影响表明,经la(ⅲ)浸种后种子呼吸速率显著增强,呼吸商更接近1。由此可见,la(ⅲ)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可能与la(ⅲ)浸种能提高种子呼吸速率,增加糖类呼吸基质等有关。
酸雨胁迫下La(Ⅲ)对水稻种子萌发及POD活性影响
为揭示酸雨影响种子萌发机理及减轻酸雨抑制种子萌发的途径,以ph2.0、2.5、3.0、3.5、4.0、4.5、5.0模拟酸雨溶液和稀土la(ⅲ)复合处理水稻种子,探讨la(ⅲ)对酸雨胁迫下水稻种子萌发、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强度酸雨(ph≤2.5)胁迫下,经la(ⅲ)处理和单一酸雨处理的水稻种子萌发均受到不可逆转性伤害: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皆为零,部分种子异状发芽,pod活性及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la(ⅲ)对种子的防护作用不明显。酸雨强度在ph≥3.0时,经la(ⅲ)处理种子各项指标均高于单一酸雨处理种子,且指标变化曲线的拐点向酸度加大的地方推进,加强了种子对ph的耐受限度,说明la(ⅲ)在缓解酸雨对水稻种子的伤害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黄山栾树种子~(60)Co-γ射线辐射试验初报
用不同剂量(100,200,400,600和800gy)的60co-γ射线辐射6个黄山栾树优株的种子,对辐射后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6个黄山栾树优株的种子辐射半致死剂量大小依次为"优5"(518gy)、"优2"(503gy)、"优3"(496gy)、"优6"(485gy)、"优1"(478gy)、"优4"(458gy)。60co-γ辐射可引起幼苗表型改变,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幼叶及茎形状发生一些变异。
黄山栾树种子^60Co-γ射线辐射试验初报
用不同剂量(100,200,400,600和800gy)的6^60co-γ射线辐射6个黄山栾树优株的种子,对辐射后种子的发芽和幼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6个黄山栾树优株的种子辐射半致死剂量大小依次为"优5"(518gy)、"优2"(503gy)、"优3"(496gy)、"优6"(485gy)、"优1"(478gy)、"优4"(458gy)。^60co-γ辐射可引起幼苗表型改变,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幼叶及茎形状发生一些变异。
理化因子对龙血树柴胡种子萌发的影响
本研究以龙血树柴胡(bupleurumdracaenoideshuanc.wang,z.r.he&h.sun)的种子为材料,采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赤霉素、不同化学试剂以及紫外线照射和微波辐射等方式处理后,统计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时间等指标.结果表明:龙血树柴胡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0℃c;100mg/l的ga3、0.5%的kmno4和3%的h2o2处理均能促进其种子萌发,但不能使种子萌发和出苗时间提前;25s微波辐射处理可大幅提高种子发芽率;紫外线照射处理种子0.5h,萌发效果最佳,但随照射时间的延长对种子萌发则有不同程度的抑制.
不同药剂处理对3种野生鸢尾种子萌发的影响
不同药剂处理对3种野生鸢尾属植物种子的萌发产生不同的影响,但各种种子适宜的激素种类及浓度不同。ga3、6-ba、kno_3、h_2o_2对提高溪荪种子萌发无显著促进作用;ga3对提高马蔺种子萌发作用不明显,6-ba、kno_3和h_2o_2对提高马蔺种子萌发有显著促进影响,且效果明显,最适浓度分别为300mg/l、0.4%、0.1%,其萌发率分别为78.89%、90.00%、86.67%;ga3和kno_3对提高玉蝉花种子的萌发无显著促进作用,而6-ba和h_2o_2对提高玉蝉花种子萌发有极显著或显著促进影响,最适浓度分别为200mg/l、0.4%,其萌发率分别为93.33%、50.00%。
1-mcp与壳聚糖复合涂抹对芒果的保鲜效果
主要研究新鲜芒果在1-mcp与壳聚糖复合涂抹情况下的保鲜效果。实验通过改变芒果的储存环境,灵活调节壳聚糖以及1-mc复合物水平,通过测量芒果的失重率、呼吸强度等数据变化进行研究。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水利工程规划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