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流芦苇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出水净化效果的研究
通过在同种基质上种植相同数目的芦苇,研究了垂直流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出水的净化效果,以及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种填料、不同水力停留时间,对污水中TP、NH4+-N、CODcr的净化效果不同。由于芦苇根系和微生物的吸收与分解作用,以及基质的吸附作用,种植芦苇的人工湿地出水水质要比未种芦苇的好。
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出水净化效果的对比研究
对比了四种复合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cod、tp、nh3-n和ss的净化效果,试验系统均采用间歇式进水,时间间隔为1d。为期7个月的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出水水质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中的二级标准,其中潜流(水平流)+垂直流(上行流)湿地系统对cod的去除效果最好;垂直流(下行流)+垂直流(上行流)湿地系统对tp、nh3-n、ss去除效果最好;选用含钙石灰石和含铁矿粉做填料、采用间歇式的运行方式可以提高湿地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率。
垂直流美人蕉模拟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出水的净化效果
通过在3种不同基质上种植美人蕉,研究了垂直流美人蕉模拟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出水的净化效果以及不同水力负荷对污水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填料、不同水力负荷对污水中tp、cod、nh4+-n、bod5的净化效果不同。由于美人蕉根系和微生物的吸收与分解作用以及基质的吸附作用,种植美人蕉的人工湿地出水水质要比对照好。
水平流-垂直流复合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含氮污水的净化效果
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剖析了水平流-垂直流复合人工湿地的最佳工艺参数,探讨了在不同季节、不同停留时间及不同回流比条件下此复合系统对污水氮的净化效率。结果表明,进水的氨氮浓度在24~143mg·l-1之间,氨氮的去除率为24.83%~98.41%;进水的平均总氮浓度在28~187mg·l~(-1)之间变化,系统对总氮的去除率为10.63%~62.33%,氨氮的去除效果明显好于总氮的去除效果。在同一季节内,复合系统对总氮和氨氮的去除效率随着停留时间的延长及回流比的增加都有所提高。
两种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出水的净化效果的对比研究
通过小型垂直流与潜流人工湿地实验,监测了水力停留时间为50小时下的codcr、tp、no3--n、nh3-n等指标,旨在通过实验,比较垂直流芦苇人工湿地与潜流芦苇人工湿地对化粪池出水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垂直流芦苇人工湿地对codcr、nh3--n去除相对较好;而潜流芦苇人工湿地对no3--n去除相对较好;而对tp的去除两者没有太大差别.
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对化粪池污水的净化效果
就不同季节条件下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1、3和5d时,水平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化粪池污水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季节,随着水力停留时间的延长,该系统对cod、tp、tn等3个指标的去除率明显提高,3d去除率明显高于1d,系统在水力停留时间5d时对cod、tp、tn的去除效果虽比3d有所提高,但增幅不明显.在夏、秋、冬3个季节,系统对cod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3.48%~83.33%、53.52%~86.32%和33.33%~63.77%,对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33.28%~66.9%、22.14%~55.85%和12.69%~42.71%,但对tn的去除效果较差,平均去除率只有19.09%.
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
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 前文介绍的湿地的生态功能,刷新了我们对湿地的认识,原来一处风景优美、令人心向往之 的湿地,很可能就兼负污水处理的功能。于是,城市里一个个的湿地公园出现了。与自然湿 地不同,湿地公园多属人工湿地,在城市有限的空间内,需按一定的结构修建方能满足景观 与环境效益的双重效果。 一、人工湿地概念 人工湿地指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填料, 包括土壤、砂、砾石等)层,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 三重协同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 二、湿地净化水质机理 湿地对水质的净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湿地理化、生物作用综合效应的结果。包括沉淀、 吸附、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硝化、反硝化、营养元素吸收、生物转化和微生物分解等过程。 湿地植物在湿地系统中具有三个间接的重要作用:一是显著增加微生物的附着(植物的根、 茎、叶);
校园化粪池出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微生物的时空分析研究
采用人工湿地系统处理校园化粪池出水,研究人工湿地中各级污水处理单元微生物的时空分布,并对优势菌进行定性定量监测.从生活污水流经化粪池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后的结果看,微生物总数的数量级由107降到105,其中致病菌的数量明显减少,说明该系统对致病微生物具有明显的净化作用.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城镇生活污水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技术处理城镇生活污水
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铁路车站生活污水试验研究
将预处理与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相结合,处理生活污水,通过对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不同季节运行效果、水力负荷、污染负荷等运行参数分析系统对cod,bod5,tp,tn,ss的处理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垂直流湿地系统对cod,bod5,ss都有很高的去除率,为铁路车站垂直流人工湿地的设计、运行管理提供了参考的经验和数据。
化粪池出水人工快滤与水培复合处理系统的研究
人工土快滤池对三级化粪池出水中cod,bod5,ss,n和p的去除率分别为67%,92.7%,73.6%,49%和78.9%,其出水水质达到二级生化处理排放标准;再经水培通菜和生菜处理利用后,整个处理系统对滤出水中cod,bod5,ss,tn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80.0%,98.2%,96.9%,86.3%和87.3%,水培蔬菜利用后的排出水水质达到三级处理水平,可作为中水回用于农田灌溉或城市绿化
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的研究──Ⅰ.净化污水的效果
本文研究了种植香蒲typhaangustifolia或灯心草juncuseffusus的人工湿地对城镇污水和人工污水污染物的净化效果,调查了香蒲、灯心草不同季节的生长差异及高浓度污水冲击负荷对其生长的影响.香蒲、灯心草人工湿地净化城镇污水,出水水质总体上达到国家ⅱ、ⅲ类地面水标准;灯心草湿地对人工污水中凯氏氮、总磷、化学耗氧量的去除率维持在94%以上.氨氮的去除率为82.7%-99.7%;在正常条件下,香蒲湿地夏季对凯氏氮、氨氮的去除率在96%以上,冬李明显低于其它李节(p<0.05).对总磷,化学耗氧量的去除率一般均在94%以上,最低为85.8%.在冬季及高化学耗氧量(codccr1000mg/l左右)人工污水冲击下,香蒲叶枯死,而灯心草生长一直旺盛.因此,香蒲、灯心草是武汉及北纬30°附近地区人工湿地较为适宜的水生植物,特别是灯心草冬季生长良好,是更为理想的净水植物.
Inaho芦苇灯 (2)
inaho芦苇灯 标签灯芦苇 日本设计师hidekiyoshimoto与yoshinakaono的绝妙创意,inaho落地灯, 采用led为光源,并以细长的碳纤维支架固定在底座上,三三两两搭配,如成熟 的稻穗,正在晚霞的轻抚下,低语~用来当做居室的气氛灯具再合适不过。另外, 据说inaho在日语中本身就是稻穗的意思。 分享自waaaat
农户庭院型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效果
为了探讨人工湿地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应用中的可行性,通过在广东省珠海市上洲村建立农户型水平潜流和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各一套,比较2种人工湿地对农村生活污水净化效果的差异。在运行稳定阶段,2套系统处理出水中cod、bod5、tp、nh4+-n和tn的平均浓度均达到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2套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各污染物都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其中,垂直流湿地对cod、bod5、tp、tn和nh4+-n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6.10%、96.01%、85.32%、91.18%和82.44%;水平潜流湿地则分别为93.29%、94.41%、86.52%、85.95%和77.46%。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垂直流湿地对nh4+-n的去除率高于水平潜流湿地,且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水平潜流湿地对tp的去除率高于垂直流湿地,但其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MBR两区处理化粪池出水的试验研究
在温度为15~20℃条件下,利用mbr对化粪池出水进行了处理,考察了mbr的生物接触氧化区和超滤膜区对浊度、cod和氮素污染物等指标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mbr的生物接触氧化区和超滤膜区对化粪池出水的浊度平均去除率分别为81.3%和72.3%,对cod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7.1%和4.2%,而对tn的平均去除率分别是46.3%和31.5%。从组合式填料上的生物相分析发现了极为丰富的生物相。
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作用概要
人工湿地对生活污水的净化作用 陈永玲* 【摘要】水是生命的源泉,生物的发展离不开水,水与人类息息相关,水资源 的保护是人类永恒的一个话题一,人工湿地是当今对水污染最有效最环保的一种治 理方法。影响人工湿地的因素有很多,我们不但要建设好人工湿地,还要对其进行 实施有效的保护。保护要从人工湿地的结构功能等方面入手,政府应当积极发挥自 己的领导效益。玉溪人工湿地的建设治理在中国国内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仍有许 多改善的地方。 【关键字】旅游生物淡水资源污水处人工湿地保护水资源分布生物因素搭 配治理除污原理 1、水与生物 1.1、水与生物 我们通常所说的水包括了天然水,如河流中的水、湖泊中的水、大气水、海 水、地下水等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由人工结合氢氧制成的的人工制水等。水的化学 式:h2o,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在常温常压下水呈无色无味透明 的液体。水是地球上最常
稠油采出水的人工湿地塘床处理系统设计
稠油采出水的人工湿地塘床处理系统设计——介绍了复合人工湿地塘床系统在辽河油田特稠油采出水处理中的设计和应用情况,经该系统处理后,特稠油采出水可以实现达标排放。
人工湿地基质配制对含Pb废水的处理效果研究
基质配制是人工湿地处理重金属废水工艺的重要环节。筛选出对含pb废水净化效果好、成本低的基质组合,找出最佳的湿地运行模式,为人工湿地处理含pb无机废水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利用粉煤灰、污泥、黄土、细煤渣、砾石和细沙为原料,取其中5种以1:1:1:1:1的体积比配置5种不同类型的湿地基质:s1,s2,s3,s4和s5。对不同质量浓度(10、20、40、80、160mg·l~(-1))的含pb~(2+)废水进行处理,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24h,分析人工配制的不同湿地基质对废水中pb的吸附效果及化学形态变化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5种不同基质中,s1的去除效果最佳,去除率为70%~93%,平均值为82.86%;pb主要以残渣态稳定地赋存于基质中,且随着基质类型的不同,相同质量浓度下pb的各赋存态含量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各基质中重金属迁移能力的强弱随着进水质量浓度不同而有所变化,当pb~(2+)质量浓度为10、160mg·l~(-1)时,基质s2中重金属潜在迁移能力最弱;当pb~(2+)质量浓度为20、40、80mg·l~(-1)时,重金属潜在迁移能力最弱的基质分别是s1、s5、s3。处理重金属pb~(2+)的混合基质应首先选择容重、密度、d_(10)、ph、cec和有机质比较大,总孔隙度、k_(80)、有效mg和全量mg比较小的基质;同时选择交换mn和全量mn含量低以及交换性al、有效fe、全量al含量低的基质。
间歇曝气潜流人工湿地的污水脱氮效果
采用间歇曝气运行方式,提升潜流人工湿地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中的溶解氧浓度,强化脱氮效果。结果表明,间歇曝气运行方式有效提高了湿地内部溶解氧水平,曝气时溶解氧浓度可达6~9mg/l,停止曝气后,溶解氧浓度迅速下降至0.5mg/l以下,在湿地内部营造了一种交替的好氧和缺氧环境,分别促进好氧硝化和缺氧反硝化作用。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d的情况下,间歇曝气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对氨氮、总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可达到98.0%、87.6%和96.3%,较常规潜流人工湿地系统分别提高了74.1%、56.4%和18.1%,实现了氨氮、总氮和cod的同步高效去除。
球形陶粒滤池对城市尾水净化效果研究
球形陶粒滤池对城市尾水净化效果研究
芦苇在活动板房中的应用
芦苇是经常见到的水生植物芦苇常会和寒芒摘混,区别是芦苇的茎是中空的,而寒芒不是,另外,寒芒到处可见。芦苇是择水而生。芦苇是夏秋开花,果实为颖果披针形,顶端有宿存花柱。对芦苇在活动板房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人工湿地园林植物对生活污水中氨氮净化效果的影响
本实验采取了最接近自然湿地表面流的人工湿地系统,通过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田间实验设计,采用origin软件进行随机区组双因素平衡方差分析,采用minitab软件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和差异显著性检验,研究了污水不同停留时间和不同人工湿地植物及其协同作用对生活污水中氨氮(nh4+-n)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停留时间1d、3d、5d时,不同植物种类及组合对氨氮的净化效果差异都极显著水平,芦竹+香蒲+美人蕉组合对氨氮净化率皆为最大;停留时间1d、3d时,芦苇+芦竹组合氨氮净化率为最小;停留时间5d时,芦苇净化率最小。净化氨氮效果最好的植物组合首选为\"芦竹+香蒲+美人蕉\"、其次为\"芦竹+香蒲\"或\"芦苇+香蒲+美人蕉\";净化氨氮效果最好的植物种类首选为香蒲,其次为芦竹。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工程资料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