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群体抗震性能评价在抗震防灾规划中的应用
地震破坏是影响城市发展进程的重大灾害,做好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提高城市抗震防灾能力,是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措施。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价是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单体建筑物抗震性能评价,介绍城市建筑群进行震害程度预测的半经验半理论法,用该方法对某市的进行了建筑群体抗震性能评价,分析结果应用到该市的抗震防灾规划编制中。
第十讲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1 第十讲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1.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自然环境、灾害区划和城市地位,确定城市各项防灾标准,合理确定各项防灾 设施的等级、规模;科学布局各项防灾措施;充分考虑防灾设施与城市常用设施的有机结合, 制定防灾设施的统筹建设、综合利用、防护管理对策与措施。 2.城市防灾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主要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潮汛)工程、抗震工程、防袭工程及救 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 (1)城市消防工程系统 城市消防工程系统有消防站(队)、消防给水管网、消火栓等设施。消防工程系统的功 能是日常防范火灾、及时发现与迅速扑灭各种火灾,避免或减少火灾损失。 (2)城市防洪(潮、汛)工程系统 城市防洪(潮、汛)工程系统有防洪(潮、汛)堤、截洪沟、泄洪沟、分洪闸、防洪闸、 排涝泵站等设施。城市防洪工程系统的功能是采用避、拦、堵、截、导等各种方法,抗御洪 水
第十讲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第十讲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1.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自然环境、灾害区划和城市地位,确定城市各项防灾标准,合理确定各项防灾设施 的等级、规模;科学布局各项防灾措施;充分考虑防灾设施与城市常用设施的有机结合,制 定防灾设施的统筹建设、综合利用、防护管理对策与措施。 2.城市防灾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主要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潮汛)工程、抗震工程、防袭工程及救灾 生命线系统等组成。 (1)城市消防工程系统 城市消防工程系统有消防站(队)、消防给水管网、消火栓等设施。消防工程系统的功能是 日常防范火灾、及时发现与迅速扑灭各种火灾,避免或减少火灾损失。 (2)城市防洪(潮、汛)工程系统 城市防洪(潮、汛)工程系统有防洪(潮、汛)堤、截洪沟、泄洪沟、分洪闸、防洪闸、 排涝泵站等设施。城市防洪工程系统的功能是采用避、拦、堵、截
第十讲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教案资料
1/17 第十讲xx抗震防灾规划 1.城市防灾工程系统规划的主要任务 根据城市自然环境、灾害区划和城市地位,确定城市各项防灾标准,合理 确定各项防灾设施的等级、规模;科学布局各项防灾措施;充分考虑防灾设施 与城市常用设施的有机结合,制定防灾设施的统筹建设、综合利用、防护管理 对策与措施。 2.城市防灾工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 城市防灾工程系统主要由城市消防工程、防洪(潮汛)工程、抗震工程、 防袭工程及救灾生命线系统等组成。 (1)xx消防工程系统 城市消防工程系统有消防站(队)、消防给水管网、消火栓等设施。消防 工程系统的功能是日常防范火灾、及时发现与迅速扑灭各种火灾,避免或减少 火灾损失。 (2)城市防洪(潮、汛)工程系统 城市防洪(潮、汛)工程系统有防洪(潮、汛)堤、截洪沟、泄洪沟、分 洪闸、防洪闸、排涝泵站等设施。城市防洪工程系统的功能是采用避、拦、 堵、截、导等各种方法,抗御洪水
西部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与建筑抗震能力评价研究
本文采用地震动参数多步简化的pushover法(后简称msp法)和震害因子法,分别对西部某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的重要性建筑物和一般性建筑物进行抗震能力评价分析.针对抗震性能分析结果,提出规划策略,提高区域建筑抗震能力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建筑物易损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基于功能和后果的抗震设防理念,提出了城市建筑物的分类方法并根据不同类别采取不同抗震易损性评价方法,其中包括应用能力谱的理论易损性分析方法和快速群体震害预测方法等。根据这些方法和泉州市规划区内的房屋调查资料,对泉州市的房屋进行了震害预测,并通过泉州市建筑物地震易损性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针对性的抗震减灾策略。所发展的易损性评价方法和对策措施对其他城市编制抗震防灾规划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浅谈《抗震防灾规划》对新建建筑抗震设计的要求
《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增强了城市整体减灾能力,也促使建筑抗震设计有更高的要求,即必须运用现代抗震科学技术的成就,采用合理的安全的经济的抗震设计方法,来改善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与公园绿地建设关系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同时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的深入,因此,城市人口在不断的增加,城市建筑也越来越密集。在科学技术以及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灾害已经成为了危机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灾害对社会发展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全球范围内,防灾减灾已经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尤其是对于城市建筑群的防灾减灾更是尤为重要。在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工作中,公园绿地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公园绿地不仅是具备防灾功能和减灾设施的避难场所,同时也是满足市民休闲娱乐的城市公园。本文就对城市建筑群防灾减灾与公园绿地建设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讨论。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召开修订审查会
由北京工业大学主编的国家标准《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gb50413(以下简称《标准》)完成修订,并于2012年6月7日在北京工业大学召开了《标准》修订送审稿的审查会。会议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主持,标准定额司领导到会。参加会议的有来自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抗震防灾分会、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的专家(略),以及编制组全体成员。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四川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四川省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标准
浅谈城市防灾规划
浅谈城市防灾规划 陈国岱张雪王娜 摘要:本文将介绍我国防灾规划基本内容,防灾规划最新趋势,并借鉴汶川、玉 树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结合综合防灾规划编制方法,对防灾规划提出建议。 关键词:综合防灾规划生命线系统安全防灾减灾 1、引言 城市是人口和财富集中的地域。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城市系 统越来越来越复杂,城市遭受的灾害种类增加,一旦发生灾害损失也 越大,所以城市防灾规划就越来越重要。而过去的防灾规划只关注防 震、防洪、消防、防空四项,为了保证城市健康、稳定发展,我们需 要更宽广的视野来做好城市防灾规划。 2、城市防灾规划的基本内容 《城市规划法》第十五条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符合防火、防 爆、防震、防洪、防泥石流、交通管理、防空建设等要求;在可能发 生强烈地震和严重洪水灾害的地区,必须在规划中采取相应的抗震、 防洪措施”其中包括两方面:(1)城市规划布局结构要有利于防抗各
Pushover在现役建筑抗震性能评估中的应用
分析了我国现役建筑物的抗震性能评估的现状,提出了对现役建筑进行抗震评估的必要性,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pushover方法在现役建筑进行抗震性能评估中的应用,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城市建筑施工质量与抗震性能的问题探讨
根据海口市房屋现状及施工调查情况,分析了地震时由于施工质量问题造成工程结构抗震能力破坏的主要原因,探讨了如何提高建筑物施工质量及抗震性能问题。
ANSYS在水工结构抗震性能分析中的应用
对利用ansys进行水工结构抗震模型建构的方法、单元应用、分析计算方法、结果处理等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给出某工程的水工泄洪洞抗震性能分析。研究表明,利用ansys分析水工结构抗震性能的优势较大。
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
我国幅员辽阔地震频发,从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10年玉树地震,超过九成以上的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是由于地震对建筑物强大的破坏性造成的。血的教训提醒人们,抗震设计不可掉以轻心,如有失误就会付出沉重的代价。因此,对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的研究势在必行。
建筑的抗震性能地因素
实用标准文案 精彩文档 影响建筑抗震性能的因素: 第一,房屋建筑抗震性能首先取决于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 不仅仅是取决于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还要严格的遵循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国家根据地震发生的 可能性和震害的严重性确定各地区基本设防烈度,这是各地区抗震设计的基本参数,主要代表地面加速度 的大小。对具体房屋,需要结合建筑使用功能的重要性确定建筑的抗震设防标准,即确定设计烈度和抗震 等级。对一般建筑,设计烈度就是本地区设防烈度。设计烈度愈高,抗震能力愈强,但建筑造价也愈高。 第二,房屋结构的抗震性能与合理的抗震设计密切相关。 抗震设计就是要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确定合理的抗震措施,保证结构的抗震性能,确保建筑物满 足“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目标。高层住宅主要采用现浇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或框 架-剪力墙结构,具有较好的强度和变形能力,抗震性能相对较好。因此,无论板式住宅还是点式
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探究
近年来,我国多地发生地震,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造成人员伤亡的直接元凶是地震中大量房屋的倒塌。因此,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意义非常重大。本文主要从我国房屋建筑的结构形式,房屋建筑抗震技术的应用及如何增强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等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有效提高建筑抗震性能的措施。
混合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评价与加固
现行抗震设计规范对混合建筑结构要求采用多种抗震措施,并有较严格的规定和限制。但目前建筑中仍有很多已建造二三十年的建筑物。现阶段还没有可靠的经验对这些建筑物进行抗震分析与鉴定。通过对这种混合结构(框架和结构相连)来做的证作用分析,从而评价抗震性能和抗震承载力,并且从结果出发对这类建筑进行抗震加固设计。
城市重要建筑物抗震性能分析与评价
以城市重要建筑为研究对象,利用结构有限元分析软件sap进行建筑物震害预测分析计算.通过计算层间位移角,用简化评价方法对部分重要建筑物进行抗震性能评价.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满足城市综合抗震防灾规划的编制要求.
浅谈抗震设防建筑结构抗震性能设计
在地震发生时,地面和一些建筑物会发生强烈的晃动,这种强烈的震动对建筑结构产生影响,破坏建筑结构的平衡性,严重的将会发生破裂,甚至倒塌。如何提高建筑的抗震性能一直是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研究之一,因此必须正确进行结构抗震设计,掌握好结构设计的抗震机理,不断提升建筑的抗震能力,以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城市学校建筑抗震防灾安全综合评价
学校的防灾安全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是城市防灾安全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时代,新的灾种不断发生,出现自然灾害和人为技术事故的可能性也在增加。一方面,学校属于人员比较集中的场所,而未成年人自我防护能力差,灾害一旦发生以后,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学校是城市防灾安全的重要环节;另一方面,学校中的很多建筑年代比较久远,由于国内教育经费的限制,大部分建筑物得不到及时的加固改造,在我国许多城市中往往成为抵御地震、风灾、地质灾害或者突发事件等城
建筑砌体结构中的抗震性能探析
砌体结构是采用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建筑物主要受力构件的结构.其是通过砌块和砂浆的互相作用及纵横墙的拉结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性和承重能力.但砌体的抗拉、弯、剪的强度又较其抗压强度低,导致建筑变形能力小,抗震性能差等缺点,使砌体结构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改善砌体的延性,提高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具有重要意义.砌体结构有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是符合我国现有国情的民用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结构形式.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90%以上.砌体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近年来又有混凝土多孔砖(本地采用较多)等新型墙体材料的广泛使用.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
某工程底层柱顶隔震结构抗震性能评价
对一栋已建成的钢筋混凝土底层柱顶隔震框架结构,利用有限元软件perform-3d建立弹塑性模型,对结构在设防烈度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地震响应和耗能进行分析,依据现行规范和隔震结构性能的研究成果进行抗震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基本保持弹性,下部结构的层间位移角远小于弹性位移角限值;在罕遇地震作用下,上部结构进入到弹塑性程度浅,隔震层的滞回耗能是整体结构的非线性耗能的主要部分,下部结构有较大的安全度。
工程建设场地抗震性能评价软件设计
随着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建筑市场的不断发展,高层建筑逐渐增多。但在经济与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地震预报仍未过关,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难有实质性的突破。因此,为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是抗震减灾的必由之路,也是当今国际上抗震减灾的主要趋势。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建筑智能化设计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