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力杆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断裂板维修中的应用
借助三维有限元方法,对传力杆应用于路面断板维修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各种形状断板加装传力杆的效果,并对该维修措施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讨论。根据分析讨论可知,将传力杆应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断裂板的维修中是有效可行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断裂板加装传力杆维修的施工工艺。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设置技术探讨
1.需要缝.是两幅路面前后不同时施工留下的缝,不是切的. 2.是切割的横向缩缝,路面宽3、3.5、4和4.5米时横向缩缝间距分别为3、4、4和4.5米。 3.胀缝宜采用传力杆,一般用光圆直径20的一级钢,间距@25,杆长l=450mm. 做预算建议你还是要以图纸为准.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设置技术探讨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及抗灾能力,加之我国较为丰富的水泥资源,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起,国 内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建设走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但因气候、施工技术条件等的限制,黑龙江省在高等 级公路上修筑水泥混凝土路面相对滞后,最初是1984年在哈尔滨至同江公路哈尔滨市出口附近修筑了 0?28km的试验路,然后1986年在松花江公路大桥江北引道修建了4?8km的一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 正式大范围地使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是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设置施工设计探讨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板的病害问题,本文从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接缝处的病害发展入手,结合传力杆的使用功能及作用,从设计、施工和质量控制方面进行阐述,以供各位业内同行共同学习互勉。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设置技术探讨
结合绥满公路试验段的施工介绍混凝土路面增设缩缝传力杆与冷轧带肋钢筋网的必要性,以及面层板的构造、相关施工工艺与注意事项,提出了改进建议。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设置间距分析
综合考虑横向接缝传荷、传力杆剪切、传力杆弯曲、水泥混凝土承受的传力杆压力,以及对路面板底拉应力的影响,采用布拉德伯利(r.d.bradbury)传力杆实用设计验算公式和水泥混凝土路面三维有限元分析程序everfe,对传力杆设置间距进行探讨。结合试验观测,认为当路面板厚度大于24cm时,传力杆间距可以适当增大。这对节省传力杆钢筋用量、合理控制公路建设成本具有现实意义。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相关问题的研究综述
水泥混凝土路面接缝破坏为水泥路面的3大病害(断板、错台、接缝破坏)之一,解决的根本办法是在接缝处设置传力杆以提高接缝的荷载传递能力。该文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横向缩缝设置传力杆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同时对传力杆/混凝土接触界面应力集中和传力杆锈蚀两大主要影响传力杆与路面功能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介绍了传力杆更换与加装技术。基于以上研究,最后对现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中传力杆相关条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修改与补充建议。
开裂水泥混凝土路面加设传力杆作用评价
使用刚性路面有限元程序islab2000对横向开裂水泥混凝土路面加设传力杆进行模拟,分析讨论了加设传力杆的即时理论效果。同时,使用密歇根州与华盛顿州dbr路段fwd检测数据验证了加设传力杆理论效果的正确性。研究表明:当裂缝传荷系数大于89%时,传力杆的加设将不会提高裂缝的传荷水平。而不考虑温度梯度情况下,dbr处理后传荷系数低于80%的裂缝,荷载作用于裂缝时,各裂缝附近拉应力值大小相近。
方型传力杆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本文简单的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常用的传力杆采用圆面形式,但实际施工时存在一些问题,如改为方形传力杆则能更好地解决存在的问题。
增补传力杆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在当前的公路工程养护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多种作用力的影响,导致路面出现错台以及横向裂缝的问题,这一问题不仅降低了路面的使用功能,还缩短了路面工程的使用寿命,针对于此,我们在这一病害的路面采用了增补传力杆技术进行维护与修补。以下结合某公路工程案例,浅要分析了该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以及应用,以供相关技术人员参考。
方形传力杆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应用
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施工中,用方形传力杆代替圆面传力杆施工,可以很好地解决常用传力杆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传力杆与钢筋网在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探讨
探讨水泥混凝土路面"全缩缝传力杆"及"冷轧带肋钢筋网"的设置问题,区分不同情况与普通素混凝土路面进行经济比较,确认这种结构的路面初期投入虽有一定提高,但抑制路面常见病害的作用显著,对减少维修工作量、延长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十分有利,使用价值较高。
基于有限元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加装传力杆维修分析
使用三维有限元软件对传力杆在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维修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主要内容包括:1)加装传力杆作用分析;2)不同位置横向裂缝加装传力杆的效果分析.通过加装传力杆对裂缝传荷能力及板内应力的影响分析,得出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加装传力杆是可行的.
断裂稳固技术在改造水泥混凝土路面中的应用
黑龙江省目前存在很多条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严重的公路。通过试验,采用“断裂稳固”技术将旧混凝土路面击碎用作底基层,并加铺路面结构的方法,进行改造水泥混凝土路面。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设计的力学分析
基于timoshenko弹性基础上的传力杆承担荷载变形和杆组变形的线性分布理论,分析传力杆直径、布置间距对承担荷载有效传力杆根数、接缝处传力杆的变形以及传力杆承受的剪力、弯矩与混凝土接触界面应力的影响,阐述传力杆间距、直径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水泥混凝土路面传力杆间距设计的力学分析
基于timoshenko弹性基础上提出的传力杆承担荷载线性分布理论,文中分析了传力杆布置间距对承担荷载有效传力杆根数,接缝处传力杆的变形以及传力杆承受的剪力,弯矩与混凝土接触界面应力的影响,并提出传力杆间距设计的最大值。
压浆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养护中的应用
压浆技术在水泥混凝土路面维修养护中的应用——在路面板块尚未发生严重裂缝时,压浆是一种比较经济的修复办法。但如果初始弯沉很小并在原路面结构层的设计范围内.最好不要压浆.因为压浆所造成的扰动可能会对板块的稳定性产生影响。压浆不能提高结构的设计承栽...
水泥混凝土路面拆除施组
拆除工程 拆除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总体施工方案是采用风钻机把路面大致 破裂后再用挖机或者推土机清除的方法对路面上的碎裂混凝土进行 清理。 一、施工准备 机械配备为:挖掘钻机1台,pc200挖机2台,推土机1台, 压路机1台,15t运输机6台,洒水车1台。 人员配备为:路基路面工程师欧阳振金全面负责,路基工程现 场负责人杨祥生负责现场指导,测量员黎涛负责施工准备前测量放样 工作,挖机机手蔡亮、谭福荣,铲车陈建军,车队队长邓军负责弃土 运输。 二、施工步骤 1、拆除老路面,均应测定好设计标高,中桩定位,由测量员 计算好现有高程与设计标高拆除高差。 2、根据计算好的高差应在各桩号上标注好。 3、根据现场情况,组织施工,正常情况下,先用风钻机队老 路面实施点对点的打孔成缝,使之开裂。 4、组织挖掘机,装载车对拆除后的老路面成块废渣进行集中 清除,运至指定弃土场。 5、对老路面
无胀缝水泥混凝土路面
无胀缝水泥混凝土路面——1990年5月,我市对境内207国道由三级公路改建为二级公路,面层采用水泥混凝土结构,基层用石灰土,面层施工时,均按有关标准采用200m设置一条胀缝,建成后跟踪观测,发现在胀缝处的断板、唧泥、隆起、破碎等破损率达到20%。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分析
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分析——介绍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分类,从原材料、基层施工、混凝土配合比等方面分析了路面早期开裂断板的原因,从设计、超载、路基沉降方面探讨了路面使用期断板的原因,同时提出了预防和治理措施。
水泥混凝土路面
目录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第二章工程概况 第三章项目组织形式 第四章项目管理目标 第五章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组织方案 第六章施工方案及施工方法 第七章各分项工程的施工顺序 第八章保证工程质量和工期的措施 第九章安全、文明环保体系及保证措施 第十章雨季施工安排 第十一章对外关系的协调 第十二章廉政建设 第十三章缺陷责任期内及保修期内工程养护保修服务 2 开县y015岳高路(岳溪至胡家)公路改建工程i标段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编制依据及编制原则 一、编制依据 1、开县交通局批准的设计文件; 2、开县y015岳高路(岳溪至胡家)公路改建工程招标文件; 3、《重庆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渝交委法〔2006〕20号; 4、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和交通部部颁公路工程施工规范、规程; 5、国家、交通运输部和重庆市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二、编制原则 1、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1 (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5、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 5.1钢筋制作 根据混凝土板的型号,做好钢筋翻样,钢筋制作根据翻样图进行制作,要求尺寸、数量、钢 筋型号准确,每种不同型号的半成品挂牌标明,便于绑扎人员的分类施工。 5.2钢筋绑扎 钢筋绑扎按图纸要求,钢筋的级别、直径、数量、间距均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的钢筋骨架 不得有变形、松脱,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规定。钢筋绑扎后,钢筋负责人进行自检,对有偏差 的改进后进行隐蔽验收。 5.3隐蔽工程验收 现场施工员、质检员对绑扎钢筋骨架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填好验收单,改正错误,达到符合 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后,由监理工程师签字同意后,才能浇捣混凝土。 5.4模板施工 侧面端头采用钢模板,钢模应先涂钢模油,安装侧模防止模板移位,端头模板支撑必须牢固、 位置正确。控制好混凝土保护层。模板立模拼装完毕后,进行侧向弯曲、垂直度等检查,经
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
考虑地震影响的最优水泥混凝土路面研究 摘要:本文首先根据相似理论的分析,计算得出了模型的相似系数,并且根据模型材 料的选取原则,确定了模型的材料类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路基路面的物理模型。然 后在研究地震对不同配合比以及不同配筋设计的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影响的基础上,通 过比较不同配合比,及不同配筋设计的模型在振动台上的破坏情况,找出几组抗震效 果较好的模型,通过分析几组抗震效果较好模型的配合比及配筋设计,比较谁更经济 合理。最终得出一种或几种实际抗震效果好,且经济适用的路面设计方案. 关键词:抗震;配合比;配筋设计;路面破坏;经济效益 1前言 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养护费用低,抗滑性好,适于夜间行车 等优点,能适用于现代高速、重载而繁密的汽车运输要求,养护费用少,所以在飞机场跑道、 高速公路、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以及停车站场上采用较多,它
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
水泥混凝土路面胀缝 主要探讨了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胀缝的病害、胀缝的设置、构造形式和施工 中应注意的问题,对胀缝的设置和构造提出了一些新的观点。 1、引言 我国有2000多个县,7000多个水泥厂,丰富的资源为我国水泥商品混凝土 路面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特别是其使用寿命长,养护费用小的优点, 缓解了我国道路建设资金短缺的矛盾,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目前我国各等级公 路,城市道路,县乡公路中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还占很大的比重并将长期与沥青 路面并存发展。为了更好的建设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现将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 的突出问题——胀缝的病害,设置等问题做一点探讨。 2、胀缝的病害 胀缝的病害集中表现为胀缝两侧的板块挤碎破角、错台、啃边,出现这样的 病害主要原因是从思想对胀缝施工不重视、不按规范要求施工、未能按要求进行 养护,主要表现为: 2.1片面理解“胀缝应少设或不设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土建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