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温沙藏处理对石灰花楸种子的催芽作用
为了解决石灰花楸种子的育苗技术问题,研究了低温(恒温+变温)沙藏处理和不同赤霉素浓度(50、100、150、200mg/L)浸泡对石灰花楸种子发芽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0~1℃低温区后在5℃高温区下的变温沙藏(2种温区每30天调整1次)处理的石灰花楸的发芽时间要晚于5℃恒温区的发芽时间,但发芽率显著提高且持续发芽时间延长。100mg/L和150mg/L2个处理由恒温沙藏的2%左右分别提高到了7.6%和12.3%。用赤霉素溶液浸泡12h利于打破种子休眠,可提高发芽率。用不同浓度赤霉素浸泡后,经过变温沙藏的种子发芽率从未经赤霉素处理的1.4%提高到15.6%~48.7%,最佳赤霉素浓度为150mg/L。
美丽的异国爱情树——花楸
花楸枝叶秀丽,初夏白花如雪,入秋叶紫果红,是良好的彩叶树种和观果树种,可用作庭院、公园、广场、小区绿化。花楸在我国和俄罗斯等地分布较多,是俄罗斯著名的爱情树,但在我国没有特别的含义。在俄罗斯,春天的花楸树是男女青年相爱的见证,相爱的人们向它倾诉内心的感情和秘密;秋天结满红果的花楸树象征着即将出嫁的少女;花楸果经历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的经济价值及其开发前景_王鹏
农产品加工 tel:0351-4606086 e-mail:ncpjg@163.com 2009·9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的经济价值及其开发前景 王鹏 1 ,姜镇荣 1 ,张平 2 ,马艳丽 1 (1.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辽宁建平122400;2.建平县林业种苗管理站,辽宁建平122400) 黑果腺肋花楸是一种蔷薇科多年生灌木。上世 纪90年代初,由国外引入我国辽宁省西北部半干旱 地区 [1]。其果实为球形,直径为1.5cm左右,质量为 0.6g~1.5g[2]。果皮为黑紫色,果汁呈暗宝石红色,味 感偏于苦涩。黑果腺肋花楸的果实中富含多酚类物 质,如原花青素、花色苷、类黄酮、酚酸等,因此 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目前,在我国对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的研究仅限于成分分析和鉴定方 面,而对其产品开发的研究还很少。但随着黑果腺 肋花楸
富康源黑果花楸栽培技术
362015.2 富康源黑果花楸栽培技术 王朝辉 (海城市东四管理区农业技术推广站,辽宁海城 114200) 园艺园林 黑果腺肋花楸(aronia melanocarpa)系蔷薇科腺肋花 楸属的一个种,落叶灌木。树高 1.5~2.5米,丛状树形。树皮光 滑,多年生枝条灰褐色,新梢淡 褐色。皮孔圆形,灰色。冬芽赤 褐色,圆锥形,为混合芽。根系 属浅根性,水平根发达,主根分 布于30~40厘米土层中。叶片互 生,单叶椭圆形,叶缘重锯齿, 叶脉羽状,深绿而光滑,大小3 厘米×5厘米;在秋天,叶色变 为灿烂的红紫混合色。浆果果实 甜酸略有微涩味,球形,果皮紫 黑色,果肉暗红色,单果重1~2 克,果径1.4厘米。种子千粒重 4.6克。该树种适应性强、结果 早、见效快、经济价值高,无 论作为特种经济林栽培,还是 用于园林绿化,都具有广阔的 市场前景。 辽宁富康源黑果花楸科技
不同处理对凤凰木种子发芽的影响
凤凰木是世界热带地区著名的园林绿化树种,在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广为栽培,用常规方法育苗,种子发芽率低、发芽不整齐。为了提高凤凰木种子发芽率,采用沸水浸泡、浓硫酸处理以及砂擦种皮等措施,对种子进行播种前处理、催芽。试验结果表明:3种方法均能显著改善凤凰木种子的发芽状况,但以浓硫酸处理效果最好,其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分别比对照高4.9倍和11.7倍,且发芽速度最快,平均发芽速度比对照快3d;其次是砂擦处理,其发芽率比对照高3.4倍;100℃热水处理的效果较差,其发芽率仅比对照高1.3倍。
热处理对冷藏板栗石灰化的影响
以河南确山红油栗为试材,经清水漂洗除去嫩粒后通风晾干,按随机方法分成105份样品,用食品保鲜袋(25cm×30cm)包装。然后分别以20℃、30℃和35℃温度处理4、8和12d后于0℃下贮藏,研究贮前热处理对板栗果实石灰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贮前处理的温度愈高、时间愈长,板栗果实失水愈多、石灰化发生的比例愈大,冷藏期间石灰化发生程度愈严重。热处理后的板栗比对照果实更容易出现丙二醛(mda)的积累。板栗石灰化指数与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板栗石灰化与果实的水分损失和细胞膜的破坏关系最密切,2者是引起板栗石灰化的主要原因。
鲁灰花岗岩蠕变特征转变温度门槛值的实验研究
采用中国矿业大学的"20mn高温高压岩体三轴试验机"进行了高温三维应力下大尺寸200mm×400mm鲁灰花岗岩蠕变特性的实验研究,研究发现:在300~400℃之间存在一个温度门槛值,在温度低于这个门槛值时,鲁灰花岗岩的蠕变变形具有瞬态蠕变阶段,在温度高于这个值时鲁灰花岗岩的蠕变变形不具有瞬态蠕变阶段,而直接进入到稳态蠕变阶段。鲁灰花岗岩蠕变变形发生这种现象是因为一方面应力闭合了裂隙,裂纹和孔隙的空隙使鲁灰花岗岩的可压缩性消失。另一方面温度造成了部分矿物或胶结物熔融,充填和堵塞原有的孔隙,裂隙和裂纹,使鲁灰花岗岩的可压缩性降低甚至消失。实验得到的结果对深入认识鲁灰花岗岩在高温下的蠕变变形规律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简介.
一、国内外黑果腺肋花楸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简介 黑果腺肋花楸(学名:aroniaprunifolia‘viking’和aroniamelanocarpa)蔷薇科、腺肋花 楸属、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于北美东北部,波罗地海沿岸至太平洋沿岸均有分布。大约 200-300年前,被引种到欧洲。二战以前,黑果腺肋花楸主要用作观赏植物。直到20世纪 早期,美国才开始小规模商业化栽培。二战以后,黑果腺肋花楸由德国出口到前苏联,在东 欧和前苏联作为水果得到广泛普及和种植。1971年,前苏联栽培面积达到5400hm2。其中, 4000hm2分布在西伯利亚。此外,捷克斯洛伐克、芬兰和德国等东欧国家都建立起了黑果 腺肋花楸栽培基地。全球栽培总面积仅约50000hm2,其中80%以上在波兰。直到最近几 年,随着生命科学和生物制药技术的发展,黑果腺肋花楸在食品、饮料、药品和保健品领
花楸组织培养中玻璃化现象的发生与防治
以花楸(sorbuspohuashanesis(hance)hedl)幼胚为外植体,对不定芽诱导、增殖和腋芽增殖过程中玻璃化现象的发生和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种类和激素质量浓度是导致玻璃化现象的2个主要原因。在花楸组织培养中ms和wpm是理想的培养基;在不添加任何激素的ms和wpm培养基上,添加琼脂7g/l,并用带透气孔的封口膜封口,绝大部分玻璃化苗可逆转为正常的健壮苗,而且在wpm培养基上,玻璃化苗在逆转为正常苗的同时有60%~80%的茎芽基部长出辐射状根。
白花木继木种子在树冠空间的分布对种子发芽的影响
白花木继木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植物,也是红花木继木的砧木材料。通过对不同冠层空间分布的白花木继木种子进行种子发芽研究,结果表明:在母树南面,树冠上层采集的种子千粒重最大;而出苗率高的种子几乎都是由母树西面、北面以及高度为1.8 ̄3.0m(母树树冠上层)处采集而来的。
水分胁迫对朴树种子发芽的影响
[目的]研究水分胁迫对朴树种子发芽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聚乙二醇(peg)溶液和不同含水量土壤对朴树(celtissinen-sis)种子进行发芽试验。[结果]结果表明,朴树种子的发芽率、发芽速度、胚根长、幼苗干重等发芽指标在轻度水分胁迫下有不同程度的提高,随着水势的降低,各项发芽指标相应降低。其总的趋势是轻度水分胁迫促进发芽,重度水分胁迫抑制发芽。朴树种子发芽的最适土壤含水量为35%,发芽的极限含水量为15%。[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南方喀斯特地区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PEG引发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的影响
试验采用不同水势(0mpa、-0.2mpa、-0.6mpa和-1.2mpa)的peg-6000溶液对2004年和2006年采收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进行0d、1d和2d的引发处理。结果表明:对于2004年采收的种子,引发1d和引发2d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发芽速度(p<0.01)。而-0.6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却显著降低了种子的活力指数和发芽速度(p<0.05);对于2006年采收的种子,引发1d和2d均能显著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p<0.01),同时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速度(p<0.01)。水势为-0.2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能显著提高其发芽势(p<0.05),而-1.2mpa的peg-6000溶液引发却显著降低了种子的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p<0.05)。
石灰粉的作用
石灰粉的作用 石灰粉有三个种类。第一类就是一碳酸钙为主要组成成分的石灰粉。第二类 就是轻质碳酸钙,它就是石灰石经过烧制而得到的,这种石灰粉的成分不纯,质 量也不是很好。还有一类石灰粉就是其他类的了,成分比较复杂。 前两类石灰粉作用如下: 第一类: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白色粉末状物质。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最常 见的是用于建筑行业,也就是工业用的碳酸钙: (1)石灰乳和砂浆:消石灰粉或石灰膏掺加大量粉刷。用石灰膏或消石灰 粉可配制石灰砂浆或水泥石灰混合砂浆,用于砌筑或抹灰工程。 (2)石灰稳定土:将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掺人各种粉碎或原来松散的土中, 经拌合、压实及养护后得到的混合料,称为石灰稳定土。它包括石灰土、石灰稳 定砂砾土、石灰碎石土等。石灰稳定土具有一定的强度和耐水性。广泛用作建筑 物的基础、地面的垫层及道路的路面基层。 (3)硅酸盐制品:以石灰(消石灰粉或生石灰粉
东昆仑石灰沟金矿的花岗岩成矿作用特征
依据石灰沟金矿地质特征,通过对花岗岩类型划分与构造环境的分析,认为该矿区花岗岩体岩石类型以碱性花岗岩为主,属铝过饱和系列,为a-s混合型花岗岩,起源于地壳与地幔的混熔,是造山带深成活动的产物,形成时代为晚华力西期—印支期,说明金的成矿属于岩浆演化最后阶段的产物,成矿时代应属于印支晚期—燕山早期。
石灰石与石灰联合处理高浓度含磷废水
探讨了石灰石与石灰投加量配比与反应时间对处理高浓度磷废水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激光粒径分析等手段重点考察了出水沉降性能及其与传统石灰法的比较。结果表明:对进水ph为4.5的100mg/l含磷废水,联合处理石灰石和石灰投加量分别为0.0300g和0.0700g,石灰石和石灰段反应时间均为10min时,磷的去除率达99%以上且出水的10min泥水沉降比比传统石灰法降低25%;除磷产物的体积平均粒径与中值粒径(13.58μm、7.71μm)也明显高于传统石灰法(5.73μm、4.81μm),沉降性能明显提高;联合处理减少了石灰的用量,一方面保证了药剂成本,另一方面降低了出水ph,减少了约25%的回调用酸。
石灰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即消石灰)
1/5下载文档可编辑 石灰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即消石灰) 目录 ?1.简介 ?2.生产工艺 ?3.原料及生产 ?4.熟化与硬化 ?5.性能及应用 1.简介 一种以氧化钙为主要成分的气硬性无机胶凝材料。石灰是用石灰石、 白云石、白垩、贝壳等碳酸钙含量高的原料,经900~1100℃煅烧而 成。石灰是人类最早应用的胶凝材料。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人已用于 建筑,中国也在公元前7世纪开始使用石灰。至今石灰仍然是用途广 泛的建筑材料。石灰有生石灰和熟石灰(即消石灰),按其氧化镁含 量(以5%为限)又可分为钙质石灰和镁质石灰。由于其原料分布广, 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在土木工程中应用广泛。 2.生产工艺 原始的石灰生产工艺是将石灰石与燃料(木材)分层铺放,引火煅烧 一周即得。现代则采用机械化、半机械化立窑以及回转窑、沸腾炉等 设备进行生产。煅烧时间也相应地缩
不同基质对蓝花楹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试验
在塑料大棚内进行蓝花楹播种育苗,分别在3种不同基质上播种,ⅰ号基质用山砂(棋盘山天然山砂)加腐殖土,比例为8∶2混匀,其发芽率可达90%;ⅱ号基质用常规园土加腐殖土,比例为8∶2混匀,其发芽率为87.5%;ⅲ号基质用常规园土.通过对其发芽率的比较,得出种子发芽率的最佳基质为ⅰ号基质,其次为ⅱ号基质,再次为ⅲ号基质.
生石灰与微波协同作用对污泥脱水的影响
采用生石灰与微波协同作用,对广州市猎德污水厂浓缩污泥脱水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单独投加生石灰,加入量为40g.l-1时,污泥比阻由原来的4.72×1013m.kg-1降至1.9×1012m.kg-1,降低了约96%;单独使用微波调理污泥,在800w功率微波下辐射100s,可使污泥比阻由原来的4.72×1013m.kg-1降至1.28×1013m.kg-1,降低了约72.9%;将经投加4g生石灰调理的100ml污泥在功率800w的微波下辐射100s,污泥比阻进一步降低至0.98×1011m.kg-1,降低了约99.8%,比单独投加生石灰提高了约3.8%,提高了污泥的脱水性能.与微波协同作用可以强化污泥脱水,并在提高污泥脱水性能的同时减少了生石灰的用量.
生石灰与微波协同作用对污泥脱水的影响
第30卷 第3期 2011年 3月 环 境 化 学 environmentalchemistry vol.30,no.3 march2011 2010年6月29日收稿. 3通讯联系人,e2mail:celshi@scut.edu.cn 生石灰与微波协同作用对污泥脱水的影响 杨国友 石 林3 柴 妮 (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业聚集区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510006) 摘 要 采用生石灰与微波协同作用,对广州市猎德污水厂浓缩污泥脱水的影响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 单独投加生石灰,加入量为40g?l-1时,污泥比阻由原来的4.72×1013m?kg-1降至1.9×1012m?kg-1,降低了 约96%;单独使用微波调理污泥
塑料大棚培育花楸苗木技术
塑料大棚培育花楸苗木技术
不同处理对巨紫荆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为探讨及掌握打破巨紫荆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的处理方法,以不同温度的热水浸泡巨紫荆种子,再用不同激素不同浓度处理种子。试验表明:以80℃热水处理24h,再用250mg/kg赤霉素处理24h,沙藏催芽,能够有效打破种子休眠,发芽率可达74%。
不同基质及母株对洋紫荆种子发芽的影响
洋紫荆(bauhiniavariegata)为优良的观花赏叶植物,为探寻其种子萌发的最适基质和条件,开展不同基质处理及母株对洋紫荆种子发芽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基质处理的洋紫荆种子发芽率都比较高且无显著差异,以黄心土、蛭石为基质的发芽势较高(分别为84.67%和76.00%),平均发芽速度较快(分别为7.14和7.25d);不同基质处理的洋紫荆幼苗生长速度存在显著差异,以河沙作为基质的洋紫荆幼苗生长速度较快(50d幼苗平均高达52.67cm)。不同洋紫荆母株的发芽率、发芽势、平均发芽速度以及幼苗生长速度均存在显著差异,母株4、5、6的种子发芽率较高(分别为90.67%、85.00%和95.33%),母株1、4、5、6、7的发芽势较高(分别为53.30%、53.33%、57.50%、58.00%和67.03%),母株7的平均发芽速度较快(5.98d)。综上所述,基质不是影响洋紫荆种子萌发的关键因子,而不同洋紫荆母株种子的萌发能力存在显著差异。
白三叶播种前要泡水催芽吗
在建设工程领域,白三叶是一种常见的植物,但在播种前是否需要泡水催芽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以对比的方式分析白三叶播种前是否需要泡水催芽的优缺点,并给出详细的说明内容。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门窗工程施工员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