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G处理对一年生红桤木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
采用PEG处理红桤木种子,统计研究其对一年生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相同的生长环境下,PEG处理对前期生长占优势的幼苗苗高、地径生长状况影响非常显著,而对随机抽取的幼苗影响不显著。PEG处理对红桤木根系结瘤簇数有特别显著的影响,对最大根瘤直径的大小也有影响,而对须根条数和根瘤在地下的分布无显著影响。(2)一年生红桤木幼苗在生长高度,植株间存在着显著的差异性。与对照相比,经过PEG处理的一年生红桤木苗高的整齐度显著提高。
PEG模拟干旱胁迫对凤仙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采用不同质量分数(0、2%、5%、10%、15%、20%)的peg6000渗透胁迫凤仙花(impatiensbalsamina)种子,研究peg处理对凤仙花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上述质量分数范围内,凤仙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以及幼苗的茎长、根长、侧根数及鲜质量均随peg质量分数的增加呈现下降的趋势;当peg质量分数高于10%时,幼苗体内sod活性和pod活性降低,而mda含量增加,表明凤仙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以及细胞膜受伤害程度随peg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加重.
不同光质LED灯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
研究了3种不同光质(8红1蓝、6红2绿1蓝、6红3蓝)led灯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8红1蓝(8r1b)led灯处理下,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壮苗指数、地上部和全株鲜质量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而6红3蓝(6r3b)led灯处理下,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和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含量及净光合速率均显著高于另2个处理,该处理黄瓜幼苗的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a/b比例较高。
遮阴对紫荆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研究了不同光照梯度处理[55.44%自然全光照(naturalsunlight,ns)、21.12%ns、3.47%ns和0.86%ns]的人工遮阴对紫荆(cercischinensis)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紫荆种子萌发率下降,4个处理的种子萌发率分别为51.11%、45.56%、25.56%和23.33%;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萌发进程减慢,萌发指数变小。除株高和比叶面积外,幼苗基径、叶片数、主根长、单株叶面积、总干重、根冠比、相对生长率和净同化率等生长参数均在55.44%ns下最大,而且随着光照的减弱而减小;幼苗株高在21.12%ns下最大。尽管幼苗的比叶面积在55.4%ns处理最小(148.76cm2/g),但因其净同化率在这一光照条件下最大[31.6μg/(cm2.d)],总干重和相对生长率仍在55.4%ns下最大(分别为4.48g和31.36mg/d),表现出光照对幼苗生长的促进作用。
不同施肥浓度对栾树幼苗生长的影响
[目的]探索适宜栾树幼苗生长的施肥浓度。[方法]使用根宝营养液的4种不同浓度处理栾树幼苗,对幼苗体内丙二醛、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等生理指标和叶面积大小等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根宝液5000倍稀释液对栾树幼苗生长最有利且最为经济,此后随着浓度的增加,栾树幼苗受到不同程度的胁迫。[结论]该研究为栾树幼苗施肥浓度提供了技术参考。
模拟酸雨对黄槐幼苗生长的影响
采用4个ph值梯度的模拟酸雨溶液喷洒法处理黄槐幼苗,探讨不同ph值[ph2.0、3.0、4.0、5.6(对照)]的模拟酸雨对黄槐在叶伤害、高生长、地径、根长、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和土壤ph值等方面的影响,并以叶片的损伤程度来分析该植物对酸雨污染的敏感性反应,同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不同ph值模拟酸雨处理对黄槐幼苗叶片解剖结构的影响,初步研究了黄槐对酸雨的抗性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黄槐可以忍耐ph3.0或以上的酸雨,具有较强的抗酸雨能力,可作为酸雨污染地区应用的园林绿化树种。
铜胁迫对国槐幼苗生长及铜积累量的影响
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铜胁迫下国槐幼苗的生长以及各器官的铜积累量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重金属铜胁迫浓度的增加,国槐幼苗的株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逐渐下降;比叶重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国槐各部位铜积累量逐渐增加。铜在国槐幼苗各器官分布的规律是:根>茎>叶。
盐胁迫对红叶石楠‘红罗宾’幼苗生长与光合生理的影响
以红叶石楠‘红罗宾’幼苗为试验材料,用不同浓度的nacl处理,测定了处理后的植株叶片的光合作用参数、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钠离子(na+)含量。结果表明,植株在低浓度nacl(≤0.7%)胁迫下,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和叶片中的na+浓度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sod活性则不断上升,幼苗生长未受到显著影响;植株在高浓度nacl(≥1.0%)胁迫下,幼苗叶片的pn、tr、gs均呈现出不断下降的趋势,ci和叶片中na+含量不断上升,sod活性先升后降,幼苗叶片萎蔫凋落,甚至死亡,而幼苗mda含量在各种处理下均没有明显规律性变化。
杜英、桤木等菇木树种的生长节律
采用标准地调查和标准株定位观察对人工菇木林杜英、桤木等树种进行了连续5年的年生长量调查和2年的物候期观察及年生长周期的测定。经调查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各树种的物候与生长有关,叶芽萌动早的树种生长快年生长期长,而林木的年生长周期和幼林期的长短因不同而异,如桤木、银荆造林头1~2年生长很快,第2年就有部分植株开花进入性成熟,标志进入成年期,而马褂木、麻栎等树种造林后第5年,树高生长还呈直线上升,粗生长刚开始加快,表现出幼林期长。
不同生长物质对紫薇种子萌发和幼苗长势的影响
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sa、tdz、6-ba和ga3处理紫薇种子,在恒温25℃全光照的条件下,研究了紫薇种子的萌发情况和幼苗的株高、鲜重、叶面积.结果表明:恒温25℃条件下,1-15mg/l范围内sa处理的种子发芽力较低,幼苗长势较弱.四种植物生长物质对比得出ga3处理的种子总体效果最好,其次是tdz处理的种子效果明显.尤其1000mg/lga3的浓度下处理的种子效果最佳.
砧木材料对樱桃番茄生长与结果状况的影响
以茄子和番茄作为砧木,樱桃番茄“西大樱粉”作为接穗品种进行嫁接栽培试验.番砧1号做砧木成活率最高,达96.6%.茄子和番茄做砧木时,“西大樱粉”结果期植株的平均株高分别为163.45cm和221.38cm,平均展幅分别为27.13cm和58.08cm.与自根苗比较茄子砧木和番茄砧木的植株分别增产-8.34%和11.09%.番茄砧木的植株的可滴定酸的含量,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还原性糖的含量和番茄红素的含量均高于茄子砧木植株.番茄砧木嫁接植株的果实硬度与茄子砧木嫁接植株比较显著提高.
NaCl胁迫对紫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以紫薇种子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紫薇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浓度nacl对紫薇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种子的发芽率与盐浓度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低浓度nacl(≤0.8%)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nacl(≥0.8%)抑制种子萌发;无论盐浓度高低,都对紫薇幼苗生长产生抑制作用。种子萌发对盐胁迫的适宜值、临界值、极限值分别为1.50%、2.26%、3.02%。
重金属镉对4种林木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为筛选适宜的乡土植物在四川境内开展镉污染土壤修复,选择4种乡土木本植物(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桤木alnuscremastogyne、红椿toonaciliata、五小叶槭acerpentaphyllum)的种子,分别设置不同浓度梯度,研究重金属cd胁迫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就发芽率而言,镉对云南松的萌发没有明显影响,对桤木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对红椿和五小叶槭的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就幼苗生长而言,镉处理对云南松的苗长和根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对桤木和五小叶槭总体表现为促进苗长,抑制根长;对红椿表现为抑制苗长,促进根长。耐受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这4种植物镉耐受性强弱为红椿>云南松>五小叶槭>桤木。
氮素营养对美丽异木棉等4个树种幼苗生长及光合特性的影响
为了探索不同氮素供应水平对美丽异木棉等4个树种的苗期生长以及光合生理特性的影响,采用指数施肥法对4个树种幼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1)不同氮素处理间幼苗生长差异显著,各生长指标受氮素影响较大的是生物量和苗高,地径的变化幅度最小;(2)不同氮素处理间幼苗光合生理指标有显著差异,随着氮素施用量的增加,美丽异木棉的净光合速率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呈现出"减小—增加—减小"的趋势,蒸腾速率呈现2次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杜鹃红山茶、红花荷和火焰木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呈现出2次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水体泥沙对黑藻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用粒径小于100μm的泥沙分别配置浊度为30、60ntu和90ntu的浑浊水体,将黑藻(hydrillaverticillata)幼苗分别种植于上述水体中,水深约60cm,定期统计植株的节间距、株高、分枝数、叶宽、叶长、鲜重和泥沙附着量,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叶片的fv/fm,并测定附着泥沙叶片和未附着叶片快速光响应曲线。结果表明,前40d随着水体浊度的增加黑藻植株的节间距、株高呈显著的增加趋势,而分枝数和生物量增长速率呈显著降低趋势。植株生长接近水面后接受的光照强度增加,第60天时株高和叶宽增长受到显著抑制,但植株上层的分枝受到促进,生物量显著增加。同时,随着水体浊度的增加植株上的泥沙附着显著增加,第100天时在30、60ntu和90ntu水体中植株的叶宽分别比对照宽71.4%、57.1%、48.6%,叶长分别为对照的113.0%、85.5%和75.1%,差异极显著(p0.05),retrmax分别降低了2.0%(p>0.05)、16.8%(p<0.01)。表明在水深较浅的泥沙水体中可以适当引种黑藻幼苗,植株可以正常生长发育。
铜-锌复合胁迫对凤仙花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为了探明重金属cu-zn处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选用凤仙花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cu-zn处理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0~40mg/l低浓度处理时,cu-zn处理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促进作用,但仍低于对照处理;而在40~320mg/l高浓度处理时,随着cu-zn处理浓度的增加,凤仙花种子的发芽率呈下降趋势。cu-zn处理对凤仙花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低促高抑效应,当cu-zn处理浓度为40mg/l时,呈现出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升高抑制效应逐渐增强。cu-zn处理对凤仙花幼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生长的抑制作用。cu-zn处理下凤仙花幼苗的根系活力受到显著的抑制。
复合肥使用量对香樟幼苗生长的影响
通过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复合肥使用量对香樟幼苗苗高、地径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2g·株-1效果最好,苗高、地径及生物量均达到了最大值,分别为69.25cm,10.92mm,82.37g,且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各指标出现了先增加后降低的现象,说明施肥应该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
丛枝菌根对喜树幼苗生长和氮、磷吸收的影响
喜树(camptothecaacuminata)是我国特有的多年生亚热带落叶阔叶树种,因其次生代谢产物喜树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而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该文通过温室盆栽接种试验,观察了2属6种丛枝菌根真菌即蜜色无梗囊霉(acaulosporamellea)、光壁无梗囊霉(a.laevis)、木薯球囊霉(glomusmanihot)、地表球囊霉(g.versiforme)、幼套球囊霉(g.etunicatum)和透光球囊霉(g.diaphanum)对喜树幼苗生长和氮、磷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丛枝菌根的形成对喜树幼苗的生长以及氮、磷营养的吸收均有影响。从生物量看,除幼套球囊霉和光壁无梗囊霉侵染形成的丛枝菌根喜树幼苗与无菌根幼苗(ck)差异不显著外,其余菌根幼苗的生物量均明显大于无菌根幼苗,透光球囊霉和蜜色无梗囊霉菌根幼苗尤为突出,分别达到无菌根幼苗的1.9和1.4倍。丛枝菌根的形成似乎不利于喜树幼苗的氮素营养吸收,并且主要体现在叶片的氮含量上。相反,丛枝菌根形成总体上促进喜树幼苗对磷素营养的吸收,并且主要体现在根的磷含量上。与无菌根幼苗比,所有菌根幼苗根的氮、磷分配比例增加,而叶片的氮、磷分配比例减少。
铜胁迫对国槐幼苗生长及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处理水平的铜对国槐(sophorajaponica)生长及叶片部分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国槐幼苗的株高及地径随铜胁迫浓度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在浓度1000mg·kg~(-1)时,株高和地径与对照相比达到极显著差异(检验水平,p500mg·kg~(-1)),叶绿素含量及sod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相对电导率、脯氨酸含量显著上升,表明国槐幼苗受害明显加重。
氮磷钾配比施肥对银杏幼苗生长的影响
为了筛选我国北方地区彩叶树种银杏生长中较好的施肥配方,开展了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施肥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氮磷钾不同配比处理对银杏树高、地径、叶片生长等生长因子有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纯n4.6g·株~(-1)、纯p6.4g·株~(-1)、纯k1.1g·株~(-1)的处理组合对苗高以及单株叶质量增加效果最好,纯n9.2g·株~(-1)、纯p3.2g·株~(-1)、纯k1.1g·株~(-1)的处理组合对地径以及单叶质量的增加效果最明显。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氮磷钾平衡施肥对黄花风铃木幼苗生长生理的影响
PEG胁迫对八棱海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影响
本文以八棱海棠种子为试材,利用不同浓度peg溶液模拟干旱条件,研究了干旱胁迫对八棱海棠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peg处理的种子,其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活力指数均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大而逐渐降低。幼苗sod酶活性随着peg浓度的增加而逐渐增大,pod酶活性则相反。mda和脯氨酸含量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说明peg浓度越大对幼苗有更深的伤害。
什么是桤木:从生长习性到多重价值的全面解析
在大自然的丰富植物群中,有一种树木因其广泛的用途和卓越的生态价值而备受关注——桤木。那么,什么是桤木?它为何能在众多树种中脱颖而出?
生长期对SC品系木薯品质的影响
研究不同的生长期对华南(sc)品系木薯的含粉率、氢氰酸、单宁、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以及sc品系木薯淀粉的糊化温度、透明度、凝沉稳定性、冷冻稳定性、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生长期对同-sc品系的木薯含粉率、氢氰酸、单宁含量的影响差异性显著,各品系木薯的含粉率在一定的生长期内达到最大值后随着生长期的延长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生长期对sc品系木薯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含量,淀粉糊化温度、透明度、凝沉稳定性、冻融稳定性、粘度的影响因不同的sc品系而异。不同的sc品系木薯淀粉的糊化温度无显著性差异。综合木薯含粉率、氢氰酸及单宁含量以及淀粉特性考虑,sc9品种是较理想的栽培种植品种。
施用污泥堆肥对木槿生长的影响研究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堆肥污泥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间小区实验方法开展了污泥土地利用对土壤环境和植物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污泥土地利用可显著提高土壤中氮、磷及有机质的含量,污泥用量为10%、30%和50%时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木槿的生长发育,地上生物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2.8%~200.8%、23.9%~134.1%和16.4%~112.3%,地下生物量分别提高13.7%~253.9%、16.4%~132.2%和9.3%~123.5%。污泥施用量只要控制在10%以内,污泥中重金属不会对土壤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公路专业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