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阻损失

离心压缩机叶轮旋转时,轮盘和轮盖的外侧面与周围间隙内的气体摩擦,消耗机械功,一般称为轮阻损失。

轮阻损失基本信息

中文名 轮阻损失 外文名 leakage loss
领    域 压缩机工程

轮阻损失离心压缩机轮阻损失计算

目前工程设计中,轮阻损失的计算是应用封闭在柱形腔体内旋转圆盘实验所获得的经验公式进行,存在一些不足。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近来有学者提出了离心叶轮外侧间隙内泄漏气体在紊流条件下的速度分布表达式,应用Goldstein的对数壁面率处理摩擦应力分布,通过求解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获得轮阻损失。

理论分析

当离心压缩机转子转动时,在压差的作用下,离心叶轮外侧间隙内存在泄漏气体流动。从泄漏方向来看:轮盖侧间隙内的泄漏气体是由轮缘向中心方向流动,经轮盖密封漏人叶轮进口。对轮盘侧有两种情况:(1)对中间级,气体由下一级叶轮进口经隔板密封漏人间隙,泄漏气体由中心向轮缘方向流动。(2)对末级,泄漏气体也是由轮缘向中心流动,经平衡盘密封漏出。

基于对离心叶轮外侧间隙内泄漏气体流动特点的分析,将间隙内泄漏气体的流动抽象成图2所示的流动模型,以便于量化分析。一般情况下,间隙内泄漏气体流动时,将在隔板表面和叶轮外侧面分别形成边界层,边界层之间为核心区。核心区流体在叶轮的驱动下,像刚体一样转动 。

结论

(1)离心压缩机漏气损失计算,必需考虑离心叶轮外侧间隙内泄漏气体的流动情况。泄漏气体在间隙内的流动方向、流量系数Cq、旋转雷诺数Re、间隙比G等因素对漏气损失均有较大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轮盖侧间隙内的泄漏气体,在叶轮的驱动下,约以叶轮旋转角速度的一半随叶轮旋转,轮盘侧间隙内的泄漏气体则以小于叶轮旋转角速度的一半随叶轮旋转。

(2)离心压缩机轮阻损失的计算,也必需考虑离心叶轮外侧间隙内泄漏气体的流动情况。流量系数Cq、旋转雷诺数Re、间隙比G等因素对漏气和轮阻损失均有较大影响。2100433B

轮阻损失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沥青蒸发损失试验箱 编号:KAL05A;型号:SYD-0608;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北京航天科宇

13% 宁夏源佳亿仪器有限公司
抗眩晕滚飞行滚 3.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达创

13%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太极 1020×1120×133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达创

13%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压计时器 压计时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广西南宝特电气制造有限公司
开关 ZS236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日立

13% 深圳挚鸿电梯有限公司
大转 730×920×188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达创

13%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多功能压计时器 品种:断路器附件;规格:CJSY-1B;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常熟开关

13% 上海西屋开关有限公司
双人大转 730×920×188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达创

13% 河北达创体育器材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切割机 直径3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切割机 直径5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2年3季度信息价
切割机 直径5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4季度信息价
切割机 直径4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3季度信息价
切割机 直径4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1年1季度信息价
切割机 直径4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0年4季度信息价
切割机 直径5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0年3季度信息价
切割机 直径35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台班 汕头市2010年2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水头损失 水头损失计|6台 3 查看价格 广州仪控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 四川   2021-11-16
彩色墨封口机墨热转印墨烫印墨 彩色墨|100000台班 1 查看价格 河南合众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  新乡市 2017-06-23
立式转角 立式转角|10个 2 查看价格 河南奥顺机械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4-25
滚丝 滚丝|1941个 4 查看价格 四川方圆电力环保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5-08-11
卧式转角 卧式转角|80个 2 查看价格 河南奥顺机械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4-25
3005太极 3005太极|2套 1 查看价格 江门市蓬江区爱群体育器材厂 广东  阳江市 2016-10-13
26挂趟 2|3804m 1 查看价格 广州市丽维丝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广东  广州市 2015-06-15
|1片 1 查看价格 四川新东日装饰建材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市 2012-07-13

漏气和轮阻损失一般被称之为压缩机的外部损失。叶轮的周围充满着气体,当叶轮旋转时需克服叶轮两侧表面及叶轮外缘与气体之间的摩擦损失,这就是轮阻损失。如图1所示是叶轮轮阻损失的模型试验示意图。靠近轮盘的流体由于粘滞力的作用被轮盘带动旋转,并被抛向外缘,然后又回到轴中心,以致在间隙中形成如图1所示的涡流 。工程设计中,轮阻损失的计算是应用封闭在柱形腔体内旋转圆盘实验所获得的经验公式进行 。

轮阻损失常见问题

  • 误工损失。

    你好:误工损失 双方协商解决

  • 关于停工损失补偿

    到新干线 共享资料 里 输入 截图中的名称 搜索一下就可以下载使用了

  • 停工损失的核算

    列入停工损失核算范围的主要有四种情况:1.由于停电、停水、待料等原因发生的停工损 失;2.由于机器设备发生故障或进行大修理造成的停工损失;3.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停工损失;4.由于计划减产造成的停工损失...

轮阻损失文献

分析汽轮机调节阀的通流与损失特性 分析汽轮机调节阀的通流与损失特性

格式:pdf

大小:359KB

页数: 未知

评分: 4.6

本文针对设计数据,在多种压比条件和升程条件下,对汽轮机调节阀的流场特性进行数值模拟,阀碟下部空穴区占有通流面积,降低了通流面积,对汽轮机通流阀的通流水平造成影响,阀碟周围是全压损失十分严重的部分,占总损失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阀腔的全压损失较少,如果相对升程小于百分之六,压比小于0.8,在环形通道的末端会形成激波,激波能够造成严重的全压损失,为了使通流水平得到提高,应该使相对升程有效提高。

立即下载
考虑反向摩阻的后张法PC构件锚固损失的计算 考虑反向摩阻的后张法PC构件锚固损失的计算

格式:pdf

大小:359KB

页数: 5页

评分: 4.7

基于后张法PC构件预应力钢筋张拉时的经典摩阻理论,建立了预应力钢筋锚固时考虑反向摩阻力的力筋应力损失的统一计算公式,适于电算;给出了相应的近似计算公式,适于手算。分析表明:近似公式与理论公式的计算结果误差在5%以内,完全满足工程上的精度要求。计算结果与现行桥梁规范公式的计算值进行了比较。该方法概念清晰,计算方便,适用于公路与铁路桥梁中任意形状力筋的锚固损失计算。

立即下载

中文名称
汽轮机级内损失
英文名称
steam turbine stage loss
定  义
蒸汽在级内流动产生的能量损失。主要包括叶栅损失、余速损失、叶轮摩擦损失、鼓风损失、漏汽损失、湿汽损失等。
应用学科
电力(一级学科),汽轮机、燃气轮机(二级学科)

汽轮机的相对内效率是因为无效功耗的存在,包括喷管损失、动叶损失、余气损失、叶高损失、扇形损失、叶轮摩擦损失、部分进气损失、漏气损失和湿气损失九部分。

必须指出,并非各级都同时存在以上各项损失,如全周进汽的级中就没有部分进汽损失;采用转鼓的反动式汽轮机就不考虑叶轮摩擦损失;在过热蒸汽区域工作的级就没有湿汽损失;采用扭叶片的级就不存在扇形损失。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叶高损失

叶高损失又称为端部损失,其产生的物理原因及影响因素在上节已经分析过。它实质上是属于喷嘴和动叶的流动损失。工程上为了方便.把它单独分出来计算。

叶高损失主要决定于叶高。当叶片高度很高时,可以忽略不计。叶高必须大于相对极限高度,否则将急剧增加。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扇形损失

汽轮机级中实际应用的是环列叶栅,它与平面直叶栅相比,有两个特点: 一是叶栅的相对节距 =不是常数而是从内径向外径成正比例增加的.这样除了平均直径截面处的相对节距为最佳值外,其它各圆周截面的相对节距必然偏离最佳值。因此这些截面的叶型损失系数都大于最小值,这就带来了一项额外的流动损失;二是空气动力学上的特点,叶栅出口汽流在轴向间隙中存在着压力梯度,即由内径向外径静压力逐渐增加,所以会产生径向流动损失。所有这些就构成了扇形损失。

扇形损失与径高比=有关。短小,越大,如=l0时,=0.007,=3时,=0.078,两者相差约11倍。一般当>8~12时,采用等截面直叶片,虽然存在着扇形损失,但加工方便;当<8~12时,为适应汽流参数沿叶高的变化,采用扭叶片,虽然加工复杂,但避免了扇形损失;当很大时,很小,故可忽确不计。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叶轮摩擦损失

叶轮摩擦损失,简称摩擦损失,是由两部分组成的:

(1)叶轮两侧及围带表而的粗糙度引起的摩擦损失 当叶轮在充满蒸汽的汽室内转动时由于蒸汽的粘性和旋转表面的粗糙度,粘附在叶轮两侧及外缘表面的蒸汽微团被叶轮带着转动,其圆周速度与叶轮表面相应点的圆周速度大致相等,紧贴在汽缸壁或隔板表面的蒸汽微团的圆周速度为零。由叶轮表面至汽缸壁的间距上蒸汽微团的圆周速度是不同的,即存在着速度梯度、因此造成了蒸汽微团之间和蒸汽与壁面之间的摩擦。为了克服摩擦和带动蒸汽质点运动.必然要消耗一部分轮周功。

(2)子午面内的涡流运动引起的损失 紧靠叶轮表面的蒸汽微团随叶轮一起转动,受到离心力的作用,产生向外的径向流动。而靠近汽缸壁或隔板表面的蒸汽微团由于速度小,受到的离心力也小,自然地向中心移动以填补叶轮处径向外流的蒸汽,于是叶轮两侧的子午面内便形成了蒸汽的涡流运动。涡流本身要消耗一部分轮周功,而且还使摩擦阻力增加。

叶轮摩擦损失与级的容积流量成反比。汽轮机的高压段较小,f较大。大型机组低压级的很大,很小,甚至可以忽略不计。另外,与速比的三次方成正比,表明当增加时,急剧增大。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部分进汽损失

小汽轮机高压级容积流量较小,为了保证喷嘴高度不小于极限相对高度(如窄叶片高度为12一15m m),喷嘴叶栅就不能像动叶栅那样整圈布置,而只是占据部分圆周,这种布置称为部分进汽。此外,调节级由于配汽方式的需要通常采用部分进汽。常用装有喷嘴的弧段长度(为喷嘴片数)与整个圆周长度的比值来表示部分进汽的程度,称为部分进汽度,由于部分进汽而带来的能量损失称为部分进汽损失,它是由鼓风损失和斥汽损失组成的:

1) 鼓风损失发生在不装喷嘴的弧段内。当部分进汽时,动叶通道不是连续地通过工作蒸汽。当旋转着的动叶通过无喷嘴的“死区”弧段时,动叶片就像鼓风机一样,将“死区”中基本处于静止状态的蒸汽由一侧鼓到另一侧,因此要消耗一部分轮周功;同时动叶两侧与充满在轴向间隙中的不工作蒸汽产生摩擦,从而带来了摩擦损失,在数值上比前者还大。

可见,部分进汽度越小,鼓风损失越大。为了减少鼓风损失,除合理选择部分进汽度外,还经常采用护罩,把“死区”内的动叶罩住,这样可减少鼓动蒸汽量,使鼓风损失减小。

2>斥汽损失与鼓风损失相反,它发生在装有喷嘴的工作弧段内。当动叶栅经过无喷嘴的弧段时,对应的汽道b内被汽室a中的呆滞蒸汽所充满。当动叶进入工作弧段时,除嘴中射出的高速汽流首先必须把汽道中的呆滞蒸汽推出去,并使之加速,从而消耗了工作蒸汽的一部分动能。此外.由于叶轮高速旋转的作用,在喷嘴组出口端A处,喷嘴叶栅与动叶叶栅之间的间隙中将产生漏汽,引起损失;而在喷嘴组的进入端B处却相反,将产生抽汽,将一部分呆滞蒸汽吸入动叶汽道。干扰了主汽流,也会引起损失。这些损失构成了斥汽损失,又因为它是喷嘴弧段两端处的损失,故又称为弧端损失。

由于动叶每经过一组喷嘴弧段时就要发生—次斥汽损失,所以在相同部分进汽度下。喷嘴沿圆周分布的组数越多,斥汽损失就越大。为了减少斥汽损失,应尽量减少喷嘴组数。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漏汽损失

由于冲动级和反动级的结构不同,级内漏汽量的大小和漏汽对级效率的影响也不同,故有必要分开讨论两种级的漏汽问题。

对于冲动级,隔板前后存在着较大的压差,而隔板和转轴之间又存在着间隙,因此必定有一部分蒸汽,从隔板前通过间隙漏到隔板与本级叶轮之间的汽室内。由于这部分蒸汽不通过喷嘴,所以不参加作功,因而形成了隔板漏汽损失。此外,漏进这一汽室内的蒸汽还有可能通过喷嘴和动叶根部之间的间隙流入动叶。由于这些漏汽不是以正确方向进入动叶的,因此不但不作功,反而扰乱了动叶中的主汽流,造成损失。为了避免隔板漏汽混入动叶中干扰主汽流,一方面在叶轮上开设平衡孔,使隔板漏汽经过平衡孔流到级后,另一方面在动叶根部设置汽封片加以阻挡,并在设计时选取合理的反动度,尽量使动叶根部不出现吸汽或漏汽现象。

在动叶顶部,为了避免转子和汽缸之间的相对膨胀及转子发生振动时产生碰撞,在动叶顶部与隔板和持环之间应有一定的轴向间隙和径向间隙 。即使是冲动级,动叶顶部也有较大的反动度,即叶顶前后有较大的压差,这样势必造成从喷嘴出来的一部分蒸汽不通过动叶汽道,而由动叶顶部间隙漏到级后。由于这部分蒸汽未参加作功,因而构成了叶顶漏汽损失。

由于漏汽量正比于间隙面积和间隙两侧的压差,故减少漏汽损失应从减小间隙面积和两侧压差这两方而着手。实践证明,采用高低齿汽封,可同时满足这两个要求。因为高低齿汽封的间隙可以做得很小,而且汽流每通过一个齿就发生一次节流作用,使压力降低一次,故每个齿只承担整个压差的一小部分。

由于每个汽封齿中蒸汽的流动情况都大致与蒸汽在渐缩喷嘴中的流动相似,所以漏汽量可以参照喷嘴流量公式计算。

对于反动级来说,根据它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不难分析,其漏汽损失比冲动级大,这是因为:

1) 内径汽封的漏汽量比冲动级的隔扳漏汽量大,这主要是因为内径汽封直径比隔板汽封直径大,而汽封齿数又比较少。

2) 动叶前后的压差较大,所以叶顶漏汽量相当可观。

为了减少漏汽损失,应尽量减小径向间隙和,但汽轮机在启动等情况下,静止部分和转动部分受热不均,温差较大,为避免两者摩擦,和又不能过小。因此采用径向和轴向汽封结构,以减少漏汽。对于较长的扭叶片级,在无围带的情况下,往往将动叶顶部削薄,缩短动叶与汽缸(或隔板套)的间隙,从而达到封汽的作用。此外,还应尽量设法减小叶顶反动度,使动叶项部前后压差不致过大。

汽轮机相对内效率湿汽损失

饱和蒸汽汽轮机的各级和普通凝汽式汽轮机的最后几级都工作于湿蒸汽区。由于有水分存在、干蒸汽的工作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一种能量损失,这就是所谓的湿汽损失。产生湿汽损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前面曾经讨论过湿蒸汽的过饱和现象对喷嘴通流能力的影响。这种过饱和现象对级的能量转换所产生的影响表现为理想比焓降的减少。由于过饱和现象的存在,蒸汽进入湿蒸汽区暂时仍按过热蒸汽的规律膨胀,即定熵指数仍等于1.3,而不等于1.135,用=计算可知,=1.3的等压线中的虚线所示,而=1.135的等压线如实线所示,显然,线段就代表着过饱和损失,即=—。过饱和损失在p-v图上也能清晰地表示出来。

2)一般来说,湿蒸汽在膨胀过程中析出的水殊,尤其是聚集在喷嘴出汽边的水膜经汽流粉碎后所形成的较大颗粒的水珠,其速度总比蒸汽的速度低得多。这样,在汽水两相流动中,低速的水珠被高速的蒸汽挟带着流动,从而消耗了汽流的—部分动能,称之为挟带损失。

3)在汽流的挟带下,水珠的速度虽有提高,但仍小于汽相的速度。水珠出喷嘴的速度只有蒸汽速度的10%左右,而圆周速度u一样,使水珠进动叶的方向角远大于 ,偏离动叶入口方向的水珠撞击在动叶进口处的背孤上,产生了阻止叶轮旋转的制动作用,克服它就要消耗一部分有用功,称之为制动损失。

4)从动叶出来的水珠的相对速度要比蒸汽速度低得多,而圆周速度u是一样的,使远大于,当蒸汽按正确方向进入下一级喷嘴时,水珠将撞击在喷嘴进口处的壁面上,从而扰乱了主汽流,造成损失,称之为扰流损失。

5)在湿蒸汽级中采用的各种捕水装置,当从级内排除部分液相的同时,都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一部分蒸汽同时被抽出汽轮机,造成工质损失。

湿蒸汽中的水珠打在动叶进口边顶部的背弧上,将使该处受到冲蚀,叶片表面将被冲蚀成许多密集的细毛孔,严重者造成叶片缺损,对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威胁。随着单机功率不断增大,末级叶高和叶顶圆周速度也不断增大,冲蚀程度就更严重,所以对现代轻汽式汽轮机末级最大可见湿度(在h-s图上查得的湿度)限制在12%以内。为了提高湿蒸汽级的效率和防止动叶被冲蚀损坏,一方面可采取有效的去湿方法,另一方面应提高叶片本身的抗冲蚀能力。

常用的去湿方法有:

1)由捕水口、捕水室和疏水通道组成的级内捕水装置。它有喷嘴后和动叶后两种形式,水珠受离心力的作用被抛向外缘后,经过捕水口槽道l进入环形捕水室2,然后通过疏水通道3流入压力更低的低压加热器或凝汽器。这种捕水装置应用很广泛,捕水效率可达湿蒸汽中所含水分的200%。

2)只有吸水缝的空心喷嘴如。这种去湿装置是将空心喷嘴经环形通道与压力比它低的低压加热器或凝汽器连通而形成负压,这样,通过喷嘴上开的吸水缝就可将喷嘴表面上的凝结水膜吸走。吸水缝有的靠近进汽侧,有的靠近出汽侧〔内弧或背弧)。也有把吸水缝开在出汽边上的。试验表明,吸水缝布置在喷嘴的顶部附近去湿效果最好,因为在这里集中了水分的主要部分。这种结构的去湿效果比较好,因此被许多制造厂采用。它的缺点是,要有相当一部分蒸汽被同时抽出,这不仅使作功的工质减少,而且要求环形

通道的截而必须设计得很大,给制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3)采用出汽边喷射蒸汽的空心喷嘴。空心喷嘴的内部空间与出汽边的缝隙相通,缝隙最好设计成喷嘴状。从压力较高一级来的蒸汽经汽缸上的环形室引入空心喷嘴后由出汽边的缝隙中喷射出去,使喷嘴的尾迹区消失,阻止该处大粒水珠的形成;同时使层迹区汽流速度均衡,这对提高级效率和改善动叶的应力状况都是有利的。这种方法的另一个优点是,由压力较高点送来的蒸汽,其能量并未损失,而是参加了本级的膨胀作功。

在提高动叶本身冲蚀能力方面,通常采取的措施有;采用耐侵蚀性能强的叶片材料(如钛合金);在叶片进汽边背弧上镶焊硬质合金,常用的办法是将司太立合金作成薄片焊在动叶顶部进汽边的背弧上,对叶片表面镀铬、局部高频淬硬、电火花强化、氮化等,这些都可增加动叶表面硬度,延长动叶使用寿命。2100433B

级内损失主要包括喷嘴(静叶)流动损失、动叶流动损失和余速损失 3项。

级内损失是使级的轮周效率小于 1的原因。此外还有一系列附加损失,如轮盘摩擦损失、漏汽损失、湿汽损失和部分进汽损失等。这些附加损失的存在使汽轮机级的效率比轮周效率有所降低,这种效率称为级的内效率。因为附加损失与速度比有关,级的实际最佳速度比略小于理论值。

轮阻损失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