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办法基本信息

中文名 江苏省《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办法 颁布时间 1991年12月14日
实施时间 1991年12月14日 颁布单位 江苏省人民政府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情必须立即扑救,并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护林防火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当地军民扑救。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迅速赶赴指定地点投入扑救。

第十六条 扑救森林火灾时,公安、气象、交通、卫生、邮电、民政、商业、供销、粮食和物资等部门,应按照《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四条的规定,主动配合,做好工作,支援灭火救灾。

第十七条 森林火灾扑灭后,对火灾现场必须全面检查,消除余火,并留有足够人员监守火场,经当地人民政府或护林防火指挥部派人检查同意后,方可撤离。

第十八条 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致残或牺牲的人员,按《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给予医疗、抚恤。

扑火经费按《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市、县护林防火指挥部对下列森林火灾应立即报告省护林防火指挥部:

(一)延续十二小时尚未扑灭的火灾;

(二)较大、重大、特大森林火灾;

(三)造成三人以上重伤或一人以上死亡的森林火灾;

(四)危及邻省或者省辖市行政区域交界地段的森林火灾;

(五)威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的森林火灾;

(六)危及居民区和国家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

(七)大片速生丰产林基地和重点国有林分布地区的森林火灾;

(八)需要省或友邻市支援扑灭的森林火灾。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护林防火指挥部都要制定防止和处理森林火灾事故预案,并经同级政府审定后组织实施。林区乡(镇)人民政府和国营林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也都要制定扑火预案,做到常备不懈。

江苏省《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办法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防火卷帘防火密封条 FPJ-B-45X6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13% 昆明岩德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防火门防火密封条 单开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昆明岩德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防火门防火密封条 双开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昆明岩德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防火密封塞 普通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13% 亚通电缆总厂
防火密封条 型号双扇门钢制防火门表面为静电防火门单樘面积不足1立方按1立方计价 昆明地区安装费 总价10& 地州安装费 总价2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盾

13% 昆明云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防火密封条 型号单扇门钢制防火门表面为静电防火门单樘面积不足1立方按1立方计价 昆明地区安装费 总价10& 地州安装费 总价2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盾

13% 昆明云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防火锁密封条 双扇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盾

13% 云南昆明云盾消防设备有限公司
防火膨胀条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m 13% 北京桓信达消防器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森林绿 板厚17~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郁南县2021年2季度信息价
森林绿 板厚17~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郁南县2020年4季度信息价
森林绿 板厚17~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郁南县2019年2季度信息价
森林绿 板厚17~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郁南县2019年1季度信息价
森林绿 板厚17-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郁南县2017年2季度信息价
森林绿 板厚17-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郁南县2017年1季度信息价
森林绿 板厚17~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郁南县2022年2季度信息价
森林绿 板厚17~20m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云浮市郁南县2022年1季度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江苏凯帆的断路器报价 KFM2系列的报价|100和兴水泥厂 1 查看价格 凯帆回复的是KFM2-100S 100A/3300这个型号的价司 北京  北京市 2012-10-09
屏蔽线(江苏天城) 2×0.5|4000m 1 查看价格 江苏天诚线缆集团天津办事处 天津  天津市 2012-04-20
江苏上上牌电缆 YJV 3×2.5mm2|200m 1 查看价格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 广东  深圳市 2011-07-13
陶板(江苏新嘉理陶瓷) 393×410×30|1m² 1 查看价格 新嘉理江苏陶瓷有限公司 广东  深圳市 2009-12-14
幕墙用陶土板江苏 20mm、30mm超白色 江苏金久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4000m² 1 查看价格 (冰箱白30MM)江苏金久科技新材料有限公司 黑龙江  哈尔滨市 2014-03-13
江苏上上牌电缆 3×150+2×95|200m 1 查看价格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 广东  深圳市 2010-12-21
江苏上上牌电缆 YJV 5×4mm2|200m 1 查看价格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 广东  深圳市 2011-07-13
江苏沥青瓦无锡上海沥青瓦厂家 1000×333|8888888m² 1 查看价格 无锡启星源建材有限公司 江苏  盐城市 2016-03-08

第一条 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森林防火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省境内除城市市区以外的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

第三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第四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防火工作负有重要责任。林区各单位都要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

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十条 地方人民政府应组织划定护林防火责任区,确定护林防火责任单位,建立护林防火责任制度,定期进行检查。

在林区应当建立军民联防制度。

第十一条 本省森林防火期规定为每年的十一月一日至翌年的四月三十日。县级以上护林防火指挥部,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决定提前或推迟当地的防火期。

森林防火期内,各级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实行昼夜值班,对重点林区应经常开展巡山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森林防火期间,重点林区或者国营林场,可根据实际需要,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其授权单位批准,设立森林防火检查站,依法对进入林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防火检查,杜绝火种进入林区。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实际情况,规定森林防火戒严期,划定戒严区,在森林防火戒严区内,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第十二条 在森林防火期内,林区必须严格遵守并执行以下规定:

(一)禁止从事一切非生产性用火活动,包括野外吸烟、野炊、烧香、焚纸、点烛、鸣放鞭炮、火把照明、埋设雷管或枪械狩猎等。

(二)烧草积肥、烧田埂、烧山造林和火烧隔离带等,确属生产需要的,必须领取林区用火许可证。集体山林必须经所在乡人民政府批准,国有及国家与集体合营的山林,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单位批准。经批准的用火单位要有专人负责,准备扑火工具,做好防范工作,有组织地在三级风以下天气用火。作业结束后,经检查确认无余火时,方可撤离。

(三)林区内进行实弹演练、爆破、勘察、施工、开采矿石等活动必须经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或其授权单位批准,并采取防火措施,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第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有关部门或单位有计划地进行护林防火设施建设:

(一)分片设置火情了望台、监测哨,主要进山路口设置护林防火警示标牌。

(二)林内、林缘的村庄、工矿企业、仓库、学校、部队营房、重要设施、名胜古迹和各种纪念地等周围,要营造火林带,开辟防火隔离带,重点林区要修筑防火道路。

开发新林区或成片造林,应同时制定森林防火设施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三)林区要逐步配置防火交通运输工具、探火灭火器械、通讯器材等设施,并建立储备仓库,加强使用管理、维修保养和检查,保证设备完好和正常运转。

森林防火基础设施的建设所需资金,按照省政府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四条 林区所在地的气象部门,应做好森林火险天气监测、预报工作。报纸、广播、电视部门应及时发布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和高火险天气警报。

江苏省《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办法常见问题

  • 求江苏省物业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物业管理活动,维护业主和物业管理企业的合法权益,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制定本条例。 &nb...

  • 江苏省拆迁补偿条例

    昨日上午,国务院法制办在北京金台饭店召开备受关注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草案(以下简称《征收与拆迁补偿条例》)专家研讨座谈会。应邀参加研讨会的北大公众参与研究与支持中心主任、北大宪法行政...

  • 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有哪些?

    第一条   为保证土地复垦的有效实施,根据《土地复垦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土地复垦应当综合考虑复垦后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

第三十条 本办法由省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事迹的单位和个人,由县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和奖励:

(一)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规章,预防和扑救措施得力,在本行政区或者森林防火责任区内,保持无森林火灾一年以上的护林防火重点县和县级林业单位,保持无森林火灾三年以上的重点乡(镇)、国营林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保持无森林火灾五年以上的林区行政村、乡办林场;

(二)发生森林火灾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组织扑救的,或者在扑救森林火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有显著成绩的;

(三)发现森林火灾及时报告,并尽力扑救,避免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发现纵火行为及时制止或举报的;

(五)在查处森林火灾案件中作出贡献的;

(六)在森林防火科学研究中有发明创造的;

(七)连续从事森林防火工作十五年以上,工作有成绩的。

第二十六条 市、县、乡(镇)人民政府及林区各单位行政负责人贯彻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规章不力,发生森林火灾,造成重大损失的,由其所在单位或主管机关,视其情节轻重,给以行政处分。

第二十七条 森林防火期内,凡是违反本办法第十二条(一)、(二)、(三)项规定,在林内随意用火尚未造成损失的;对森林火灾隐患,经护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部门通知,不予消除的,处以十元至五十元的罚款,或者警告;

不服从扑火指挥机构指挥或者延误扑火时机,影响扑火救灾的,处以五十元到一百元罚款或者警告;

过失引起森林火灾、尚未造成重大损失的行为,责令限期更新造林、赔偿损失,并处以五十元至五百元的罚款;

对破坏森林防火设施、设备造成损失的,除责令当事人赔偿损失外,并可处以原价五倍以下的罚款。

以上处罚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单位决定。

第二十八条 按照本办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当事人不服的,可在接到处罚决定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作出处罚决定机关的上一级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在接到复议决定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人民法院起诉。期满不申请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或依法强制执行。

第二十九条 违反森林防火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应予以治安处罚的,由公安机关决定;情节和危害后果严重,构成犯罪的,提请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五条 省设立护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检查、监督、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做好本省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的指挥工作。

各市、县(郊区、市,下同)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当地驻军设立护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本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未设立护林防火指挥部的地方,由同级林业主管部门履行护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

省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设在省林业主管部门。

第六条 各级护林防火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督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实施;

(二)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制定森林防火措施,组织群众预防森林火灾;

(三)组织森林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四)组织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培训森林防火专业人员;

(五)检查本地区森林防火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组织有关单位维护、管理防火设施及设备;

(六)掌握火情动态,制定扑火预备方案,统一组织和指挥扑救森林火灾;

(七)配合有关机关调查处理森林火灾案件;

(八)进行森林火灾案件统计,建立火灾档案。

第七条 林区各单位都要建立护林防火组织,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负责本系统和本单位的森林防火工作。

林区基层单位应配备足够力量的护林员,划定护林范围。护林员在森林防火方面的具体职责是:巡护山林,管理野外用火,及时报告火情,协助有关机关查处森林火灾案件。

林区各单位应建立以基干民兵为骨干的义务扑火队,国营林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应建立季节性扑火队,配备扑火工具,加强培训演练,掌握扑火技术,做到常备不懈。

第八条 基层林业公安机关,在防火期间必须组织护林人员和扑火队伍加强火源管理,扑救森林火灾;组织护林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参加调处森林火灾案件等工作。

第九条 在行政区域交界的毗连林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护林防火的联防组织,轮流牵头,确定联防区域,制定联防制度和措施。本着"自防为主,积极联防,团结互助,保护森林"的原则,共同做好毗连林区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二十一条 森林火灾分为:

(一)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一公顷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

(二)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公顷以上,不足十五公顷的;

(三)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十五公顷以上,不足一百公顷的;

(四)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百公顷以上,不足一千公顷的;

(五)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千公顷以上的。

第二十二条 森林火灾发生后,当地人民政府或护林防火指挥部,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起火时间、地点、原因、肇事者,过火面积、受灾森林面积和蓄积、物资消耗和其他经济损失,人员伤亡及扑救情况等进行调查。

森林火警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组织调查,一般森林火灾由县护林防火指挥部或县林业主管部门调查,较大森林火灾由市护林防火指挥或市林业主管部门调查,重大、特大森林火灾由市护林防火指挥部或市林业主管部门协同省护林防火指挥部调查,行政区交界地段发生森林火灾,由起火一方负责查处,有关方面应给予协助。

第二十三条 森林火灾调查结果应建立档案。森林火警和一般森林火灾,由县护林防火指挥部或林业主管部门建立档案。对较大、重大、特大森林火灾,造成人员伤亡的火灾,由市级护林防火指挥部或林业主管部门,建立专门档案,报省护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第二十四条 各级护林防火指挥部或林业主管部门,应按照森林火灾统计表的要求,进行火灾统计,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部门。

江苏省《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办法文献

森林防火条例 森林防火条例

格式:pdf

大小:16KB

页数: 9页

评分: 4.4

森林防火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541号, 2008 年 11 月 19 日国务院第 36次常务会 议修订通过,自 2009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 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保护森林资源, 维护 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但是,城市市区的 除外。 第三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第四条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国的森林防火工作。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承担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 的日常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五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 负责组

立即下载
森林防火条例 (2) 森林防火条例 (2)

格式:pdf

大小:16KB

页数: 10页

评分: 4.3

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 slfh@chinalaw.gov.cn 。 特别提示 :原《征求意见稿》提出的森林火灾的划分标准不符合“以人为本”的理 念,必须改!!! 对此,我提出修改意见稿。 森林防火条例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 源,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但是,城 市市区的除外。 第三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 “预防为主、积极消灭” 的方针。 第四条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国的森林防火工作。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承担国家森林防火 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 组织、

立即下载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制定本实施办法。

第二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

第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本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由一名领导任指挥。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设立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乡(镇)配备必要人员负责日常工作。森林防火办公室是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办事机构。

第四条 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机构,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代表同级人民政府行使职权。

森林防火指挥部是检查、监督、组织、协调社会各方面力量做好预防、扑救森林火灾的指挥机构,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检查、监督《条例》和本《办法》的实施;

2.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制定措施,组织群众预防森林火灾;

3.组织森林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开展评比表彰活动;

4.负责制定处理森林火灾事故预案,组织实施和指挥扑救森林火灾;

5.制定森林防火设施的规划,安排森林防火经费和检查督促使用效果,制止森林防火经费挪为它用;

6.配合有关机关调查处理森林火灾案件,查清火灾原因和火灾损失,及时报告;

7.掌握火情动态,认真进行森林火灾统计及时上报,建立档案;

8.开展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活动,推广先进技术;

9.加强森林防火队伍的自身建设,培训森林防火专业人员,提高素质;

第五条 国营和集体林场、采育场、农牧茶果场、自然保护区、旅游风景区和林区工矿企事业单位,集体经济组织,部队及气象、铁路、交通、邮电、民航、卫生等部门都要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组织,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下,负责本辖区、本系统、本单位范围内的森林防火工作,其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森林防火规定、方针、政策和有关法规;

2.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发动群众制定森林防火乡规民约,并督促执行;

3.严格野外用火管理,制止违章用火,公布火险等级;

4.组织扑救森林火灾,组织建立森林扑火队伍,查清火因,协助处理火案;制定联防制度,参加和组织联防活动;

5.制定本辖区处理森林火灾事故预案,并组织实施;

6.开展检查评比活动,总结交流经验,表彰好人好事。

第六条 县、乡(镇)、村林场、采育场以及林区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建立以民兵为主体的扑火队伍,并注意加强训练,提高素质,有条件的地区、单位,还应组织专业扑火队或专业性质的季节扑火队。

第七条 行政区交界的林区和林场、自然保护区、风景区等,及乡、村之间,应建立森林防火联防组织,共同制定联防制度和措施,检查、督促联防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还可以建立军警民联防制度。

第八条 林场、采育场和林区的乡(镇)村,应配备专职护林员,其职责是:巡山护林,管理野外用火,报告火情,通报火险等级督促乡规民约的执行,并及时组织扑救森林火灾,参加调查森林火灾事故,协助处理森林火灾案件。

第九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工作。

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为全省森林防火期,在森林防火期内,当地气象部门应提供火险等级,由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发布。

各级气象部门要为森林防火做好气象服务工作,特别要做好高火险天气预报工作。对达到四级或四级以上高火险等级,要通过电台、电视、有线广播公开发布。若发生森林火灾,要全力做好扑火和抢险救灾的气象服务,向当地党政领导和森林防火指挥部门及时传递各类气象信息。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搞好森林火险区划,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确定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度,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

第十一条 严格控制野外用火,加强用火管理,实行用火审批制度。

1.凡烧荒、烧灰积肥、烧牧场、炼山造林等生产性用火,必须经过县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或林业主管部门及其授权的单位批准,领取生产用火许可证。

经批准进行生产用火的,要有专人负责,事先要开好十米以上的防火路,准备扑火工具,并在三级风以下的天气用火,严防失火。

2.严禁在山边林缘烧田畔草、烧山皮、烧蕨粉、烧山驱兽、烧蜂取食、玩火、火把照明、上坟烧纸、迷信用火。

3.在林区烧木炭、烧石灰、烧砖瓦等需报森林防火部门批准,领取用火许可证,并要采取安全防火措施。

4.野外烧饭、烘烤食品、烧火取暖等要选择避风、近水源安全地点,采取安全措施,做到火灭人离。

第十二条 通过林区的铁路机车,必须安设防火装置,并采取有效措施,严防漏火、喷火和机车闸瓦脱落引起火灾。通过林区的客车、汽车等机动车辆司乘人员要对旅客进行森林防火安全教育,严防向车外丢弃火种,车站要经常进行森林防火宣传。

在铁路沿线应根据森林防火需要,由当地政府负责开设铁路防火隔离带。铁路部门要经常巡逻,遇有火情,及时报告,并立即组织扑救。

在林区的铁路单位,都要认真执行当地政府制定的森林防火规定,切实做好林区铁路的防火工作,确保林区的安全。

第十三条 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使用枪械狩猎;进行实弹演习、爆破、勘察和施工等活动,必须事先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批准,并采取防火措施,指定专人负责,确保安全。

第十四条 在林区从事基建、开矿、林副业生产等活动的单位和人员,应遵守森林防火的规定,接受管理。

第十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单位按照森林防火“四网二化”(■望网、通讯网、预测预报网、隔离带网、扑火工具机械化、队伍专业化)的要求,制定本辖区的森林防火规划,逐步实施。

1.设置火情■望台(哨)。

2.成片造林、更新应当同时制定森林防火设施的建设规划,同步实施;营造防火林带应列入造林规划设计,作为造林配套工程。

3.建立森林防火通讯网,配置专用直拨电话、电传机或无线电、有线电通信设施,保证通信畅通。

4.组建带有专业性质的扑火队伍,加强培训和配备各种扑火机具。

第十六条 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建立森林消防专用车辆、电台、器材、设备和设施的使用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登记制度。

森林消防专用车辆免交养路费。

第十七条 森林防火经费要保证专款专用,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及审计机关和财政部门应对森林防火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第十八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森林火灾,都应当立即进行扑救,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部、林业主管部门报告。

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林业部门接到报告,必须立即组织当地军民扑救,同时逐级上报火灾情况。

地(市)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对下列森林火灾,应当立即报告省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或林业主管部门:

1.省级行政界线附近的森林火灾;

2.重大、特大森林火灾;

3.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森林火灾;

4.威胁居民区和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

5.十二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6.未开发原始林区的森林火灾;

7.国家级森林保护区和火场距国家级森林保护区五公里以内的森林火灾;

8.需要省或中央支持扑救的森林火灾。

县(市)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对下列森林火灾,应当立即报告地(市)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或林业主管部门。

1.县、地、省级行政界线附近的森林火灾;

2.重大特大森林火灾;

3.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一人以上重伤的森林火灾;

4.威胁居民区和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

5.八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6.未开发原始林区的森林火灾;

7.国家级,省、地级森林保护区和火场距国家级、省级、地级森林保护区五公里以内的森林火灾;

8.需要中央、省、地(市)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第十九条 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迅速赶赴指定地点,投入扑救,山火未彻底扑灭之前不准撤离火场,明火扑灭后必须彻底消灭暗火,严防复燃。

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老人、儿童和体弱多病人员参加。

第二十条 扑救森林火灾时,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应当为运输扑火人员,救援物资和灾民等优先提供交通运输工具;邮电部门应当尽量运用现代化通讯手段,保证前线指挥部与森林防火指挥部通信畅通无阻;民政部门应当妥善安置灾民;公安部门应当及时查处森林火灾案件,加强治安管理;商业、供销、粮食、物资和卫生等部门,应当做好物资供应和医疗救护等工作。

第二十一条 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致残或者牺牲的国家职工(含合同制工人和临时工,下同),由其所在单位给予医疗、抚恤;非国家职工由起火单位按照国务院、省级政府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给予医疗、抚恤。起火单位对起火没有责任或者确实无力负担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医疗、抚恤。

第二十二条 国家职工参加扑火期间的补贴、旅差费。由其所在单位支付,非国家职工参加扑火期间的误工补贴,由火灾肇事单位或者肇事个人支付。火灾肇事单位、肇事个人或者起火单位确实无力支付的部分,由当地人民政府支付。

第二十三条 森林火灾分为:

1.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一公顷或者其它林地起火的;

2.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公顷以上不足一百公顷的;

3.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百公顷以上不足一千公顷的;

4.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千公顷以上的;

第二十四条 各级森林防火机构必须每月向上级报一次火情统计报表;防火期内,除按规定上报外,每旬还须调度一次。

第二十五条 发生森林火灾后,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及时组织公安、监察、林业等部门,对起火的时间、地点、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积和林木损失扑救情况、物资消耗、其他经济损失、人身伤亡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调查,记入档案。

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应建立森林防火档案。

参加火烧迹地勘察、测量、取证人员的补助费按照营林生产人员野外作业补助的规定执行。

第二十六条 有下列先进事迹之一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表扬和奖励:

1.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法规,预防和扑救措施得力,在本行政区或森林防火责任区内,保持无森林火灾一年以上或基本无森林火灾三年以上的县;保持无森林火灾十年以上的乡(镇);保持无森林火灾二十五年以上的林业村、乡(镇)办林场;保持十五年以上无森林火灾的国营林场、采育场、自然保护区;

2.发生森林火灾能按照本地区制定的处理森林火灾事故预案积极组织扑救,损失小的,或者在扑救火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的有功者或有显著成绩的;

3.发现森林火灾及时报告和举报肇事者的;

4.在查处森林火灾案件中做出贡献的;

5.在森林防火科学研究中有发明创造,并做出贡献的;

6.连续从事森林防火工作十五年以上,工作有成绩的。

第二十七条 各级领导干部和工作人员违反森林防火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视情节轻重,报请有关部门分别给予批评、纪律处分,直至追究法律责任。

1.工作失职导致森林火灾的发生、蔓延,造成损失者;

2.拒不执行森林防火规定和上级有关指示、规定、通知,造成损失者;

3.有灾不报,灾情报告不实或虚报成绩骗取荣誉者;

第二十八条 违反规定用火的,处以十元至五十元的罚款或者警告;违反规定用火引起森林火灾未构成犯罪的责令限期更新造林,赔偿损失,并处以五十元至五百元的罚款。

1.在林区野外随意用火,但未造成损失的;

2.野外生产用火未经批准,但未酿成森林火灾的;

3.违反本办法规定,擅自进入林区从事基建、开矿、林副业生产等活动的;

4.有森林火灾隐患,经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通知不加消除的;

5.过失引起森林火灾,尚未造成重大损失的;

凡过火面积在二十五亩以下,处以五十至一百五十元罚款;二十六至四十六亩处以一百五十至二百五十元罚款;四十七至七十亩处以二百五十至三百五十元罚款;七十一至一百亩处以三百五十元至五百元罚款;

违反用火的处罚由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其授权的部门执行。执行人员必须统一标志,统一凭证。

第二十九条 被处罚的单位和个人对依照第二十八条规定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的,可向作出处罚决定的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也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

第三十条 违反森林防火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应当处以拘留的,由公安机关决定;情节和危害后果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由省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二十七日颁布的《福建省森林防火规定》同时废止。

《辽宁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业经2015年6月26日辽宁省第十二届人民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陈求发

2015年7月5日

辽宁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根据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适用本办法,但城市市区的除外。

第三条 省、市、县(含县级市、区,下同)人民政府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

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森林防火的监督管理,并承担本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财政、交通、公安等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森林防火的相关工作。

第四条 乡(镇)以上人民政府的森林防火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并进行年度考核。

第五条 县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按照森林防火规划,建立森林火灾监测预警、指挥通讯系统,健全火险监测站等设施设备,建设森林火灾扑救物资储备库。

第六条 县以上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完善专职指挥和护林员管理制度,加强对专职指挥人员的培训,推进森林火灾扑救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第七条 市、县人民政府和森林经营面积中等以上的林业经营者,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建立专业或者可快速集中的森林火灾扑救队伍。

森林火灾专业扑救队伍的建设标准,由省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制定。

第八条 有林地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组织林业经营者签订森林防火联防互救协议。

第九条 有林地区村(居)民委员会应当配合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制定森林防火村规民约。

第十条 全省森林防火宣传月为每年的4月。

全省森林防火期,为每年的10月1日至翌年的5月31日。

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当地高火险天气状况,确定森林高火险期并予公布。

第十一条 森林防火期内,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并对森林高火险区和火灾多发区域组织开展巡查,专业以及可快速集中的森林防火扑救队伍应当24小时执勤、备勤。

第十二条 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森林防火区吸烟、生火取暖、野炊、送灯、燃放烟花爆竹等野外用火。因防治病虫鼠害、冻害及烧荒、烧茬子等特殊情况,确需进行农业生产用火或者工程用火的,应当向县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在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下按照下列规定用火:

(一)用火前开设防火隔离带,备好扑火器材和扑火人员;

(二)在风力3级以下用火,风力超过3级的,应当停止用火;

(三)用火后指定专人熄灭余火,留有足够人员至少24小时看守火场。

森林防火区处于旅游景区范围的,景区管理单位应当接受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对进入景区的人员、车辆严格实行火源检查。

第十三条 森林防火期内,预报有高温、干旱、大风等高火险天气的,在省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林区范围内,市、县人民政府应当划定森林高火险区。

第十四条 森林高火险期内,省、市、县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森林高火险区采取下列措施:

(一)禁止一切野外用火;

(二)发布命令,对毗邻森林高火险区居民的生活用火提出要求;

(三)进入森林高火险区的人员、车辆,按照林区管理隶属关系,经有关人民政府批准后,由林业主管部门按照批准的活动时间、地点、范围进行全程监督;

(四)对处于旅游景区范围的森林高火险区,责令景区管理单位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调整、限制开放游览区域,控制游客数量或者暂停开放等措施。

第十五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灾,应当立即拨打森林火灾报警电话或者119火警电话;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采取扑救措施,进行现场调查核实,并按照省有关规定立即向上级机关报告。

第十六条 发生森林火灾,县以上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按照下列规定立即组织实施现场扑救:

(一)发生一般森林火灾的,由县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统一组织指挥扑救;

(二)发生较大森林火灾或者森林火灾跨县行政区域的,由市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统一组织指挥扑救;

(三)森林火灾跨市行政区域的,由省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统一组织指挥扑救;

(四)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的,由省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或者由其配合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统一组织指挥扑救。

上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有权指定下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统一组织指挥扑救。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可以对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防火扑救队伍和物资进行统一调度。

第十七条 森林火灾现场扑救应当主要由专业或者可快速集中的森林防火扑救队伍承担。群众扑救队伍参与扑救的,应当主要从事辅助性工作。

第十八条 森林火灾扑灭后,当地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组织清理火场,并留有足够人员24小时看守。经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检查确无暗火的,方可撤出看守人员。

第十九条 森林火灾扑灭后15个工作日内,由负责指挥扑救的当地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组织事故调查组,对森林火灾发生的原因、事故责任、损失情况等进行调查和评估,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书面报告。

发生在行政区域交界地着火点位置不清的森林火灾,由共同的上一级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组织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调查报告。

有关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调查报告,确定森林火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依法作出处理决定,或者责成有关部门和单位、下级人民政府依法处理。

第二十条 在确保交通安全的前提下,正在执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的车辆不受行驶路线、行驶方向、行驶速度和信号灯限制,其他车辆和行人应当避让,并免缴高速公路通行费。

用于森林防火的无线电专用电台,免缴无线电频率占用费。

第二十一条 省、市林业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健全林业火险预测预报和高森林火险天气预警信息联合发布机制。必要时,气象主管机构可以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

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公共媒体应当根据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要求,在森林防火期无偿向社会播发或者刊登森林火灾天气预警预报。

第二十二条 参加森林火灾扑救人员的误工补贴和生活补助,按照下列规定支付:

(一)受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调动,专业或者可快速集中的扑救队伍跨行政区域执行扑救任务的,扑救队员生活补助由火灾发生地的县人民政府按照当地政府公出补助标准,从本级森林火灾扑救专项经费中支付;

(二)履行森林防火联防互救协议或者执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调度,火灾发生地的非起火单位扑救队伍成员和居民参与森林火灾扑救的,其误工补贴和生活补助按照火灾发生地县人民政府公出补助费上限标准,由火灾肇事者支付;火因不清的,由起火单位支付;火灾肇事者或者起火单位确实无力支付的部分,由火灾发生地县人民政府支付。

第二十三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森林防火期内在森林防火区吸烟、生火取暖、野炊、送灯、燃放烟花爆竹等野外用火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依照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给予处罚;违反治安管理的,由森林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给予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1989年2月16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发布的《辽宁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同时废止。

新修订的《辽宁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经辽宁省政府第49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5年8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实施办法》由原来的16条增加到24条。

新修订的《实施办法》明确了森林防火责任制;增加规定“省、市、县、乡(镇)政府森林防火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由上一级政府负责考核,并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书”;规定全社会的森林防火工作实行谁经营、谁负责的原则;建立森林防火扑救互助工作机制。

针对当前各级森林防火管理经费不足问题,《实施办法》增加规定“森林防火经费应当纳入本级政府财政预算,并保障森林火灾预防、扑救经费需要”。关于森林火灾救助机制,增加规定,明确了救助主体、资金来源、补助对象、补贴数额等。新修订的《实施办法》还明确,每年4月为全省森林防火宣传月。

关于违反《实施办法》的法律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增加了第23条:擅自实施野外用火,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公安机关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予以处罚;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1年4月28日,辽宁省第十三届人民政府第118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对《辽宁省森林防火实施办法》作出修改:

将第三条中的“交通”修改为“交通运输”。

江苏省《森林防火条例》实施办法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