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 |
名单 |
---|---|
院长 |
邓露 |
党委书记 |
彭嘉芬 |
党委副书记 |
秦鹏 |
副院长 |
华旭刚、彭晋卿、周云 |
办学理念
培养未来精英、服务国家社会、勇于发明创新、学问世界水平
形象标识
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院徽由中心圆标志、该学院的中英文名称、以及外围的图案构成。中心圆内的图案酷似一栋大楼和一条路,路的形状像英文字母C,大楼的形状像英文字母E,合起来的“CE”是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的英文简称。中心圆的上方为中文名“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下方为英文名“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外围图案与湖南大学校徽基本相同。正下方的飘带上的数字“1903”为湖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前身湖南省垣实业学堂预科乙班(路科)创办的时间。
据2021年9月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1个国家级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以及若干科研基地平台。
国家级基地:建筑安全与环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结构损伤诊断湖南省重点实验室、风工程与桥梁工程湖南省重点实验室、绿色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及应用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科研基地平台:湖南省绿色先进土木工程材料国际联合实验室、周绪红院士湖南大学新型结构体系研究中心等
年度 |
奖项 |
项目名称 |
备注 |
---|---|---|---|
2020年 |
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 |
高耗能密度高临界速度永磁电涡流阻尼新技术与应用 |
主持 |
2020年 |
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
公路桥梁车辆荷载和结构安全监控关键技术 |
主持 |
2019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高层钢-混凝土混合结构的理论、技术与工程应用 |
参与 |
2018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复合地基理论、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 |
参与 |
2017年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山区大跨度悬索桥设计与施工技术创新及应用 |
参与 |
在河西新校区,现在的湖南工大正在崛起哦!详细地址是: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泰山路88号!
1.本科生全部在江宁九龙湖校区,研究生与博士生在四牌楼校区2..土木工程学院是在创立于1923年的土木工程系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著名专家学者茅以升、金保帧、徐百川、梁治明、刘树勋、丁大钧、方福森、方...
1、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科历史悠久。从1903年的湖南省垣实业学堂的矿、路科起,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历经清朝、民国和新中国三个时代,走过了百余年历程。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始于清朝光绪二十九年(1903...
据2021年9月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下设7个教学系,开设4个本科专业。
教学系:建筑工程系、桥梁工程系、水工程与科学系、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系、岩土与地下工程系、建造管理与防灾工程系、道路与交通工程系
本科专业: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
学科概况
据2021年9月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7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拥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个。
类别 |
一级学科 |
二级学科 |
---|---|---|
国家重点学科 |
土木工程(081400) |
岩土工程(081401) |
结构工程(081402) |
||
市政工程(081403) |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 |
||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081405) |
||
桥梁及隧道工程(081406) |
||
湖南省重点学科 |
交通运输工程(082300) |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1) |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
土木工程(081400) |
|
交通运输工程(082300) |
||
博士学位点 |
土木工程(081400) |
岩土工程(081401) |
结构工程(081402) |
||
市政工程(081403) |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 |
||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081405) |
||
桥梁及隧道工程(081406) |
||
交通运输工程(082300) |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1) |
|
硕士学位点 |
土木工程(081400) |
岩土工程(081401) |
结构工程(081402) |
||
市政工程(081403) |
||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081404) |
||
防灾减灾及防护工程(081405) |
||
桥梁及隧道工程(081406) |
||
交通运输工程(082300) |
道路与铁道工程(082301) |
|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082303) |
||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 |
土木水利(085900) |
|
MEM工程管理(125600) |
||
参考资料 |
学科评估
2012年,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学科在国家第三轮学科评估中位列全国第6位。
2017年,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土木工程”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并列第7位)。
据2021年9月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官网显示,学院有教职员工202人,其中教授51人、副教授61人、助理教授27人,教授级高工1人,高级工程师4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特殊人才1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创业人才1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等。
中国工程院专职院士:周绪红、陈政清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陈仁朋、华旭刚
国家级“四青”学者:邓露、华旭刚、朱德举、彭晋卿、林忠财、康馨、张祖华、陈毅兴、张超
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陈仁朋
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张国强
“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尚守平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施周、张国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陈友明、贺拥军、张泉、郭玉荣、王连华、华旭刚、王海东、杨明辉
湖南省芙蓉学者:贺拥军
湖南省教学名师:赵明华
湖南省青年百人计划:康馨、孔烜、李凯
质量工程
截止2021年9月,学院有1个学科入选教育部首批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建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
国家级特色专业:土木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土木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基础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倒塌拟静力仿真实验系统、桥梁工程
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土木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工程管理
教学成果
2019年,第十二届湖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定结果公布,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获得2项二等奖。
年份 |
级别 |
等级 |
成果名称 |
---|---|---|---|
2019年 |
省级 |
二等奖 |
创新引领、开放合作,培养国际一流水平土木工程类研究生的探索与实践 |
2019年 |
省级 |
二等奖 |
教研共进、实出创新、强化能力,构建桥梁专业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 |
2016年 |
省级 |
二等奖 |
人才培养新质量观的教学与实践——开放式精英型建筑学创新人才培养八年探索 |
2013年 |
省级 |
一等奖 |
突出创新、强化实践,创建土建类“基础工程”研究型课程与教学体系 |
1903年,湖南省垣实业学堂预科乙班(路科)创办。
1926年,湖南大学成立,设土木系。
1949年解放后,设立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系。
1953年,中国高校院系调整,湖南大学调整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1958年,湖南工学院时,设立湖南工学院土木系。
1959年,湖南大学恢复,设立湖南大学土木系。
1982年,将土木系的供热与通风专业调出成立环境工程系。
1984年,将土木系的建筑学专业调出成立建筑系。
1999年,在土木系的基础上,成立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021年,荣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1人,各类在校生近2万人。下设15个学院,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硕士点,本科教育包括六大学科门类的34个专业。
<正>沈阳建筑大学始建于1948年,是以建筑土木学科为优势,集工、管、理、文、农、法等学科门类为一身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近2千亩,建筑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目前有教职工1180余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330余人,具有博士生导师资格的11人,各类在校生近2万人。下设15个学院,有1个联合培养博士点,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30个硕士点,本科教育包括六大学科门类的34个专业。沈阳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是学校建立伊始就设立的教学单位之一,经过5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已发展成为具有6个系、9个教研室、6个实验室、10个
院徽
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院徽由中心图案、学院的中文名称(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英文全称(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和湖南大学前身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电机科的年份(1921年)构成。
院庆
2021年10月2日,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办学一百周年”庆典大会在学校大礼堂举行。
截至2021年3月,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设有设有6个教学系,5个本科专业。
教学系:机械制造工程系、热能与动力工程系、工程力学系、车辆工程系、机械设计系、机电工程系
本科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工程力学
截至2021年3月,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有1个国家“双一流”、“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机械工程、力学
学位授予
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力学
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机械工程、力学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车辆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机械电子工程、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工程力学、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
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机械、能源动力
重点学科
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机械工程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
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
国家级重点学科:机械工程
湖南省重点建设学科:机械工程、力学
学科评估
2013年,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的“机械工程”学科在国家第三轮学科评估中排名第6。
2017年,学院的“机械工程”学科在国家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位列A-,“力学”学科位列B-。
质量工程
截至2021年3月,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建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有1个专业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拥有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开设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机械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机械工程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国家级特色专业:车辆工程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车辆工程
国家级精品课程:现代机械设计基础、机械CAD技术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车辆工程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能源与动力工程、工业工程、工程力学
教学成果
截至2021年3月,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获得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部省级教学成果奖10余项。
学生成绩
2007年,由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学生研制的SAE方程式赛车赴美国参赛,使湖南大学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参加世界大学生方程式赛车比赛的高校。2014年,FSAE赛车队获得中国大学生方程式汽车大赛冠军。
截至2021年3月,湖南大学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院有教职工257人,其中教授73人,副教授79人,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973首席科学家、国家级教学名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等,入选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中国工程院院士:丁荣军(专职)、钟志华(双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姜潮 、李光耀 、胡德安 、文桂林
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丁荣军
国防科技创新团队:特种装备可靠性技术创新团队
注:名单不全
1921年,湖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设立电机科。
1926年,湖南大学成立,设电机系。
1949年解放后,设立湖南大学电机工程系。
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湖南大学更名为中南土木建筑学院。
1953年,电机系被调整到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土木建筑学院期间无电机工程系。
1958年,成立湖南工学院,恢复设立电机系。
1959年,湖南大学恢复,仍设立电机系。
1974年,增设电子工程系。
1980年,电机系和电子工程系合并成立湖南大学电气工程系。
1999年,在电气工程系的基础上,成立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