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时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建设郑州都市区、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加快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的攻坚时期,也是必须紧紧抓住并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新形势、新要求,我们必须以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发挥优势,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继续保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良好态势。

“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四个重在”的实践要领,紧紧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重大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建设国家区域性中心城市为总目标,以富民强市为中心任务,以加快建设郑州都市区、持续推进跨越式发展、形成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为总体思路,着力扩大需求,着力优化结构,着力改革开放,着力自主创新,着力环境保障,着力改善民生,充分发挥龙头作用、重心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和全面进步,为全面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

主要目标是: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5%,进出口总额年均增长2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年均增长2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新增城镇就业65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万元生产总值能耗完成省下达目标。

实现上述目标任务,必须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大力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按照组团发展的理念,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加速形成以中心城区和外围组团为核心、中等城市为支撑、重点镇为节点、小城镇为拱卫的现代大都市,合理调整城市空间布局和功能分区,努力形成组合有序、优势互补、整体协调的发展新格局。

二是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重要支撑,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和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切实做到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

三是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坚持富民优先、强市为要,在不断增强我市综合实力的基础上,千方百计增加居民收入。大力实施“畅通郑州”工程、“菜篮子”工程、安居工程和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民生工程,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

四是继续深化改革开放。把改革创新作为破解发展瓶颈和难题的根本途径,坚定不移地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把对外开放作为借势跨越、加快发展的根本举措,积极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承接产业转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五是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继续实行联审联批、限时办结、审批代办、首席服务官和重大项目领导分包等制度,完善绩效考评和奖惩制度,全面提高行政服务效能,切实营造公平正义的法制环境、宽松优良的政策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努力打造最佳投资环境城市、最佳人居环境城市、最佳创业环境城市和最佳旅游环境城市。

《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及说明已印发各位代表,请予审议。

2011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造价信息

市场价 信息价 询价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市场价
(除税)
工程建议价
(除税)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供应商 报价日期
郑州纤维水泥楼阁板 2400*1200mm/OLD-A 水泥 韧性纤维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欧拉德

13% 山东欧拉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郑州加厚地板革 规格:2×30m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欧朗

13% 山西宏达伟业建筑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郑州意大利风竹影涂料意大利风竹影 环保涂料/华博墙艺漆/-成膜物质_天然树脂,成膜光泽度_底 有机材料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华博墙艺

13% 郑州高新区华博墙艺装饰材料经营部
郑州汗蒸房,洛阳汗蒸房 重量:10kg/m-1 香柏木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沈阳创新

13% 沈阳创新世纪桑拿设备有限公司
郑州18mm增强纤维水泥板 2400*1200mm/OLD-A 水泥 任性纤维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欧拉德

13% 山东欧拉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郑州复式楼隔层纤维水泥板 2400*1200/OLD-A 水泥 韧性纤维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欧拉德

13% 山东欧拉德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政府办公内网防火墙 ZXSEC US1300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中兴

13% 广州市壹软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政府平台数字对接系统 品种:政府平台数字对接系统;产品说明:规格定制;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YH

13% 四川雨禾源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材料名称 规格/型号 除税
信息价
含税
信息价
行情 品牌 单位 税率 地区/时间
高空工作 GTC14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高空工作 NKR55LLW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高空工作 BJ1041QC4S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高空工作 EQ1050T2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深圳市2005年11月信息价
建筑、市政 不分类别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惠州市2014年12月信息价
建筑、市政 不分类别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惠州市2014年10月信息价
建筑、市政 不分类别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惠州市2014年8月信息价
建筑、市政 不分类别 查看价格 查看价格

工日 惠州市2014年7月信息价
材料名称 规格/需求量 报价数 最新报价
(元)
供应商 报价地区 最新报价时间
政府工作汇报资料盒 A4|106幅 1 查看价格 广州三三标识制作有限公司 广东  云浮市 2022-03-17
目标任务管理 提供目标任务管理模板,通过从目标关联任务交办、计划要求、过程督办、进度管理、任务办结的全流程管理,完善目标绩效的过程管理,健全目标绩效管理体系,保障所有的目标都能够达到件件有落实,过程有监督,考核有依据.|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尚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1-07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万兆光模块3 万兆光模块,支持 50/125μm 多模光纤、波长 850nm,传输距离 300m,|28个 2 查看价格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4-26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万兆光模块2 万兆光模块,支持多模光纤 50/125μm 多模光纤、波长 850nm,传输距离 300m,|60个 2 查看价格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4-26
市政府二办配电箱HJAL1 市政府二办配电箱HJAL1|1台 1 查看价格 佛山市蕴创电气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5-10
政务外网市政府节点--接入交换机1 交换容量≥330Gbps,包转发率≥130Mbps,48 端口千兆以太网电口,4 个万兆光口;支持 802.1X,支持 IPv4/IPv6 静态路由,支持 RIP/RIPng,支持 OSPFV1/V2/V3|20套 2 查看价格 锐捷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全国   2022-04-26
2011钢化玻璃 12mm|100m² 1 查看价格 信义玻璃工程(东莞)有限公司广州办事处 广东  江门市 2016-06-15
任务分配模块 实现作业计划的任务自动下发,任务内容要求包括任务处置事件、任务名称、任务执行时间、任务地点、任务说明信息,任务中的人员要求实现分组功能,并能在任务中指定使用的工作表单,任务设定好之后能进行任务的发布,发布时要求以短信方式通知任务人员.任务接收,当任务人员接收任务以后,可反馈在在任务信息上.|1套 1 查看价格 广州熹尚科技设备有限公司 全国   2021-09-15

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

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着力增强产业竞争力。工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新开工转型升级项目86个,竣工98个,完成投资457.5亿元。富士康、宇通、海马、东风日产、郑州日产、中国龙工、格力电器、旭飞光电、保绿能源等企业的一批重大项目开工建设,为全市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奠定了基矗扶优扶强成效明显,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企业达到7家,其中,郑煤、宇通、中烟等3家企业销售收入均超过200亿元。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我市被确定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现代化商贸城总体规划、商业网点规划及城区商业网点控规和郑州国际物流园区、航空港物流园区等功能区控规编制进展顺利,新加坡国际物流园被正式确定为国家层面战略合作项目,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开工建设。38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实现投资78.1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27.4%。金融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全市银行类金融机构达到24家;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规模达到61.8万亿元,增长223.4%;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步伐加快,郑州银行成立多家县域支行;郑煤机等4家企业成功上市,全市上市公司达到30家。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台湾产品月、中国国际汽车后市场博览会等100余场展会,展会面积达到132万平方米。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510亿元,增长16.4%。现代农业稳步推进。粮食生产再获丰收,连续8年实现增产。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编制实施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以及蔬菜、花卉、水产等专项规划。新建3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新增45家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新增42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农业生产由小规模分散经营向规模化经营转变,全市土地流转面积达到36万亩。非公有制经济规模不断壮大。拓宽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企业服务,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2400亿元,增长13.4%,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0%。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成效明显。郑州新郑综合保税区获国务院批准,成为中部地区第一个综合保税区,河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园区一期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出口加工区B区加快建设,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区成为我市对外开放的三大平台。坚持“大招商、招大商”,以国内外500强企业为重点,瞄准央企和港澳台大项目,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9亿美元,增长17%;引进市外境内资金721亿元,增长18.4%。成功引进富士康项目,实现了承接产业转移和招商引资的重大突破,在洽谈、签约、厂房建设以及综合保税区申建等方面创造了“郑州速度”。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取得新进展。

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关键环节,不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产业实现集聚发展。科学编制并实施产业集聚区各项规划,在基础设施、融资担保、财政激励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产业集聚区承载功能不断完善,已成为新的经济支撑点。38个产业集聚区基础设施投入达到172亿元,增长30.1%;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完成3075.7亿元,增长31.2%。全市年销售收入超百亿元集聚区达到18个。消费需求进一步扩大。积极实施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加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家电下乡、汽车和家电以旧换新、特色商业街建设等工作推进力度。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房地产销售面积达到1558.7万平方米,增长29.8%。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大力实施科技自主创新工程,68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6.4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7%。实施企业自主研发项目145项,郑煤机液压支架电液控制系统等14个项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新批建设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家,新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1家。我市被确定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高新区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创新型园区。知识产权专利授权量增长49.2%,荣获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称号。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大力淘汰落后产能,兼并重组煤炭企业133家,关闭、取缔污染严重的企业396家。十七里河、熊儿河、金水河等主要河道实现截污排放,投资14.4亿元的生态水系工程已具备通水条件,河岸绿化工作全面展开。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我市被评为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示范城市。新造林19万亩,建成12个林业生态乡镇、100个林业生态村。郑州绿博园建成开园。中心城区新增绿地635万平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18天,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

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

全面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编制郑州新区规划,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郑州新区规划建设快速推进。郑汴新区总体规划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综合交通、城镇体系、产业发展等30项规划的编制工作顺利完成,形成较为完善的规划体系。推进龙湖地区、高校和职教园区、航空港区、汽车及装备制造产业园区等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在重大项目布局、基础设施配套、土地征用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加快新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各个组团基础支撑与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中心城区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强力推进“畅通郑州”工程,不断完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有效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除东明路站外的所有站点全部开工,2号线开工建设。科学大道—西三环立交、东风路—文化路下穿隧道、中州大道北段综合整治、解放路立交等工程相继竣工通车。京沙快速通道全线开工,部分路段投入使用。客运北站开工建设,客运南站建成投入使用。列入计划的20条断头路全部打通,又开工26条。完成雨污水改造工程33项,完成背街小巷道路改造106条。新购公交车661辆,公交线路达到225条。王新庄、五龙口、马头岗等污水处理厂实现不间断达标运行。新建垃圾中转站26座、改造28座,敷设供水管道47公里,新建、改建市区燃气管网121.6公里,新建供热管网35公里。城中村、旧城和棚户区改造步伐不断加快。开展占道经营、户外广告、垃圾运输车和环境卫生整治,加快数字城市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交通枢纽地位不断强化。郑西客专投入运营,石武客专、郑民高速、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站等工程顺利推进,郑州至焦作、郑州至开封城际铁路相继开工建设,黄河公铁两用桥公路桥和花园口互通式立交新建工程主线建成通车。郑州机场建设步伐加快,旅客吞吐量突破870万人次,年货邮吞吐量达到8.58万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改造中低产田13万亩,新建、改建农村公路578公里,解决了农村51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完成29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和1992户7295人的扶贫搬迁任务,1.3万人实现脱贫。完成127个新农村建设项目。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建成500个农村文化大院、299个农家书屋。

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实现新突破。

始终坚持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相统一,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相协调,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向社会承诺为群众办好的“十大实事”,件件得到落实,群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业工作扎实推进。落实扶持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新增城镇就业13.4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2万人。以创业带动就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8亿元。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社会保障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50元,参合率达到98%。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月增加148元,城市和农村低保人均标准分别提高15元、10元。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经济适用房新开工166万平方米,竣工112万平方米;开工建设廉租住房15.4万平方米,竣工5.7万平方米。加强物价监测和管理,严厉打击价格违法行为,发放物价补贴,保障了低收入群体及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制定实施教育、人才改革发展规划。市区新建、改扩建15所中小学校全部开工,顺利实施校舍安全工程,实施中小学校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郑州户籍中职生免费教育。郑州师专升格为郑州师范学院,郑州幼师新校区开工建设。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断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条件得到改善。新建27个片医负责制单位,全市588个片医小组服务居民达280万人。郑州图书馆新馆(市民文化中心)完成主体工程建设,新建、改建100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加完善。登封“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举办了庚寅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和第八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取得新成绩,我市培养和输送的运动员在第十六届亚运会上共获得7枚金牌。低生育水平持续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2‰,我市被确定为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示范市、全国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城市。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管理,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继续提高。信访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应急管理体制不断完善。推进平安郑州建设,完善社会治安综合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四严一创”活动,命案破案率达97.12%,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我市成为全国最具安全感的城市之一。

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得到新提升。

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办复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206件。坚持依法治市,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提请通过地方性法规2件,制定政府规章16件。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推进“两转两提”,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团结拼搏、干事创业的氛围更加浓厚。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大力开展国防教育,积极做好“双拥”工作。驻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在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外事、侨务、对台工作不断加强,民族、宗教、统计、史志、文物、地质、气象、地震、人防、社科研究等工作取得新成绩。高标准完成省下达的南水北调征地拆迁和移民安置任务。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进展顺利。圆满完成四川江油四镇灾后援建工作。

各位代表!

2010年各项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标志着我市“十一五”主要任务圆满完成。过去的五年,面对各种复杂形势和困难局面,特别是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们发扬顽强拼搏的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办成了一批具有深远意义的大事,办好了一批深受群众欢迎的实事,办妥了一批前所未有的难事,谱写了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崭新篇章。

——过去的五年,是全市经济社会不断实现新跨越、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的五年。全市生产总值由不足2000亿元到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13.7%。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十五”末的2.8倍,全部工业增加值由不足800亿元到200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由3000亿元到8000亿元。

——过去的五年,是经济结构加速调整、发展方式加快转变的五年。以构建“一个载体、三个体系”为重点,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二、三产业比重由95.6%提高到96.9%。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全市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分别达到8203件和5677件,比“十五”末分别增长233%和429%。单位生产总值能耗累计下降20.4%,“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顺利完成。

——过去的五年,是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城市形象大幅提升的五年。建成区面积由262平方公里扩大到316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7.2个百分点。开工建设了一大批道路桥梁工程,水电气暖保障能力明显提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不断完善。城市生态水系基本形成,市区河段初步实现“水通、水清”目标,提前4年完成森林生态城100万亩林木栽植任务。郑东新区顺利实现“三年出形象、五年成规模”的目标,成为展示郑州乃至河南的名片。郑州新区建设顺利启动。我市先后荣获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城、全国绿化模范城称号。新建、改建农村公路累计达到5989公里,解决159万人饮水安全问题,投入130亿元完成了332个新农村建设项目,农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

——过去的五年,是各项改革深入推进、对外开放取得重大成果的五年。国企改革迈出新步伐,210户国有企业成功实现改制重组,一批困难企业焕发出新活力。创新投融资模式,组建投融资公司9家,累计融资353.5亿元。坚持“大招商、招大商”,累计引进外资项目577个,富士康、日产、杜邦、汇丰等1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郑投资,国开投、东风、海马等95家国内500强企业在郑设立机构和投资,中石油、中石化、中粮、中铁等34家央企在郑投资,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由3.4亿美元到19亿美元。鼓励企业对外投资,境外投资涉及42个国家和地区。

——过去的五年,是民生保障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公共财政用于教育、社会保障、就业、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的支出累计达500亿元。“十大实事”累计投入135亿元,一大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城镇累计新增就业63.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2万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70所。在全国率先推行了市属国有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民生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建成经济适用房454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3万平方米,累计有3万余户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到了廉租住房政策。安全生产水平提高,治安防控能力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回顾奋斗历程,特别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提高了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坚定了跨越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我们有以下体会:一是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把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创新发展思路,突破发展瓶颈,转变发展方式,突出发展效益,千方百计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始终坚持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不断增强干事创业的凝聚力。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以重点工程为抓手,以重大项目为载体,凝聚全市力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实现新跨越。三是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不断强化发展驱动力。把改革开放作为解决深层次矛盾的根本对策,以改革创新破解发展难题、强化发展保障,以扩大开放加快发展步伐、增创发展优势。四是始终坚持自主创新,不断夯实科技支撑力。全面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资源资本推动向科技推动转变、粗放管理向科学管理转变、经营产品向经营品牌转变。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集中力量攻克带动性强、关联度大、作用突出的关键技术,用科技创新加速推进经济社会发展。五是始终坚持改善民生这个根本,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逐年提高财政用于民生的投入,每年坚持为人民群众办理“十大实事”,以改善民生凝聚民心,以凝聚民心汇聚民力,以汇聚民力共谋发展。

各位代表!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十一五”期间取得的成就,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结果,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驻郑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关心和支持郑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耗能、资源型工业比重较大,现代服务业发展不够充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任务艰巨。二是瓶颈制约因素较多,资金、土地和环境等要素约束进一步加剧,一些重要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三是创新能力还不强,高科技企业和高端科技人才相对不足,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有待提高。四是公共服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上学难、看病难等民生问题依然存在,城市交通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需要进一步完善。五是一些政府部门职能转变还不到位,自身建设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1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常见问题

  • 郑州市政府127号文件

    郑政文〔2009〕127号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国家建设征收集体土地青苗费和地上附着物补偿标准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为保障国家建设用地需求,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根据...

  • 郑州市政府官网

    郑州市政府:我叫李守信,我于2018年5月14日申诉关于郑州市老年卡补办年审的反映,直到现在还没有反馈,申请号为20180514s8G15D,强烈要求内容是:2018年老年卡因在2018年4月28号之...

  • 郑州舰是郑州市政府出钱建的吗?

    不是,舰船命名和城市是否出钱没有关系,要出钱也是直接从国防预算中调拨的。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郑州都市区建设的起步之年。新的一年,世界经济将继续缓慢复苏,我国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我省“一个载体、三个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正式启动。我市区位、交通、资源和产业优势进一步显现,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展动力和活力明显增强,这些都为我们实现科学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同时,我们也认识到,世界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进入转换期,特别是在土地供给、项目审批、节能减排等方面将提出新的要求,经济发展将面临偏紧的宏观环境和要素供给形势。我市面临的区域竞争压力不断加大,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依然较多。因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增强忧患意识,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势而为,扎实工作。坚持以郑州都市区建设为载体,以有效承接产业转移为关键,以项目建设为抓手,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把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调整优化结构的首要任务,把搭建对外开放主平台作为以增量调结构促转型的有效载体,把强化综合交通枢纽地位作为提高区域竞争力打造竞争新优势的重要举措,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充分发挥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的核心和示范带动作用。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进出口总额增长2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2%,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5‰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目标。

围绕上述目标,将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

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极

以现代化大都市的战略思维和发展理念,超前谋划并扎实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主动融入并服务于中原经济区建设。做好规划编制工作。高标准做好郑州都市区空间战略规划、建设规划和交通专项规划,制定新增组团的总体规划,编制宜居教育城、宜居健康城等宜居组团规划。拓展都市区发展空间。加快中心城区和郑州新区发展,加大三环至四环以及四环至黄河南岸、郑州新区、西南绕城高速区域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拉大城市框架,实现延伸发展;推动新郑、荥阳、新密、上街、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组团的开发建设,推进融合发展;加快巩义、登封等外围组团建设,实施向心发展。加快城乡统筹发展。坚持以产兴城、以城带乡,壮大都市区各组团经济规模。按照城市建设标准,着力推进重点镇向小城市方向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稳步推进合村并城、合村并镇、合村并点,实现人口向城镇和农村社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集聚区集中,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二)推进郑州新区发展,

构建复合型新城区。

进一步完善专项规划、控制性详规和修建性详规,实现控制性详规全覆盖。加快航空港和高速铁路两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加快郑汴物流通道、万洪公路等道路工程建设,推进重大产业集聚区周边道路和水电气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快郑州引黄灌溉龙湖蓄水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城市东出入市口的交通整治和环境综合整治,疏通新区交通瓶颈。集中力量抓好航空港区、龙湖地区、国际物流园区、高校和职教园区、综合交通枢纽地区和绿博园周边地区等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以点带面,推动新区整体发展。全力推进富士康郑州科技园建设,确保按建设进度完成任务,同时,积极引进新的合作项目,形成富士康项目的产业集群。加快东风日产、郑州日产、海马、宇通等整车生产基地建设,加快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和新能源汽车研发基地建设,为百万辆汽车生产规模如期达产奠定坚实基础。建设好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出口加工区三大海关特殊监管区。依托郑东新区CBD、CBD副中心,大力发展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会展业、总部经济和楼宇经济。

(三)加强经济运行调控调节,

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积极扩大消费需求,大力优化投资结构,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增加政府支出用于改善和扩大消费的比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落实商贸城建设总体规划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出台加快现代化商贸城发展的意见。继续实施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制定蔬菜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加快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社区便利店建设,推进蔬菜店、早餐店进社区。培育文化、教育、养老、医疗保健等消费热点,完善家政服务体系,争取成为国家家政服务体系试点城市。优化投资结构。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经济结构调整的引导作用。认真落实国家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金融服务等领域。加强银企衔接,扩大直接融资规模。支持郑州银行等金融机构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争取更多信贷资金投向实体经济。加强经济运行监控监测。加大煤电油气运等生产要素的保障力度,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手续办理、土地审批、融资等难题。加强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强化市场监管,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综合运用调控手段,全力保障市场供应,努力把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合理范围。

(四)

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完善产业政策,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壮大战略支撑产业。重点发展汽车及装备制造、物流商贸、文化创意旅游和电子信息四大战略支撑产业。加快宇通2万辆客车产能提升、海马第三工厂、东风日产年产60万辆轿车、旭飞光电液晶玻璃基板项目二期、恒天重工、新大方工业园、中船重工核电设备研制生产等项目建设;重点支持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华润万象城、万达广场等大型物流商贸项目建设,推动美国联合包裹服务公司郑州项目、新加坡国际物流园项目尽快落地;推进郑州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推进富士康郑州科技园、中国电科27所郑州电子信息产业园、威科姆国际软件生态园、河南物联网科技产业园等信息产业项目建设。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步伐,积极争取国家级云计算中心落户郑州,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实现新跨越。培育发展战略新兴产业。重点实施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物联网等重大科技专项,努力建成一批标志性科技工程。推进海马新能源汽车、中航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系统、郑州日产年产5万辆电动汽车研发及产业化等项目建设,推进桑达能源、华晶超硬材料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项目建设,大力支持辅仁药业科技产业园、安图生物等重点生物医药项目,做好“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和“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围绕铝及铝制品、食品和纺织服装等传统产业,坚持技术创新、升级改造、延伸链条、降本提效。积极发展煤电铝一体化,开发铝加工高端产品;提升食品工业制作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大力发展高档面料,培育国际知名品牌,提升服装产业层次。推进豫联集团电解槽升级改造、东方铝业精深加工、中粮(郑州)工业园、益海嘉里、双汇食品工业园、三全食品工业园、思念食品新工业园、泰阳纺织有限公司高档纺织面料生产线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食品冷链、医药、钢铁、粮食、汽车、家电等行业物流,加快建设专业物流园区、国家级区域性分拨中心和配送网络。着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金融机构入驻我市,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和地方融资平台的发展。以郑州商品交易所为龙头做大做强期货经营机构,加快郑州期货定价、信息和交易中心建设。调整优化商贸布局,大力发展城市综合体。推动会展业加快发展,举办好全国药品交易会、中国国际五金博览会、中国国际汽车后市场博览会等展会。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服务功能,加快与港中旅合作项目的推进,再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新型旅游业态项目。加快实施自主创新。围绕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实施重点科技攻关计划,加快产学研结合及科技成果转化。支持中铁隧道盾构技术、宇通客车安全控制技术、郑州机械研究所等国家级和省级企业研发中心、工程实验室建设。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2500亿元,专利授权量突破6000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

(五)

狠抓重大项目建设,加大固定资产投资

力度。

把项目建设作为推进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抓手,以项目调结构,以项目促增量。加强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配合国家、省加快石武客专、郑徐客专、郑州机场二期以及机场至许昌、机场至登封、机场至洛阳城际铁路等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推进郑州至开封、郑州至焦作、郑州至机场城际铁路项目建设,配合做好郑渝铁路前期工作,配合省加快连霍高速、焦桐高速、郑民高速郑州段等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机场至少林寺高速公路。完成国道107郑州段改建等快速路项目,加快推进郑新快速通道、航海路至郑少高速连接线等快速路项目。加快郑州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站等项目建设。加快基础产业发展。做好国电荥阳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大唐巩义2×60万千瓦发电机组等项目的前期工作,推进新密电厂二期2×100万千瓦、河南华辕年产240万吨李粮店煤矿等重大项目建设,确保海马郑州年产15万台节能高效发动机、格力电器郑州产业园一期、友旺手机产业园、郑煤机高端液压支架基地等25个亿元以上项目如期竣工达产,开工建设中国家居CBD郑州产业园、保绿能源二期、河南龙工中原基地、青岛海尔(郑州)物流产业园一期等项目。推进产业集聚区建设。按照企业集中布局、产业集群发展、资源集约利用、功能集合构建和促进人口向城镇转移等“四集一转”的要求,完善产业集聚区推进机制和管理办法,整合产业资源,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加快产业集聚区服务平台建设,加大产业集聚区招商引资力度。

(六)扎实

做好“三农”工作,夯实农业农村发展

基础。

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快现代农业和都市农业发展,推动“三化”协调发展。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财政支出重点向农业农村倾斜,确保用于农业农村的总量、增量均有提高。加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引导农村信用社、县域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三农”发展,推进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保护和调动农民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加快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加快实施近郊蔬菜、花卉、水产等发展规划。大力实施“菜篮子”工程,新建、改建标准化菜田2万亩,其中,发展设施生产面积8000亩。抓好中牟现代农业示范区起步区和中国红枣综合产业园等农业特色区建设。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强化农业科技支撑,健全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加快推进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等项目建设,完成中央投资大型泵站改造和引黄灌区节水配套改造项目。新修、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改造中低产田20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0平方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万亩。继续为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全面完成第二批移民搬迁安置任务。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帮助1万人实现脱贫。

(七)

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

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以郑州都市区规划建设为契机,加快中心城区保护改造步伐,着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完善实施各项规划。认真落实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做好各层次规划的衔接。尽快完成郑州航空城空间战略规划及城市设计,上半年编制完成市区城乡空间发展引导规划。继续实施“畅通郑州”工程。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力争1号线全线贯通,开工建设1号线二期和4号线部分市政工程,做好5号线前期工作。完善城市快速路系统,升级改造10个出入市口,推动郑开大道与京港澳高速、花园路与连霍高速等互通式立交建设,力争京沙快速通道一期工程建成投入使用,开工建设陇海路高架和农业路高架快速路,加快三环快速路、西三环北延、北三环东延、南三环东延等道路工程建设。加快城市路网建设,修通城市支线路网26条。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加快停车场、步行系统等静态交通的规划建设,新增公共停车泊位1万个以上。继续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中心城区公交换乘站、首末站、枢纽站建设,新购置公交车500辆,新开通公交线路20条,优化线路50条。提高公共设施保障能力。开工建设刘湾水厂、马头岗污水处理厂二期等市政工程,加大自来水、供热、供气等管网新建和改造力度,加快推进积水点改造、雨污水管网建设,主汛期前确保完成37处积水点改造任务。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完善公共配套设施,提高承载能力。加强城市管理。集中力量整治交通秩序和市容市貌,开展占道经营、户外广告、报刊亭、城市养犬、建筑垃圾运输车等专项整治活动。加强市政工程的施工组织和管理,确保各项工程协调、有序、安全、快速推进。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推进城市管理的标准化、精细化。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巩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成果。

(八)

深入推进改革,继续扩大开放

积极稳妥地推进国企改革发展,做好郑州百货大楼、百文集团、开普集团等企业的改制工作。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体制环境。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积极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支持非公立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着力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和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革,探索设立文化产业投资基金,推动出版集团上市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规范投融资平台建设,增强企业自身造血功能和国有资本运营能力。做好36家省定重点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工作,全年力争4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建立城乡统一的交易市场。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机制,推进农用地和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土地规模经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水利投融资体制、县级供销社体制改革。推进县(市)户籍制度改革,逐步降低入户门槛,加快城镇化进程。

继续实施开放带动和大招商战略,加强与国内外500强、跨国公司、大型央企和知名民营企业的战略合作,力争再引进一批大项目。落实“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巩固驻地招商成果,加大对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地区等重点区域的引资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着力提升招商质量和层次,重点引进高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物联网等新兴产业。高度重视对外贸易工作。做好服务外包工作,积极申报全国服务外包基地示范城市。进一步扩大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培育外经龙头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

(九)

持续推进节能减排,切实加强环境保护

。加强节能降耗工作,重点对冶金、水泥耐材、化工、煤炭、电力、造纸、纺织等高耗能行业实施综合改造。推广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技术,推进绿色建筑示范项目。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实施20个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支持粉煤灰、尾矿废渣等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进废钢铁、电子产品等废旧资源的再生利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启动国家生态市创建工作。加快生态水系建设,完成东风渠上游、潮河上游、贾鲁河等河道治理工程,加快推进常(庄)西(流)湖生态公园建设。市区新增绿地500万平方米,新植乔木50万株。继续实施林业生态市建设工程,新造林19万亩,抚育改造中幼林10万亩。加强森林生态城的管护工作,切实发挥生态效益。加快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黄河湿地公园建设。巩固和提升国家环保模范城创建成果,加大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的减排力度,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以上,市区空气质量达标率达到85%以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十)着力

保障和改善民生,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以办好省、市确定的“十大实事”为重点,大力加强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3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加强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等重点群体的就业服务与技能培训,推动全民创业。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制度,着力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继续扩大社会保险参保覆盖面。建立低收入群体和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制度,完善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低保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加强残疾人、孤儿、五保户等困难群体的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推进教育优先发展。市区新建、改扩建中小学校25所、幼儿园97所,在全市农村中小学校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班班通”工程。强力推动郑州职业教育园区建设,支持郑州幼师升专工作。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倍增工程。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统筹抓好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实施优质医疗资源倍增工程,新建、改扩建市二院、市三院等6所医院,支持河南省医疗中心、郑大一附院郑东院区、洛阳正骨医院郑州医院等项目建设。新增片医负责制单位6个,使我市片医单位服务人口达到300万人。对城乡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重病患者、重度残疾人和农村五保对象实施大病救助,启动提高农村儿童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试点工作。强化精神卫生健康服务。加快安居工程建设。以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住房建设为重点,编制保障性住房发展规划,加强保障性住房用地供给,扩大建设规模。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65万平方米、廉租住房17万平方米,筹措公共租赁住房65万平方米,改造棚户区58万平方米。推进文化、体育、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继续建设一批农村文化大院、社区文化中心和农家书屋,加快郑州图书馆新馆(市民文化中心)等重点工程建设。做好大遗址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支持少林功夫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商城遗址公园项目建设。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斗争,加强网吧、音像、图书等文化市场的管理。继续做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妇女儿童保护工作。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大力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完善社会组织扶持政策,支持社会工作者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竞技体育。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弘扬郑州精神,营造积极向上、文明健康的精神文化氛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非煤矿山、化工、烟花爆竹、道路交通、燃气、消防等重点行业的安全治理,完善重大事故隐患防控体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严格落实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继续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加强餐厨废弃物的回收管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积极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努力调处化解社会矛盾纠纷,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加强应急管理,有效防范并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努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人民群众营造安全、祥和的社会环境。

继续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工作,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继续做好统计、审计、外事、侨务、对台事务、社科研究、史志、档案、地质、气象和地震监测等工作。

做好各项工作,全面推进郑州都市区建设,要坚持“三具两基一抓手”,深入推进“两转两提”,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和施政水平,努力建设依法治理、务实为民、清正廉洁、人民满意的政府。

转变职能,提高政府执行力。

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发挥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正确履行经济调节职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强市场监管职能,强化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特别是把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作为监管重点;更加注重社会管理职能,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更加注重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财政政策,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

依法行政,提高政府公信力。

认真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和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广泛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意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规范行政执法,建立健全行政决策制度和行政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落实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部门预算、政府采购等制度,从源头上预防腐败。加强对重点领域、关键部位、特殊岗位的监督管理,开展违法转包工程、违法建设、违法经营等专项治理活动。重视舆论监督和网络监督,确保人民群众的监督权利得到充分行使。

转变作风,提高政府推动力。

简化办事程序,精简会议文件,改进会风文风,提高工作效率。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反对弄虚作假,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政绩工程”。弘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带头厉行节约,勤俭办事,降低行政成本。弘扬调查研究之风,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使政府工作思路、工作部署、政策措施更加符合民意。健全公务员考核评价、激励约束机制,深入开展人民满意公务员创建活动。

务实为民,提高政府凝聚力。

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着力解决就业、就学、就医、住房等人民群众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作为评判各项工作的最终标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真心实意为群众排忧解难,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合法权益。

各位代表!

告别了成就辉煌的“十一五”,承载着全市人民的热切期盼,我们踏上了“十二五”的伟大征程。我们深知,前进的道路上会遇到曲折和坎坷;我们坚信,郑州的明天将会更加美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抢抓机遇,加快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的良好开局,为加快郑州都市区建设、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11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目标任务文献

2011年从化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从化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42KB

页数: 13页

评分: 4.6

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 —— 2011 年 3 月 5 日在从化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上 代市长 郭清和 各位代表: 我代表从化市人民政府, 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请予审议, 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 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 “十一五”时期和 2010 年工作回顾 “十一五”时期, 在市委的正确领导和市人大、 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 我们以邓小平理 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定信心, 把握机遇, 攻坚克难, 真抓实干, 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全面进步, 圆满完成“十一五” 规划主要任务,为推动从化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过去的五年, 我们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影响, 全面推进综合经济实力跃上新水 平。2010 年,全市完成生产总值 185.29 亿元,比 2009 年增长 14.5%,比 2005年增长 83.3%,

立即下载
2011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格式:pdf

大小:42KB

页数: 14页

评分: 4.7

2011年大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 1月 11日在大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李万才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 请予审议, 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提出意见。 一、 2010年和 “十一五 ”时期政府工作回顾 刚刚过去的一年, 是我市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开放战 略、推进科学发展新跨越取得重大成就的一年。 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 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奋力拼搏,圆满完成了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 定的各项任务。 预计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5150 亿元,增长 15.2%;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 入 500.8 亿元,增长 25.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5008 亿元(常规口径),增长 5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1630亿元,增长 17.8%;实际使用外资 100.3亿美元, 增长 66.7%;城

立即下载

2010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10年2月1日,郑州市市长赵建才在郑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做2010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工作报告全文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工作回顾

初步统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300亿元,增长12%;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521.7亿元,增长12.3%,其中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01.9亿元,增长1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89.1亿元,增长29.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34.8亿元,增长18.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741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121元,分别实际增长9.5%和7.8%。

(一)战危机保增长成效明显。全面落实中央、省战危机、保增长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提出了“以建补工、以三补二、以内补外、以轻补重、以高补低”的思路,出台了《关于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意见》,先后召开4次经济运行工作会议进行安排部署,在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扶持汽车和电解铝行业稳定生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效缓解了金融危机对我市经济的冲击,遏制了经济下滑势头。贯彻落实积极的财政政策,全年一般预算支出353亿元,增长22.3%;安排产业发展引导资金17亿元,其中新增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电解铝储备、信用担保体系建设等资金10.5亿元;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12.5亿元,全年金融机构新增贷款1309.9亿元。坚定不移地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制定了新三年行动计划,确定了十项重点工程356个项目。强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002.2亿元,增长31.6%。鼓励和扩大消费需求,及时出台了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意见,制定了拉动城乡消费、优化商贸网络布局、促进消费升级等17条具体措施,安排了商贸流通业发展专项资金。深入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把1312家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向170家重点服务企业派驻78个工作组;结构性减税30亿元,支持企业扩大投资;组织银企合作和产销对接,帮助企业克服生产经营困难。

(二)工业经济运行逐步好转。落实扶持政策,强化经济运行监测,突出项目建设,大力实施扶优扶强、产业集聚区建设和科技自主创新工程,工业经济运行企稳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1332.5亿元,增速由一季度的-5.3%提高到四季度的28.4%,全年增长11.2%;实现销售收入4727.4亿元,实现利润501.1亿元,分别增长9.3%和12.4%。落实国家、省十大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积极编制汽车工业、纺织服装、电子商务、铝工业、食品工业、电子信息等专项规划,制定了企业间协作联合、兼并重组、拓宽融资渠道等应对措施。充分发挥投资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工业投资完成926.4亿元,有60个项目投入超亿元,郑煤机高端液压支架生产基地、海马(郑州)年产30万台节能发动机等26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扶优扶强工程加快推进,57家重点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213亿元。产业集聚区建设不断加快,加大了规划编制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39个重点产业集聚区实现销售收入2845.7亿元,增长20.9%。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118个、工程研究中心40个,高新技术产业实现产值1683亿元,增长22%,我市被认定为国家科技进步示范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创建工作通过验收。

(三)服务业发展实现新突破。壮大批零商贸、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会展、金融、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全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增长13%。商贸流通业发展迅速,编制了《郑州市现代化商贸城建设总体规划》和《郑州市商业网点规划》,有10家商贸流通企业年销售额超10亿元。“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积极推进,“家电下乡”工作深入开展,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加快实施。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取得新进展,郑州市商业银行更名为郑州银行,入驻郑州新区和签订入驻协议的金融机构累计达到53家;郑州商品交易所成交金额19.1万亿元,增长22.8%。物流枢纽建设不断加快,编制了《郑州国际物流中心战略规划》,努力打造中西部领先的综合内陆无水港、重要的航空货运基地、辐射全国的区域分拨中心;铁路集装箱中心站场站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竣工,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河南进口物资公共保税中心(B型)等项目进展顺利。会展经济繁荣发展,全年举办全国药品交易会、全国汽车配件交易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等大型展会84场,累计办展面积124万平方米,拉动经济增长100亿元以上。文化旅游业加快推进,市图书馆新馆、商城遗址公园、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发放1亿元旅游消费券,接待国内外游客4167.7万人次,旅游业总收入达到398.6亿元,增长16.6%;成功举办了己丑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黄河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房地产销售形势较好,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1198.9万平方米,增长62.7%;销售金额514.8亿元,增长77.9%。中介咨询、动漫创意、服务外包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

(四)农业和农村经济稳步发展。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66.1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农业产业化经营进程加快,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289家,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新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2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60个。农业综合开发稳步推进,改造中低产田10.5万亩。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新修改造农村公路1007公里;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1平方公里,解决了3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户用沼气3万座、大中型沼气工程61处,全市已有20万农村家庭用上干净高效的户用沼气。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102个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5.1亿元。

(五)郑州新区建设全面启动。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郑汴新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把郑州新区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号工程”,统一思想,强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初见成效,高速铁路综合交通枢纽站、机场至民权高速公路、四港联动大道等一批项目相继开工,郑州东500千伏输变电工程、陈三桥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基本建成,郑新黄河公铁两用大桥、国际航空港配套工程等项目顺利推进。重大产业项目加快实施,68项重大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80亿元,其中,海马(郑州)轿车生产基地微轿生产线等16个项目已竣工投产或试生产,郑州日产第二工厂等30个在建项目取得实质性进展。招商引资取得重大突破,签约项目投资总额共523亿元。投融资工作扎实开展,成立了郑州新区建设开发投资总公司,企业债券发行进展顺利。

(六)城市综合承载能力进一步提升。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城镇化步伐不断加快,城镇化率达到63.3%。着力构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配合做好石武、郑西、郑徐铁路客运专线建设工作,郑州至焦作、郑州至开封、郑州至机场等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开工建设。市政重点工程进展顺利,65个城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00亿元,是近年来投资规模最大的一年。南三环—嵩山路立交、天河北路等一批市政交通工程建成启用,京广路—沙口路高架快速通道、中心区铁路跨线桥、火车站西出口站前广场等工程加快推进。地铁1号线开工建设,文化路—东风路等8座下穿式隧道和8座人行过街天桥加快建设。改造背街小巷100条,完成6个积水点改造,完成雨污水改造工程41项,铺设管涵14公里。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二期等项目建成试运行。快速公交通车运营。市区新建公园3个、游园16个,植物园一期竣工开园,新增绿地561万平方米。供水、供电、供气和防洪等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城中村和旧城改造稳步推进,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市容市貌、占道经营、早夜市、建筑垃圾运输、户外广告等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市容管理秩序逐步好转。城市数字化管理系统全面启用。卫星城和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镇体系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数字郑州总体规划》通过评审。

(七)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战略重组和上市工作,白鸽集团等企业改制工作进展顺利,华润集团控股郑州燃气,商业大厦重组正式启动。投融资体制进一步理顺,多主体、多渠道、多方式融资316亿元。全市新增上市企业4家,总数达到25家。同时,全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主体任务基本完成,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和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正在抓紧推进。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大力支持并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加快发展。抓住全球资本加快流动和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快速转移的重大机遇,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开展“南下北上”大招商活动,积极参加第四届中博会、中原文化澳洲行、台湾经贸文化交流等活动,特别是加大与中粮、中兵、中船等央企的战略合作,通过“大招商、招大商”,全年实际利用外资16.2亿美元,引进域外境内资金609.3亿元。支持外经外贸企业加快发展,及时出台了加快外经外贸发展的意见和配套办法,支持中小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帮助企业扩大出口规模。

(八)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深入推进。积极推动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加快推进耗能企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年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5.8%,二氧化硫排放量和化学需氧量分别控制在14.9万吨和5.42万吨。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生态城建设成效明显,提前4年超额完成100万亩的栽植任务;建成2个林业生态县、100个林业生态村和8个林业生态模范村。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22天,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生态水系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七里河、魏河、十七里河、十八里河、索须河二期、南部河道输水等主要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全部完工。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筹备工作加快推进,绿博园基础设施工程基本完工。南水北调工程郑州段全面开工,移民安置工作进展顺利。

(九)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向人民群众承诺的“十大实事”全部完成。全年用于民生方面的财政支出达到171.6亿元,增长28.3%,占一般预算支出的48.6%。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新增就业再就业12.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5万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增参保10万人,22.7万企业离退休人员每月人均增加养老金123.8元,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43.2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分别达到83万、125万和410万,将全市国有和集体破产、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新农合报销比例提高10%,报销封顶线由3万元增至5万元。为城乡低保人员发放了生活救助物资,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和市区城乡低保一体化机制,并再次提高城乡低保标准。为全市1万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了复明手术。为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精神病患者和“三无”残疾人发放了生活救助金。新建、改扩建敬老院30所,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55%。全年累计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56万平方米,竣工103.7万平方米;廉租住房新开工15万平方米,建成2.04万平方米。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成绩显著,被评为全国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示范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不断提高教育保障水平,全年累计开工建设18所中小学校,完成77所农村初中实验室装备任务,郑州师专升本已获国家评审验收通过,中央和省资金支持的11个中等职业教育项目全部开工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市六院、市七院和市疾控中心等项目主体完工,为全市96个乡镇卫生院各配备了1辆急救车,新建了1000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做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的防控工作。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了50个乡镇文化站和800个农村文化大院。认真实施全民健身工程,成功举办了市第十届运动会。

(十)民主法制建设和社会稳定工作得到加强。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讲党性修养、树良好作风、促科学发展”和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等活动,持续推进“两转两提”,公务员队伍作风明显改进,综合素质不断提升,服务型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主动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加强与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联系沟通。办理省、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155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5%以上。高度重视政府法制工作,全年制定政府规章12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3件;加强行政执法责任追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高行政执法效能。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政府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取得新成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公民道德水平和城乡文明程度不断提升。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对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进行全面检查和专项整治,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深入开展“四严一创”,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全力维护社会治安大局稳定。信访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应急管理体制不断完善。加强军政军民团结,双拥模范城创建取得新进展。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统计、审计、侨务、对台事务、国防教育、民族宗教、社会科学、地方志、档案、气象和地震监测、人防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援助江油四镇灾后重建工作进展顺利。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在面对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我市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我们深刻体会到,得益于认真坚持和把握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多策并举,科学应对,着力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扩内需、保增长一揽子政策措施,适时调整发展思路和工作重点,并及时研究出台我市应对金融危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抓住开拓市场、服务企业、项目建设、招商引资等关键环节,扎实开展了企业服务年、产销对接、项目观摩、大招商等活动。二是长短结合,统筹兼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后劲。辩证看待危机,处理好当前保增长与长远调结构促转型之间的关系,组织编制汽车、纺织服装、食品等产业发展专项规划,设立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力争危中求机、化危为机,为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打牢基础。三是抢抓机遇,重点突破,着力打造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加快郑州新区的规划建设,努力把新区打造成中原城市群“三化”协调科学发展先导示范区、国家综合交通枢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四是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着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利用金融危机形成的“倒逼”机制,着眼于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抓好重点领域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投融资体制改革。抓住全球产业大转移、国内需求大流动的重大机遇,开展“南下北上”大招商活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五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着力促进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把维护群众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办好“十大实事”,加大公共支出,改善公共服务,解决了一大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利益问题。

各位代表,在罕见的困难和挑战面前,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样的成绩极其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工作在全市各条战线的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向关心支持郑州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经济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层次不高、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在危机中凸显,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刻不容缓;需求不足的约束尚未根本性改变,出口形势不容乐观,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依然比较困难,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城市建设与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交通拥堵成为急需解决的突出问题;农业发展的基础还不稳固,农业生产的抗风险能力还比较弱,农民增收还比较困难;一些政府工作人员思想观念陈旧、服务意识淡薄、工作作风不实、办事效率低下,影响了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服务型政府建设任重道远。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保持清醒头脑,增强忧患意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0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推进我市新一轮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大力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坚持重在持续、重在提升、重在统筹、重在为民,更加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更加注重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更加注重改善民生、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更加注重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着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努力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和跨越式发展的良好局面。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生产总值增长13%;地方财政总收入增长11%,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市属及以下企业进出口增长12%;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7%;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实际增长8%和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2%,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下降3.87%和3.36%。

围绕上述要求和目标,今年政府工作将重点实施“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即抓好一个载体、实施两个规划、建设三个体系、做强四大产业、打好五大战役。抓好一个载体,就是把产业集聚区建设作为科学发展的载体,解决好体制保障、要素支撑、项目落地等问题。实施两个规划,就是全面实施郑州市城市总体规划和郑州新区规划。建设三个体系,一是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制定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扶持发展战略支撑产业;二是建设现代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形成城乡一体发展的新局面;三是建设自主创新体系,通过培育主体、丰富载体、完善机制、抓好科技专项,推动产学研结合,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做强四大产业,就是做强汽车和装备制造、物流商贸、文化创意旅游和电子信息产业。打好五大战役,就是打好结构调整、郑州新区建设、重大项目建设、城市交通综合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战役。

在具体工作中,我们将始终把握以下六个原则:一是始终把科学发展作为根本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各个环节相互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二是始终把结构调整作为工作主线。抓紧培育战略性支撑产业和主导产业,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力度,加大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力度,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三是始终把郑州新区建设作为“一号工程”。进一步完善规划体系,推进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加大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力度,全面掀起新区建设高潮。四是始终把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作为关键环节。进一步巩固和强化郑州的枢纽地位,加快建设铁路、公路、航空、信息“四港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打造内陆无水港,着力构筑现代大都市交通体系,通过构筑大交通,带动大物流,形成大产业,建设大都市。五是始终把投资和消费作为强劲动力。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基础上,力争固定资产投资保持高速增长。提高消费能力,培育消费热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量。坚定不移地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努力扩大出口份额。六是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最终目标。在决策规划、推进发展时以民为先,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从而赢得民心、集中民智、凝聚民力,形成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2010年政府工作的主要任务

2010年,市政府将紧紧围绕跨越式发展十大工程这一重要抓手和“一二三四五”的工作思路,把保增长、保态势、保民生、保稳定作为首要任务,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确保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一)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全面实施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着力推动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互动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制定出台并加快实施现代工业体系规划和汽车、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食品、纺织服装、新材料、铝及铝加工等专项规划,大力发展优势产业集群,全力打造一批在国内有影响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以建设百万辆汽车生产基地为目标,依托郑州日产、宇通客车、海马(郑州)、少林四大整车企业,强力推进日产第二工厂一期工程、宇通客车新增2万台客车产能提升等重大项目建设,积极引进和推动中重卡汽车落户郑州;加快电动汽车产业配套设施体系建设,提升电动汽车整车研发和生产能力,推动电动汽车示范运营,创建电动汽车运营示范城市。依托大方桥梁、宇通重工等一批龙头企业和恒天集团新纺机、七一三所高科技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提高装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积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巩固提升光伏、新型电池产业,扩大绿色照明产业规模,提升电子元器件、信息安全、软件服务产业,加快推进中科电子信息产业研发基地等项目建设。以郑州纺织产业园服装生产基地、杉杉集团入驻、宏业纺织等项目为抓手,实施名牌战略,培育纺织服装创意产业。强力推进中粮(郑州)工业园、益海嘉里、双汇食品工业园、思念食品新工业园等项目建设,做大做强食品工业。加快中孚实业新建30万吨高档铝材生产线、宇通全铝车身公交车等项目。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实施国际物流中心和商贸城建设规划,实施郑州出口加工区扩建工程,启动郑州国际物流园区、航空港综合物流园区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向国家申请设立航空综合保税区和B型保税中心,加快推进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物流园区建设,重点推动冷链物流、粮食物流、邮政物流等物流行业建设,争取郑州国际物流中心进入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继续完善商业网点和流通体系,培育本土大型商贸流通企业集团,引进国内外知名的大型百货企业,鼓励并争取更多国际名牌入驻郑州。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组织实施《郑州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规划纲要》,大力发展金融机构,形成完善的金融体系,促进金融业快速发展;吸引国内外金融、期货、保险机构在郑设立总部,争取外资银行入驻郑州;支持郑州商品交易所创新期货衍生产品,推进化肥、甲醇等品种早日上市交易。加快地方金融机构发展,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以县域为单位组建农商行、农合行,支持郑州银行跨区经营,积极发展村镇银行、贷款公司、资金互助组织和小额借款公司;大力发展金融中介机构,尤其是要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机构和农村产权流转担保机构,激活农村经济发展活力。大力发展会展业,认真办好第十六届郑州全国商品交易会、第二届中国绿化博览会、第八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博览会、中国农机产品订货交易会等重大展会。

(二)狠抓重大项目建设,拉动投资增长。把今年作为项目建设年,以跨越式发展十大工程重点项目为抓手,以招商引资项目落地为重点,主动开展工作,优化建设环境,推动项目建设,力争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3000亿元。加快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配合推进石武、郑徐铁路客运专线和连霍高速郑州至洛阳段扩建等工程,加快推进郑州至机场、郑州至开封、郑州至焦作城际轨道交通和郑汴物流通道工程,确保西绕城公路改扩建、京珠高速郑州至漯河段改扩建、中心区铁路跨线桥工程竣工投用,确保四环快速路运行通车,加快轨道交通1号线建设,开工建设轨道交通2号线,开工建设郑新快速通道、国道107线郑州段改建、航空港二期工程、综合交通枢纽公路客运站、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城镇供水设施扩能升级和管网改造工程,加快城市热力、天然气管网和设施的建设与改造步伐。强力推进重大产业发展项目,力争河南中烟150万大箱生产基地、恒天集团河南载货汽车基地、海马郑州零部件生产基地等13个已签约重大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推进郑煤机高端液压支架、中船重工智能屏蔽门及电梯开发等一批在建重点工业项目,力争国电荥阳2×60万千瓦发电机组、旭飞液晶玻璃一期等76个项目按期达产。积极做好列入国家及省重点项目的推进工作,突出抓好宇通年产3万台悬架等47个省“8511”投资促进计划项目、郑州日产年产4万台多功能商用车等19个省“双百计划”项目和华润电力1×60万千瓦发电机组等154个省“1074”项目,确保全年完成投资285亿元。继续扩大民间投资,力争投资达到2000亿元。结合“十二五”规划和现代产业体系、自主创新体系、产业集聚区等一系列重大规划,再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实施产业集聚区投资倍增计划,力争完成投资700亿元,力争销售收入超百亿元的产业集聚区达到12个。优化项目建设环境,实行联审联批、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和社会投资项目代理制,坚决打击影响项目建设的不法行为。

(三)保持政策连续性,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实施促进消费的政策措施,增强消费预期,优化消费环境,培育消费热点,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商圈、特色商业街、社区便民店,支持大型百货、专业批发市场向二级城市布局网点。促进文化、旅游、信息、健身、家政、餐饮等服务消费。培育夜间消费,市内各区至少规划建设1条夜市步行街。全面实施放心早餐工程,方便市民生活。认真落实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增加农机具购置补贴,对农民购买国家规定品牌和型号的家电,按销售价格给予13%的直接补贴;将汽车以旧换新的补贴标准由3000~6000元提高到5000~18000元。继续实施新农村现代流通服务网络工程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新建100个农村连锁超市,覆盖全市90%的行政村。加强和改善房地产市场调控,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加大农村危房改造力度,鼓励农民建设新居。

(四)加强“三农”工作,大力发展都市农业和现代农业。继续实施强农惠农政策,落实好粮食直补、农资综合直补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小麦、玉米、水稻等良种补贴以现金形式直补给农民,认真落实国家小麦、稻谷等粮油收购政策,进一步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格。加快实施新一轮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重点扶持蔬菜、水果、花卉等作物设施化生产,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实施《郑州市现代畜牧业发展规划》,促进畜牧业发展。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加快出口创汇农业发展,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加快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水利特别是中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全面完成大中型水库除险加固任务,完成杨桥灌区5万亩现代示范区建设工程。实施自来水村村通工程,使40万农民群众用上自来水。统筹安排县乡公路、村镇交通设施,新修改造农村公路500公里。新增农村户用沼气3万座、大中型沼气工程60处。新建132座村镇垃圾中转站,形成“组保洁、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新机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今年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建设,以村镇规划编制为契机,对现有村镇合理布局,引导农民向新型农村社区和中心村集中,支持有条件的县(市)区建设新农村示范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积极推进农村综合配套改革,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基础上,创新承包经营土地流转方式,培育土地银行、土地专业合作社、土地交易市场等中介组织,开展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试点;整合各项涉农资金,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主体改革任务。继续做好南水北调工程郑州段的移民安置、征地拆迁等工作。

(五)扎实推进郑州新区建设,努力构建复合型新城区。郑州新区作为全省和全市的“一号工程”,今年将全面掀起开发建设高潮,年度投资达到410亿元以上,开发建设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完善规划体系,争取郑汴新区总体规划尽快报请省人大审议通过,完成公共交通、文化旅游、市政基础设施、地下空间概念规划和住房建设等5个专项规划的编制。全力推动龙湖地区、高校和职教园区、航空港区等重点区域的开发建设,带动新区整体发展。加强交通和水电气暖等基础设施建设,全年完成投资205.3亿元。围绕项目建设,抓开工、抓进度、抓达产,全年新开工项目39个,投资132.2亿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争取中兴郑州产业园及研发中心、深圳华强科技文化产业基地、香港招商局集团开发及物流配送中心等重大项目尽快落地。加快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创新,实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充分发挥新区投融资平台作用,对土地实行一级垄断开发;加快新区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债券发行工作,继续探索BT、BOT等开发建设模式;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完善大部门管理体制,探索新型公共管理模式。

(六)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积极构建现代化大都市。把卫星城建设作为今年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重点,统筹协调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产业集聚区发展规划,加快卫星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卫星城与中心城区一体化进程。积极推进县域户籍制度改革,支持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探索实行宅基地换住房和承包地换社保,加快农民向市民转变,逐步把卫星城发展成为人口在30万以上、城区面积在30平方公里以上的中等城市,构建大郑州都市圈。实施畅通工程,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强化规划的引导控制作用,按照“中心东移、功能外迁、降低密度、组团发展”的思路,调整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快中心城区地处交通拥堵路段的机关事业单位和长途汽车站、物流市场的外迁步伐,合理疏散人流、车流。投资118亿元,大力开展以交通综合整治为重点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争交通状况有明显改善。建设北三环—中州大道和经三路立交等9项立交工程,实现三环路快速畅通;开工建设京广路—沙口路快速通道,做好陇海路高架快速路前期工作,构建市区交通“大十字”格局;开工建设一批下穿隧道工程。完善静态停车系统,在三环内建设公共停车场23处,设置停车泊位5360个。坚持建管并重,加强交通综合整治,提高规范化、智能化管理水平;加强市民文明出行教育,综合整治违章占道、违禁行驶、乱停车、随意横穿马路等不良行为,提升全社会文明交通意识;提倡绿色出行,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集中治理堵塞严重的路口、路段。加强对火车站和二七广场等地区的管理,进一步优化窗口形象。改造市区100条背街小巷,为30条无灯道路安装路灯;新增公厕50个,新增设公厕指向标志2000个;新建南郊热源厂1个,铺装供热管道10公里,新增供热面积50万平方米;新建改建天然气管道50公里,新发展用户8万户;新增城市绿地500万平方米,新植乔木50万株;扩建西流湖公园。加大城中村、旧城和棚户区改造力度,通过改造,控制城市建筑密度,增加开敞空间,利用地下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加快推进数字化城管体系建设,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加大城市违法占地、违法建设的整治力度。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增强人民群众的环境卫生意识。

(七)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完成商城遗址公园一期、市图书馆新馆主体工程,启动商城遗址公园二期、黄帝故里二期、郑州市历史文化名城展示和西山古城保护工程,开工建设大河村遗址博物馆二期工程。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新建改建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00个、农村文化大院500个,培训基层文化骨干1000名。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推动创意动漫、数字影视、网络服务、服务外包等新兴文化产业的发展,引导扶持小樱桃动漫、华豫兄弟等文化企业扩大经营规模,着力打造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河南基地)、中国郑州信息创意产业园等一批创意产业集聚区。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和文学艺术,大力扶持《小小说选刊》、《百花园》等文化品牌。加强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培育文明健康的网络文化。加强重点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进嵩山历史建筑群申遗工作。加快发展旅游业,推动景区资源整合,深入推进与知名旅游企业战略合作,把嵩山景区打造成世界级旅游精品景区;按照国内一流标准,开发建设杜甫故里、北宋皇陵、新密古县衙、雁鸣湖等景区,使其成为推动旅游发展的新动力;加快旅游道路、游客集散中心、旅游标识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旅游服务水平。继续实施全民健身工程,开工建设市奥体中心、体育馆,为500个行政村建设“一场(标准篮球场)两台(两个室外乒乓球台)”,全市行政村“一场两台”建设任务全面完成。积极申办全国城市运动会,高标准举办第八届中国郑州国际少林武术节和第十八届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加强诚信体系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文明城市、文明单位、文明村镇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乡文明程度。

(八)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增强综合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务求在一些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新突破。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打造高技术产业基地,完善超硬材料、新能源汽车、盾构、生物医药、花卉等领域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建设一批绿色新材料、环保产业、循环经济集聚区。强力推进落后产能淘汰和节能减排,严格控制水泥、电解铝、焦炭等高能耗产业的新增产能,加强耐材行业资源整合。实施节能产品惠民工程,加快推进“十城万盏”半导体照明应用试点工程,努力打造中西部重要的半导体照明产业基地。加强环境保护综合整治,市区和各县(市)城区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80%;加大机动车尾气排放和噪声污染治理力度,机动车尾气排放达标率和噪声污染查处率均达到80%;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超过315天。加强林业生态市建设,新增造林18万亩,建成林业生态乡镇12个、林业生态村100个。加快生态水系建设,开工建设金水河上游、东风渠上游和潮河治理等项目,启动实施贾鲁河生态水系治理与河道复合型湿地建设工程,继续实施黄河湿地保护工程。

对地表水饮用水源地进行综合整治,全市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98%。完成各级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大力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将农村土地整治与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定目标、定任务,优先保障重点项目和产业集聚区需求。

(九)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积极推进重点领域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省委、省政府批复的我市政府机构改革方案,3月底前全面完成市政府各部门“三定”工作。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加强银企合作,加快中小企业投融资平台和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快企业直接融资步伐,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建立投融资平台运行监管机制,创新融资产品,拓宽融资渠道,防范融资风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开展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在全市乡镇卫生院和公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探索试行异地就医结算机制试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启动国有文艺院团转企改制,年底前完成市县两级国有院团转企改制任务;加快推进经营性报纸、期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推进电台、电视台制播分离。深化企业改革,加快引进战略投资者,继续推进企业战略重组、兼并、收购工作;积极推进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建设,发挥国有资本的调控、调节和导向作用;稳妥推进市属企业脱钩改制及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工作。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持续有效地开展大招商活动,主动承接产业转移,争取设立承接转移示范区。依托产业集聚区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招商活动。加强招商引资项目信息库建设,建立健全重大项目协调例会制度和进展情况督查通报制度。优化政务环境、法制环境和人文环境,着力打造一流的开放环境。抓住外部需求回暖的有利时机,落实鼓励出口的政策措施,重点支持传统优势产品、大宗农产品、自主品牌产品、自主技术出口和服务外包发展,努力实现出口恢复性增长。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增强配置全球资源的能力。加快航空口岸和东站货运口岸建设,推行“一站式”通关。

(十)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力维护社会稳定。加大民生投入,继续办好“十大实事”,认真解决好一批人民群众最关心的突出问题。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强化对高校毕业生、失业下岗人员和农民工等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服务,加大小额担保贷款推进力度;继续实施“阳光工程”、“扶贫雨露”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计划,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万人、职业技能培训5万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在全市推广国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工作;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人均每月增加120元;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提高城镇职工、城镇居民基本医保最高支付限额标准和住院支付比例;重视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切实解决他们在就业、就学、社保、退伍安置等方面遇到的实际问题。加强社会救助,新建“留守儿童之家”和“流动儿童之家”30个;实施“阳光家园”计划,对符合居家托养条件的残疾人,每人每年补助1000元;对符合条件的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按托养人数每人每年补助3000元;高度关注居家养老工作,建立健全居家养老服务体系,形成政府购买服务和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150万平方米,竣工100万平方米;新开工建设廉租房15万平方米,竣工5万平方米;提高廉租住房廉租补贴发放标准,符合条件并申请廉租住房保障的家庭实现“应保尽保”。继续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完成扶贫搬迁1800户6500人。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市区新建、改扩建15所中小学校,加快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步伐;改善农村办学条件,为全市50所农村寄宿制中小学校配齐学生用床和餐用桌椅;实施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加大职业教育扶持力度,自今年秋季起对具有郑州户籍并在郑州市属及县(市)属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免除学费,实现中职生免费教育,整合重组市区职业教育资源,全面加快职教园区建设。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医疗卫生设施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全面推行新农合门诊统筹,将财政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大病住院报销封顶线提高到6万元;加快市九院老年关爱病房楼、市儿童医院(东区)项目建设,改扩建市妇幼保健院,完成市七院迁建工程;新建796所标准化村卫生所,全面完成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标准化卫生所的任务,为新建村卫生所各配备2万元的基本医疗和健康教育设备;构建全市统一的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实现120急救报警网络全覆盖,新建7个市区急救站和67个乡镇卫生院急救站,为全市所有急救站各配备3辆专用急救摩托车。实施优生优育工程,免费开展出生缺陷一级干预,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稳定低生育水平,引导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积极做好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和未成年人基本权益,大力推动慈善事业发展。深化平安建设,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安全生产源头治理,严格实行煤矿安全监管制度,加大行政问责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加强非煤矿山、化工、烟花爆竹、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安全专项整治,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继续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不断完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认真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高度重视并有效防范群体性事件和突发公共事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社会大局的和谐稳定。

继续做好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工作,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深入开展双拥共建活动。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发挥宗教界人士和信教群众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扎实做好统计、审计、外事、侨务、对台事务、地方志、档案、气象和地震监测等工作。继续做好江油四镇的对口援建工作。力争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的各项目标任务。编制好“十二五”规划。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实施民生福利指标体系和科学发展评价体系为载体,扎实推进“两转两提”,坚持科学性,增强紧迫性,突出实效性,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提高执行力,加大推动力。

(一)坚持依法行政。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及时报告工作;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及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办好人大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广泛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强化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依法推进政务公开,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严格执行行政问责制,提高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健全依法行政评议考核制度,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二)加快职能转变。更好地履行经济调节和市场监管职能。加快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推进公平准入,加强对涉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领域的监管,特别是把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药品等作为监管重点。更加注重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强化政府促进就业和调节收入分配职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基层社会管理体制,加强社区建设,发展社会工作者队伍,完善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之间的公共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公共服务体系,稳步增加政府公共服务支出,提高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清理、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

(三)转变工作作风。把求真务实的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环节,一心一意谋发展,集中精力抓落实,克服官僚主义,防止急功近利。坚持改进会风、文风,严格控制和规范各种检查、评比、达标活动,减少不必要的应酬和事务性活动。深入调查研究,密切联系群众,关心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为群众排忧解难。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建设节约型机关。加强公务员队伍能力和作风建设,建立健全公务员考核评价、激励约束机制,深入开展人民满意公务员创建活动,切实解决少数公务员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

(四)加强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完善工程招投标、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等制度,规范公共资源交易行为。继续开展工程建设等领域的专项治理工作。坚决查处腐败案件,严肃查处权钱交易、失职渎职、侵害群众利益等违纪违法行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勤俭办事,秉公用权,树立各级政府和公务员公道正派、廉洁为民的新形象。

各位代表!

郑州是全省的重心所在,郑州的发展事关中原崛起,郑州的形象事关河南的形象。我们必须增强省会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积极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力争各项工作走在全省的前列。

各位代表!

新的一年,郑州的发展蕴含着更大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更加严峻的挑战。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勇争一流,为实现郑州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为助推中原崛起而努力奋斗!

2013年2月20日在郑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

郑州市人民政府市长 马 懿

各位代表:

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11年洛阳市政府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士提出意见。

2011年郑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相关推荐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
  • 相关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