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通
更新时间:2024.06.01
黄瓜棒孢叶斑病种子带菌PCR分子检测

格式:pdf

大小:522KB

页数:

利用真菌DNA-ITS区序列中的通用引物ITS1和ITS4,以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基因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出1条600 bp大小的条带。进行序列分析后发现其为黄瓜棒孢叶斑病菌的基因序列。根据黄瓜棒孢叶斑病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与其他黄瓜病原真菌ITS序列间的差异,设计了1对特异性引物CCC1/CCC2,用于黄瓜棒孢叶斑病的种子带菌分子检测,从而对来自北京郊区黄瓜种子上的棒孢叶斑病的带菌情况进行了检测,发现来自房山和通州的黄瓜种子均在约600 bp出现特异性条带,说明黄瓜种子中携带棒孢叶斑病菌。

花球大小对红花花和种子品质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98KB

页数: 3页

目的:考察花球大小对红花花和种子品质的影响,为该药材的规范化种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法建立河南红花花球大小的等级规格,运用HPLC测定不同等级花球红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利用GC测定不同等级花球的种子中亚油酸含量。结果:Ⅰ,Ⅱ,Ⅲ,Ⅳ等红花花球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质量分数分别为2.90,2.85,2.97,2.87 mg·g-1,无显著性影响。同一植株Ⅰ,Ⅱ,Ⅲ,Ⅳ等花球分别为19.32%,37.16%,21.16%,16.36%。不同花球的大小对种子千粒重、壳仁比、出油率及亚油酸含量均有显著性影响,较大花球的种子往往具有较大的千粒重和壳仁比,但却具有较低的出油率。结论:生产上可通过提高大花球或果球的比例来获得较好品相的花和种子,花球大小对花中羟基红花黄色素A含量无显著影响。

热门知识

花棒种子

最新知识

花棒种子
点击加载更多>>
花棒种子相关专题

分类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