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特征实证分析
黄定轩等:中国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特征实证分析 ·67· 中国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特征实证分析 黄定轩1,2,牟春梅2 (1.桂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 2.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建筑新能源与节能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 摘要:针对中国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关系研究的不足,在构建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共生演化模型的基础上,结 合系统动力理论提出了二者共生特征实证分析方法,在收集中国绿色建筑项目与传统建筑项目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了实 证研究。结果表明:绿色建筑处于产业成长期,传统建筑处于产业成熟期,二者之间共生关系属于非对称互惠共生模 式,绿色建筑对传统建筑的影响大于传统建筑对绿色建筑的影响。 关键词:绿色建筑;共生;演化模型;实证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67 1.4407(20 1 7)09 067.06
中国绿色建筑空间演化特征研究
绿色建筑是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重要部分。对绿色建筑空间演化规律的研究是制定绿色建筑发展政策的重要基础,对完善生态城市发展和空间规划理论也具有重要意义。对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的空间差异性、空间相关性和空间结构及演进特征研究发现:(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在不同空间尺度均存在显著区域差异,呈现明显极化与扩散效益。而小尺度空间分析更能准确揭示其聚集效应和不均衡性特征;(2)绿色建筑的区域差异具有显著的空间变量作用,集聚效应明显,但目前空间正效应尚限于市级空间尺度;(3)绿色建筑空间演化呈现极核加圈层的点轴发展模式,并由经济或行政高能级地区向低能级地区跳跃式扩散,通过聚集点组织各项资源要素,进而通过圈层扩散和轴带功能带动整个区域绿色建筑发展;(4)绿色建筑空间结构在不同尺度上呈现同构现象,但空间结构类型多样,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以多个极核或亚核为中心的钻石型组团结构,为绿色建筑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中国绿色建筑与设计施工体系研究
在能源发展新时代,中国建筑行业应贯彻十九大报告精神,以绿色发展\"十三五\"规划为首要目标,按照十九大报告的精神,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绿色发展,建立低碳建筑与施工体系。为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中国绿色建筑与设计施工体系进行研究。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建材学组成立
为引导我国建筑材料行业逐步向绿色方向发展,推动我国绿色建材技术进步提供良好交流平台,加强绿色建材为绿色建筑服务,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建材学组日前正式成立。该学组将围绕绿色建材定义的科学界定、绿色建材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绿色建材领域的学术交流等开展工作。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建材学组成立
为引导我国建筑材料行业逐步向绿色方向发展,推动我国绿色建材技术进步提供良好交流平台,加强绿色建材为绿色建筑服务,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绿色建材学组日前正式成立。该学组将围绕绿色建材定义的科学界定、绿色建材评价标准体系的建立、绿色建材领域的学术交流等开展工作。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中国绿色建筑三星认证标准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国家技术经济政策,推进可持续发展,规范绿色建 筑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用于评价住宅建筑和办公建筑、商场、宾馆等公共建筑。 1.0.3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因地制宜,统筹考虑并正确处理建筑全寿命周期内,节能、 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满足建筑功能之间的辩证关系。 1.0.4绿色建筑的建设与评价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与相关的标准,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 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术语 2.0.1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 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热岛强度 热岛效应是指一个地区(主要指城市内)的气温高于周边郊区的现象,可以用两个代表性测 点的气温差值
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案例精选
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认证是借鉴世界绿色建筑认证标准部分先进经验与我国近年来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实践经验和科研成功结合而来的绿色建筑认证体系。
中国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研究
从“绿色建筑”理念出发,在比较研究国外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建筑发展现状,提出分阶段和q-l二维评价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综合采用ahp方法及delphi专家咨询法,对绿色建筑评估的指标体系、权重体系及适应性进行了研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能源、建材和水等各专项的技术专题研究;开发了配套的绿色建筑评估软件和包括建材、绿化和结构体系等在内的基础数据库;从而建立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绿色建筑评估体系。通过在30多个工程项目中的试点评估,以及在多部国家和地方标准中的应用,检验了评估体系的可操作性。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绿色建筑的影响探讨
2012年8月journalofgreenscienceandtechnology第8期 收稿日期:2012-06-29 作者简介:陈进(1961—),男,江西九江人,教授,主要从事绿色建筑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对绿色建筑的影响探讨 陈进,王建勇 (华东交通大学,江西南昌330013) 摘要:指出了“绿色建筑”是目前建筑业发展的趋势,是一个综合经济、文化与自然等方面的复合概念。 通过归纳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精髓,结合现代建筑存在的环境污染和情感泯灭等危机,挖掘传统建筑文 化与“绿色建筑”的契合点,提出了构建生态建筑与情感建筑相结合的现代“绿色建筑”。 关键词:传统建筑;绿色建筑;文化内涵 中图分类号:tu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8-0272-03 1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中国绿色建筑与节能专业委员会浙江委员会正式成立
工程是否串标进行监督。通过对中标项目的工程 量、中标价和项目管理班子进行现场监督,采用信息 化手段,实现市场和现场的“两场”联动管理,实现 有效的监督。认真执行履约保证金加低价风险金的 制约保障措施,防止恶性竞争。 (3)完善工程投标保证金制度,建立健全信用 体系。实行投标保证金统一收退系统,规定投标保 证金的交纳必须由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投标单位以 汇票或电汇的形式交纳,退还时直接退回交款单位, 从而有效遏制串标挂靠行为,规范资金监管,提高办 事效率。建立投标人信誉体系、诚信档案,严禁诚信 度差的投标人参加政府投资项目和重点工程的投标 活动,提高整体的社会诚信意识,形成一个讲求诚信 的环境,建立诚信网络系统,构筑信息共享平台。使 串标等违法行为无藏身之地。 (4)不断完善评标办法,加强对评标专家库的 管理,确保公正评标。完善评标办法,促使投标人把 全部
中国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评估研究
中国绿色建筑的思想沿革在环境恶化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我们要找出绿色建筑与非绿色建筑、高科技标准建筑的差异,并总结出绿色建筑的评估标准,从而更好地指导未来的绿色建筑设计。
中国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与评估研究
今有一种新的趋势,人们越来越关注建筑的绿色指标。不论是经验之谈还是纯理论观点,不论是东方的“天人合一”哲学精神,还是西方的深层生态哲学与伦理学,不同的概念、不同的理论都强调要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世界”,这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普遍观点。而且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孜孜不懈地致力于人居环境和建筑实践的绿色性。
由雾霾天气对中国绿色建筑的思考
由雾霾天气对中国绿色建筑的思考
由雾霾天气对中国绿色建筑的思考
第4o卷第14期 2014年5月 山西建筑 shanxiarchitecture vo1.40no.14 may.2014·237· 文章编号:1009—6825(2014)14—0237—03 由雾霾天气对中国绿色建筑的思考 张欣欣 (东北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 摘要:针对雾霾天气的问题,分析了中国发展绿色建筑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讨论了推广绿色建筑的方式和途径,扩大了绿色建 筑的内涵,对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93.2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1.1全国雾霾天气现状 20世纪8o年代,中国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政策一路上扬。 然而,工业和经济迅速崛起的背后,是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 统规划分为“市域大环境绿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研究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研究
中国绿色建筑标准体系的发展研究综述
现阶段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在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文章简要介绍了中国绿色建筑标准,breeam,leed,casbee,dgnb以及新加坡greenmark等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发展历史。深入分析了gb/t50378-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和国外标准之间的异同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对我国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完善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传统建筑与环境的互塑共生性研究
互塑共生性研究本文从研究中国传统民居的生态优化理念为出发点,分析中国传统民居的文化取向及现状,总结得出中传统民居文化在当今建筑设计的延伸。我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源远流长,蕴涵丰富有着博大精深的文化哲理,如知情重礼、以人为本,整个建筑艺术设计创意上崇尚"天人
第二届中国绿色建筑峰会将在京召开
信息【行业动态】口编辑/王月 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 在上海召开 近曰,全国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座谈会于上海召 开。会议明确了今年我国工程质量监管的方向,通过创新 监管方式方法、完善质量巡查和差别化监管制度、强化工 程质量监管的执法屙眭、提高监管的公正陛和监管效能。 会上,住房和城乡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副司长吴慧娟 就2010年全国工程质量监管的重点工作、上海世博会工程 谈了两方面意见;上海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副主任蒋曙杰 简要介绍了上海世博工程建设的总体情况。 第二届中国绿色建筑峰会将在京 召开 第二届中国绿色建筑峰会将于2010年6月3日至4曰在京 召开。此次峰会旨在为所有与会者提供最及时、最务实的交 流互动的平台。行业内各领域的企业家、专家们将被聚集在 一起,讨论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并为房地产、建材、建筑 设计、绿色科技和节能材料等企业的
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趋势——低碳经济
文章从绿色建筑概念入手,分析了发展绿色低碳建筑的必要性,同时展望了低碳经济时代建筑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中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挑战及政策建议
随着健康理念的加重,人们对于居住环境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绿色建筑是符合环保理念的新型建筑,从设计初期到报废清理均采用绿色理念,给人们创造宜居的生存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成本增量统计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成本增量统计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报告
当前中国绿色建筑增量成本统计报告 孙大明邵文晞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上海200023) 摘要:绿色建筑增量成本是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因素,目前社会仍对绿色建筑普遍存在 增量较高的认识误区。本文通过对当前国内100余个绿色建筑项目的增量成本(预算数据) 进行了统计并挑选其中40个项目进行重点分析。对增量成本的定义、构成、影响因素进行 了分析,并通过对比2008年以来绿建增量成本,调查了增量成本变化的成因,并对今后的 发展趋势进行预测。 关键词:绿色建筑成本增量统计 一、引言 1、当前中国绿色建筑的发展现状 自2006年6月,我国颁布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评价标准将绿 色建筑分为三个等级:一星级、二星级和三星级绿色建筑。当前国内绿色建筑工作主要依托 该国家标准来进行评审和标识认证。自2008年开始,对
基于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的绿色施工管理应用
绿色施工指标体系是评价建设项目文明绿色施工的重要工具。以上海市奉贤博物馆新建工程为案例,通过采取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绿色施工实施、规范化施工文档管理等措施,探索绿色施工管理应用方法。最终确保该项目达到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识三星级认证目标。
浅谈传统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浅谈传统建筑中的绿色建筑设计 目录 摘要 1.绿色建筑定义以及现状 1.1绿色建筑的定义 1.2绿色建筑的现状 2.传统建筑中的绿色化
绿色建筑与绿色施工分析
以基于绿色理念的建筑与施工为探讨对象,从组织管理和环境保护角度的出发,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基础,在充分考虑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情况下,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同时实现高效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保证质量安全的前提下,提高资源和材料利用效率,尽可能减少场地干扰和环境污染。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普通监理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