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4-06-06

楔形阻尼层复合梁式吸振器设计及实验研究

格式:pdf

大小:746KB

页数:5P

人气 :75

楔形阻尼层复合梁式吸振器设计及实验研究 4.5

针对弹性薄板结构在固有模态频率处振动过大的情况,对其进行了吸振控制的理论及实验研究。以典型简支板为控制对象,运用有限元方法设计了变阻尼层复合梁式吸振器并分析了其吸振效果,进一步通过实验对所获结论进行了验证,数值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一致表明:随着长度增加,用于吸振模态个数增加,吸振频带变宽,但每个频率上的吸振效果下降;对于板振动系统,具有较好的吸振效果的安装区域为激振点附近区域;复合梁用于吸振的模态阶数越低,吸振量越大。

变阻尼层复合梁式动力吸振器性能研究 变阻尼层复合梁式动力吸振器性能研究 变阻尼层复合梁式动力吸振器性能研究

变阻尼层复合梁式动力吸振器性能研究

格式:pdf

大小:978KB

页数:7P

为了有效降低弹性结构的振动响应,提出了新型变阻尼层复合梁式动力吸振器结构形式。以典型弹性薄板为控制对象,基于导纳功率流方法建立了多个复合梁在多个点与板耦合的振动模型,进行了吸振的理论及实验研究。通过对单个复合梁吸振效果的仿真分析,验证了变截面复合梁式动力吸振器具有吸振频带宽、吸振效果好的优点,并形成了一种确定复合梁参数的方法。进而对多个复合梁组合吸振效果进行了研究,理论与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在同一点安装多个不同吸振频率的复合梁进行组合吸振,可以拓展吸振器的吸振频带;在相近的多个位置分别安装复合梁进行组合吸振,其吸振效果可近似等效为各单个吸振器吸振效果的线性叠加;多个复合梁对弹性薄板进行组合吸振,效果明显。从而说明了新型变阻尼复合梁式动力吸振器用于弹性结构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也表明了变阻尼复合梁式动力吸振器具有可扩展性强的特点。

附加间隙式阻尼器复合隔震体系研究 附加间隙式阻尼器复合隔震体系研究 附加间隙式阻尼器复合隔震体系研究

附加间隙式阻尼器复合隔震体系研究

格式:pdf

大小:716KB

页数:3P

本文介绍了一种特殊复合隔震体系,与传统的复合隔震体系的不同之处在于除采用叠层橡胶支座和摩擦滑移支座外,附加使用一种新型的隔震支座-间隙式阻尼器。通过算例计算分析证明了该隔震体系能大大减小上部结构的反应,有效地控制了隔震层的位移,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获得更佳的技术和经济效果。

编辑推荐下载

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隔声性能实验研究 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隔声性能实验研究 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隔声性能实验研究

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隔声性能实验研究

格式:pdf

大小:825KB

页数:4P

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隔声性能实验研究 4.5

以丁基橡胶为粘弹性阻尼材料的主要原料,用模压法将其制成阻尼材料薄膜,再与环氧树脂玻璃布预浸料按固化曲线制成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结构试件。用驻波管法研究其隔声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嵌入较薄阻尼层会在几乎不改变构件刚度的情况下增大试件的阻尼,提高试件低频隔声性能。而嵌入阻尼层较厚时,其厚度的变化对隔声量的影响不明显,虽然试件的隔声性能有所提高,主要是由刚度和质量的改变引起。结论说明:通过提高嵌入式共固化复合材料阻尼层的厚度来提高构件隔声量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立即下载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的仿真研究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的仿真研究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的仿真研究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的仿真研究

格式:pdf

大小:437KB

页数:3P

复合型动压阻尼器的仿真研究 4.4

针对水利水电设备中存在的噪声和液压冲击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水利水电设备和船舶操舵系统的复合型动压阻尼器。利用amesim软件建立了阀控缸系统的仿真模型,并针对不同的复合型动压阻尼器参数对阀控缸系统进行时域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型动压阻尼器的阻尼弹簧刚度、阻尼孔直径和蓄能器充气压力参数是影响阀控缸伺服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该阻尼器可有效地为阀控缸系统提供较大的阻尼比。

立即下载

楔形阻尼层复合梁式吸振器设计及实验研究热门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052383 立即查看>>
层合复合材料壁板的热颤振特性分析 层合复合材料壁板的热颤振特性分析 层合复合材料壁板的热颤振特性分析

层合复合材料壁板的热颤振特性分析

格式:pdf

大小:1.5MB

页数:6P

层合复合材料壁板的热颤振特性分析 4.5

采用壁板颤振分析的有限元方法,从壁板的正则化弯曲刚度、屈曲临界温升、颤振临界速压和极限环颤振幅值等参数的角度,分析了不同铺层方向和不同铺层顺序对层合复合材料壁板的颤振特性的影响,并给出了几种常见铺层方式层合复合材料壁板的颤振特性。结果表明,在设计复合材料壁板的铺层方向和铺层顺序时,一般可以通过壁板正则化弯曲刚度的大小来对颤振速压进行比较。但是在某些特殊的铺层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发生频率重合型颤振的耦合模态会发生演变,这时正则化弯曲刚度较大的壁板也有可能在较低的速压下发生颤振。

立即下载
复合射孔技术在煤层致裂中的实验研究

复合射孔技术在煤层致裂中的实验研究

格式:pdf

大小:173KB

页数:4P

复合射孔技术在煤层致裂中的实验研究 3

复合射孔技术在煤层致裂中的实验研究——复合射孔技术能有效地控制射孔方向和压裂缝的扩展。对其应用于煤层致裂进行了初步的实验研究。针对煤层的特性,介绍了煤质模型的射孔与高能气体压裂(hegf)实验的研究情况,结果表明,射孔和压裂效果良好。复合射孔技术必将...

立即下载
复合型人工胆管实验研究 复合型人工胆管实验研究 复合型人工胆管实验研究

复合型人工胆管实验研究

格式:pdf

大小:914KB

页数:3P

复合型人工胆管实验研究 4.6

目的筛选性能优异的非降解型材料,制备复合型人工胆管,观察其植入动物体内后的生物学特性,分析作为胆管替代物的可行性。方法内层采用聚四氟乙烯材料,外层采用医用级尼龙纤维编织,氟橡胶涂覆,制备复合型人工胆管。将6只实验猪的胆总管各切除20mm,植入人工胆管,90d后取出行组织学及电镜检测。结果实验猪术后均无胆漏及黄疸。肝功能:术后2、8、12周alt、ast、tbil及dbil指标均正常。90d后解剖:腹腔无粘连、无胆漏,近端胆管无扩张,肝脏色泽质地正常。人工胆管外层为纤维组织均匀包裹,无明显炎性改变,管腔通畅,管内壁光洁,无沉淀物附着。透射电镜检测:胆管周围组织中可见胶原纤维、纤维细胞、毛细血管和排列整齐的胆管上皮细胞,各细胞器结构正常,未见中性粒、淋巴、单核等炎性细胞。扫描电镜示:人工胆管从动物体内取出后与术前人工胆管对比无明显改变。结论人工胆管采用复合型结构为一种新的制作理念,便于胆管植入的缝合与支撑,预防胆漏与狭窄。实验证实复合型人工胆管组织相容性好,具有作为胆管替代物的可行性,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立即下载
炭黑/钛酸钡复合颗粒的结构及吸波性能 炭黑/钛酸钡复合颗粒的结构及吸波性能 炭黑/钛酸钡复合颗粒的结构及吸波性能

炭黑/钛酸钡复合颗粒的结构及吸波性能

格式:pdf

大小:630KB

页数:6P

炭黑/钛酸钡复合颗粒的结构及吸波性能 4.4

为了提高吸波剂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表面包覆有一定厚度的炭黑(carbonblack,cb)薄膜的钛酸钡(batio3,bt)复合粒子。利用x射线衍射(x-raydiffraction,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electronmicroscope,tem)分析复合粒子的形貌结构。研究了复合粒子的导电性能、电磁参数以及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结果表明:bt颗粒直径在60~100nm之间,包覆层厚度约为20nm。包覆工艺显著改善了材料的导电性能并提高了介电常数,而且随着cb粒子在吸波材料基体中含量的不同,它对电磁波吸收性能的影响不同:当吸收材料中cb质量分数达到或超过20%时,复合粒子明显改善了吸收材料对电磁波的吸收性能。

立即下载
干振碎石砖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的研究 干振碎石砖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的研究 干振碎石砖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的研究

干振碎石砖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532KB

页数:4P

干振碎石砖复合地基设计计算的研究 4.4

根据干振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挤土作用,提出了干振碎石桩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和沉降估算方法.该方法经工程实践和沉降观测证明是可行的.

立即下载

楔形阻尼层复合梁式吸振器设计及实验研究精华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052383 立即查看>>
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振动模型及发电试验研究

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振动模型及发电试验研究

格式:pdf

大小:289KB

页数:6P

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振动模型及发电试验研究 4.7

机械工程学报 journalofmechanicalengineering 第46卷第9期 2010年5月 vol.46no.9 may2010 doi:10.3901/jme.2010.09.087 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振动模型及发电试验研究* 袁江波谢涛单小彪陈维山 (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哈尔滨150001) 摘要:单悬臂梁压电振子俘获环境中振动能时,对环境振动频率敏感且频带有限,在谐振频率与环境振动频率不匹配的情况 下,会导致压电振子俘能效率低下。基于此,设计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并建立其振动模型,采用激光测振仪对复合型悬臂 梁压电振子进行扫频测试。研究结果表明,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谐振频率范围为56~72hz,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吻合, 试验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相比于单悬臂梁压电振子,复合型悬臂梁压电振子

立即下载
建筑物利用液柱式阻尼器优化吸震参数

建筑物利用液柱式阻尼器优化吸震参数

格式:pdf

大小:591KB

页数:4P

建筑物利用液柱式阻尼器优化吸震参数 4.6

液柱式阻尼器(lcva)的u型管的横截面积非均匀,其自振频率不仅取决于液柱长度,还取决于其几何形状,从而比液体阻尼器(tlcd)具有更大优越性,本文研究了新型的被动调谐减震装置lcva在地震作用下的优化参数,提出了求最优均方反应的直接法,比tlcd文献中所用的叠代法更为简捷有效.

立即下载
竹木复合层合板抗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 竹木复合层合板抗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 竹木复合层合板抗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

竹木复合层合板抗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

格式:pdf

大小:289KB

页数:3P

竹木复合层合板抗疲劳性能的实验研究 4.7

为了使竹木复合层合板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公交车底板,对该产品进行了50万次动态弯曲、45万次动态扭转和3000km可靠性路面疲劳试验测试,观测板材的力学损耗及受破坏情况,并且对经疲劳试验后的产品进行了弯曲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经过50万次弯曲试验后,板材的各项弯曲力学性能保留率均在90%以上;45万次扭转试验后各项弯曲力学性能保留率在85%以上;模拟装载进行3000km可靠性路面试验后各项弯曲力学性能保留率在80%以上。

立即下载
复合材料/铝复合管轴向准静态及冲击压溃的吸能特性 复合材料/铝复合管轴向准静态及冲击压溃的吸能特性 复合材料/铝复合管轴向准静态及冲击压溃的吸能特性

复合材料/铝复合管轴向准静态及冲击压溃的吸能特性

格式:pdf

大小:1.4MB

页数:6P

复合材料/铝复合管轴向准静态及冲击压溃的吸能特性 4.5

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方形和圆形截面的复合材料/铝复合管在轴向准静态及冲击压溃下的吸能特性,计算得到压溃力-位移曲线。通过将一组方形截面复合管在准静态压溃条件下的计算结果与文献的实验数据进行对比,以验证有限元模型和参数设置的正确性。在铝管的管厚、管长以及截面外周长相同,缠绕不同厚度的复合材料情况下,对比分析了方形和圆形截面复合管在准静态及冲击压溃条件下的轴向压溃吸能特性。结果表明,复合管的截面构型对其吸能效果影响很大,在轴向准静态压溃条件下,圆形截面复合管吸能能力要强于方形截面复合管;冲击压溃吸能量不但与结构自身吸能力有关,还受到外界冲击大小的影响。在设计复合材料层厚度时,需要控制复合管的刚度,避免回弹造成吸能量的降低。

立即下载
多孔阻尼复合板优化研究 多孔阻尼复合板优化研究 多孔阻尼复合板优化研究

多孔阻尼复合板优化研究

格式:pdf

大小:351KB

页数:5P

多孔阻尼复合板优化研究 4.4

将约束层阻尼板中的阻尼层设计成具有周期方孔胞元的多孔阻尼结构,采用均匀化理论,计算多孔阻尼层的等效弹性张量。建立均匀化的约束层阻尼板有限元模型,计算多孔阻尼复合板的损耗因子。以多孔阻尼层等效剪切模量为设计变量,以结构模态损耗因子最大化为目标函数,对多孔阻尼复合板中的阻尼胞元进行尺寸优化。给出数值算例,并与商业有限元软件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均匀化理论,对多孔阻尼复合板中的阻尼胞元尺寸进行优化是可行的,采用优化后等效剪切模量设计的阻尼胞元尺寸,不仅阻尼材料用量大为减少,减振效果也有所增强,该方法对约束阻尼结构的优化设计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立即下载

楔形阻尼层复合梁式吸振器设计及实验研究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1052383 立即查看>>
小型复合空调器的研制和实验研究

小型复合空调器的研制和实验研究

格式:pdf

大小:308KB

页数:4P

小型复合空调器的研制和实验研究 4.4

提出了一种新型蓄冷和热水器复合空调器装置。蓄冰槽在低谷电和夜晚室外温度较低时蓄冷,然后利用蓄冷提高冷凝器出口制冷剂的过冷度,不但增大空调器的制冷量,而且充分利用蓄冰槽内的显热量。放冷结束后,通过调节阀门,蓄冰槽可转换成水冷冷凝器,复合空调器变成热泵热水器,提供生活热水的同时,可以提供一定的制冷量。通过对普通空调器改造的样机进行了夏季工况下运行的实验研究,研究了蓄冰槽盘管不同结构和位置对蓄冰的影响。同原来空调器比较,复合空调器制冷量平均增加28.2%,性能系数平均增加21.5%。复合机组提供热水时平均性能系数为2.77。即提供相同热量热水,复合机组用电量仅为电热水器的36%。提供热水期间平均的制冷量为2325.39w。

立即下载
铺层方式对复合材料壁板热颤振特性的影响 铺层方式对复合材料壁板热颤振特性的影响 铺层方式对复合材料壁板热颤振特性的影响

铺层方式对复合材料壁板热颤振特性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1.0MB

页数:6P

铺层方式对复合材料壁板热颤振特性的影响 4.7

采用分步求解的方法进行复合材料壁板的热颤振分析。先分析热效应产生的壁板附加刚度,再将壁板的热刚度效应引入到壁板颤振模型中进行壁板颤振分析。通过一块四边固支壁板的热颤振分析算例,验证了这种壁板热颤振分析方法的正确性。进而针对高速飞行器结构中的复合材料壁板热颤振问题,分析了三种不同铺层方式的复合材料壁板在受到面内均匀热载荷时颤振临界速度随温升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层合复合材料壁板的铺层比例和铺层顺序对壁板的热颤振临界速度都有明显的影响;(2)温升可导致壁板颤振临界速度明显降低,且铺设方式不同,下降程度不同;(3)在颤振危险模态不发生变化时,壁板颤振临界速度随温升而下降的趋势近似呈线性关系。

立即下载
纵弯复合模式超声换能器设计 纵弯复合模式超声换能器设计 纵弯复合模式超声换能器设计

纵弯复合模式超声换能器设计

格式:pdf

大小:433KB

页数:4P

纵弯复合模式超声换能器设计 4.6

设计了一种夹心式纵弯复合振动模式超声换能器,该换能器由纵向夹心式压电超声换能器与弯曲正六边形薄板组成.采用有限元方法,对一定几何尺寸边界自由的正六边形薄板进行模态分析,得到中心位移最大的某一模态,设计以该模态的频率作为共振频率的纵弯复合模式换能器.实验结果表明,换能器的共振频率测试值与设计值基本吻合,达到预期设计目标,这种六边形辐射板换能器可应用于特殊环境的超声测量,或应用于超声生物处理和声化学反应设备中,对该换能器的设计和理论模拟有利于更好掌握其振动特性及其产生的声场分布,对实际应用有指导意义.

立即下载
喷射式液液混合器与静态混合器复合应用研究 喷射式液液混合器与静态混合器复合应用研究 喷射式液液混合器与静态混合器复合应用研究

喷射式液液混合器与静态混合器复合应用研究

格式:pdf

大小:581KB

页数:4P

喷射式液液混合器与静态混合器复合应用研究 4.7

喷射式液液混合器和静态混合器都是混合过程强化的重要设备。合理设计具有喷射式混合器、静态混合器的复合结构的新混合器,可以解决生产上的难题。新混合器能直接进行两种不同压力流体的混合,使压力较低流体混合后的压力有所提高,保证较好的混合效果,降低能耗,提高经济效益,简化流程,降低投资。

立即下载
吸振器原理在离心脱水机改进设计中的研究 吸振器原理在离心脱水机改进设计中的研究 吸振器原理在离心脱水机改进设计中的研究

吸振器原理在离心脱水机改进设计中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742KB

页数:4P

吸振器原理在离心脱水机改进设计中的研究 4.5

离心脱水机广泛应用于煤炭、化工、冶金等行业,主要利用离心运动将物料中的水分脱离出去.作者运用吸振器原理,在分析了某离心脱水机的原理、结构和工作过程的基础上建立了其动力学模型及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得到了其响应曲线,通过分析得到了最佳参数,为该离心脱水机的改进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立即下载
硅油-橡胶复合阻尼式扭转减振器的设计方法及实验分析 硅油-橡胶复合阻尼式扭转减振器的设计方法及实验分析 硅油-橡胶复合阻尼式扭转减振器的设计方法及实验分析

硅油-橡胶复合阻尼式扭转减振器的设计方法及实验分析

格式:pdf

大小:461KB

页数:未知

硅油-橡胶复合阻尼式扭转减振器的设计方法及实验分析 4.5

降低发动机扭转振动的方法之一是加装曲轴扭转减振器。而传统的纯橡胶阻尼式曲轴扭转减振器由于其橡胶材料的滞后角普遍较小,因此不能在较宽的频域范围内提供适当的阻尼,导致其减振、隔振的效果较差。介绍了硅油-橡胶复合阻尼式扭转减振器的结构,建立了该扭转减振器的力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粒子群优化方法的设计参数优化方法。计算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系统中曲轴的扭转振动幅值降低,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硅油-橡胶复合阻尼式扭转减振器控制发动机曲轴扭转振动的有效性。

立即下载
复合抗式消声器声振耦合特性试验分析 复合抗式消声器声振耦合特性试验分析 复合抗式消声器声振耦合特性试验分析

复合抗式消声器声振耦合特性试验分析

格式:pdf

大小:138KB

页数:4P

复合抗式消声器声振耦合特性试验分析 4.4

复合抗式消声器声振耦合特性试验分析

立即下载
XLZ型复合滤尘器吸嘴改进 XLZ型复合滤尘器吸嘴改进 XLZ型复合滤尘器吸嘴改进

XLZ型复合滤尘器吸嘴改进

格式:pdf

大小:465KB

页数:未知

XLZ型复合滤尘器吸嘴改进 4.5

xlz型复合滤尘器吸嘴改进我厂于1986年购进五台xlz-b型复合滤尘器,用于梳棉、清花。该滤尘器的特点是占地面积小,结构简单,一台可以处理一套清棉机组的滤尘,但在实际使用中却不能达到设计的处理风量。造成整个系统风量不足,不能满足正常生产的需要。其原...

立即下载
弯振复合型超声驱动器振动特性研究 弯振复合型超声驱动器振动特性研究 弯振复合型超声驱动器振动特性研究

弯振复合型超声驱动器振动特性研究

格式:pdf

大小:418KB

页数:未知

弯振复合型超声驱动器振动特性研究 4.5

为了避免模态复合型超声驱动器中普遍存在的频率简并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弯振复合型超声驱动器。该驱动器采用压电金属复合梁两个正交弯振模态的复合在两个驱动足处激励出椭圆轨迹振动。对该驱动器的振动特性进行深入研究,旨在获得驱动区域质点的真实运动轨迹。首先,建立了矩形截面梁在弯振复合模态下末端区域质点振动轨迹的数学模型;然后,借助有限元瞬态分析,对驱动足振动轨迹进行仿真,实现对所建立振动轨迹数学模型的验证。振动轨迹方程和仿真结果均表明:两个驱动足表面质点振动轨迹均为三维的椭圆,垂直于驱动器轴线的平面内的椭圆振动更适合用于致动输出。最后,分析了该驱动器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采用对称设置压电陶瓷片实现两个驱动足振动特性的一致;通过瞬态分析在两个驱动足处得到了一致的振动轨迹,改进的样机实现了输出特性的显著提高。

立即下载
具脱层复合材料层合梁的主共振分析 具脱层复合材料层合梁的主共振分析 具脱层复合材料层合梁的主共振分析

具脱层复合材料层合梁的主共振分析

格式:pdf

大小:193KB

页数:5P

具脱层复合材料层合梁的主共振分析 4.6

研究了横向谐波荷载作用下具脱层复合材料层合梁的主共振问题.首先基于经典非线性弹性理论以及分区reissner变分原理建立了脱层层合梁的非线性动力模型,然后利用galerkin积分过程,将脱层梁的非线性偏微分控制方程转化为常微分控制方程,进而采用多尺度法求解了脱层梁主共振响应.讨论了不同脱层长度、脱层深度以及不同铺设材料对脱层层合梁主共振行为的影响.

立即下载
桂瑶

职位:线路结构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楔形阻尼层复合梁式吸振器设计及实验研究文辑: 是桂瑶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楔形阻尼层复合梁式吸振器设计及实验研究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楔形阻尼层复合梁式吸振器设计及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