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纬碳布增强针刺毡C/C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
比较了几种不同工艺制备的针刺毡C/C复合材料。对针刺碳毡织物首先进行预增密处理,得到初始密度和碳纤维含量较高的坯料,然后用树脂浸渍法进一步致密化。研究表明,用该方法制备的C/C复合材料比未经预处理的试样,拉伸强度提高39%,压缩强度提高14%,层间剪切强度提高36%。通过SEM观察和常温力学性能的测试,分析表明工艺的改进是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黏胶丝基碳布增强C/C复合材料研究
采用黏胶丝基碳布进行了二维层板c/c复合材料研究。和pan基碳布进行对比,分别从碳纤维微观结构、表面形貌、碳布物理性能、树脂基复合材料炭化过程残余热应力模拟、c/c复合材料力学和热物理性能表征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2200℃处理的黏胶丝基碳纤维是非石墨化结构;纤维横断面呈腰子形,碳布纬向纱弯曲。黏胶丝基碳纤维的密度仅1.39g/cm~3;拉伸模量很低,约50gpa。炭化过程研究表明,黏胶丝基碳纤维轴向具有持续的正的线膨胀行为,在炭化初期与酚醛树脂的膨胀行为相一致;黏胶丝基碳布增强树脂基材料在800℃的面内自由热应变是pan基材料的1/8;模拟的炭化过程热应力是pan基材料的1/60。黏胶丝基c/c层板材料的层剪强度高于pan基c/c复合材料,达到16.2mpa;其拉伸强度为46.6mpa,弯曲强度高达95.5mpa,拉伸模量与弯曲模量基本一致,约10gpa。黏胶丝基c/c复合材料在800℃的热导率是6.48w/(m·k),与pan基c/c复合材料非常接近;在800℃的线膨胀系数是2.18×10~(-6)/k,远高于pan基c/c复合材料的-0.387×10~(-6)/k。总之,黏胶丝基碳纤维由于其表粗糙度大、碳布纬向纱弯曲、极低的拉伸模量、正的轴向线膨胀系数,因而c/c复合材料层剪强度高,成型工艺中热应力低,较pan基碳纤维更适合于研制不分层的二维c/c复合材料。
一种改性碳纤维增强PEK-C复合材料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改性碳纤维增强(pek-c)复合材料,pek-c复合材料由改性碳纤维与pek-c混合构成。改性碳纤维增强pek-c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碳纤维的改性处理;一次干燥;高速混合;挤出造粒;二次干燥和注塑成型。pek-c具有耐高温、自润滑、良好的热稳定性、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特点,在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未经处理的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与制造概述
纤维增强聚合物复合材料性能与制造概述 复合材料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品质的材料通过专门的成型 工艺和制造方法复合而成的一种高性能新材料,按使用要求可分为结 构复合材料和功能复合材料,到目前为止,主要的发展方向是结构复 合材料,但现在也正在发展集结构和功能一体化的复合材料。 通常将组成复合材料的材料或原材料称之为组分材料 (constituentmaterials),它们可以是金属、陶瓷或高聚物材料。 对结构复合材料而言,组分材料包括基体和增强体,基体是复合材料 中的连续相,其作用是将增强体固结在一起并在增强体之间传递载荷; 增强体是复合材料中承载的主体,包括纤维、颗粒、晶须或片状物等 的增强体,其中纤维可分为连续纤维、长纤维和短切纤维,按纤维材 料又可分为金属纤维、陶瓷纤维和聚合物纤维,而目前用得最多的和 最重要的是碳纤维。范围在6~8μm内,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
高强玻璃布增强聚酰亚胺复合材料性能
采用真空辅助模压方法制备了高强玻璃布(sw220)/聚酰亚胺(bmp350)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常温和高温条件下的热、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常温下sw220/bmp350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弯曲和拉伸强度,200℃下复合材料的强度保持率大于65%,平均热膨胀系数约为(6~8)×10-6k-1;dma测试表明玻璃化转变温度值tg=375℃。
玻璃纤维增强PPBES基复合材料性能
以共聚型二氮杂萘联苯结构聚醚砜(ppbes)树脂为基体,连续玻璃纤维(gf)为增强体,通过溶液预浸,热压成型工艺制备单向复合材料。通过对树脂溶液黏度、复合材料纤维体积含量测试,并对复合材料样条进行三点弯曲、层间剪切试验,研究了纤维体积含量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借助断面形貌分析了复合材料受力破坏模式。结果表明,ppbes/gf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极值出现在纤维体积含量为57%时,弯曲弹性模量和层间剪切强度随纤维体积含量的增加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复合材料的受力破坏模式为界面脱粘破坏和树脂基体内部破坏同时存在。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2)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2)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玻璃纤维布增强EP/PPO复合材料性能及应用
利用材料试验机、扫描电镜、高频微波仪及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了玻璃纤维布增强环氧树脂(ep)/聚苯醚(ppo)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相态、介电性能和耐热性。结果表明,树脂含量对ep/ppo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介电性能影响很大,在树脂质量分数约为40%时,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最大;当树脂质量分数大于30%时,介电常数的理论预测值与实验结果基本符合;硅烷偶联剂kh-550处理玻璃纤维布制得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较优;玻璃纤维布增强ep/ppo复合材料的热性能比纯ep/ppo树脂的热稳定性好。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
涂层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通过溶胶-凝胶法,采用含有机添加剂的正硅酸乙酯醇溶液,经二次水解、缩聚、干燥和烧结在碳纤维表面形成均匀sio2涂层。该涂层改善了碳纤维与镁合金基体的润湿性,实现了低压液相浸渗制备c/mg复合材料,并提高了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
纤维增强PA6/HDPE复合材料的性能
制备不同配比的碳纤维(cf)、玻璃纤维(gf)增强pa6/hdpe复合材料。对其摩擦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测试,用显微镜对复合材料拉伸断面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碳纤和玻纤对pa6/hdpe复合材料的摩擦磨损性能和力学性能均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中碳纤质量含量为3%时对pa6/hd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改善效果较好,其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冲击强度比未加纤维的pa6/hdpe分别提高了21.6%、38.8%和40.5%;其100n和200n载荷下的磨损量分别为未加纤维的pa6/hdpe的71.5%和75.6%。
碳纤维布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评价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资讯http://www.***.***
V_8C_7硬质相增强高碳钢复合材料的研究
研究用钒丝作为增强相的原材料,利用钒丝与高碳钢中碳原子原位反应,制备碳化钒-高碳钢复合材料。结果表明,试验制备得到了v8c7硬质相,颗粒大小范围约为4~9μm,均匀分布的颗粒有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组织稳定性。在本试验条件下,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是高碳钢标准试样的4.17倍。
玻璃纤维布及碳纤维布增强酚醛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简称frp,这种材料中有较大的强度和较良好的耐久性,这是其他材料都无法比拟的.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比其他材料具有较好的耐高温、耐腐蚀、质量轻等特点.文章对玻璃纤维布及碳纤维布增强酚醛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进行了研究.
连续纤维增强PEK-C复合材料缠绕成型工艺及性能研究
利用在线溶液浸渍法制备预浸带,采用原位固结的方式进行连续玻璃纤维增强pek-c复合材料的缠绕成型工艺研究。分析了缠绕速度、加工温度及树脂含量等因素对nol环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一定的缠绕速度和加工温度范围内,可制得性能良好的nol环缠绕构件。sem断口形貌分析表明,树脂和纤维分布均匀,界面粘接良好。该方法的研究,为高性能热塑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缠绕成型提供了一种有效手段。
炭纤维增强C/SiC双基体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英文)
以针刺炭纤维整体毡为预制体,联用化学气相沉积法与熔融渗硅法制得炭纤维增强c/sic双基体(c/c-sic)复合材料;研究了c/c-si材料的显微结构、力学性能和不同制动速度下的摩擦磨损性能及机理。结果表明:c/c-sic材料具有适中的纤维/基体界面结合强度,弯曲强度和压缩强度分别达240mpa和210mpa,具有摩擦系数高(0.41~0.54),磨损小(0.02cm3/mj),摩擦性能稳定等特点.随着制动速度提高,c/c-si材料的摩擦磨损机制也随之变化:在低速制动条件下主要表现为磨粒磨损;中速时以黏着磨损为主;高速时以疲劳磨损和氧化磨损为主。
高效工业用复合针刺毡滤料推出
中材科技膜材料公司于日前开发出“高效过滤工业粉尘用复合针刺毡覆膜滤料”,该项目产品是在普通滤料上覆一层网状结构多微孔薄膜,大部分粉尘被截留在薄膜表面外,起到“一次粉尘层”的作用,可过滤pm2.5的细微颗粒,滤后粉尘排放理论值接近于“零”。覆膜滤料的制备技术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公司垄断,中材科技膜材料公司通过科技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率先打破国外垄断。
纬编双轴向针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研究
对增强衬纱为玻璃纤维和芳纶纤维的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的拉伸性能进行测试,介绍了试验方法,并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拉伸性能,两种纤维的增强复合材料横向拉伸性能均优于纵向,其拉伸断裂都为脆性断裂。
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研究
本文主要对高性能纤维的纬编双轴向多层衬纱织物增强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进行研究分析。本文所用的增强纤维为玻璃纤维和高强聚乙烯纤维两种,增强织物包括玻璃纤维织物、高强聚乙烯纤维织物及玻璃纤维/聚乙烯纤维层间混合织物三种,基体为乙烯基酯树脂,文中着重对几种复合材料的弯曲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该类复合材料有很好的弯曲性能,含有玻璃纤维的横向弯曲破坏有其特点,玻璃纤维为脆性破坏,而聚乙烯纤维表现为屈曲破坏。
短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发展
短碳纤维增强镁基复合材料的发展 摘要:金属镁由于具有低密度和良好的阻尼减震性、导热性以及电磁屏蔽性等特点,在 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和电子工业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由于纯镁的力学性能及耐腐 蚀性能较差,因此在工业上一般不直接使用纯镁作为结构材料。 关键词:化学镀、短碳纤维、热挤压、美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 金属镁的工业应用多采取以下两种途径来实现:一是添加合金元素形成镁合 金;二是加入增强体制备成镁基复合材料;在镁合金中引入不同功能增强体可显 著地改善镁基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耐磨性能、阻尼性能及耐高温性能。碳纤 维由于具有高的比强度、比模量、耐高温、耐疲劳、低膨胀和自润滑等优异的综 合性能,使其成为一种非常理想的制备镁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材料。但是,碳纤维 与金属镁之间的润湿性较差,为此往往需要对碳纤维进行表面处理,化学镀镍一 方面由于其与金属镁之间良好的润湿
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
从碳纤维、树脂基体、界面3个层次对碳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界面研究进行了综述,重点介绍了碳纤维表面特性表征及改性方法、树脂基体特性及改性方法和界面分析表征手段,由此提出了纤维/树脂界面的研究路线,简要分析了复合材料界面研究的前景与趋势。为了实现纤维/树脂界面的良好匹配,充分发挥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性能优势,需完善界面表征手段、明确界面微观性能与复合材料宏观性能的关系、深化研究界面对复合材料湿热性能及失效模式的影响等。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技术标制作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