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现有最长的越江隧道——龙耀路越江隧道工程建成通车
4月15日,由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代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承担设计的龙耀路越江隧道工程在建设者的奋力拼搏下,经过25个月的紧张施工,建成通车,为世博配套越江工程的建设划上圆满的句号,并作为上海西南地区连接浦东的东、西向交通干道,有效承担起铁路上海南站、龙华地区与浦东三林地区的越江交通,发挥骨干路网的交通疏导作用。
上海现有最长的越江隧道——龙耀路越江隧道工程建成通车
本刊讯(通讯员姜开城)4月15日,由上海市市政工程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组织代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承担设计的龙耀路越江隧道工程在建设者的奋力拼搏下,经过25个月的紧张施工,建成通车,为世博配套越江工程的建设划上圆满的句号,并作为上海西南地区连接浦东的东、西向
上海翔殷路越江隧道工程的机电设备
上海翔殷路越江隧道系穿越黄浦江的双管双向4车道公路隧道,其中过江隧道采用单层柔性衬砌,其外径为11.36m,内径为10.40m,为目前国内最大直径的盾构法施工水下公路隧道工程。该隧道已于2003年6月21日开工,按计划将于2005年11月竣工通车。翔殷路隧道机电工程由通风、给排水及消防、供电、照明、监控等5个系统组成。
上海江浦路越江隧道开工建设
近日,上海江浦路越江隧道开工建设。该工程全长2.28km,建设规模为双向4车道,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车速为40km/h。工程计划于2020年建成通车。江浦路越江隧道的建设可以满足上海北部地区越江交通需求,强化中心城东部地区南北向交通联系;可以完善道路基础设施,支撑滨江地区开发,促进浦江两岸一体化发展;可以形成江浦路—民生路越江通道,完善上海北部地区越江交通布局;可以协调周边地块开发和相关工程项目推进,以保证工程区域相关工程建设的有序、顺利实施。
上海市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设计
介绍了上海市西藏南路越江隧道的总体设计,同时也对平纵线形、结构、供配电、照明及监控等多个专业综合设计方面,作了简介。
军工路越江隧道工程总结
1 军工路路越江隧道工程 工程总结 上海黄浦江越江设施投资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2011年9月 2 军工路越江隧道工程总结 一、工程概况 军工路越江隧道工程是中环线建设中重要的两个越江工程之一,属 于中环线东南部连接浦东、浦西的重要节点,地处本市东北角。军工路 越江隧道工程的建设,对加快和完善城市中环线快速路的交通功能,增 强上海市越江交通设施和增强越江交通能力,分流和疏解城市内环线杨 浦大桥的越江交通压力,促进浦东新区的进一步开发开放均将发挥重要 的作用。 军工路越江隧道工程建设单位是上海黄浦江越江设施投资建设发展 有限公司,设计单位是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施工单位 是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是上海建通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军工路越江隧道工程主线北起浦西军工路,与中环线a1.1标衔接, 向南进入敞开段,下穿规划长阳路开始进入暗埋段,过浦西工
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基坑顺利开挖
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隧道全长6.486km,包括浦西接线道路、浦西岸边段、江中盾构段、浦东岸边段、浦东接线道路等,是上海市2015年重大工程之一。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浦西岸边段围护结构施工,进人基坑开挖施工阶段。预计2015年11月完成工作井底板施工,年内完成工作井结构施工。
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基坑顺利开挖
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隧道全长6.486km,包括浦西接线道路、浦西岸边段、江中盾构段、浦东岸边段、浦东接线道路等,是上海市2015年重大工程之一。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浦西岸边段围护结构施工,进人基坑开挖施工阶段。预计2015年11月完成工作井底板施工,年内完成工作井结构施工。
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基坑顺利开挖
上海沿江通道越江隧道工程隧道全长6.486km,包括浦西接线道路、浦西岸边段、江中盾构段、浦东岸边段、浦东接线道路等,是上海市2015年重大工程之一。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浦西岸边段围护结构施工,进人基坑开挖施工阶段。预计2015年11月完成工作井底板施工,年内完成工作井结构施工。
龙耀路越江隧道供电及照明设计
龙耀路越江隧道为双管单层双向4车道,系世博会集约交通枢纽。简介了龙耀路隧道的负荷容量、供配电主接线选择及变电站设置,照明标准、光源选择及灯具布置、防灾用电及应急照明,接地安全和节能等设计要点。
越江隧道工程通风方式简析
在越江隧道中行驶的机动车,都不可避免地排出一定浓度的废气(co、氮氧化物、so2、丙烯醛等)、烟雾。这些废气、烟雾在隧道内蓄积,不仅危害人体,而且会降低隧道内的能见度,给安全行车造成威胁。故此越江隧道需要有完善的通风系统,以排出有害气体,并输入新鲜空气。因此,确定一个合理的通风方式就成为隧道通风系统设计的重要内容。下面就越江隧道工程通风方式进行一下系统的分析。
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大型泥水盾构的施工实践
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是我国第一条双管双层公路隧道,设计较为先进,采用11220mm大型泥水平衡盾构,在穿越黄浦江底施工过程中,解决了复杂施工环境下的多项难题,其施工技术在软土隧道工程中具有代表性。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叠交隧道影响分析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叠交隧道影响分析——结合上海市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实际,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叠交隧道近距离穿越对既有隧道以及地表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为减小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以及地表变形的影响,须将地层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为宜。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叠交隧道影响分析
结合上海市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实际,采用有限元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叠交隧道近距离穿越对既有隧道以及地表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为减小新建隧道施工对既有隧道以及地表变形的影响,须将地层损失率控制在1%以内为宜。
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施工技术综述
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为双管双向双层6车道穿越黄浦江的公路隧道。其中,隧道外径11.00m,内径为10.04m,上层车道净高2.6m,下层车道净高4m,为国内第1条用泥水平衡盾构施工的双层隧道工程。介绍了工程概况,对江中双层圆隧道、联络通道和岸边段的施工方案、机电设备安装作了详细阐述。
BIM技术在虹梅南路越江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bim技水是工程项目各专业相关信息数据的协同整合,通过三维信息化模型的数字化、信息化、参数化、模块化仿真和模拟建筑物的真实信息。以虹梅南路越江隧道项目为例,介绍了bim技水在设计方案优化、参数化施工建造硬腌工工艺管理等方面的应用。
越江隧道工程明挖竖井施工的地表沉降控制
结合广州大学城供热供冷管道越江隧道工程施工现场监控量测所得数据,介绍了明挖竖井施工地表沉降的情况。最后,提出了控制地表沉降的一些对策。
上海越江隧道盾构机出洞地层冻结加固技术
上海越江隧道盾构机出洞地层冻结加固技术——结合上海越江隧道盾构机出洞地层冻结加固工程,介绍出洞地层冻结加固技术与设计方案.阐述冻土墙的计算选型及冻结加固的施工流程,为隧道施工中盾构出洞土体加固提供参考。
上海某越江隧道盾构施工风险评估
针对某越江隧道周围的地质及环境情况以及盾构施工特点,分析了越江隧道施工风险,并建立风险清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进行风险评估;评价结果为以后的风险应对提供了参考。
我国直径最大的采用盾构法施工的上中路越江隧道工程
1工程及地质概况上中路越江隧道为我国在建的直径最大的采用盾构法施工的越江道路隧道工程,是上海中环线道路工程南段穿越黄浦江的一个关键节点工程。工程起自上中路-龙川路交叉口东侧,与中环线南段的上中路衔接;终点为浦东规划的华夏西路-公园大道交叉口西侧。工程全长2.8km。浦西段工程沿线主
越江隧道运营通风设计
系统介绍某越江隧道运营通风的设计原则与标准,对运营通风方案做了多方案比选研究,确定了半横向通风的合理方案。对推荐方案通风系统的组成与布置以及火灾工况下的通风系统运营模式等作了简要介绍。
西藏南路越江隧道施工难点和对策
基于上海市西藏南路越江隧道工程的地质条件、周边环境和工程特点,对该隧道的施工难点和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发现主要存在地层复杂、覆土厚度变化大、穿越黄浦江和已运营隧道等难点。针对以上难点,结合实际施工过程,研究大型泥水平衡盾构开挖越江隧道和近距离穿越已运营隧道的相关技术,并对其经验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表明,通过实时控制切口压力、合理设置挖掘速度、严格保证注浆压力和注浆量,可有效防止盾尾泄漏、保持开挖面水土平衡、控制已运营隧道沉降量。由盾构导向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组成的协同运行平台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集成,促进盾构施工的自动化水平。中国已切实掌握大型泥水平衡盾构开挖越江隧道的施工技术,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龙耀路越江隧道中智能消防疏散指示系统的应用
越江隧道为人员密集型场所,针对火灾消防逃生的需求,系统地介绍智能消防疏散指示系统。以龙耀路越江隧道为例,从系统设置、布线、工作方式和效果等角度阐述了该系统在越江隧道中的实际应用。
工程物探在地铁越江隧道勘查中的应用
工程物探在地铁越江隧道 勘查中的应用 摘要:这里介绍了工程物探在地铁越江隧道勘查中的 应用,根据现场条件、物性差异和干扰情况,合理地选择了综 合物探方法技术,为了提高勘查精度
崇明越江隧道岩土工程概要
对上海崇明越江隧道工程沿线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概略总结,并对场地内的不良地质及其对策进行了分析评价。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安装暖通工程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