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日期: 2025-05-22

双层陶瓷复合材料与钢钎焊接头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

格式:pdf

大小:484KB

页数:5P

人气 :72

双层陶瓷复合材料与钢钎焊接头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 4.5

用自研制双层陶瓷复合材料与钢进行了大气中钎焊连接。采用声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测试手段对双层陶瓷复合材料的声显微结构及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及形态、特征点的化学成分等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双层陶瓷复合材料与钢钎焊连接后的多层复合结构接头的三个界面均达到较好的结合。这为陶瓷 /金属接头提供了一种新的连接途径

Si/SiC复相陶瓷与殷钢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Si/SiC复相陶瓷与殷钢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Si/SiC复相陶瓷与殷钢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Si/SiC复相陶瓷与殷钢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格式:pdf

大小:419KB

页数:4P

以ti、cu混合金属粉末为钎料真空钎焊si/sic复相陶瓷与殷钢,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x射线衍射对接头组织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ti-cu钎料对陶瓷和殷钢都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在980℃保温10min条件下形成良好的连接接头,连接层主要由ti-cu化合物和ti5si3相组成,在连接层与陶瓷界面生成tisi2、ti3sic2和tic反应层;在980℃保温15min条件下,连接层中生成的化合物种类没有变化,但在近缝区的陶瓷中产生了横向裂纹,导致接头强度急剧下降。接头室温剪切强度在980℃保温10min时最高达到90mpa。

TiC金属陶瓷/钢钎焊接头的界面结构和连接强度 TiC金属陶瓷/钢钎焊接头的界面结构和连接强度 TiC金属陶瓷/钢钎焊接头的界面结构和连接强度

TiC金属陶瓷/钢钎焊接头的界面结构和连接强度

格式:pdf

大小:1.1MB

页数:5P

采用bag45cuzn钎料对自蔓延高温合成的tic金属陶瓷与中碳钢进行了真空钎焊连接,利用扫描电镜、电子探针、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对接头的界面结构和室温抗剪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利用bag45cuzn钎料可实现tic金属陶瓷与中碳钢的连接;接头的界面结构为tic金属陶瓷/(cu,ni)固溶体/ag基固溶体+cu基固溶体/(cu,ni)固溶体/(cu,ni)+(fe,ni)/中碳钢;在连接温度为850℃保温10min的钎焊条件下,接头的抗剪强度可达121mpa。

编辑推荐下载

氧化铝陶瓷与低碳钢钎焊接头的界面反应 氧化铝陶瓷与低碳钢钎焊接头的界面反应 氧化铝陶瓷与低碳钢钎焊接头的界面反应

氧化铝陶瓷与低碳钢钎焊接头的界面反应

格式:pdf

大小:600KB

页数:4P

氧化铝陶瓷与低碳钢钎焊接头的界面反应 4.8

采用真空保护下的活性金属钎焊法对95%(质量分数)氧化铝陶瓷与低碳钢进行了钎焊,所用钎料为ag-cu-ti3活性钎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对界面的反应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并用能谱仪(edax)分析了界面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钎焊接头界面的反应十分复杂,反应产物多种多样,主要是ti3cu3o,ti3al,timn,tife2,tic等物质,界面的反应层按al2o3陶瓷/ti3cu3o/ti3al+timn+tife2+ag(s,s)+cu(s,s)/tic/低碳钢的规律过渡。

立即下载
C/C复合材料与TC4合金钎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C/C复合材料与TC4合金钎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C/C复合材料与TC4合金钎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C/C复合材料与TC4合金钎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格式:pdf

大小:640KB

页数:5P

C/C复合材料与TC4合金钎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分析 4.5

在钎焊时间3~30min,钎焊温度860~1000℃的条件下,采用agcuti钎料对c/c复合材料和tc4合金进行了钎焊试验。利用扫描电镜及eds能谱分析的方法对接头的界面组织及断口形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接头界面结构为c/c复合材料/tic+c/ticu+tic/ag(s.s)+ti3cu4+ticu/ti3cu4/ticu/ti2cu/ti2cu+ti(s.s)/tc4。由压剪试验测得的接头抗剪强度结果可知,在钎焊温度910℃,保温时间10min的条件下,接头获得的最高抗剪强度为25mpa。接头的断口分析结果表明,接头断裂的位置与被连接界面的碳纤维方向有关,当碳纤维轴平行于连接面时,断裂发生在复合材料中;当碳纤维轴垂直于连接面时,断裂主要发生在复合材料与钎料的界面处。

立即下载

双层陶瓷复合材料与钢钎焊接头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热门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977041 立即查看>>
氮化硅陶瓷与40Cr钢钎焊接头性能的研究 氮化硅陶瓷与40Cr钢钎焊接头性能的研究 氮化硅陶瓷与40Cr钢钎焊接头性能的研究

氮化硅陶瓷与40Cr钢钎焊接头性能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147KB

页数:未知

氮化硅陶瓷与40Cr钢钎焊接头性能的研究 4.5

氮化硅陶瓷与40Cr钢钎焊接头性能的研究

立即下载
石墨与铜钎焊接头的界面微观组织及性能 石墨与铜钎焊接头的界面微观组织及性能 石墨与铜钎焊接头的界面微观组织及性能

石墨与铜钎焊接头的界面微观组织及性能

格式:pdf

大小:1.0MB

页数:5P

石墨与铜钎焊接头的界面微观组织及性能 4.7

对石墨与铜采用非晶态tizrnicu钎料进行了真空钎焊。采用光学显微镜(omolmpus)、扫描电镜(sem,s-4700)、电子探针(epma,jxa8600)等分析手段对接头的界面微观组织进行观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钎缝中主要是金属间化合物生成相,如cu-ti,cu-zr,ni-ti系等,裂纹易产生于焊缝中尺寸较大的一个金属间化合物相上,cu基固溶体的存在可以阻碍或延缓裂纹的扩展,对提高接头性能有利。在该实验条件下在950℃/15min工艺参数下获得的接头的电阻率低于5mω,平均电阻为3.3mω,接头的抗剪强度为16.34mpa满足该接头作为换向器接头的使用要求。

立即下载
Ti(C,N)基金属陶瓷/40Cr钢钎焊接头减应措施 Ti(C,N)基金属陶瓷/40Cr钢钎焊接头减应措施 Ti(C,N)基金属陶瓷/40Cr钢钎焊接头减应措施

Ti(C,N)基金属陶瓷/40Cr钢钎焊接头减应措施

格式:pdf

大小:233KB

页数:3P

Ti(C,N)基金属陶瓷/40Cr钢钎焊接头减应措施 4.8

选用cu,nb,mo箔中间层,在特定的焊接参数条件下对ti(c,n)基金属陶瓷/40cr钢接头进行了钎焊试验,分析比较了中间层与钎料的不同匹配对抑制裂纹形核及扩展的影响。结果表明,中间层cu能有效释放接头残余应力,防止接头产生裂纹;中间层nb易溶解并聚集成带状,并在该带状组织与钎缝界面萌生裂纹;中间层mo的减应效果较差。影响ti(c,n)基金属陶瓷/40cr钢钎焊接头残余应力的因素很多,应综合考虑各因素才能达到有效降低接头应力的目的。

立即下载
复相Al_2O_3/SiCW陶瓷与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界面反应和反应产物 复相Al_2O_3/SiCW陶瓷与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界面反应和反应产物 复相Al_2O_3/SiCW陶瓷与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界面反应和反应产物

复相Al_2O_3/SiCW陶瓷与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界面反应和反应产物

格式:pdf

大小:513KB

页数:4P

复相Al_2O_3/SiCW陶瓷与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界面反应和反应产物 4.8

采用氩气保护下的活性金属钎焊法对碳化硅晶须增韧氧化铝陶瓷(al2o3/sicw)与不锈钢(1cr18ni9ti)进行了钎焊,所用钎料为ag-cu-ti3活性钎料。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对界面的反应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并用能谱仪(edax)分析了界面元素组成。结果表明,钎焊接头界面的反应十分复杂,反应产物多种多样,主要有tio、ti2o、tic、fe2ti4o、ni3ti、alti等物质,界面反应层按al2o3+sic/tio+alti+tic/ti2o+fe2ti4o/ag-cu的规律过渡。

立即下载
TiC增强C_f/SiC复合材料与钛合金钎焊接头工艺分析 TiC增强C_f/SiC复合材料与钛合金钎焊接头工艺分析 TiC增强C_f/SiC复合材料与钛合金钎焊接头工艺分析

TiC增强C_f/SiC复合材料与钛合金钎焊接头工艺分析

格式:pdf

大小:485KB

页数:5P

TiC增强C_f/SiC复合材料与钛合金钎焊接头工艺分析 4.3

采用ag-cu-ti-(ti+c)混合粉末作钎料,在适当的工艺参数下真空钎焊cf/sic复合材料与钛合金,利用sem,eds和xrd分析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利用剪切试验检测接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钎焊后钎料中的钛与cf/sic复合材料发生反应,接头中主要包括tic,ti3sic2,ti5si3,ag,ticu,ti3cu4和ti2cu等反应产物,形成石墨与钛原位合成tic强化的致密复合连接层.tic的形成缓解了接头的残余热应力,并且提高了接头的高温性能.接头室温、500℃和800℃高温抗剪强度分别达到145,70,39mpa,明显高于cf/sic/ag-cu-ti/tc4钎焊接头.

立即下载

双层陶瓷复合材料与钢钎焊接头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精华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977041 立即查看>>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与性能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与性能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与性能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与性能

格式:pdf

大小:1.2MB

页数:5P

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与性能 4.4

采用含ag50%~68%、cu10%~30%、zn12%~20%、sn0%~10%的银基钎料,通过激光钎焊,改变钎焊有效热输入(激光输出功率和钎焊时间),研究了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异质钎焊接头的微观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agcuznsn钎料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和不锈钢的润湿性较好,钎焊接头界面平整、致密,与tini形状记忆合金形成的界面反应层较窄,而与不锈钢形成的界面反应层较宽。钎焊有效热输入对tini形状记忆合金热影响区组织和性能影响较大。钎焊有效热输入量过高,将导致tini形状记忆合金侧热影响区组织晶粒粗大、硬度降低、塑性提高。严格控制钎焊工艺参数可以获得具有较高抗拉强度、形状记忆效应和超弹性的tini形状记忆合金与不锈钢钎焊接头。

立即下载
钛合金/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组织特征 钛合金/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组织特征 钛合金/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组织特征

钛合金/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组织特征

格式:pdf

大小:1.3MB

页数:4P

钛合金/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组织特征 4.7

采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显微硬度、力学试验等检测手段,对ta17钛合金/ag95cunili/0cr18ni10ti不锈钢钎焊接头的组织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钎缝中不锈钢/钎料一侧,形成了三层金属间化合物钎缝组织;在钛合金/钎料一侧,形成两个组织区域;同时,银沿钛合金晶间扩散;在凝固钎焊接头的钎缝中,靠近不锈钢一侧出现了ti、cu的富集;靠近钛合金一侧cu原子的含量明显升高,钎缝中心区基本上是纯银;钎缝中除不锈钢/钎料扩散层外,其他各微区的显微硬度并没有增加;从钎缝断口分析也证明钎缝中靠近不锈钢一侧是接头最薄弱的位置。

立即下载
ZrO_2陶瓷与Kovar合金钎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ZrO_2陶瓷与Kovar合金钎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ZrO_2陶瓷与Kovar合金钎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ZrO_2陶瓷与Kovar合金钎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格式:pdf

大小:744KB

页数:5P

ZrO_2陶瓷与Kovar合金钎焊接头的组织与性能 4.5

在钎焊温度825~960℃,保温时间1~60min的条件下,采用自行设计制备的ag-cu-tih2活性粉末钎料实现了zro2陶瓷和4j33kovar合金的钎焊.利用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x射线衍射分析的方法对接头的界面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接头典型界面结构为kovar/ag(s.s)+cu(s.s)+tife2/tini3+tife2+ti-fe-ni/ag(s.s)+cu(s.s)+tife2/cu2ti4o/tio+zrxoy/zro2.对接头抗剪强度的分析结果表明,在钎焊温度875℃,保温时间10min的条件下,接头获得了最高抗剪强度134mpa,断裂发生在tic反应层.随着钎焊温度及保温时间的变化,钎焊接头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弱化,接头抗剪强度下降.

立即下载
锌铝合金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锌铝合金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锌铝合金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锌铝合金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格式:pdf

大小:116KB

页数:3P

锌铝合金钎焊接头组织结构研究 4.4

研制了钎焊锌铝合金的cd-sn-zn钎料、zncl2-nh4cl-kf钎剂,研究了锌铝合金炉中钎焊及火焰钎焊的工艺参数,并使用tem,sem和xr-ay对钎焊接头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经优化的炉中钎焊工艺参数为:加热温度320℃、保温时间15min、钎焊间隙0.14mm。钎焊接头界面区出现了大量的硬质点相,cd与mg2cu6al5之间存在(102)cd//(111)mg2cu6al5,(220)mg2cu6al5//(010)cd,(224)mg2cu6al5//(211)cd的相结构关系,提高了接头的结合强度;界面区包含了母材和钎料中的所有物相且有一定宽度,界面区的zn含量高且sn分布均匀,表明钎料与母材发生了剧烈的扩散。

立即下载
非晶镍基钎料钎焊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非晶镍基钎料钎焊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1.9MB

页数:4P

非晶镍基钎料钎焊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4.4

非晶镍基钎料钎焊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立即下载

双层陶瓷复合材料与钢钎焊接头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最新文档

相关文档资料 977041 立即查看>>
非晶镍基钎料钎焊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非晶镍基钎料钎焊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414KB

页数:3P

非晶镍基钎料钎焊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4.6

非晶镍基钎料钎焊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立即下载
非晶镍基钎料钎焊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非晶镍基钎料钎焊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非晶镍基钎料钎焊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非晶镍基钎料钎焊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格式:pdf

大小:216KB

页数:3P

非晶镍基钎料钎焊接头性能及微观组织的研究 4.6

用非晶镍基钎料和普通晶态钎料在不同的温度下真空钎焊不锈钢,分析了接头的力学性能、元素分布和显微组织。研究表明,钎焊接头的焊接质量在1000℃以下随温度升高而增强,采用非晶钎料的接头强度明显好于普通晶态钎料。

立即下载
压电陶瓷复合材料振动发电研究 压电陶瓷复合材料振动发电研究 压电陶瓷复合材料振动发电研究

压电陶瓷复合材料振动发电研究

格式:pdf

大小:196KB

页数:未知

压电陶瓷复合材料振动发电研究 4.3

根据仿真设计和计算结果,制备了悬臂梁结构压电陶瓷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其振动发电性能。对复合材料的内外阻抗进行匹配,获得了最大的功率输出并在最佳阻抗匹配条件下,研究了振动发电性能与激励振幅和频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压电复合材料的振动发电功率随着激励振幅的增大呈二阶增大,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大呈线性增大。

立即下载
压电陶瓷复合材料振动发电研究   压电陶瓷复合材料振动发电研究   压电陶瓷复合材料振动发电研究  

压电陶瓷复合材料振动发电研究  

格式:pdf

大小:196KB

页数:未知

压电陶瓷复合材料振动发电研究   4.8

根据仿真设计和计算结果,制备了悬臂梁结构压电陶瓷复合材料,并考察了其振动发电性能。对复合材料的内外阻抗进行匹配,获得了最大的功率输出并在最佳阻抗匹配条件下,研究了振动发电性能与激励振幅和频率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压电复合材料的振动发电功率随着激励振幅的增大呈二阶增大,随着激励频率的增大呈线性增大。

立即下载
不同钎料对Ti_3Al基合金钎焊接头强度及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 不同钎料对Ti_3Al基合金钎焊接头强度及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 不同钎料对Ti_3Al基合金钎焊接头强度及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

不同钎料对Ti_3Al基合金钎焊接头强度及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2.2MB

页数:9P

不同钎料对Ti_3Al基合金钎焊接头强度及界面微观组织的影响 4.7

研究了ti3al基合金真空钎焊及接头组织性能;分析了不同钎料对接头界面组织和剪切强度的影响,初步优选了钎料,优化了钎焊连接规范参数;利用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接头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采用nicrsib钎料连接时,在界面处有金属间化合物tial3、alni2ti和ni基固溶体生成,tial3和alni2ti的生成降低了接头的剪切强度;采用tizrnicu钎料连接时,在界面处有金属间化合物ti2ni、ti(cu,al)2和ti基固溶体生成,ti2ni和ti(cu,al)2的形成降低了接头的剪切强度;采用agcuzn钎料连接时,在界面处生成ticu、ti(cu,al)2和ag基固溶体,ticu和ti(cu,al)2的生成是降低接头剪切强度的主要原因;采用cup钎料连接时,在界面处生成了cu3p、ticu和cu基固溶体,cu3p和ticu使接头的剪切强度降低;对于nicrsib钎料,当连接温度为1373k,连接时间为5min时,接头的剪切强度最高为2196mpa;对于tizrnicu钎料,当连接温度为1323k,连接时间为5min时,接头的最高剪切强度为2596mpa;对于agcuzn钎料,当连接温度为1173k,连接时间为5min时,接头的最高剪切强度为1254mpa;对于cup钎料,当连接温度为1223k,连接时间为5min时,接头的最高剪切强度为986mpa;采用tizrnicu

立即下载
陶瓷/AgCuTi/不锈钢钎焊连接界面组织与结构 陶瓷/AgCuTi/不锈钢钎焊连接界面组织与结构 陶瓷/AgCuTi/不锈钢钎焊连接界面组织与结构

陶瓷/AgCuTi/不锈钢钎焊连接界面组织与结构

格式:pdf

大小:725KB

页数:5P

陶瓷/AgCuTi/不锈钢钎焊连接界面组织与结构 4.7

采用ag-cu-ti钎料对日用陶瓷与1cr18ni9ti不锈钢进行了钎焊连接.用扫描电镜、能谱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接头的微观组织形貌、特征点的成分以及钎焊接头的物相等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接头界面处形成了多种化合物,包括tio,tisi2,ti5si3和fe2ti.当温度为850℃,保温时间为5min时,接头界面结构为1cr18ni9ti不锈钢/fe2ti/ag[s,s]+cu[s,s]+fe2ti/tio+ti5si3+tisi2/陶瓷.当钎焊温度较高或保温时间较长时,界面反应层厚度增加,界面中基体相ag[s,s],cu[s,s]所占比例显著减小.

立即下载
铝锂合金钎焊接头断口组织与性能 铝锂合金钎焊接头断口组织与性能 铝锂合金钎焊接头断口组织与性能

铝锂合金钎焊接头断口组织与性能

格式:pdf

大小:1.1MB

页数:5P

铝锂合金钎焊接头断口组织与性能 4.6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硬度计等测量方法,观察分析了铝锂合金钎焊前后母材和钎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变化,通过分析测试钎焊接头的显微硬度和断口微区的化学成分,研究分析了钎焊接头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焊后母材中的强化相由质点转变为板条状;氮气保护条件下,钎焊接头未见气孔、夹杂、裂纹等缺陷,钎焊接头存在一定的扩散区,从而有效地提高了钎焊接头的强度;无氮气保护的条件下,钎焊接头有大量的缺陷存在,这些缺陷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钎焊接头的强度。

立即下载
几种钎料对钛合金/不锈钢钎焊接头的钎缝强度与界面的影响 几种钎料对钛合金/不锈钢钎焊接头的钎缝强度与界面的影响 几种钎料对钛合金/不锈钢钎焊接头的钎缝强度与界面的影响

几种钎料对钛合金/不锈钢钎焊接头的钎缝强度与界面的影响

格式:pdf

大小:876KB

页数:5P

几种钎料对钛合金/不锈钢钎焊接头的钎缝强度与界面的影响 4.6

采用4种成分的银基钎料制备了钛合金/不锈钢钎焊接头,用力学性能试验、金相试验、扫描电镜分析及电子探针分析方法,测量了钎缝强度,分析了断口形貌和钎缝界面组织。研究表明:不锈钢/ag95cunili/钛合金钎缝强度可达220mpa,在不锈钢/ag95cunili扩散区形成了脆性相;不锈钢/ag88al10mnsi/钛合金钎缝强度为242mpa,不锈钢/ag88al10mnsi一侧的钎缝区易形成裂纹;不锈钢/ag85al8sn/钛合金钎缝强度只有123mpa;不锈钢/ag85al8snni/钛合金钎缝强度可达280mpa,钎料与母材冶金结合较好。

立即下载
Ti(C,N)与45钢钎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 Ti(C,N)与45钢钎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 Ti(C,N)与45钢钎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

Ti(C,N)与45钢钎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

格式:pdf

大小:958KB

页数:5P

Ti(C,N)与45钢钎焊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 4.5

以不同厚度的铜箔、镍箔作为缓解接头残余应力的中间层材料,在钎焊温度820℃,保温时间20min的工艺参数条件下对ti(c,n)基金属陶瓷与45钢进行了钎焊试验。结果表明,无论是采用铜箔还是镍箔,当其厚度从100μm增加到300μm时,接头三点弯曲强度上升趋势平缓;由于铜箔在钎焊过程中大量溶解,削弱了钎料与ti(c,n)基金属陶瓷的化学相容性,降低了界面结合力,从而严重制约了接头强度的提高;使用镍箔的突出特点表现在具有较高的界面强度,与施加铜箔的钎焊接头相比强度显著提高,但其缓解接头残余应力的效果不如铜箔,在靠近钎缝的ti(c,n)基金属陶瓷一侧易引发残余应力集中现象。

立即下载
Al_2O_3陶瓷与Q235钢钎焊界面研究 Al_2O_3陶瓷与Q235钢钎焊界面研究 Al_2O_3陶瓷与Q235钢钎焊界面研究

Al_2O_3陶瓷与Q235钢钎焊界面研究

格式:pdf

大小:746KB

页数:5P

Al_2O_3陶瓷与Q235钢钎焊界面研究 4.6

采用活性钎料cu70ti30对al2o3陶瓷与q235钢进行了连接。用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焊接界面进行了微观表征。结果表明,1100℃是最佳的钎焊温度,该温度下钎料充分熔化填充接头间隙并与陶瓷和钢侧相互扩散,形成由三层构成的界面结合区,即液态钎料填充陶瓷微孔形成的反应层、ti-cu合金层以及钢侧扩散层;在界面结合区生成有alcu4、cu3tio4、tic、tife2等新相;界面结合区组织致密,裂纹、微孔缺陷较少,实现了较好的冶金结合。

立即下载
徐佩佩

职位:声环境影响评价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

双层陶瓷复合材料与钢钎焊接头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文辑: 是徐佩佩根据数聚超市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相关双层陶瓷复合材料与钢钎焊接头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资料、文献、知识、教程及精品数据等,方便大家下载及在线阅读。同时,造价通平台还为您提供材价查询、测算、询价、云造价、私有云高端定制等建设领域优质服务。手机版访问: 双层陶瓷复合材料与钢钎焊接头界面的微观组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