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园雨水利用与水景水质保障系统案例分析
以北京市某公园为例 ,进行雨水利用和水景系统的方案设计 ,根据水量平衡计算 ,充分利用公园内汇集的雨水 ,进行处理后作为冲洗、绿化和景观湖用水 ;充分考虑雨水径流的污染 ,合理地设计雨水的截污、净化、输送系统 ,并采取相应的水景水循环与水质保障措施
生态住宅小区雨水利用与水景观系统案例分析
以某住宅小区为例,进行雨水利用和水景观系统的方案设计,根据水量平衡计算,充分利用小区汇集的雨水作为绿化和景观用水;并充分考虑雨水径流的污染和小区水体的水质,合理地设计雨水的截污、净化和景观湖的水循环与水质保障措施。强调系统和生态学的观点
住区雨水利用与景观水体水质保障工程设计
介绍了北京地区某住宅小区雨水利用工程和景观水体设计的总体思路和主要技术环节,对以景观水体为核心的水量平衡、雨水收集、生态堤岸、安全调蓄、循环利用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解决措施和对策,可为住区雨水利用设计提供借鉴。
雨水利用与水量平衡分析在城市园区水景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园区水景的水量保障问题对于水景观的建设与运行至关重要,收集雨水资源作为景观用水技术可行、运行经济、符合当前的节水形势。在水景观的设计过程中应用水量平衡分析可以将雨水利用与水景建设统筹考虑,指导水景方案的规划设计,寻求合理的水景规模、高效的水资源利用率,降低水景项目的建设投资与运行费用。将雨水利用和水量平衡分析运用于水景设计中,有利于实现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形势下水景建设的正常发展。
方氏渠的雨水利用与水质改善相结合设计
方氏渠位于顺义区西部,为北运河水系温榆河的支流,发源于顺义区赵全营镇后桑园村北部,向南流经赵全营镇界后进入高丽营镇界,在于庄村西南部汇入温榆河。方氏渠主要承担七干渠以西、八干渠以南部分村庄及农田的雨水排除任务,总流域面积58.8km2,全段总长18.2km,20a一遇洪峰流量88m3/s。由于渠道两侧用地基本为农田、林地、村庄,渠道断面无扩大余地。渠道两岸现状无污水管线,村镇污水排放基本直接入渠,导致渠道水质较差。由于方氏渠没有清洁水源,如果彻底截污,渠道将常年干涸。如何有效利用现有土地资源,采用近期措施与远期规划相结合的方式,在渠道治理的同时,将渠道两侧现状废弃坑塘及雨洪利用坑塘进行改造,达到净化渠道水质、改善周边环境的目的。
莫让雨水付东流——日本重视雨水利用
日本是个水资源较缺乏的国家,目前全国水资源利用率20%左右,新辟水源所需投入越来越大。为此,日本政府除了采取开源措施和提高水利用率、鼓励全社会利用循环水外,还十分重视对雨水的利用。早在1980年,日本建设省就开始推行雨水贮留渗透计划。采用雨水贮留渗透计划,可以有效地补充地下水,复活泉水,恢复河川基流,改善环境生态。
城市雨水利用
城市雨水利用(吴连伟) http://www.***.***2005年2月7日给排水在线编辑:宋金凤 图 摘要:城市雨水利用是一个方兴未艾的广阔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它 涉及到雨水的收集、处理、利用技术以及城市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等方面。通过对 国内外城市雨水利用情况的比较,为促进我国城市雨水利用的迅速发展,建立完善 的雨水收集、处理和利用的综合系统,本文提出了希望和建议。城市雨水利用可以 解决部分城市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也为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途 径。 关键词:水资源城市雨水利用雨水利用技术可持续发展 rainwaterofcityexploitation wulianwei zhongmeienvironmentaltechnologydepartmentofjiangsuprovince abst
变电站雨水利用分析与研究
根据变电站的特点,分析各类型变电站设置各类型雨水利用系统的可行性以及必要性,研究各种类型雨水利用系统的设置的基本原则、方案及取得的效益。结合节能减排的综合效果,提出绿色变电站建设中雨水利用系统的建设原则。
屋面雨水作为冲厕用水的案例分析
以日本某高校教学楼为例,介绍了屋面雨水经收集、贮存、过滤、消毒处理后用于冲厕的雨水利用系统。对处理后雨水水质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处理出水水质能够达到冲厕用水卫生标准。比较该地区一年内降雨量和雨水利用量,分析讨论了雨水利用有效率的影响。通过模拟试验,确定了影响雨水有效性利用的因素(包括降雨量、使用水量、自来水补给水量、雨水贮存池容量等)。
建筑污水再生回用与雨水利用
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人类面临的水资源压力逐渐增加,加强污水再生回用、开展雨水利用工作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建筑污水及雨水的利用价值,并阐述了建筑污水的再生回用策略与建筑雨水的利用思路,希望能够为建筑污水的有效处理和合理利用提供方法借鉴.
建筑污水再生回用与雨水利用
了解全球及我国水资源危机以及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执行国家关于节水的标准、规范,开展提高用水效率与节流、分质供水;建筑污水是重要的中水水源,将建筑污水作为非传统水源进行处理并回用是一种经济、安全、合理的降低水耗的途径,亦为社会公众所接受。而雨水收集和处理作为生活杂用水或景观用水要比回用生活污水更经济、安全、可靠,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已在国家节水方针指导下,展开雨水利用、污水再生回用工作,且在后续建设中将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分质供水,并建立再生水系统和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节水可望达到50%。
如何优化大型场馆雨水利用系统
文章主要针对当前我国的大型场馆建筑设计中雨水利用系统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系统特点,通过对集中典型的利用系统的分析,提出了一些优化的设计意见,并以北京国家体育馆作为实例进行了论述。
城市雨水利用现状及技术分析
2009年12月 第28卷4期 内蒙古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ofinnermongolia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december,2009 vol.28,no.4 文章编号:1004-9762(2009)04-0382-04 城市雨水利用现状及技术分析 3 郎新城,王金山,奚 茜,胡逢秀 (包头市市政设计研究院,内蒙古包头 014030) 关键词:雨水利用;技术分析;雨水渗透系统 中图分类号:tu991111+4 文献标识码:a 摘 要:城市雨水利用是一个新兴的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广阔领域1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情况下,积极开发利用 雨水资源,可作为城市的重要水源之一,为水资源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效途径1对国内外的雨水
城市雨水利用综合整治工程分析
雨水利用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它对城市的环境、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它的到来必将与城市其他子系统之间产生必不可少的联系和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雨水利用系统和城市其它相关子系统之间的相互联系,提出了雨水利用工程是一项综合工程的概念以及它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相互协调的方法,其目的在于在今后的城市规划中,为考虑雨水利用的综合整治作一些必要的参考。
北京奥林匹克公园雨水利用示范工程
1工程概况\r\n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坐落于北京市中轴北端,总用地面积11.59km^2,由南往北分为:南区164hm^2(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用地及其南部预留地、中华民族园及部分北中轴路用地),中心区315hm^2,北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680hm^2。
城市雨水利用理论与工程应用
从城市雨水利用工程设计的相关理论出发,介绍了水量平衡分析方法、蓄水池容积确定原则、雨水处理工艺流程和投资回收期的计算方法,并结合雨水综合利用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雨水综合利用具有投资少、见效快、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对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示范效应和引领作用。
雨水利用与海绵型城市
如何让“冲冲”而来的雨水变“害”为“宝”?如何留住宝贵的雨水让其变为可用的资源?这对水质型缺水、雨水却很丰沛的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是一个必须面对的课题。城市的大面积硬化使雨水成“灾”。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土地硬化面积不断增大,降雨中的大部分雨水被柏油、水泥等硬化地面阻隔,很难直接渗入地下补充地下水。比较“纯”的绿地,其径流系数是0.2左右,如果地面铺上了水泥或是沥青,径流系数一般在0.9左右,这就意味着雨水落在硬质地面上,只有10%可以渗透到地下,而剩下90%的雨量要完全靠市政排水管网排出。也就是说,面积相同的绿地和硬地,其自身的排水能力相差8倍。
城市雨水利用发展现状与展望
城市雨水利用发展现状与展望 作者:翟晓燕,叶琰,zhaixiao-yan,yeyan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6 刊名: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ofwaterresourcesandwaterengineering 年,卷(期):2009,20(3) 被引用次数:0次 参考文献(27条) 1.汪恕诚建设节水型社会工作的若干要点[期刊论文]-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学报2003(03) 2.赵廷红.牛争鸣实现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基本途径[期刊论文]-中国给水排水2001(10) 3.刘琳琳.何俊仕城市化对城市雨水资源化的影响[期刊论文]-安徽农业科学2006(16) 4.chusc.huangwl.andrewlokfthefeasibilityasses
雨水利用技术实验研究与示范推广
雨水利用技术实验研究与示范推广——甘肃省的“雨水利用”技术在解决干旱半干旱地区农村饮水、发展旱作农业方面是一个创举。从雨水集蓄利用试验研究与示范,到完成“九五”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天然降水高效富集利用技术集成与创新研究”及推广,历时14年...
雨水利用应列入国家节水战略
如果城市普遍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既可大量节约自来水,又能减轻洪涝险情。鉴以中国比较严峻的水危机,笔者以为将雨水利用列入国家节水战略时不我待。今夏,雨水偏爱北京城,截至8月25日,北京平均降雨量达到425毫米,比去年同期增加177毫米,创近10年来之最,密云水库蓄水量比去年同期增加1.24亿立方米,相当于60个颐和园昆明湖的水量。(见8月29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充沛的雨水大量补充北京地下水,滋润着干渴的首
建筑污水再生回用及雨水利用
了解全球及我国水资源危机以及水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问题,执行国家关于节水的标准、规范,开展提高用水效率与节流、分质供水;建筑污水是重要的中水水源,将建筑污作为非传统水源进行处理并回用是一种经济、安全、合理的降低水耗的途径,亦为社会公众所接受。而雨水收集和处理作为生活杂用水或景观用水要比回用生活污水更经济、安全、可靠,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有限公司已在国家节水方针指导下,展开雨水利用、污水再生回用工作,且在后续建设中将执行国家相关规定分质供水,并建立再生水系统和雨水回收利用系统,节水可望达到50%。
雨污分流和雨水利用迫在眉睫
雨污分流和雨水利用迫在眉睫 雨污分流和雨水利用迫在眉睫 进入7月份以后,江苏省连续降雨,而未来几天还将继续降雨。面对大量雨水“从天而 降”,有关专家呼吁:对于像江苏这样一个水资源严重紧缺的省份来说,加强对雨水的利 用已经非常紧迫了。 7月12日上午,江苏省建设厅有关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江苏省对雨水的利用效率还相当 低,许多雨水白白地流失,有时因为利用不好,甚至混合着城市污水,反而造成更大污染。 像前几天的一场大雨形成大量污水,冲进外秦淮河,导致已经得到改善的秦淮河水质再次 受到污染。 据介绍,此前省建设厅转发的《中国节水技术政策大纲》中,就对于合理利用雨水设立 了许多“门槛”,如要求在城市绿地系统和生活小区推广城市绿地草坪滞蓄直接利用技术, 雨水直接用于绿地草坪浇灌;缺水地区推广道路集雨直接利用技术,道路集雨系统收集的 雨水主要用于城市杂用水;对强度小但面积广泛分布的雨水资源加
基于污水净化和雨水综合利用的雨水利用模式
自2006年以来,房山区开展了雨水利用的调查和研究,结合新农村建设的特点,建设雨水利用工程80多项,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改善了农村水环境。建设过程中结合北京市雨水资源的特点,探索了一种污水净化、中水回用和雨水综合利用的新模式,为房山区以后的雨水利用项目推广提供借鉴。
城市公共建筑雨水利用技术分析与探讨
城市公共建筑中雨水利用技术的应用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通过分析发达国家先进的雨水利用技术,进而探讨在我国现有国情下,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雨水利用技术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文辑推荐
知识推荐
百科推荐
职位:内装造价师
擅长专业:土建 安装 装饰 市政 园林